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game theory’

創業 CEO / 領導人必研之《競合策略》

August 11th, 2015

競合策略 (Co-opetition) by Adam M. Brandenburger

在「創業 CEO」系列,我們探討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都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今天的創業 CEO 專欄,我想要跟各位年輕企業領導者推薦一本書,由我在 NYU Stern 的恩師,有當代賽局大師之稱的 Adam M. Brandenburger 著作的一本經典巨著,近期雲夢千里又重新發行的《競合策略》。

解局、破局

文 / 林之晨

2004 年,當我到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就讀企管碩士時,受到了許多當代財務、金融、領導大師的啟蒙,其中,亞當布蘭登伯格教授的賽局與競合,是我非常非常喜愛的一門課。

無論是國家之間的賽局、企業之間的競爭,或是個人的職業選擇,經過了布蘭登伯格教授的分析,都可以在我們眼前用賽局網絡簡單、清楚地呈現。參與者們為什麼做一個決策、為什麼不做另一個決策、甚至為什麼不敢決策,背後的思考、牽絆,在賽局面前可以是完全透明的。

當然,這不是我們這些 MBA 學生上上課就可以做出的分析,要成為像布蘭登伯格教授這般以簡馭繁的策略大師,不僅需要廣泛地涉獵,還要練就極高的抓重點功力。

因此我開始成為賽局的忠實學生,不斷在生活中、工作上,練習用布蘭登伯格教授的價值網、PARTS 架構、賽局網絡去解析情勢。尤其是教授的「他我中心」,也就是換位思考模式,是最需要不斷揣摩的。

局勢明確後,還需要釐清改變賽局的關鍵點,智慧地選擇要用引進新參與者,還是改變附加價值等方式,四兩撥千斤地扭轉情勢。

在這個台灣政治、經濟、社會都亟需轉型的關鍵時刻,很高興看到雲夢千里文化把布蘭登伯格教授的這本《競合策略》重新出版。這書會對台灣各界領袖思考如何破局,有很大幫助。我也鼓勵所有人融會之後,還要長期不斷練習運用書裡面的框架,才能賽局與競合的世界,一步步朝布蘭登伯格教授大師的境界前進。

___

歡迎訂閱我的 MR JAMIE 電子報

賽局

December 2nd, 2011

Seth Godin 在他的網誌上分享了「賽局」的四個等級

  • 等級一:你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跟你玩心機 (或者說你以為大家都是用直覺、感覺在做事,但事實上,這個世界上大多的事情 — 社團、公司、市場、專案、會議、談判,都是某種程度的賽局)
  • 等級二:你也開始玩心機,但每個賽局感覺都好像是生死存亡的關鍵。每次挫敗,你的心臟就好像停止了一樣。如果成功,你感覺像是征服了世界 –「今天這個面試,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關鍵…」
  • 等級三:你領悟了這是一場遊戲,你該做的是用策略去玩它 (而不是一天到晚跟人家拼死活)。你學會把情感抽離,因此也看透了雖然「贏」很重要,但是不停的玩下去更重要。而且用對的方法去玩,才是最最重要的。
  • 等級四:你開始覺得這場遊戲很無聊,因為結局你都看過了。有些人不玩了,棄甲歸田。有些人甚至開始挖洞給自己跳,因為他們懷念當年的刺激。從那裡,一種全新的遊戲又展開。

在我看來,大多數人玩這場遊戲的人,都停留在等級二,因為他們從頭到尾沒有領悟到人生其實是一場沒有止境的賽局。當你在某一場比賽把賤招用盡、佔盡了所有便宜、得罪了所有參與的人,只為了贏那麼一次,那在未來的某一天,它可能會回過頭來咬爛你的屁股。英文叫做「Over optimized locally」(相對於「Optimized globally」),中文叫做「短視近利」。

賽局的真諦,在於看到全局、看到整個人生,那你就會了解為什麼人家會說「吃虧就是占便宜」和「朋友才是一輩子的」。創業者,相對於一般人,你們通常是比較快看到這場遊戲的。但千萬別停留在等級二,你越快能夠走過那個階段,才能越快找到真正的成功。

加油了!

