Posts Tagged ‘10K Hours’

找到你的「創業金三角」

July 9th, 2013

Passion-Ability-Market

AppWorks,我常拿這個圖跟創業者們解釋「找 Idea」的心法。

左下角的是「能力」,也是最簡單的一環。我們對自己有什麼能力,沒有什麼能力,通常有相當程度的認識。能力同時也是最容易取得的,這世界上大部分的技能,只要我們願意花一萬個小時去學習,雖然不一定能夠變成世界冠軍,但成為 Top 1%,甚至是 Top 0.1%,都是相當有可能的。

在上面的則是「熱忱」,也就是我們能持續有興趣,不辭辛勞,也想要做的事情、完成的任務。熱忱是比較深層的心理需要,它有時候不是那麼明顯,必須要接觸了某個事情一段時間,才會發現我們對它很有熱忱 — 求學過程中的我,非常討厭作文。但過去四年,我卻發現每天寫網誌跟大家分享創業與網路,是我真誠感到有意義的工作。

最後是「市場」,也就是人們願意付錢請你做的事情。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市場是我們理解最少的。這個世上有成千上萬種行業,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的消費者、客戶組成,還有各種大大小小幾千年累積下來的明規則、潛規則。消費者的品味與習慣不斷在變動,行業規則也不斷在變動,每家公司在行業內所佔有的份量也不斷在變動,因此市場是一個非常非常難確切掌握的東西。

Passion Ability Market crossovers

接著我們必須了解這三個圈圈的交界處。

首先,熱忱常常會驅動我們去學習某些能力,但如果這件事情與市場沒有交集,那頂多就只是一個「嗜好」。有些時候我們會對某些所謂商機有很大的熱忱,但如果那不是我們能力所及的範圍,則頂多是一個「幻想」。最後,當有一件事情我們能夠做得很好,而且市場願意付錢給我們,雖然我們對它並不是超級感興趣,這還是有可能成為一個小生意,甚至做成一個「事業」。

大家常說創業初期所謂「無知的樂觀」,其實就是落在「幻想」與「嗜好」這兩個區塊。一種人是一頭熱的看到市場裡的機會,卻沒有認知到追逐這個機會所需要的能力。另一種人則是很熱心的用很厲害的技術在做自己想出來的產品,卻沒有認知到它並不被市場所需要。

The Golden Triangle

最後,最神奇的事情,就是當你找到熱忱、能力與市場的交集,我所謂的「創業金三角」的時候。在這裡,你的熱忱會驅使你去理解市場還欠缺什麼,接著推動你去學習滿足這些需要所必備的能力。最後當你成功的滿足這些客人,看到他們開心的表情,那又會讓你的熱忱得到養分,推動你繼續努力下去。這形成一個生生不息的正向循環,也是創業者能夠長期成功最重要的引擎。

當然,在到達金三角之前,你必須先往內認識自己,了解我的熱忱到底是什麼,這往往需要經歷很多的嘗試與體會,才能夠逐漸明白。你更需要往外認識市場,了解人們各種各樣的想要與需要又是什麼,在市場裡面又有哪些比我能力更強的公司,以及哪些將會阻礙我發揮我的能力的規則與結構。

這兩個探索肯定是沒有效率的,所以出來創業你應該準備好,光是找到一個「對的 Idea」,可能就需要三年、甚至是五年的時間。

___

關於創業的種種思考,我常分享在 Facebook,歡迎追蹤

我再說一次:創業很難,請勿輕易嘗試

September 27th, 2012

昨天優仕網的創辦人 May 來 appWorks 演講,聊到最近創業風氣比較盛行,她劈頭就罵我,說都是我天天在網誌上叫大家去「追逐夢想」,講得好像創業很容易一樣。

