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android’

正在開發 iPhone / Android 遊戲嗎?別再單打獨鬥了 (12/16 更新)

December 15th, 2009

(上圖: Scoreloop 跨平台智慧手機遊戲模組 via Scoreloop)

在網路的世界創業,我們常常會利用各種不同的免費/便宜的資源,例如: RubyApacheTomcatMySQLWordPress,讓網站的開發更迅速,更經濟,功能更強大。而也就是因為有這樣的生態系 (ecosystem),各式各樣的網站才能不停的冒出來,而且速度越來越快。

近來,這樣的環境,也終於漸漸開始在智慧手機應用開發市場萌芽。

首先是 Facebook 在今年 (2009) 三月宣布 Facebook Connect for iPhone,讓遊戲商可以選擇省下許多會員功能及社群行銷的開發工作。

四月,以全 3D 瀏覽器內置遊戲平台 Unity Player 聞名 Unity3D 公司,也正式推出功能強大,價錢合理的 Unity iPhone 3D 遊戲開發平台。這個平台支援多種受歡迎的 3D 模型程式,包括 Maya,3D Max 等等,內建全套遊戲開發,測試功能,讓製作 iPhone 遊戲變得更快速且直覺。

(上圖: Unity iPhone via Unity3D)

到了十月,Scoreloop 則宣布 Core Social 白牌 iPhone 手機遊戲模組,內建計分,社群,多人遊戲,交叉推銷等功能,還可以幫助遊戲商發行虛擬貨幣,帶來營收。更棒的是,Scoreloop 和 Unity 已經互相整合。而到了上周五,Scoreloop 更正式開始支援 Android,能夠提供跨平台的互動能力。

這些工具雖然不是全都免費,不過價錢也不是不合理 — Unity iPhone 要價美金$399,Scoreloop 則是採抽成的方式。正在/有計畫開發智慧手機遊戲/應用的團隊,我鼓勵大家多多研究,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採用。這些現成的模組,不但可以縮短開發時程降低團隊負擔也可以更專注在更重要的故事/遊戲性/行銷上面

Good luck.

Update (12/16): 如果你計畫開發的是 2D 遊戲的話,則有 cocos2d for iphone 模組可以用,據說是把 OpenGL 2D 的一些功能包裝起來的好用平台,更多說明可以參考這裡。(感謝 Boris Yang 分享)

Android App 市場正要起飛 中文開發團隊請起立

October 26th, 2009

Android Donut

Android App up 94% in Oct-09

先前寫過 iPhone App Store 年產值高達 24 億美金,也提到 Apple 開放 iPhone 新商業模式,都在鼓勵有興趣在行動軟體產業創業的朋友,可以考慮在該平台開發。今天我們則要來看看 iPhone 的死對頭,由 Google 主導的另一個具有舉足輕重的行動新平台 — Android,他的功能,成長潛力,以及為什麼創業團隊應該要考慮開發 Android 軟體應用。

技術上而言,Android 與 iPhone 同屬於 超智慧手機 (Super Smartphone) 這個等級的行動作業系統,也就是說這兩個行動平台都能夠提供完整的網路瀏覽功能,具備有先進的通訊,影像及網路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都能夠執行各種強大的應用軟體。所以基本上來說,在 iPhone 上受歡迎的軟體,創業團隊都可以嘗試著把他移植到 Android 上來銷售。

但 Android 可不只這樣而已,由於 Google 將 Android 定位在 開放式平台 (Open Platform),所以跟 iPhone 比起來,應用軟體可以發揮的空間還更大。

首先,Android 支援 軟體常駐 的功能,所以你可以開發像 MSN 一樣需要在背景執行的即時通訊軟體,或是像 KKBOX 在幕後播放的音樂程式,甚至再結合網路的功能,變成常駐的 Youtube 點播機,或是在背景定時幫你查詢擈浪更新的軟體等等。

比起 iPhone,Android 的桌面靈活許多。除了桌面圖示,你還可以開發各種不同的 Widget,自動更新天氣,噗浪,Facebook 等,都是很好的主題。

另外,Android 可以讓軟體 控制手機通訊功能,所以你可以開發視覺語音信箱 (Visual Voicemail) 服務,讓手機自動把未接來電轉去你的留言系統,類似的服務在中文市場還有很大的空間。你還可以做像 Google Voice 一樣的 VoIP 軟體,讓他在撥電話前,自動先撥號到你的 VoIP 總機。

最後,Android 具備 Google 建置的 全方位搜尋 (Universal Search) 功能,也就是說例如你做了一個筆記本軟體,需要讓使用者搜尋筆記的內容,你不需要另外開發或整合搜尋引擎模組,只要直接呼叫 Android 提供的搜尋功能,就能達到該需求。且當使用者透過 Android 桌面的搜尋工具,還可以在未打開你的軟體的情況下,就可以找到儲存在你的軟體內的內容。

所以就功能上而言,Android 其實更活潑,在他上面其實是可以開發很多有趣的應用。但直到現在,大家都裹足不前,主要的原因在於 Android 手機的用戶數偏低,市場接受度未明。但這一點今年下半年有很大的改變,首先三星,摩托羅拉以及 LG 等手機大廠紛紛正式推出 Android 手機。而美國第一大通訊業者 Verizon 更在近期打出一系列 Droid Does 廣告,決定以 Android 為平台跟 AT&T 的 iPhone 決一死戰。連頗具權威的科技市場研究機構 Gartner 也跳出來說 Android 將在 2012 年超越 iPhone,成為第二大手機平台。這樣陸續的發展讓眾多本來在觀望的團隊吃下大顆定心丸,所以今天馬上新 Android App 開發在 10 月份大增 94%,從 9 月份的 342 個一口氣跳到十月份的 625 個。

