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Pivot’

Ask Jamie #2:人生本就是條不歸路…

November 13th, 2013

Jamie Lin 林之晨

Ask Jamie: 你提出問題,我整理成文章,與所有讀者分享

歡迎來到第二次的 Ask Jamie。這兩個禮拜因為準備 Demo Day 忙得不可開交,被很多人發現網誌常常遲交,哈哈哈。好消息是本週只收到三個新題目,因此我們可以追上一些進度。

Let’s go!

Leo Asked: 重複參加 Startup Weekend 的必要

Mr. Jamie:

感謝抽空回答我們的問題, 您的日誌讓我們學習到很多

最近遇到一個意見上的不同點, 在我們的團隊裡, 想要聽聽您在這點上的意見

團隊背景:4 人團隊在今年 3 月的 Startup Weekend 相遇然後就結婚了!!
一開始的 idea 做到現在 都已覺得需要 pivot 所以在討論接下來的步驟

剛好最近有新的 Startup Weekend 的活動, 團隊的人覺得我們全部需要參加, 可以學習到很多. 但我對此, 卻抱有不同的觀點

需要全部參加:
– 可以快速地作驗證, 對我們下一個 pivot 的 idea
– 可以認識到不同的人 腦力激盪 對思考也會有幫助
– 可以讓自己團隊在一起學習 會對彼此更加瞭解, 也可以對整個創業的過程有更深度的瞭解
– 這次的 Startup Weekend 跟以往不一樣比賽完會有第二步驟地輔導和育成
– 如果得名, 有很大的曝光率

不需要全部參加:
– 我們以跳離那個階段, 有個固定的團隊 定期開會討論進度, 不需要再走一次怎麼 startup
– 我們應該專注在產品的驗證-開發-回饋上
– 需要分工, 專注在產品的商業面, 認證, 回饋, 等等, 的團隊隊員可以參加, 專注在產品的開發, 工程師, 不需要參加”

Leo, Glocalnews

Dear Leo,

恭喜你們成功找到創業夥伴。關於創業的決策,我通常先以風險分類。失敗也沒什麼好損失的事情,大體上都該去試試。會家破人亡的,那得好好研究清楚,或是切割成數個風險小的步驟去嘗試。參與 Startup Weekend,小則損失 54 小時外加一天補眠,大則團隊成員被人家吸走,風險是大是小你們得自己判斷。如果可以承受的話,我建議參加並且把團隊打散。既然大家已經常常一起工作,現在缺乏的不是默契,而是 Pivot 的靈感。打散去參加不同團隊,每個人可以得到不同的啟發,說不定一個週末回來,就能找到一些新方向。

加油!

Jamie

W Asked: 募資後創辦團隊的薪水怎麼調

我是一個 startup 的共同創辦人, 公司在美國的一個大城市, 已經成立兩年多了,最近剛要結束 Series A,會引入外部的 instuitional investor。

目前我們主要的創辦人都拿遠低於市場價格的薪資,在 Series A 後我們計畫可以調成到稍低於市場價格的程度,但即使這樣漲幅也會是100% 甚至是 200% (因為本來的薪水是遠低於市價的),有點擔心這樣會對投資人難以交代,不知道一般 startup 到了這個階段都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先謝謝Jamie的回答!

W

Hey W,

以北美近期的狀況能夠募得 Series A 已經相當不容易,恭喜!

創業團隊薪水是兩件事情的平衡,領少了,團隊生活不易,沒辦法專注在創業上;領多了,對公司現金流壓力大,Runway 減少,創業成功機率也降低。因此在公司現金流尚未轉正的狀態下,核心團隊的薪水都應該以 Needs 為主,而不是 Fair Market Value。兩者之間的差異,That’s where founders’ equity or option pool comes into play.  如果有任何 Founder 認為他應該拿 Fair Market Value,否則不想留下來,那無論是其他 Founders 或是投資人,都該質疑他對公司的 Commitment。如果公司現在非常需要他,就該給他全額薪資,但交換條件就是 very limited equity/option。另外,為了鼓勵大家一起努力讓公司早日變成正向現金流,可以另外設計業績獎金。

加油,把錢與股權的事情談清楚,是擁有堅固團隊很重要的一步。

Jamie

Carey Asked: 想出來又怕是條不歸路,怎麼辦?