(Image via jdhancock, CC License)

我看台灣 GQ/Vogue iPad 上市,誰在吃午餐?

January 6th, 2011

我在史騰商學院 (NYU Stern) 的兩年,有幸拜在許多大師門下。其中,教我「賽局理論」(Game Theory) 的,就是鼎鼎大名的 1996 年「競合關係」(Co-opetition) 一書作者,公認為當今賽局權威的亞當‧布蘭登柏格 (Adam M. Brandenburger) 先生。

求學過程中,我想大家都碰過很多很會做研究,發表很多論文,可惜很不會教書,沒辦法把一身武功全部傳授給學生的教授。但布先生剛好是特例,他不但學術地位首屈一指,還被我們那一屆的 MBA 學生選為年度最佳教授,從這點你就可以看出他為什麼是大師中的大師。

所以,四個月沉浸在布先生的賽局裡面,不但所有的理論框架都交給了我們,實際用來思考策略、競爭、甚至是創新的過程,更我們每一次作業的重點。他堅持我們必須用真實生活的案例,來驗證賽局模型的可用性。而在所有的賽局主題中,我最記得的就是其中一個,叫作「吃自己的午餐,在別人把它吃掉之前」。(Eat your own lunch, before someone else eats it.)

吃什麼午餐

什麼意思呢?就是在一個高度競爭的市場,領先的公司們必須不斷的推出新世代的產品,雖然因此會傷到既有成功產品的市場。這點,其實和傳統經濟學的「獨佔市場理論」是有衝突的。但讀過高中的人都知道,你必須要勇敢的把自己的午餐吃掉,否則很快的,就會有別人幫你這麼做。

蘋果在 iPod 大成功之後,並沒有停下來,每年繼續積極推出新 iPod、iPhone、iPad,背後的邏輯就是這個「午餐」策略。相反的,微軟在 XP、IE6、WinMo 6.5 成功霸佔市場後,放慢了創新的腳步,現在,這些午餐都岌岌可危。而在電玩的世界,成功的 Wii 慢了下來,於是讓 Xbox 有機會以 Kinect 豪取體感遊戲的市場。

GQ/Vogue 的午餐

來到雜誌產業,如果你放眼望去,GQ/Vogue 其實算是擁有非常獨特的領先地位的。理論上他們並不需要太擔心,因為即使整個雜誌業都被網路狂潮沖垮了,GQ/Vogue 大概也是最後被影響的那兩個。所以,當兩個月前我聽到他們積極在尋找 iPad 解決方案時,我馬上想到了布先生的話。哇!這家出版社不一樣,他們真的懂午餐。

結果,昨天的上市記者會,果然印證了我的推測。GQ/Vogue 不但要吃自己的午餐,而且下定決心要把它整碗吃掉。別的雜誌出 iPad 版,不甘不願,上架比實體雜誌慢好幾個禮拜 (甚至是好幾個月)。更重要的是,少了印刷、通路成本,卻還是捨不得砍價錢,很怕賣便宜了傷到紙本的市場。

但 GQ/Vogue 不是,他們宣誓 iPad 版每月一號準時上架,比紙本還快。多了精彩的影音內容,一份還只賣 NT$ 120,等於是紙本的六折。我問你,今天你如果有 iPad,還會去買紙本嗎?當然不會,這就叫做吃自己的午餐。如果你是別的時尚雜誌,想要用 iPad 來打擊 GQ/Vogue 的領導地位?抱歉,很難,因為人家已經做到這種程度了。

癮科技的主編 Atticus 說得好:「GQ VOGUE 推出iPad雜誌,在技術上落後美國一年,但在打造影響力上,領先所有台灣網路媒體十年。」

各位雜誌業的朋友,這樣你聽懂了嗎?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