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ipo’

Facebook 開始衰退了嗎?

April 26th, 2012

無庸置疑,即將上市的 Facebook 是這個十年的網路巨獸,就像 Google 是上個十年的巨獸一樣,也就像 Yahoo 是再上個十年的巨獸一樣。

在這個十年,上上代的拳王 Yahoo 已經從巨獸變成了恐龍,先迷失了方向,接著開始 CEO 亂入,最後落得裁員、重組。在這個十年,上代拳王 Google 則出現了老化的象徵,Yelp、Groupon 先後拒絕了 Google 的併購,Google+Google Drive 等「Me Too」產品的推出,也一次次告訴世人 Google 已經從創新者變成了追隨者,從攻擊方變成了防守方。

問題是,目前看似所向披靡的 Facebook,可能有衰敗的一天嗎?從前面兩朝的「霸業」來看,這似乎是人類組織必然的走向。更重要的問題是如果它將會發生,那會是什麼時候?取而代之的下代拳王,又會在哪裡?

有趣的是,Larry 與 Surgey 開始建造 Google 的一天,正好是 Yahoo 上市的 1996 那年。而 Mark Zuckerberg 開始寫 Facebook 的時候,也剛好是 Google 上市的 2004 那年。所以如果歷史是任何教訓,那或許即將會成為下代拳王的網路公司,根本不是目前桌面上的任何玩家,有很大的可能,他根本還沒出生。

但即使下代天子可能尚未出現,從 Facebook 最新公佈營運數字,我們卻看到拳王卻已經開始出現了疲態。2012 年的第一季,他們繳出了 10.6 億美金的營業額,雖然比去年同期成長了 44.7%,卻比上一個季度衰退了 6.5%。這其實不打緊,因為第四季本來就是美國人的感恩節、耶誕節旺季,廣告主往往會把 30%-40% 的預算集中在這一季執行,所以本季 Facebook 的營業額只小輸上季一點,那其實算是還在成長。

令人擔心的是 Facebook 的其他數字。首先是「營收成本」的快速上升,也就是毛利的快速下滑 — 11Q1-11Q4-12Q1 分別是 77.2%、78.2% 與 73.8%。在短短的一季之內,Facebook 的毛利就下跌了 4.3%。這還不打緊,從去年第四季到今年第一季,雖然營業額微幅下跌,但 Facebook 投資在行銷上的費用卻大幅上升了 12.2%。也就是說,Facebook 花了多投資了 5,700 萬在取得營收上面,但換來的卻是 7,300 的營收減少。還記得嗎?這代表著「Operating Leverage」的消失,進入邊際效益遞減的世界。

當然這只是一個季度的資料,拳王或許只是喘口氣,不一定真的是開始老化。在下一個季度,Facebook 即將正式成為上市公司,而從那裡開始,我們將可以持續追蹤他的健康指數。網路的世界真的變化的很快,入行以來,我已經看到的三代霸主的興起。而既然取 Facebook 而代之的公司很有可能尚未出現,那代表著每個人都還有機會。想到這裡,我開始為現在的創業者感到無比興奮。

第五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申請只剩四天

(Photo via barackobamadotcom, CC License)

Facebook IPO 來了!

March 31st, 2012

二月一號,當台灣這邊大家還在享受過年的氣氛時,Facebook 卻在北美資本市場投下了一顆震撼彈──沒錯,社交巨人要上市了。這個消息一出,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所有公開、非公開的資料、數字都已經被拿出來的徹底翻過、查過、算過、分析過。正反雙方最大的辯論:Facebook 到底值不值 1,000 億美金。

反方的主要論點是 Facebook 的成長已經趨緩,也太過依賴平台上的社交遊戲獲利,而且靠 Banner Ads 的商業模式不太像大家熟悉的 Google,反而更像垂垂老矣的 Yahoo。況且人們最喜歡用 Facebook 來分享照片,一天甚至平均要上傳多達 2.5 億張,但是在這個成本高昂的活動上,Facebook 卻沒有任何的營利模式。

正方的論點也很有趣,首先,他們認為「上 Facebook」已經成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事實上,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有高達 42% 的 Facebook 會員每週要使用六天以上。Facebook 的廣告也不完全是看板廣告,除了大多採用類似 Google 的 CPC (Cost Per Click) 點擊式收費以外,它還能針對使用者的性別、年齡、興趣、所在位置,甚至是服務的公司等等資料做精準行銷。

另外,Facebook 的股票和投票權都還有過半在創業團隊手上,也是大家辯論的一個重點。分析師們把這看做是風險,認為股東們將無法有效的「監督」Facebook 的經營,但也有投資人認為權力集中將有助於 Facebook 更快的創新、變形,去適應變動越來越快速的市場。

以上的這些討論當然都很棒,不過要了解 Facebook 的股票到底有沒有那個價值,我更喜歡從「供需面」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畢竟這個世界上的「超級科技公司」,每隔十年左右才會出現一家,所以它的供給是非常稀有的,也因此資本市場在面對這樣的商品,所表現出來的反應也很類似。

Facebook 在 2011 年的營業額是 37.1 億美金,淨利則有 10 億──你不覺得很驚訝,Facebook 居然這麼會賺錢嗎?我當初看到財報的時候有點嚇到。回到重點,假設我們用這兩個數字去計算 Facebook 的估值乘數,你會發現他們的市值營收比約為 27 倍,而本益比則為 100 倍。這兩個數字或許聽起來有點高,但是跟歷史上的「超級科技公司」比起來呢?

