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Internet’

《Jamie 流行銷》文摘系列 — 推薦序:媒體和通路的下一個新典範移轉: Mobile Internet

March 4th, 2012

媒體和通路的下一個新典範移轉: Mobile Internet

李信宜 前華碩Eee家族事業部經理/鑫承智慧科技創辦人兼總經理

認識 Jamie 一年多來,是少數除了我老婆外,讓我覺得”相見恨晚”的好友、夥伴兼天使。他是一位連續創業家,曾創辦過四家公司,現在是 appWorks 創投的創辦人兼知名部落客。他和一般的創投很不一樣,每天一篇文章,像是教練一樣激勵你的創業潛能; 又像心靈導師一樣鍛練你的創業性格; 又像好友一樣傾聽你的創業壓力; 又像天使一樣,在創業的冰冷大海中,引導你向成功邁進。

這是 Jamie 出的第二本書了,拿到書稿後,我只花了二個晚上,就欲罷不能的看完了。他獨創的 『TAP FURRR』正是在這個他口中 “Web 3.0” 所需要的最重要的 Mobile Internet 新觀念和知識,並且收集了很多有用的”數據”,可以讓創業家和高階主管們,有 Best Practice (最佳實務)可以學習,並當成 Benchmark & KPI 來自我要求,他還舉了很多成功在 Mobile Internet 上作行銷的例子,不但理論和實務並重,更像『六脈神劍』的武功祕笈一樣,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脈,對於即將是下一個『典範移轉』(Paradigm Shift) 的行動網路(Mobile Internet),幫大家指出了,新的行動網路不只是媒體革命,更是另一波的通路革命。

若只是指出未來的趨勢,只是一般的好書。但 『Jamie 流行銷』不但指出新的趨勢,更苦口婆心的把”行動方案”一一列出來,只要好好的依 Jamie 獨創的 [TAP FURRR]模式,找出目標顧客 (TA),好好進行推廣 (Promotion),讓顧客追蹤 (Follow)、使用 (Usage) 後,將產生營收 (Revenue),但後面的留下 (Retention) 和是否願意幫忙推薦 (Referrals),更是顧客終生價值 (Life Time Value) 是否能擴大和延續的觀念。

更有趣的是,在 Jamie 眼中,Internet 已是『傳統』的媒體和通路,雖然前半部還是怕大多人都還不了解『傳統』的 Internet Marketing 該如何規劃和執行,努力的儘快讓大家進入狀況 ( 大學),但本書的重點和最精華的地方,則是俗稱 App 行銷的 Mobile Internet Marketing (研究所)。

這次的『典範移轉』,將把大家才剛剛接觸的 SEO、CPM、會員數極大化…等『傳統』的 Internet 術語,提升到了已經開始在發生的 Mobile Internet 術語 (留下、推薦、O2O、LBS、App排名的重要…)。把戰場從固定在書房、辦公室的『傳統』Internet 拉到人人隨身擁有的 Mobile Internet,即將(或是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Mobile App 產業、經濟體。這已經不是在雲端、軟體業的改變而已,連飲料公司 (可口可樂)、車廠 (BMW)、租車公司 (Zipcar)、鑽石公司 (Tiffany)、運動鞋 (Nike)、童書 (iSpark 電子童書城)、便利商店 (7 net)等”傳統”產業都已經大力的擁抱 App 經濟,你說你還能置身事外嗎? 而這本書將是在 Mobile Internet 的興起中,最值得推薦的一本好書。

《Jamie 流行銷》已經上市,請到博客來金石堂購買

網路:進入門檻極低,成功門檻極高

March 2nd, 2012

網路是一個近乎「無限」的世界 — Facebook 有 8.5 億個用戶、Google 每個月要處理 300 億次搜尋、Twitter 更是每天送出 2.5 億則訊息。很多實體的限制在這裡等於不存在,不管是原物料的供給速度、成本、國界、庫存、櫃位,都不是網路業者每天頭痛的問題。但也因為這些基本物理特性的不同,「網路產業」的規矩跟實體有很大的差異。

其中讓新進者最最不能適應的,就是網路產業奇高無比的「成功門檻」。在實體的世界,用心開一家新店、推一個新商品的成功機率,雖然不到一半,但也大概還有 20% 上下。但這世界上有上億個網站,真的有在賺錢的可能不到 2%。App Store 裡面有超過 50 萬個 Apps,能夠獲利的也不會超過 5%。

造成這 10 倍成功門檻的因素有很多,包括:

  1. 進入門檻低 — 只要你願意,幾乎每個人都可以開網站、做 Apps
  2. 邊際 (複製) 成本為零 — 所以很多人願意免費給人家使用
  3. 全球性競爭 — 每個網站、每個 App,幾乎都在跟全世界類似的產品競爭
  4. 隱藏通路成本高 — 網路雖然貌似直銷,但實際上有 Search、News、Social、Mobile 和 Viral 等五大通路,都必須要經營
  5. 市場變化極快 — 新平台常常在一、兩年內爆起,像是 Facebook、iPhone/Android

