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media’

社群「媒體」,不是「社群」

July 6th, 2011

感謝 Peter Gu 提供本篇文章的題目,如果你錯過之前的「你想看什麼?」,現在還可以去提問、投票,讓你想看的主題更快被我寫成文章。

最近出席了幾次關於「社群媒體」(Social Media) 的研討會、座談會,一則以喜,一則以憂。高興的是大家似乎開始感覺到這個世界正在急速改變,難過的是與會的所謂「專家學者」,根本搞不懂「社群」、「媒體」和「社群媒體」之間的差異。

Media (媒體)

首先,我覺得大家從根本就誤會了「媒體」。媒體是介質、是通路、是資訊傳播的管道,就像是「街道」一樣。所以,媒體是中立的、是沒有色彩的。可惜大家在討論媒體時,往往把它和「新聞媒體」、「廣告媒體」、「印刷媒體」混為一談,接著把「新聞」、「廣告」、「印刷」這些東西的「性格」通通都加諸在「媒體」上面,最後當然是極度混淆、雞同鴨講。因此,要討論「社群媒體」之前,請大家先記住一件事情,「媒體」是一個簡單到不行的東西,它就是資訊流通的管道,如此而已。

Social

Social 是什麼?Social 就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可能是家人、是朋友、是同學、是同事。或者說 Social 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這些連結有強弱、有發生的頻率、有加速、有半衰期、有新增、有廢除。它是一個極度動態的世界,一個不斷更新的圖譜 — 所以才有 Social Graph (社群圖譜) 這個字。

Social + Media

所以當 Social 碰上了 Media,會發生什麼事情呢?當然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成為了資訊傳播的管道。這不是廢話,人跟人之間本來就會講話。對,所以這不是重點。而是近幾年來網路的發展,讓這個行為出現了什麼轉變。

實名制 + 真實人際

首先,是 Facebook 的興起,讓人們開始大規模的在網路上使用真實身份,和真實生活中的朋友互動。剛說的,Social 之間有強弱之分,這就是「朋友」和「網友」之間最大的差別。「網友」跟你說這台相機很好,你可能要再多看幾篇評測才會買單。「朋友」跟你說這台相機好用,你頂多再多問兩個問題就可以決定,而這,就是「社群媒體」最厲害的時候。

經營媒體,不是經營社群

所以經營社群媒體,不是在經營社群。經營社群講的是「黏性」,要的是網友常常回來,多多逗留。但是經營社群媒體,追求的是不是回來,而是出去;不是黏性,而是傳播。所以社群媒體,是讓粉絲會主動向他們的「朋友」,推薦你的商品和服務。因為你講一百次,講破了嘴,都沒有他們講一次有用。這,就是社群媒體和社群最大的不同,也是可口可樂行銷長口中「擁抱表達」的真正意涵。

所以,大傢伙們可以不懂這件事情,他們可以繼續傻傻的把社群媒體外包給別人經營,但是身為創業團隊,你,一定要搞清楚這件事情,因為這就是你打敗他們最好的開始。

再說一次,社群媒體,是媒體,不是社群。Now go hack it and hack it hard!

歡迎在 Google+ 加入我

(Image via nairoozdotcom, CC license)

《紐約時報》搭起付費牆,有什麼 UDN 可以參考的?

March 18th, 2011

某種程度上《紐約時報》和《聯合報》還蠻像的,都是各自市場的老字號報社,今年的營業情況都有好轉,也都是區域同業裡面數位化、網路化做得最早、最成功的 — 在北美,NYTimes.com 在 Alexa 排行第 23 名,流量是第二名WSJ.com (華爾街日報) 的兩倍;在台灣,UDN.com 排行第 17,到訪數也是 ChinaTimes.com (中時電子報) 的兩倍。

其實早從 Web 1.0 時代開始,紐約時報就是報業數位化的先驅。當初第一次創業時,就已經在書上讀到他們嘗試 Freemium (免費/付費雙等級制) 商業模式的案例,但後來 NYT 也是最早宣告這個模式無效的。到了 2005 年 — Web 2.0 時代,他們又再度嘗試了 TimeSelect 模式 — 某些新聞免費給你看,某些新聞必須要付費才能看。到了 2007,NYTimes 又再度放棄這個模式。

