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Facebook’

Facebook IPO 來了!

March 31st, 2012

二月一號,當台灣這邊大家還在享受過年的氣氛時,Facebook 卻在北美資本市場投下了一顆震撼彈──沒錯,社交巨人要上市了。這個消息一出,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所有公開、非公開的資料、數字都已經被拿出來的徹底翻過、查過、算過、分析過。正反雙方最大的辯論:Facebook 到底值不值 1,000 億美金。

反方的主要論點是 Facebook 的成長已經趨緩,也太過依賴平台上的社交遊戲獲利,而且靠 Banner Ads 的商業模式不太像大家熟悉的 Google,反而更像垂垂老矣的 Yahoo。況且人們最喜歡用 Facebook 來分享照片,一天甚至平均要上傳多達 2.5 億張,但是在這個成本高昂的活動上,Facebook 卻沒有任何的營利模式。

正方的論點也很有趣,首先,他們認為「上 Facebook」已經成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事實上,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有高達 42% 的 Facebook 會員每週要使用六天以上。Facebook 的廣告也不完全是看板廣告,除了大多採用類似 Google 的 CPC (Cost Per Click) 點擊式收費以外,它還能針對使用者的性別、年齡、興趣、所在位置,甚至是服務的公司等等資料做精準行銷。

另外,Facebook 的股票和投票權都還有過半在創業團隊手上,也是大家辯論的一個重點。分析師們把這看做是風險,認為股東們將無法有效的「監督」Facebook 的經營,但也有投資人認為權力集中將有助於 Facebook 更快的創新、變形,去適應變動越來越快速的市場。

以上的這些討論當然都很棒,不過要了解 Facebook 的股票到底有沒有那個價值,我更喜歡從「供需面」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畢竟這個世界上的「超級科技公司」,每隔十年左右才會出現一家,所以它的供給是非常稀有的,也因此資本市場在面對這樣的商品,所表現出來的反應也很類似。

Facebook 在 2011 年的營業額是 37.1 億美金,淨利則有 10 億──你不覺得很驚訝,Facebook 居然這麼會賺錢嗎?我當初看到財報的時候有點嚇到。回到重點,假設我們用這兩個數字去計算 Facebook 的估值乘數,你會發現他們的市值營收比約為 27 倍,而本益比則為 100 倍。這兩個數字或許聽起來有點高,但是跟歷史上的「超級科技公司」比起來呢?

1980 年,當時的超級科技公司蘋果電腦上市,價值 19 億美金,換算成市值營收比是 25 倍,本益比則是 102 倍。1996 年,當時的超級新星是 Yahoo,上市價值是 8.48 億美金,市值營收比 652 倍,本益比則是無限大 — 公司根本還沒賺錢。2004 年 Google 上市,價值 230 億美金,與營收比是 15.7 倍,本益比則是高達 219 倍。

從這樣的角度看過去,你就會了解到 Facebook 的 1,000 億市值,其實也不算太貴。事實上,雖然有人說 Facebook 的模式不如 Google,但與當年的 Google 相比,Facebook 的營運效率其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以上市前一年來說,2003 年的 Google 營運淨利率是 23%,但是 2011 年的 Facebook 營運淨利率卻高達 47%,是 Google 的兩倍有餘。

無論如何,這個十年的最大科技 IPO 終於來了,無論你喜歡或不喜歡 Facebook,它絕對會是我們需要持續追蹤的重大科技巨獸。

Facebook 在 IPO,有為者亦若是 — 第五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正在接受申請

4/6 (五) 1pm appWorks Demo Day #4 — 歡迎一起來 Party!

(Photo via wiredphotostream, CC License; 本文編輯後,刊登在 2012.3 月的《創新發現誌》)

《Jamie 流行銷》文摘系列 — 推薦序:方便,隱藏無限商機

March 2nd, 2012

方便,隱藏無限商機

— 王正明 桂冠食品總經理/台灣廣告主協會理事長

在一次廣告主協會的演講會認識 Jamie,喜歡這個年輕人如此充滿自信,所以決定交這個朋友。從他的演講中,我接觸到社群媒體和 App 的觀念,發現新的科技正在改變整個行銷環境,行銷人員如果沒有察覺並即時參與其中,很快就會如水煮的青蛙一般,慢慢失去競爭力,甚至最後被淘汰。

最近 Jamie 打電話給我,希望我能替他的新書寫些感想,我一口答應,心裡相當好奇,也許又有什麼新發現,能讓我再次向年輕人學習。

書中提到「新新 Marketing」來了,沒錯,消費者的生活型態正快速改變,以往電視主宰了消息來源,但現代人的生活中每天接觸網路的時間快速成長,已經超過電視,網路已經替代其他媒體成為主要資訊來源。

過去網路是單向的查詢,但自從 Web2.0 之後,大家開始能參與回應發表文章,各方面專業的部落客相繼崛起,成為主動訊息發表或傳播者。過去網友習慣匿名,可靠信度不夠、影響力有限,之後 Facebook 等社群平台,要