而由於這些是物理特性造成的常態因素,再加上看似簡單,所以不斷有更多人投入,讓這個產業的成功門檻事實上還越墊越高。也因此,它常常讓新進者不解,尤其是那些從實體行業跨過來的朋友 — 「我們明明做了一個這麼棒的 App,為什麼都沒有人要下載?」幾乎是我最常聽到的問題

事實上,要經營一門「網路生意」,你必須要先徹底忘掉實體那一套。實體產品必須要一次到位,但網路產品求的是越做越好,不好還可以快速 Pivot 。實體是產銷分離、先產後銷,網路則常常是先銷後產、產即是銷。實體你做很多市場、問卷調查,網路你則是直接用產品 (所謂的 MVP) 來取得這些關鍵資訊。實體客戶有限所以你不能得罪任何一個人,網路有海量客戶所以你專心在討好一小群人。實體你講求準備好再出手,網路則更講求先發射後瞄準。

要認清這些不同說起來很容易,但實作上其實很難,畢竟我們從小呼吸的都是大眾產品、大眾行銷那一套。也因此,又讓網路的成功門檻拉得更高。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網路公司往往都需要 2、3 年,才能逐漸找到突破,因為從實體的世界移民過來,你就是需要那麼久的時間,才能忘掉陸上的一切,適應海底的生活。但這也正是網路迷人的地方,她讓不是真的有心想要長住的人,灰頭土臉、知難而退,但同時也讓那些真的有耐心融入這個社會的人,得到最後的獎賞。從這個角度去觀察,網路這個看似斷喉的極度競爭世界,卻又顯得非常人性,也非常有趣。

有興趣更認識網路產業?第五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歡迎你的加入。

(Photo via nathaninsandiego, CC License)

這些不是 Apps…

November 17th, 2011

繼續昨天的「製造業思維」話題,前兩天在信箱裡收到了一封我在行動軟體 OEM 公司上班朋友寄來的信:

Dear Jamie,

My customers are looking for some apps: Spotify, Napster, Rhapsody, Sirius XM, Vimeo, NBA, HBO GO, Twitter. Do your companies build similar apps?

XXX

先說,我跟這個朋友很好,而他也只是在幫他的客戶找解決方案,所以這整件事情並沒有誰對誰錯。但我想要點出的是當你發現硬體產業這麼方便的把「Component Sourcing」(找零件) 的方法直接套在找 Apps 上,這會讓人非常擔心他們對「網路產業」的理解程度,和他們能不能真的好好利用一個 App Ecosystem 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這些不是 Apps

首先,上面提到的這些根本不是 Apps。Spotify, Napster, Rhapsody, Sirius XM, Vimeo, NBA 和 HBO GO 都是「內容服務」,Twitter 則是「社群服務」,它們只是透過 Mobile Apps 來當作其中一個接觸消費者的管道。除了 Apps,這些服務都有自己的網站,Sirius XM 甚至有「衛星收音機」服務,而 NBA 更是有「實體運動比賽」,Twitter 則有自己的生態圈。簡單的用一個「App」就框住這個服務,就好像說 7-Eleven 的一家門市就是它的全部一樣。

更不是 Components

更重要的是,這些「S-Apps」(Services as Apps — 偽裝成 Apps 的網路服務) 也不是 Components。零件包在你的手機裡面,對於消費者而言是隱形的,但 S-Apps 卻是站在你手機前面,天天與消費者互動。很多時候,他們甚至忘了在用的是哪一支手機,因為 Apps 的體驗都是一樣的。Apps 的壽命也比你的裝置長,消費者每兩年換一次手機,但是拿到新機的第一件事情,一定是裝上 Facebook、WhatsApp、Viber、Skype、Google+、Twitter 等這些他們慣用的服務。不相信你可以試試看賣給消費者一支不支援 Facebook 的手機,看看你賣得動賣不動。

獨特的服務

而或許對你來說,同種類的 Apps 「看」起來都差不多 — Facebook & Google+, Twitter & Weibo, Kindle & iBooks, Spotify & KKBox,反正功能都大同小異。但你必須要知道,對於消費者來說,這些都是獨特、不同的服務 — 否則 Google+ 也不用這麼辛苦說服大家拋棄 Facebook 了 (你可以想像 Google 如果說:來嘛,改用 Google+ 嘛,反正和 Facebook 都是差不多的啊!– 這行銷方式有可能會 work 嗎?)。所以「Similar Apps」的這個說法更是令人心寒,因為那是對於消費者需求的一種漠視,一種把每個服務間的差異性直接和 component 間的差異性劃上等號的驕傲心態。

而這,就是我最擔心的。我們的整個產業、整個社會,埋頭在「製造思維」中,卻沒有發現這個世界已經變了。科技業其實早已不再是科技業,網路的蓬勃發展,早已讓科技變成躲在幕後,輔助服務提供的管道 — 請問,今天還有任何消費者是為了「使用尖端科技」而買電腦的嗎?當然沒有。他們買電腦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上網。

因此,說穿了,所謂的 Mobile Internet 或是 App Economy,其實只不過是「零售、服務業網路化」的最新一個章節罷了。所以各位,別再想 Apps 了,在那之前,想想消費者需要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服務吧。

(Image via jorgeq82, CC License)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