Hi Jamie 你好 :

我很喜歡有關人生及職涯課題的文章,因此在你的網誌上也留連了好一陣子,我想這些議題只要活著就是必修學分。我本身是做web design,專長是美術設計,主要負責前端開發。

目前在一間大公司擔任小職員,自認公司的待遇算不錯(至少以現階段的大環境而言),一開始很珍惜擁有的這份工作,因為對我來說這裡提供的資源算豐富,就這樣穩中求進的做了一年了,我知道一年很短,真的很短..我知道在這樣的大環境不只要提升專業技能,還要學習如何與人溝通,我認為這點很重要,若開口無法有效的傳達,並傾聽對方的需求,勢必會造成專案進行的完整度與效率,既使做出來,東西可能不見得完善,又或者會演變成大家只是在應付工作的局面,這也是在這裡所發現的一種現象。

因為希望有天能為自己工作,所以自己也希望多加磨練,畢竟這是自己的興趣,所以會很認真地看待這件事。也跟家人提過這樣的想法,免不了被說不切實際…

這份工作沒有不好,但這陣子我實在找不到理由說服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回事?很怕走錯路,下錯決定..一直反覆的卡在這裡也不是辦法。雖然主管很信任我也肯把任務交給我,但每天聽同事抱怨、搞鬥爭,這讓我懷疑工作的本質是什麼?這一年我做了什麼?為什麼我要花時間讓自己快樂,然後回到職場上接受負面情緒?這讓我想為自己工作的想法不斷湧出,我無法想像在這樣的環境下,未來的我會變怎樣…會不會也變得只想以時間換取金錢、一天過一天、漫無目的…我很肯定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有多希望可以 24 小時做著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欣賞自己辛苦下所完成的作品…
雖然有這樣的想法,但又很擔心會將自己帶到一條不歸路,所以想說請教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情況?後來怎麼解決這樣的困擾?

ps.不論你是否回信,還是很感謝你看完我這陌生人的 mail Thanks 🙂

Carey

Dear Carey,

或許我們可以先想破一些東西。首先,人生本就是條不歸路,無論現在做什麼選擇,它都會帶我們去非常不同的未來,沒有人能保證結果,也沒有機會可以反悔。用盡力氣擠進一道窄門,也不能保證未來就有什麼收穫,近 5 年的宏達電就是很好的例子。再來,很可惜的,這世界上沒有所謂「整天都做有意義的事情」那種東西。在公司,你或許有一個老闆,頂多加上幾個小老闆。出來創業,你的客戶、通路、投資人、甚至連供應商、員工、房東,通通都是你老闆。你沒什麼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有很多你想要的東西,因此你必須到處求人家幫忙。運氣好,或許 3、5 年之後事情上軌道,你可以有 30% 的時間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但公司人一多,相信我,政治、狗屁倒灶事也會跟著出現。人性本來就不完美,人生的意義在了解這些不完美,懂得擁抱眾人,與眾人相處。

回到你現在的狀況。如果有一個問題你非解決不可,有一個產品你非常想要看到它被做出來,並且一定得創業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做出這個產品,想清楚之後,風險可以承受的話,那就該去試試。如果只是同事令人難耐,那或許換個工作才是真正你需要的。

Good luck!

Jamie

Ryan Asked: Jamie 喜歡吃什麼

Jamie大大

你喜歡吃甚麼?

Ryan

Hey Ryan,

我最喜歡吃魯肉飯,再來是漢堡。不過最常吃的是公司樓下 7-11 御飯糰,食物反正是熱量,只要得到動力繼續工作,快速方便對我來說最重要。

Jamie

Gavin Asked: 推薦的科技網誌

Mr Jamie,

您好,大约两年前吧,无意间看到了你的网志后,久役之士你的忠实读者。

我的问题是: 除了 techorange 以外,还有什么科技和创业相关的资讯网站推荐的吗?还有其他类似Mr Jamie 的部落格?

谢谢。

Gavin

Hey Gavin,

中文的話,新聞類除了 TechOrange 之外,不錯的有 Inside36Kr虎嗅網,獨立評論我喜歡有物黛博拉。英文的話新聞類光是 TechmemeHacker News 就看不完了,獨立評論我最喜歡 Seth GodinFred WilsonChris DixonMark Suster

供你參考

Jamie

以上,就是今天的 Ask Jamie,希望對所有人都有些幫助。歡迎提出你的問題,我們下週見!