這中間一定有什麼誤會,因為我明明就覺得創業非常難 — 我自己已經搞 13 年了,也不敢說有什麼成就,還經常在文章中分享很多觀念故事,努力的在跟大家說這件事情有多難。事實上,我查了一下,過去這三年多來,我總共發表了 657 篇文章,其中用到「夢想」這兩個字的,僅僅有 22 篇,但光是用到「很難」這兩個字,還不算「非常難」、「辛苦」等等的,就有高達 119 篇

無論如何,既然我自己覺得這很難,文章中也常常透漏它很難,但最後還會有人說我讓他覺得創業很簡單,那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最合理的解釋就是這些讀者本身是處於「無知樂觀」的狀態,基本上戴著偏光眼鏡在讀我的文章,自動過濾掉「很難」的部份,只留下他想看的「精采」、「刺激」。

所以,今天我要在這裡再鄭重重申一次:

創業很難,請勿輕易嘗試

創業很難,請勿輕易嘗試

創業很難,請勿輕易嘗試

創業很難,請勿輕易嘗試

創業很難,請勿輕易嘗試

從今天以後請不要再去跟任何人說 Jamie 說創業很容易,創業很難,白痴才會覺得創業很容易。

在我自己的經驗裡面,開始創業最好的方式,不是自己創業,而是加入別人的創業公司。1999 年那一次創業,我先以暑期實習生的身分加入了學長剛剛創辦的哈酷網,暑假過後,學長覺得我可以幫忙,就漸漸把我拉進了核心的團隊。所以我有榮幸一路跟著學長,一起向創投募到了上億的資金,接著經歷了哈酷轉型為碩網,從 6 個人長大到 120 個人,達到上億的營業額,然後代表碩網在中國成立分公司,看著公司成為一個健康、獲利的企業。

那是一個很棒的學習過程,因為我很早就加入了公司,所以可以學到非常非常多,但也由於我不是最主要的創辦人,所以很多責任是由學長一肩扛起,而我們可以在他的羽翼下面盡情的發揮。我也從他身上學到了如果有一天我要自己創業,身為一個領導人應該要注意的事情。

2006 年那一次創業,我本來是以顧問的身分在協助兩個 MBA 同學創業,想不到我們居然一下募得了 200 萬美金的創投資金,我也只好捲起袖子跟他們一起開始努力。那個經驗讓我學到了在美國、紐約創業的種種,如何當一個產品經理,如何做網路行銷、經營社群、開發 3D 遊戲等等非常寶貴的經驗。一樣,這次仍舊是我同學當老大,雖然我是公司的核心三人之一,但他扛下了更多的責任,我也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關於領導的教訓。

到我 2009 年離開 Muse Games 時,雖然從來沒有自己當過「主廚」,但我已經累積了 10 年的「二廚」歷練,貼身觀察了大廚這麼長的時間,也學習到了很多應該注意的事情。所以這次的 appWorks 終於是創我自己的事業,當然三年下來還是犯了不少錯誤,但如果沒有前面 10 年的累積,我想我絕對不可能可以站在現在這個地方。

這就是所謂 1 萬個小時的定律。創業的確是可以學習的,但就跟很多事情一樣,你大概要花 10,000 個小時才能學會。所以這個學費你可以選擇自己繳,或是先去當當別人的書僮,跟著老大先練到一定的程度,再看要不要出來挑戰自己的事業。

我自己的經驗是後者,我覺得這樣一路循序漸進,從小怪打起,慢慢累積,最後再挑戰大魔王,是比較務實的步伐。當然每個人的天資不同,但無論如何

創業很難

沒有個 1 萬小時,你很難有些什麼成就。夢想、熱情,那只是 1%,真正要成功,你必須有堅持、決心、努力、厚臉皮、打不死、餓不死、什麼都做、什麼都試,而且要準備好過那樣的生活三年、五年,直到你跨過死亡低谷為止。

這樣清楚了嗎?不要再說 Jamie 說創業容易了,我從來沒說過這種話。

___

如果你是已經跟著大廚一陣子的二廚,現在想要自己開間餐廳,第六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正在接受申請,歡迎你的加入