1980 年,當時的超級科技公司蘋果電腦上市,價值 19 億美金,換算成市值營收比是 25 倍,本益比則是 102 倍。1996 年,當時的超級新星是 Yahoo,上市價值是 8.48 億美金,市值營收比 652 倍,本益比則是無限大 — 公司根本還沒賺錢。2004 年 Google 上市,價值 230 億美金,與營收比是 15.7 倍,本益比則是高達 219 倍。

從這樣的角度看過去,你就會了解到 Facebook 的 1,000 億市值,其實也不算太貴。事實上,雖然有人說 Facebook 的模式不如 Google,但與當年的 Google 相比,Facebook 的營運效率其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以上市前一年來說,2003 年的 Google 營運淨利率是 23%,但是 2011 年的 Facebook 營運淨利率卻高達 47%,是 Google 的兩倍有餘。

無論如何,這個十年的最大科技 IPO 終於來了,無論你喜歡或不喜歡 Facebook,它絕對會是我們需要持續追蹤的重大科技巨獸。

Facebook 在 IPO,有為者亦若是 — 第五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正在接受申請

4/6 (五) 1pm appWorks Demo Day #4 — 歡迎一起來 Party!

(Photo via wiredphotostream, CC License; 本文編輯後,刊登在 2012.3 月的《創新發現誌》)

Groupon IPO:千呼萬喚始出來

December 15th, 2011

2008 年創立,三年內瘋狂成長,成為人類史上最快突破 10 億營收大關公司的半價團購領導品牌 Groupon,在經歷了上市前「錢進口袋」、「緘默期 Email 外洩」、「財務報表被 SEC 退回重編」等等重大事件後,終於在日前 (11/7) 辛苦搶灘納斯達克 (Nasdaq) 成功,以 GRPN 掛牌,正式開始交易。

上市第一天,Groupon 獲得投資人熱烈歡迎,一開盤就跳漲 50%,來到美金 30 元一股,之後雖然熱度燒降,但 GRPN 最後還是撐住 25.5 元收盤,比掛牌價 20 元高了足足 27.5%。換算成市值,Groupon 價值近 170 億美金,正式成為全球第八大公開交易的網路公司。GRPN 也成為僅次於 Google,有史以來第二大的科技股掛牌事件。

翻開 Groupon 的股東名冊,參與投資的創投基金也都獲利頗豐。其中最「賺」的是 Groupon 早期 VC 投資人 New Enterprise Association,手上持有的 8,745 萬股 GRPN,當場翻漲 150 多倍,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全壘打。其他像是 Accel Partners、DST、Battery Ventures,也都有數十倍的投資報酬。

然而 Groupon 風光上市,股東熱鬧退場的背後,它的商業模式也不是沒有隱憂。首先,Groupon 這家公司距離真正獲利,還有非常大的一段距離。根據上市前最後重編的財務資料顯示,2011 上半年,Groupon 共產生了 6.9 億美元營收, 結算後帳面虧損達 2.2 億。細究虧損來源,主要是 Groupon 在六個月內,就花費了 4.3 億美元的行銷預算,佔營業額高達 62.8%。不少投資人認為 Groupon 正值「搶市」階段,行銷預算的比重短期偏高,尚屬合理。未來只要減少廣告花費,公司即使轉虧為盈。

和 2010 年同期 67.6% 行銷預算相比,Groupon 的廣告費用基本上是維持高檔,的確是表現出積極搶佔市場的態度。但是翻開流量數據我們會發現,Groupon 大打廣告之下,它與 LivingSocial 之間的差距,不但並沒有出現擴大的趨勢,甚至還不時有被 LivingSocial 超越的情況。也就是說,即使砸大錢行銷,Groupon 並沒有辦法提高市佔、穩住市場。既然如此,那 Groupon 離可以把行銷預算壓低的一天,其實還相當遙遠。因此這家公司的獲利之路,也還有很長的距離要走。

雖然北美、歐洲的經濟都開始進入熊市循環,但顯然投資人對科技成長股還是有些胃口。Groupon 成功闖關後,本來開始卻步的 Yelp、Zynga 等網路公司,又燃起了一線希望,也開始動作頻頻。接下來的兩三季,IPO 市場會如何發展,還會有什麼重量級的科技股嘗試掛牌,值得我們好好觀察。

(Graph via trendslate; 本文編輯後的版本,刊登在 2011 年 12 月號的《創新發現誌》上)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