求 Real Name社群參與,信度增加了朋友、親戚、同好聚集社群,特色鮮明容易區隔。這樣的市場環境因為信任朋友,影響力量變大了,大眾媒體廣告反而不易介入,廣告主的電視廣告效果逐漸遞減,網路與行銷之間的關連與先前大有不同,媒體大洗牌,行銷預算將重新安排。

網路發展讓消費者從訊息單向接受轉向雙方互動思考,可以按照自己需要或喜好選擇訊息,也樂於將自己消費經驗回饋分享,消費者終於可以自己作主了。

因為網路的獨特、限量、大眾、免費,使得過去的媒體金字塔崩解,品牌大小已經不是競爭的關鍵,只要產品夠獨特,小品牌也有機會透過廉價的傳播達到行銷的成果,消費者主動線上搜尋、預購的採購行為,對廣告主和品牌主來說又是一場革命性的改變。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流行,產生另一波的改變,上網不再侷限在書桌之前了,2007年 iPhone上市以後,隨時隨地我們都能上網,強大的瀏覽器,不僅完整呈現內容,更可以輕鬆用兩指放大縮小,使用更方便了,消費者在移動中隨時取得新資訊,透過 Google 大神與 App 使你迅速達成心願。這些方便中隱藏了無限商機,行銷人如果加以不運用,難道真要等消費者花光口袋裡的錢,才要開始嗎? 值得注意的是 Jamie 書中提到發現網路上能把陌生人變客戶,是一件動態近乎流體的過程,稱之為「流行銷」,已經逐漸形成。

從溝通流程上追蹤目標客戶影響他,讓他使用你的產品,同時讓他推薦朋友加入你的客戶,這類的推廣活動未來將在社群媒體中大量運作。

如此多的新技術新觀念配合 YouTube、Facebook 等平台,確實產生很多新契機,在 Jamie 新書中的分析、整合、安排創新下,整個行銷好像有了新方法,整個社會還是循序變化,新的消費社群會逐年變多,傳統的消費社群依然存在但逐年變少;在新的行銷環境中,資深不一定是優勢,參考一下年輕人的觀察加入新的行銷元素,調整一下腳步,面對新新 Marketing 的挑戰吧!

《Jamie 流行銷》已經上市,請到博客來金石堂購買

最後一分錢

February 15th, 2012

在 Tim Cook 接下 Steve Jobs 的 CEO 位子後,Apple 不但一點也沒有慢下來的趨勢,營收、利潤和股價全部都還屢創新高。事實上,蘋果目前是全世界最值錢的公司,它的市值高達美金 4,750 億,幾乎等同於台灣一年的 GDP。更重要的是,在台灣的電子產業一年賠掉好幾千億的同時,Apple 銀行的現金卻是多到誇張──總共有 980 億美金放在那裡,足足夠中央政府花 1.5 年還有剩。

當然很多人開始揣測 Tim Cook 要怎麼花這筆錢,是不是要去大採購,買一些公司回來整合,提升蘋果的競爭力;還是如果沒用的話,要不要開始發放股利還給投資人。當然 Apple 向來做事神祕,所以任憑大家怎麼猜,他們總是要到事情發生了之後,才會讓我們知道。

倒是 Cook 昨天出席了 Goldman Sachs 舉辦的 Investor Conference (類似我們的法說會),提到 Apple 很有錢這件事,他說了下面這段話

是的,我們還有非常多現金。我想說的是我們很小心,也很謹慎的在運用。我們用這些現金時,是當作我們的最後一分錢在用。我想我們的股東應該希望我們這麼做,他們不希望我們突然擺出一副很闊綽的樣子。我們從來不覺得我們很有錢,雖然這聽起來很奇怪,但是那是事實。

當然,他很有可能在唬爛,但是從他的行事風格,我願意相信蘋果是真的這樣覺得。事實上,當才要 IPO 的 Facebook 一年花 70 萬美元租用私人飛機給 Mark Zuckerberg 使用的同時,從 Apple 最新一季的財報裡面,Tim Cook 上任 CEO 以來,卻從來沒有享受過這樣的福利。即使當年 Steve Jobs 在生病,卻還要全球飛透透去和電信商談 iPhone 代理時,蘋果一年也才花 100 萬左右在他的私人飛機上面

而公司很賺錢,自己卻很節省的 CEO, Tim Cook 也不是我知道的唯一一個。我的兩位 Mentors,年營收破 300 億的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先生,到現在出差還是坐經濟艙。旗下管理資產超過 150 億,全台灣最賺錢的創投華威集團董事長張景溢先生,出國也還是坐經濟艙。

我想說的是,大多數的創業者、企業家把拿到、賺到的錢,當作是他們辛苦付出所贏得的獎品,然後覺得他們有權利犒賞自己。我想那也不是真的錯,但是我越來越相信如果你要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就必須要做別人做不到的,那就是即使再有錢、再賺錢,你還是要能夠過著沒有錢的生活,把每一分錢,當作是你最後一分錢來花。

因為你一旦放鬆的那一天,也就是你停滯、衰敗的開始。從這個角度去想,你又不得不佩服 Steve Jobs 的 Stay Hungry. 記住,財富不是錢,錢也往往不能讓你覺得富有。唯有不斷的進步,才是你這輩子永遠的朋友,加油了。

(Photo via marwamorgan,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