事隔四年,紐時又來了,這次決定採用《金融時報》 (FT.com) 從 2002 年開始實施,逐漸發揚光大的「碼表付費牆」 (Metered Paywall) 模式,什麼意思呢?每個月,你可以免費到 NYTimes.com 看 20 則新聞,超過之後,就會看到上面的畫面,請你加入付費會員。不想付錢?請下個月再來。

這個模式聽起來很簡單,其實執行起來很複雜 — 有太多方式可以規避,例如:使用另一種裝置 (iPad) 或另一個瀏覽器。所以 FT.com 在去年初,改為每個人都必須要先註冊成會員,才可以閱讀當月的免費新聞。不過這個手法也很白癡,因為如果會開另一個瀏覽器規避的網路重度使用者,就會懂得用另一個電子郵件帳號註冊會員,所以反而是大大降低了一般消費者的轉換率。所以他們又另外開了一個洞給搜尋引擎和社群媒體來的流量,讓從這些管道來的消費者可以直接看到新聞。也就是說如果有一篇新聞你想看看不到,去 Google 一下再連過去就看到了。

好啦,所以這次 NYTimes 採用什麼不同於 FT.com 的策略呢?答案是暫時不採用會員制,也就是說他們否則就要像之前的 FT.com 一樣,不斷的和重度使用者的拉鋸,否則就是放棄跟重度使用者收費這件事情 (我猜是後者)。除此之外,這個 model 有什麼可取之處呢?

  1. 它讓極輕度使用者 — 偶爾因為搜尋引擎或是朋友的推薦來訪的,不會一來就看到一個付費訊息,因而對網站留下不好的印象,也可以因為這些流量多賣一些廣告。
  2. 它等於是跟中產階級收費,讓看新聞量很多,卻對科技不是那麼在行的人,付一個方便費。
  3. 它讓數位版有一個價位,再送給讓紙本訂戶,讓他們覺得獲得了更多價值,或者少了被坑的感覺,可以延緩紙本衰退的速度。

至於 NYTimes 這次模式的缺點,我認為是:

  1. 太貴:一個月要收費 $15 ~ $35,比起 The Daily 每個月 $4 貴了將近 10 倍,和實體版的每個月 $23-$46 也相差無幾,基本上又是一個用數位哄抬紙本的案例。
  2. 沒有提供 iPad-only 的選項:越來越多人會只靠 iPad 讀新聞,但是 NYTimes 在 iPad 上就是賣最貴的 $35 一個月,這和 The Daily 相比一點競爭力也沒有。
  3. 還是在賣內容:我說了很多次,在網路時代,內容本身很難收費,只有廣告、服務和電子商務可以賣錢 (The Daily 的每周 $.99 是一種服務費,而不是內容的價值)。

所以我認為以目前的狀況,NYTimes 的付費牆大概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值得觀察,但沒什麼 UDN 可以參考的地方。至於媒體的未來,我認為大家要往和電子商務綑綁的方向去思考,昨天詹宏志先生大膽預測 2015 年 EC 產值將突破 1 兆 5 千億,我想就算不中也不會太遠,那這才是真正商業模式的所在。

數位內容、數位媒體都還有非常多的創業機會,有興趣在這些領域努力的人,第三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已經開放申請,詳情請見 appWorks 網站,或是線上申請書。期待看到你們的加入!

2011 #3 appWorks Startup Mixer 來了,3/25 (五) 6:30 at BCDog,報名請見

(Image via Boing Boing)

網路資訊能繼續免費下去嗎?新聞業的未來,又在哪裡?

July 2nd, 2009

近兩年來美國網路媒體業最喜歡討論的,就是新聞業 (journalism) 的未來到底在哪裡。隨著報社一家家的倒閉,這些平面媒體的從業人員,無不人心惶惶,頻頻透過網誌及報章社論,振筆疾呼要老闆們尋求突破,不然末日不遠。也因此,部落格界 (blogsphere) 也展開許多討論與爭辯,大家都想對媒體的未來貢獻己見。前兩天,更出現兩位重量級暢銷書作家摩肯‧葛拉威爾 (Malcolm Gladwell) 和克里斯安德生 (Chris Anderson) 的空中激辯,焦點主要圍繞安德生具爭議的新書, Free: The Future of a Radical Price (筆譯: 免費大未來,內容主要描述網路資訊趨向免費的大勢,建議無法獲利的新聞業該如何應對.)  葛拉威爾是著名的紐約時報特聘記者,著作包括長期盤據排行榜的”決斷2秒間 (Blink)”及”引爆趨勢 (The Tipping Point)”。而安德生則是 2008 年銷售冠軍”長尾理論 (The Long Tail)”的作者,現任 Wired Magazine 主編.