___

AppWorks Demo Day #7 下週一 (11/18) 登場

創業者,歡迎來申請 AppWorks Accelerator Class #8

創業 CEO:好策略用「支點」撐起地球

June 3rd, 2013

Leveraging

一個好策略透過集中心思、力氣與行動來獲得力量。把這樣的專注,在正確的時間點,引導向一個支點之上,能引發一連串有利的骨牌效應。這樣的力量,我稱它為「Leverage」。

在每週一次的「創業 CEO」系列,我們討論一個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一位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創業公司,往往都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歡迎來到 Good Strategy Bad Strategy 線上讀書會 #5。在前幾章介紹完了他心目中好策略與壞策略分別的樣貌後,Rumelt 接著進入了本書的核心,也就是「如何形成好策略」的探討。當然,構成好策略的關鍵元素繁多,Rumelt 不可能遍舉。最終,他選了九個最值得討論「力量的來源」,今天,就讓我們先來看看第六章 Using Leverage。

Leverage

Leverage 的中文常常翻成「槓桿」,也就是透過一個槓桿原理般的放大作用,用較小的力氣去創造較大的效果。在英文的策略討論裡面,Leverage 比較常作動詞使用,例如:

Google leveraged phone makers and carriers to bring Android to the mass so that they continue to dominate search, maps, video and other key online service categories while users migrate from desktop to mobile.

這時候就很難翻譯成中文 — 可以翻成「利用」,但那無法完全抓住它的意涵。所以我決定放棄翻譯這個字,就讓我們原汁原味的去了解它。

Why Leverage?

系統思考的相關文章裡面,我們討論過這個世界是由無數大大小小的系統所組成。每個系統,根據定義,都會有一些關鍵元件與流程,一旦改變了,會大大影響整個系統的表現。舉例來說,人類是一個系統,只要不小心吃下幾毫克錯誤的物質,就可能導致某器官衰竭而當場癱瘓。大船也是一個系統,要改變它的方向最難的是往船頭施力,最容易的是在船尾用一個小舵干擾水流。

策略是一種影響系統自然平衡狀態,以達到有利結果的行為。企業,尤其是創業者,往往又是處於資源有限的情況。因此,無論是要改變自身組織、合作夥伴、競爭對手,甚或是整個市場的自然走向,找到支點然後 Leverage 它們,往往是最有效率的解法,也是策略思考的核心活動。

Insight & Anticipation

一個策略家能擁有的 Insight 是他人行為中可預期的成分,並且將此 Insight 轉化為優勢… 預期不需要占卜法力,在多數的情況下,預期代表的只是詳細考慮他人的習慣、偏好與政策,以及各種惰性與阻止改變的限制。

這世界的系統往往像冰山一樣,在我們眼前發生的只是浮在水上的 20%,而真正的 Insight 卻是藏在水下的 80% — 被大衛打倒的巨人是一個例子,而每個人行為背後的人性又是另一個例子。要找到可以 Leverage 的支點,取得水面下的 Insight 非常重要。生產線、物流中心等實際存在的系統可以透過參觀、訪問去了解。相對的,摸不著的人性就困難許多,透過觀察、同理心、將心比心等方法,或許可以漸漸的體會。

無論如何,對於這些大大小小系統的內在了解越多,則我們產生出高 Leverage 策略的能力也就越大,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最好的領導者,往往也是最好學生的原因。

Pivotal Points & Concentration

支點放大作用的效果。它是一個狀態中所自然存在或是創造出來的不平衡,在這裡一個相對較小調整可以釋放出大上許多的力量… 當你把力量專注在較少,或是較小的目標上時,將會產生較大的報酬

用 Insight 找到支點後,我們應該要專注力量,透過支點撼動整個我們想要影響的系統。這裡面有兩個思考,一個是用支點去影響別的系統,另一個是用專注來讓我們的組織,也是一個系統,發揮最大的作用力。Rumelt 最終把它回歸到人性,畢竟一個組織沒辦法同時做很多事情,又把每件事情都做好。而當我們把一些小成功串起來時,團隊比較容易相信組織得到了向上的趨勢,這樣的信心有助於帶出更高的工作效率,進而創造更大的成功。

有趣的是,這些邏輯,事實上與整個 Lean Startup 運動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

以上,就是我讀完第六章 Using Leverage 後的一些感想,也歡迎你跟大家分享你的心得。下一週,我們將討論第七章 Proximate Objectives 與第八章 Chain-link Systems。