(Photo via mathoov, CC License)

街頭的智慧

July 27th, 2012

在講一個人很「聰明」的時候,美國人會把它分為兩種「Smart」– 所謂「Book Smart」與「Street Smart」。Book Smart 的人是用功向學的好學生,老師在講他都有聽,課本道理也都有融會貫通,化為己用。Street Smart 的則是街頭出身的銅鑼灣扛霸子,道理是在每一場戰鬥中學到的教訓,再惡劣的環境他都能夠生存,不管遊戲規則怎麼改變他都能夠適應,並且還殺出一條血路給你看。

其實創業者看多了,你會發現通常也就這兩種。大多數剛開始創業,尤其是工程師出身的,往往是 Book Smart 的好學生。他們很用功的研究各種網站建置的技術、iOS 和 Facebook 的 API、各種創業的策略和理論,但是對於如何實際在競爭激烈的街頭活下來,他們沒有任何經驗。

所以他們什麼事情都要來問你:Jamie 這個人好不好?Jamie 這個 Logo 顏色怎麼樣?Jamie 這篇文章寫得怎樣?Jamie 我可以開粉絲團嗎?Jamie 我該跟他合作嗎?– Book Smart 的人需要 Book,所以當有件事情 Book 沒教時,他們會慌張,到處找人依靠。這個時候,你要做的事情不是回答他們,你要做的事情是把他們推下去,讓他們去街頭上學會生存。

因為創業者不能只是 Book Smart,還必須是 Street Smart,兩者缺一不可。

如果書裡的是偉大的策略,那街頭的就是執行過程的注意事項,這場遊戲的各種潛規則。例如 Seth Godin 昨天就在他的網誌上,分享了一些地面的智慧。我擷取了一些我喜歡的,然後加上了一些自己的秘訣,與大家分享:

  • 與每個不再使用你產品的消費者聯絡,找出他們放棄的原因
  • 前面幾個客戶不要急著收錢,重點是學習與名聲
  • 建立一個封閉的 FB 社群,把你的最忠實使用者都拉進去,經常跟他們聊產品的設計
  • 每個月請 2-4 位消費者來做使用者研究,他們會教你 UI 如何做得更好
  • 建立一個負責跑你這條線的記者名單,然後每三個禮拜就 email 與他們聯絡
  • 積極的追蹤誰在網路上提到你,與他們聯絡,用他們喜歡的方式
  • 每天寫幾封感謝函,給那些並不期待你感謝他們的人
  • 每天增加 1% 的活躍粉絲,也就是每天多 1% 的人期待聽到你的消息
  • 每天寫一篇網誌,不是為了賣你的產品,而是為了分享
  • 文字是穿透性最強的內容,好的文章會被一再的傳遞出去
  • 每天把 3-6 則有用的資訊貼到粉絲頁,讓他們的生活更美好
  • 當團隊成員離開,無論多少年以後,還是不斷的幫助他們找好的工作
  • 在需要人才的一年前,就開始建立名單
  • 跟投資人與合作對象談判時,千萬不要表現出你需要他
  • 讓合作夥伴乖乖的方法,不是送他禮物,而是綁架他的客戶
  • 活動的重點是與粉絲建立情感,規模不需要大,但氣氛一定要棒

當然這些只是冰山的一角,關於網路、關於行銷、業務、創業、管理,還有太多太多的 Street Tips,你必須要融會貫通,達到可以反射性運用的境界。所以我才說創業沒有個三、五年很難成功,因為書本上的知識或許幾個月用功就可以讀完,但街上的智慧卻是得花一萬個小時去親身經歷,才有可能累積的真功夫。

___

我每天都會在 Facebook 上分享 3-6 則讓你生活更美好的事物,歡迎追蹤

(Photo via lennox_mcdough,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