葛拉威爾首先在紐約客雜誌網站刊登了一篇針對 Free 一書所寫的書評,內容頗為負面,大略是指出安德生的書從出發點就有錯誤,葛兄主張在網路上也有很多資訊並不是免費的,也有很多人願意付錢消費,所以報業不應賤售自己,並以華爾街日報為例,舉出其網站就有多達一百萬付費會員。對於安德生所提出的一些新聞業未來可以採用的新商業模式,例如: 大舉採用業餘/免費作家以降低營運成本,葛兄也大呼荒謬,寫到:

…我不了解”付錢給作家”跟”付錢給編輯讓他去管理免費作家”間有什麼不同。重點是你有沒有那個錢,不是嗎? (…it is not entirely clear what distinction is being marked between “paying people to get other people to write” and paying people to write. If you can afford to pay someone to get other people to writewhy can’t you pay people to write?)

隔天,嚥不下被羞辱的氣,安德生立刻在他所屬 Wired 雜誌旗下的 Epicenter 部落格,發表了一篇名為”親愛的摩肯: 你在怕什麼的啊?“的文章反擊。不過安的回文,焦點主要集中在關於商業模式的辯論上,他提出他自己先前創辦的 GeekDad 網站,就是他主張的新商業模式可以成功的最好範例。可惜的是安並沒有花任何篇幅,對於”免費資訊”這個最關鍵的問題,再做更進一步的辯論.

我認為,網路資訊之所以是免費的這個問題,其實不難解答,而且答案都在經濟學概論裡面。翻開第一章,開宗明義就說自由市場的物價取決於供給跟需求。應用在網路資訊業, 以後 Web 2.0 時代資訊爆炸的供給趨勢來看,不難得知為何售價往往是免費的。這個現像,也可以從經濟學上的供給競爭角度去解釋。也就是當市場處於完全競爭的狀態,則售價會因廠商間的較勁,而出現降至趨近甚至是低於邊際成本的現象。因為網路資訊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 — 一個稍具規模的網站並不會因為多出一個拜訪者就多出什麼成本,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長期處於免費的狀態。由於兩個因素的存在,我們可以大膽預測免費在未來也是幾乎不可能改變.

看到這裡你會問,難道我的意思是從經濟學上的角度來看,網路媒體業是沒有未來的嗎? 那還有什麼好投資的呢?

恰好相反,雖然經濟學告訴我們以總體市場的角度來說,資訊的最終成交價將恆為零元,但是它也告訴我們,自由市場的每個消費者,隨著荷包大小的不同,都有不同的願付價格 (willingness to pay),而廠商可以透過消費族群劃分 (market segmentation) 的方式,來捕捉消費者剩餘 (consumer surplus) 以提高獲利。這也就解釋了會什麼在免費資訊唾手可得的當今,華爾街日報網站還是能夠找到一百萬付費會員。因此,從經濟學的角度去看,其實兩位作者與其說在辯論,不如說是各自在解釋網路媒體業總體及個體經濟上的不同現象。

至於新聞媒體的未來到底在哪裡,以商業模式來說,我認為將是在網路及數位化上,至於平面,被取代只是時間的問題。這點從消費者花費越來越多的錢購買網路服務,以及廣告商不斷將更多的預算分配在網路平台上可以看出。而最佳的獲利模式,應該是一種”免/付費並行 (freemium = free + premium)”加上廣告支持的綜合體。本網誌所在的痞客幫就是這種模式很好的例子,每個人都可以加入當免費會員,但是如果你想要一些進階功能 (premium),例如: 更多儲存空間,就需要付費。而網站上高流量的網頁,則張貼廣告提升獲利。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