前往 Good Strategy Bad Strategy 線上讀書會 #6

___

歡迎加入第七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和我們輔導的創業 CEO 們一起學習策略思考

(Photo via macca, CC License)

別急著做「平台」

October 11th, 2012

 Jamie, 我要做一個平台,讓買家和賣家可以在上面自動媒合。

工程師創業者最常跟我提的就是這類型的創業構想。然後我會問他,那請問賣家如何知道要來你這個平台賣東西?或者買家如何知道要來你這個平台買東西?他會回答:「我會鋪天蓋地用力的推廣。」好,你接著問,好不容易拉來了一個賣家,卻沒有他的目標客戶。回過頭去拉了一些買家,卻沒有他們想買的商品,怎麼辦?這時他的回答往往是:「運氣應該不會這麼差吧。」

事實上,運氣就會這麼差。從工程的角度來看,蓋一個網路平台其實再簡單不過了,就算你的程式功力不怎麼樣,網路發展近 20 年,市面上早就累積了無數個你可以拿來運用的套件、模組。問題是,這麼多工程師在創業,這麼多人都會做平台,為什麼真正成功的卻很少?你可以說大家的運氣都很差,也可以說其實都用錯了方法。

5945 呼叫師傅 兩年多前加入第一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時,他們想的就是一步做成平台。那時 RedBeacon 剛剛在美國獲得 TechCrunch 比賽的冠軍,提供的服務是一個「居家修繕師父」的搜尋引擎。5945 的兩位創辦人心裡打得如意算盤是,Google 在台灣的水電行資料搜尋做得非常差,他們只要把這塊做好,就可以像 Google 一樣靠賣搜尋廣告賺大錢。所以兩個人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騎著摩托車跑遍台北市大街小巷,一家一家的把水電行的資料蒐集了回來。(當我跟他們說 Google Maps 有「街景」服務時,兩個人臉都綠了。)

好不容易把強大的「5945 師父搜尋」做了出來,他們卻發現使用者根本不買單,沒有人要來這裡搜尋師父。用力推廣了一年,搜尋量還是一點起色也沒有。更深入的研究後發現,光是找到師傅的聯絡方式,根本沒真正解決使用者的問題。電話打過去常常沒人接,接起來了師傅沒空,打了 10 通電話好不容易約到一個師傅,來了之後還要喊價報價,消費者根本不知道到底怎麼樣才是合理。

就在這時候一封客服信給了他們靈感,email 裡說:「我真的很忙,你可以直接幫我把師傅找來嗎?」這封信讓 5945 體會到消費者要的根本不是「強大的師傅搜尋引擎」,消費者要的其實是「誰來幫我把馬桶修好」。想通了這點,他們把整個服務大 Pivot,從「搜尋」改成了「需求單」。從此之後,消費者只要填表把需求說出來,5945 會想辦法幫他們解決所有後續的聯絡、追蹤問題。

改成這樣的服務方式後,5945 得到了 Product-Market Fit,不僅網站開始經歷瘋狂的成長,每個月的需求單量也都上升超過 30%。雖然每一單他們必須要辛苦的處理、聯絡、追蹤,偶爾還會出現棘手的客訴事件,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累積了非常紮實的 Know-how,12 個月超過 1,000 張訂單下來,幾乎什麼居家修繕會出現的問題,他們都處理過了。

拿到了這些實際 Know-how,他們再回到設計桌上,把學到的東西化為功能,在日前又推出了 5945 呼叫師傅 2.0 平台,我想這一次,已經擁有既有的客戶與師傅,再加上對修繕媒合的深入了解的他們,絕對會比第一次成功很多。

如果 5945 的故事能夠教我們什麼,那就是真正的「平台」,其實是從「案例」累積出來的。當你還沒經手過足夠的案例,製作出來的平台當然會過於理想化,也往往會離賣方與買方想要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一開始,比較好的方法是放棄直接做平台的想法,先想辦法積累實際媒合的經驗,等到這件事情做得夠多了,你自然就會知道如何變成一個平台。

先從 0 到 1,才能從 1 到 100。創業,往往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最後,恭喜 5945 找到了他們的 1,也祝福他們接下來能順利的從 1 慢慢前進到 2, 3… 10… 20… 50…, 98, 99, 100,加油了 Team 5945。

___

經過了兩年多,appWorks 累積了輔導 120 支團隊創業的經驗與 Know-how,也漸漸的形成了一個平台,第六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歡迎你來參加

(Photo via sharkbait,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