所以這個節骨眼正式中文團隊加入戰局的好時機有興趣的創業家們不妨好好研究如果有有趣的 idea也歡迎跟我連絡討論

(10/27/09 更新: 關於 Android 平台的特色多加了 Widget 這一點。)

(Images via Engadget & Giga OM)

智慧手機 與 數位音樂產業的未來

October 15th, 2009

Spotify Android Spotify iPhone

(Images via Spotify.com)

自從 90 年代末期 MP3 與網路的普及創造了數位音樂產業,十多年以來也經過了幾番變革。在台灣,他的開端是非法分享,最初是為數眾多的下載網站,被政府查封後,只好走入地下化變成以 ezPeer 與 Kuro 為主的 P2P 分享。等到唱片公司群起圍剿,非法的途徑逐漸漸難行,以 KKBox 與奇摩音樂為主的合法付費數位音樂,才從 03-04 年開始漸漸獲得市場的接受。

很有趣的是,付費數位音樂市場在北美市場是以單曲購買為主流,但在台灣卻是以包月吃到飽為大宗。造成這樣的不同,主要的因素有兩個:

iTunes Store Apple 的 iPod 在北美成為人手一支的必備隨身配件後,相對的也就把 iPod 搭配的 iTunes Store 變成了大家購買數位音樂的主要途徑。而配備無線能力的 iPod Touch 與 iPhone 兩年前上市後,音樂更是變成隨時隨地可以直接從隨身聽上購買,讓 iTunes 這個獨佔事業 (monopoly) 提升到難以切入的境界。相對的,在台灣市場,iTunes Store 只有提供非常少數的中文歌曲,所以雖然 iPod 在台灣的普及率並不低,iPhone 在台灣也相當熱賣,但 iTunes 卻沒辦法像在美國一樣達到一統江山的地位。

授權費用模式 另一個影響此市場結構差異的重大因素,是兩邊市場授權方式的不同。北美數位音樂多採單曲授權,iTunes 賣出一首歌要付給唱片公司美金 $0.1-$1 不等的授權費,Pandora 串流播放則是 $0.01-$0.2 不等,所以眾多嘗試以包月方式經營的服務,皆落得入不敷出的下場,例如: Napster 去年營收高達 US$ 128M,卻還是虧損 US$ 17M。在台灣,KKBox 與唱片公司談的模式比較接近拆帳,也就是把營收的 40-60% 付給唱片公司當作授權費用,這也就表示以吃到飽方式經營,是有固定的毛利,也就等於有獲利的機會 (KKBox 2006 年就以兩億營收達成損益兩平)。

但無論哪種收費模式,合法數位音樂的規模已經做出來,所以價位也已經降到可以讓許多使用者願意付一點小錢 (KKBox 月費為 NT$ 149),省去使用非法軟體的繁瑣,以及帶來的種種風險。在北美,iTunes 已經賣出了 85 億首歌。在台灣,各包月制音樂服務加起來也已經有 50 萬的付費用戶。

但相對於北美已達到 70-80% 的”市占率”,包月制為主的合法數位音樂在台灣卻還是只達到 10% 的市場,也就是 9 成的消費者還是在下載 MP3。這點跟沒有 iTunes 有點關係,更直接的說是因為數位音樂服務沒辦法擴及到隨身設備上。說穿了,雖然數位化的過程為音樂產業帶來這麼多變遷,但是回頭看看使用者消費音樂的方式,幾乎沒甚麼變化,在家裡用音響 (包含電腦充當) 聽,在路上用隨身聽,在車子裡用車用音響。但是截至目前為止,包月制數位音樂能夠服務到的,大概就只有電腦一族,市面上的隨身聽,車用音響,由於沒有上網和執行音樂下載軟體的能力,卻沒辦法支援這樣的服務。這也就是為什麼 KKBox 的估計全台灣有 500 萬數位音樂消費者,但只有 50 萬在使用付費服務的原因。

但這一個困難,在 iPhone 及 Android 等智慧手機慢慢普及的同時,即將改觀。和一般的隨身聽一樣,這些聰明的手機可以拿來聽音樂,但不僅如此,還內建了網路連線,又可以執行音樂服務商提供的下載軟體,並且還附有大量的儲存空間可供暫存音樂檔案使用。在歐洲,包月制的 Spotify 一上市,就吸引了幾百萬的用戶,讓美國的科技圈也一直在催著他們把該服務導入美國市場。在台灣,KKBox 在 9 月底的時候也推出了 KKBox for iPhone 和 KKBox for Android 等軟體

KKBox for iPhone Android

我尤其看好這樣的服務在中文市場的商機,他的潛在市場大 (剩下的那 450 萬用戶加上全球華語市場),拆帳式商業模式體質良好,我覺得是非常誘人的創業機會。不過也不是沒有挑戰,例如: 與各唱片公司協商的繁瑣過程 (天下當然沒有白吃的午餐)。不過最後成功的,將會是軟體寫得好,服務作得好的廠商。所以雖然 KKBox 已經開跑,但是本著對於後進者優勢的堅持,我覺得還是有很多的機會。

下面放 Spotify 與 KKBox 的 demo 讓大家比較軟體的功力:

Spotify for iPhone

KKBox for iPhon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