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NYTimes’

TechCrunch 與「水晶球」

September 7th, 2011

TechCrunch 最近新聞鬧得很大,因為創辦人 Michael Arrington 成立了一支創投基金 CrunchFund,消息一宣布馬上惹來北美創投圈、傳統媒體圈、網誌圈一片韃伐,搞得滿城風雨。最讓大家不滿的是 Arrington 將擁有所謂「球員兼裁判」的超人能力,比大家早一步找到好公司、先投資,還甚至「有可能」會在新聞報導上偏袒他投資的公司。

其中最生氣的莫過是傳統媒體,紐約時報的 David Carr 甚至宣稱 Arrington 已經跨過了新聞媒體應該有的界線 — 這是很有趣的指控,因為 Arrington 的 CrunchFund 事實上還沒開始投資,所以 TechCrunch 也還沒有在報導上偏袒過 CrunchFund 的公司,所以 David Carr 的批評完全是基於他自己的假設。

不過更重要的是這讓 TechCrunch 的編輯 MG Siegler 忍不住跳出來寫了一篇非常棒的文章:It’s Not A Mirror, It’s A Crystal Ball.

傳統媒體的記者以為他們當他們在報導 TechCrunch 時,他們在看的是一面鏡子 — 意思是說他們以為 TechCrunch 的作業方式和自己的很接近,所以他們從本身的經驗出發,接著當然會產生巨大的誤解和憤怒。但事實上,當他們在看 TechCrunch 時,看到的應該是一顆水晶球,而不是一面鏡子。

這小段話,點出了新媒體和舊媒體,甚至是新創事業和傳統產業最大的不同。我記得有一次我帶著 TechOrange 去拜訪一位媒體先進時,他的評語真的就是:「這不過就是一個網誌,有什麼了不起?」事實上,了不起的地方可多了。首先,和 TC 一樣,TechOrange 並沒有一位「總編輯」會拒絕記者的稿件,或是擅自篡改標題、文章角度。也就是說,TO 和作者間的關係是平行的,而不是上對下的。

再來,TO 的作者通常是針對自己有興趣的題目寫作,不需要經過「總編輯」的認可。這讓 TO 的內容豐富多元,而且每個作者都樂在自己的工作之中。TO 創辦以來衍生出的各種新單元、新服務,都是從各個作者自己的發想而來的,並沒有一個人在主導一切。

TO 也沒有規定的上稿時間,所以一天從早到晚,甚至是周末,隨時都有新文章可以讀,這又跟傳統媒體一天只上一次新聞有很大的差異。最後,TO 非常注重社群,無論是讀者群或是作者群,他們定期聚會 (當然我覺得還可以更頻繁),互相交流心得、感情,這也是傳統媒體很難做到的。

所以,當你在傳統產業,你很容易的用自己的經驗、自己的模式去看一面鏡子,然後覺得這些小公司有什麼了不起的。但事實上,更多的時候,這些小公司可能更像水晶球,指引著產業未來的方向。你當然可以瞧不起他們的尺寸,但千萬別小看了他們背後代表的革命。

創業者,準備好要當水晶球了嗎?第四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歡迎你的加入。

(image via joi, cc license)

《紐約時報》搭起付費牆,有什麼 UDN 可以參考的?

March 18th, 2011

某種程度上《紐約時報》和《聯合報》還蠻像的,都是各自市場的老字號報社,今年的營業情況都有好轉,也都是區域同業裡面數位化、網路化做得最早、最成功的 — 在北美,NYTimes.com 在 Alexa 排行第 23 名,流量是第二名WSJ.com (華爾街日報) 的兩倍;在台灣,UDN.com 排行第 17,到訪數也是 ChinaTimes.com (中時電子報) 的兩倍。

其實早從 Web 1.0 時代開始,紐約時報就是報業數位化的先驅。當初第一次創業時,就已經在書上讀到他們嘗試 Freemium (免費/付費雙等級制) 商業模式的案例,但後來 NYT 也是最早宣告這個模式無效的。到了 2005 年 — Web 2.0 時代,他們又再度嘗試了 TimeSelect 模式 — 某些新聞免費給你看,某些新聞必須要付費才能看。到了 2007,NYTimes 又再度放棄這個模式。

事隔四年,紐時又來了,這次決定採用《金融時報》 (FT.com) 從 2002 年開始實施,逐漸發揚光大的「碼表付費牆」 (Metered Paywall) 模式,什麼意思呢?每個月,你可以免費到 NYTimes.com 看 20 則新聞,超過之後,就會看到上面的畫面,請你加入付費會員。不想付錢?請下個月再來。

這個模式聽起來很簡單,其實執行起來很複雜 — 有太多方式可以規避,例如:使用另一種裝置 (iPad) 或另一個瀏覽器。所以 FT.com 在去年初,改為每個人都必須要先註冊成會員,才可以閱讀當月的免費新聞。不過這個手法也很白癡,因為如果會開另一個瀏覽器規避的網路重度使用者,就會懂得用另一個電子郵件帳號註冊會員,所以反而是大大降低了一般消費者的轉換率。所以他們又另外開了一個洞給搜尋引擎和社群媒體來的流量,讓從這些管道來的消費者可以直接看到新聞。也就是說如果有一篇新聞你想看看不到,去 Google 一下再連過去就看到了。

好啦,所以這次 NYTimes 採用什麼不同於 FT.com 的策略呢?答案是暫時不採用會員制,也就是說他們否則就要像之前的 FT.com 一樣,不斷的和重度使用者的拉鋸,否則就是放棄跟重度使用者收費這件事情 (我猜是後者)。除此之外,這個 model 有什麼可取之處呢?

  1. 它讓極輕度使用者 — 偶爾因為搜尋引擎或是朋友的推薦來訪的,不會一來就看到一個付費訊息,因而對網站留下不好的印象,也可以因為這些流量多賣一些廣告。
  2. 它等於是跟中產階級收費,讓看新聞量很多,卻對科技不是那麼在行的人,付一個方便費。
  3. 它讓數位版有一個價位,再送給讓紙本訂戶,讓他們覺得獲得了更多價值,或者少了被坑的感覺,可以延緩紙本衰退的速度。

至於 NYTimes 這次模式的缺點,我認為是:

  1. 太貴:一個月要收費 $15 ~ $35,比起 The Daily 每個月 $4 貴了將近 10 倍,和實體版的每個月 $23-$46 也相差無幾,基本上又是一個用數位哄抬紙本的案例。
  2. 沒有提供 iPad-only 的選項:越來越多人會只靠 iPad 讀新聞,但是 NYTimes 在 iPad 上就是賣最貴的 $35 一個月,這和 The Daily 相比一點競爭力也沒有。
  3. 還是在賣內容:我說了很多次,在網路時代,內容本身很難收費,只有廣告、服務和電子商務可以賣錢 (The Daily 的每周 $.99 是一種服務費,而不是內容的價值)。

所以我認為以目前的狀況,NYTimes 的付費牆大概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值得觀察,但沒什麼 UDN 可以參考的地方。至於媒體的未來,我認為大家要往和電子商務綑綁的方向去思考,昨天詹宏志先生大膽預測 2015 年 EC 產值將突破 1 兆 5 千億,我想就算不中也不會太遠,那這才是真正商業模式的所在。

數位內容、數位媒體都還有非常多的創業機會,有興趣在這些領域努力的人,第三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已經開放申請,詳情請見 appWorks 網站,或是線上申請書。期待看到你們的加入!

2011 #3 appWorks Startup Mixer 來了,3/25 (五) 6:30 at BCDog,報名請見

(Image via Boing Boing)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