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apple’

品味 / 台灣設計,為 iPhone 攝影者而生的 SNAP! 6 機殼

October 24th, 2014

SNAP! 6 by bitplay

歡迎來到每週五的「品味」專欄,在這裡,我分享我看到的種種美好

總部位於台北的工業設計公司 bitplay 玩點互動,近期在 Kickstarter 上推出了他們專為 iPhone 攝影愛好者所設計的 SNAP! 6 機殼,主打讓單手攝影時更好拿穩定的人因工學設計、專用快門按鈕,以及可以更換廣角、近距離、魚眼、三倍光學放大,以及反光濾鏡等鏡頭,在 Kickstarter 上得到相當不錯的迴響,目前為止募得美金 91,725 元,已經超出目標 3.6 倍。

請欣賞他們為 SNAP! 6 拍攝的 Kickstarter 介紹影片

在這邊恭喜 Jack 與他的 bitplay 團隊在 Kickstarter 上打響了第一炮,也希望能夠看到越來越多的台灣團隊在 Kickstarter、Indiegogo 上發光發熱,讓全世界看到 Designed in Taiwan 的力量。

___

用心設計產品的創業者,歡迎來 AppWorks Accelerator 讓我幫助你

品味:西施效顰,IKEA 拍極搞笑蘋果風影片

September 12th, 2014

Experience the power of a bookbook

歡迎來到每週五的「品味」專欄,在這裡,我分享我看到的種種美好

IKEA 為了推廣 2015 年的「新產品」,為它拍攝了蘋果風形象影片,非常搞笑,也在網路上獲得極大的分享與好評,請欣賞:

Experience the power of a bookbook™

這個影片在好多個層次上都幽默至極。

首先,IKEA 來自斯堪地納維亞半島,那裡正是北歐極簡風的發源地,蘋果的設計、商店、影片等品牌印象,事實上多受斯堪地納維亞文化的影響。IKEA 當然知道這一點,因此索性用「鼻祖」的身分再跳出來模仿蘋果。這行為本身就是非常細膩的幽默,贏得觀眾的會心一笑之外,還讓蘋果啞巴吃黃連,且完全不會落入微軟東施效顰的窘境。

而光光在影片的風格上挖苦蘋果還不夠,IKEA 在產品本身的訴求上,也充分利用了近年來興起的一股講求有機自然,反過分科技化的社會氛圍。IKEA 的這本書叫做「BookBook」,它反諷的是「MacBook」、「E-Book」等叫做書但卻不是書的電子產品。它講求每一頁都是高解析、水晶般的清澈,容易翻閱且完全不會「累隔」(Lag),又能夠輕鬆的分享。完全把實體產品天生的優勢講盡,輕鬆的把電子產品辛苦才做到的特色打趴在地上。

因此這個影片推出短短 9 天,就已經突破了千萬次的傳閱,並且贏得高達 96% 的喜歡率。結論就是玩品牌、玩幽默、玩病毒形象影片,我們還有太多要跟西方學習的地方。

___

生活中遇見的聰明事物,我分享在 Instagram

Apple Pay 的縝密布局

September 11th, 2014

Apple Pay

蘋果在昨天發表會上為 Mobile Payment & Mobile Commerce 投下 Apple Pay 這個震撼彈之後,過去 24 小時內網路上又陸續浮現了許多相關的資訊。今天早上花了好些時間全部研究過了一次,對於蘋果這次切入金流的布局又有了更多的理解與心得。

行動支付的雞蛋問題

行動支付的雞蛋問題一直都是商戶端,如何建造出讓他們能方便接收「電子錢」的裝置、這個裝置如何跟商戶既有的 POS (Point-of-Sale) 系統串接、如何訓練他們的員工使用、如何有效率的推廣、如何維護與商戶間的關係、如何把解決商戶日常使用上的種種問題、如何升級、如何拆帳、如何解決盜用… 如果無法有效、低成本的解決這個問題,一個行動支付系統即使有再多買方願意使用,也很難在商戶間推廣起來 ─ 時至今日,傳統實體信用卡 (也是一種行動支付) 在商戶間的普及率也還是遠低於在消費者間的普及率。

向下相容

我們常說解決雞蛋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向下相容,也就是利用瓶頸方既有的工具作為墊腳石,來建起第一階段的平台效應。Square 選擇了利用商戶都普遍擁有的智慧手機,以及消費者普遍擁有的信用卡作為踏板,打破了第一個雞蛋。但他們很快發現這招只在原本沒有複雜 POS 系統的個人與極小商家有用,一旦要與 POS 整合,Square 就不能只靠小方塊。所以他們與 Starbucks 合作,希望能夠作為 POS 整合的樣板,再推廣到其他商家。但這策略戰線拉得太長,且用 BLE + 大頭照來認證的付費方式太新穎,店員端與顧客端都需要相當大教育,因此即使獲得了 Starbucks 官方全力的支持,還是無法快速佔領 Starbucks 大量的交易比率,因此讓 Square 的平台翹翹板就此停滯。

我相信 Apple 否則就是預期到,否則就是看到了 Square 的教訓,因此在商戶端向下相容這個課題上,採取了更保守的策略。他們決定跟商戶端的通路,也就是信用卡收單銀行們直接合作。銀行本來就擁有推廣、服務商戶,以及與他們拆帳的能力,因此可以大大降低 Apple Pay 進入商戶端的門檻。

不只如此,以軟硬整合起家的蘋果,最終也選擇不製作自己的商戶端裝置,而是直接支援信用卡聯盟們本來就已經佈署在商戶端的 Tap & Go NFC 設備。這些設備雖然有其缺點,也還沒有全面獲得商戶的採用,但它至少已累積了 20% 的普及率,也在市場上實際被消費者使用了近 10 年,又能再一步降低雙邊使用者的門檻。另一方面,雖然穿透率只有 20%,但主要是集中在中、大型商戶上。如果以 20/80 法則去看,很有可能代表了 50%,甚至是 70、80% 的實體信用卡交易量。

直接整合銀行團與 Tap & Go 讓 Apple Pay 一出發就可以有足夠的賣方供買方使用,也不用擔心與 POS 串接問題,大大打破了這個平台的雞蛋問題。

收服銀行

當然,這樣的進入市場策略並不容易,因為 Apple 必須要說服銀行團的加入,但他們是著名的保守。幸好 Apple 有幾個重要的武器,第一,他們擁有 8 億個「信用卡登記有案」的會員,第二,他們透過 iTunes 與 App Store 每年為信用卡收單行產生高達 45 億美金的營業額。利用既有的下游角色,蘋果最終得以說服三大信用卡組織與六大銀行加入這平台。(但據說這個協商的過程事實上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

為了讓銀行們放心,蘋果保證承擔部分盜刷的風險,同時間,Apple 會用 TouchID 來驗證使用者的身分,並且把消費的時間、地點等關鍵資訊回傳給銀行,來打擊盜刷的比率。作為回報,(據說) 銀行也同意把平均 2% 的金流手續費中的 0.15-0.25% 退佣給蘋果,去協助他們支付系統的維運與盜刷的損失。

下一步

接下來,我們要觀察的是十月上線後,這個平台被商戶與消費者愛用的情況,以及剩下 80% 的商戶會不會因此也加入安裝 Tap & Go NFC 系統。如果是的話,那對於 Square 來說會是極大的打擊。

另一方面,Apple Pay 在虛擬商戶,也就是電商賣家端獲得採用的比例,也是相當值得觀察的,不過那是另一個大題目了。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