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Taiwan’

在數位經濟中邊緣化的台灣,必須靠每個人一起振作

April 6th, 2016

Yilan, Taiwan

年後的台灣,瀰漫著詭譎的氣氛。

歐洲央行持續寬鬆貨幣、國際資金氾濫,導致殖利率相對較高、股價淨值比相對較低的台北股市,突然成為國際熱錢追逐的標的,大盤指數從一月下旬開始,兩個月內上漲了一千多點,成為近期全球表現最佳的資本市場。再加上新政府即將上任,大家對未來似乎充滿希望。

但如果你打開實質的經濟數據,台灣的總體 GDP 其實已經連 2 季負成長,我們的出口更是連續 13 個月衰退,眼看就要打破金融海嘯時期的「紀錄」。所以事實是台灣經濟本質並不好,當下只是因為國際資金浮濫,造成股市大好的短期背離現象。換言之,灰姑娘被施了魔法,突然間化身為公主,但午夜鐘聲一響起,還是要變回原形。

台灣經濟為什麼不好?

台灣近一年來經濟不好的主因,大體上是中國經濟成長趨緩、美國需求轉弱,導致我們的出口不振。

把數據攤開來看,我們最主要的貿易夥伴,包含香港在內的大中國區,佔我們年出口值的 40%。2015 年,我們對這個區域的出口,大幅衰退 14.5%。另一方面,我們對美國的出口,也出現連續七個月的衰退。於是,貿易順差 (出口值減進口值) 開始縮水,也因此,GDP 成長也就跟著趨緩,甚至落入衰退。

以數字而言,在 2015 一整年,台灣出口衰退了 0.30%,而進口卻成長了 0.53%,造成貿易順差縮小不少。這個縮小對 2015 全年 GDP 的影響,是讓它較 2014 年下滑了 0.5%。好在國內需求仍對 GDP 貢獻了 1.38% 年成長,因此兩者相減,全年 GDP 還有 0.85% 的小幅成長。

全年雖然守住成長,但 2015 下半年的數字就非常難看。以第四季為例,貿易順差減少讓 GDP 年減 1.07%,而國內需求只貢獻了 0.8% 的年成長,因此,2015 第四季最終,GDP 較 2014 年第四季衰退了 0.28%。

中、美兩國經濟仍在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當台灣的出口與經濟已經陷入萎縮,我們的兩個最主要出口對象,中國與美國,經濟卻還在成長。根據官方數字,中國的 GDP 在 2015 年成長了 6.9%,第四季也還有 6.8%。如果你覺得這個數字太高,一些民間學者的保守估計也有 4%,無論是 4% 或是 6.9%,以國際而言,都算是相當高的經濟成長。

另一方面,美國 GDP 在 2015 年成長約 2.4%,第四季也有 1.9% 的年成長。以美國 17.4 兆美元的總體產值來說,1.9% 的年成長等於 3,306 億,也就是 10 兆新台幣的新增產值,還是有巨大的量體空間可供出口夥伴爭取。

但在兩個泱泱大國、我們最主要的貿易夥伴經濟雙雙成長的前提下,台灣對他們的出口,卻已經出現衰退。換言之,他們正在成長的強勢行業,是我們較無法參與的。

網路成為新成長引擎

那麼,促使美、中持續成長的,到底是什麼行業,而我們又為什麼無法參與呢?

更深入研究美國的經濟數字,我們發現帶動 2015 經濟成長最重要的引擎是服務業,大約佔了 GDP 成長的七成。其中,來自網路的新經濟成長,又在這七成中佔了很大比例。

以零售服務業而言,北美 2015 年的總體產值年成長為 600 億美金,其中網路零售,也就是電子商務的總產值年成長就多達 430 億。換言之,電子商務貢獻整體零售年成長的 72%。另一個例子,廣告服務業,2015 年整體產值上升 29.8 億,但來自網路的成長,居然高達 65.6 億。換言之,在傳統媒體廣告衰退的同時,網路廣告一肩扛起了整個廣告行業,貢獻高達 220% 的年成長!

假設我們取 72% 這個相對保守的數字,也就是說,在 2015 年,基於網路的數位經濟,很有可能貢獻了美國總體經濟成長的一半 (72% x 70%)。有些研究顯示,在中國,電商等互聯網行業,也對其 2015 的經濟成長有約半數的貢獻。

在數位經濟中邊緣化的台灣

中、美兩國的經濟正在經歷巨大變革,其主要成長引擎,正從傳統的實體經濟,翻轉為以網路為主的新經濟。而在他們的數位經濟價值體系中,台灣並沒有扮演重要角色,也因此,當他們的 GDP 因數位經濟而持續成長的同時,我們的出口卻大幅衰退,經濟陷入萎縮。

面對這樣的窘境,台灣該怎麼辦?除了持續努力在美、中的網路產業價值鏈中扮演關鍵角色,更重要的,當然就是自己也要發動數位經濟引擎,去爭取下一波的 GDP 成長。而這個改變,需要靠每個人參與推動,創辦明日的偉大網路公司,推動自己公司投入電子商務、放更多預算在數位行銷、發展基於 App 的新服務等等。只要今日我們社會中有更多優秀的人才能投入網路公司的創辦、更多優秀的企業投入數位轉型,明日台灣的新經濟競爭力就會更強。

我們的股市近期很好,但殘酷的午夜終究會來到,在那之前,我們是否能轉身成為有競爭力的網路經濟強國,就看 2016 年大家能否一起下定決心了。

___

呼叫 O2O、行動、電商、物聯網等領域的 Internet 新創,AppWorks Accelerator Class #13 已經開放申請,歡迎加入,讓我與 580 位 AppWorks 校友組成的 AppWorks Network 成為你的支柱

(本篇文章編輯後刊登於 《30》;Photo via pmjc, CC License)

TiEA 理事長接棒感言

March 10th, 2016

Jamie Lin, Tsai Ing-wen, Hung-Tze Jan at 2016 TiEA Annual General Meeting

昨天,在蔡準總統的見證之下,我從詹宏志先生手上,接下了 TiEA 理事長這個棒子。在未來的三年裡,要帶頭搖旗吶喊,團結業界力量,努力排除政策、人才、資金等問題,推動台灣往網路強國之路大步邁進。

昨天的接棒感言,是我這輩子第二次在台上照稿演出。對蔡準總統講話的機會太珍貴了,因此我務求精準,讓她能真的了解 TiEA 成立的宗旨,以及我們看到台灣的機會。

昨天的活動,已經有不少 媒體 報導,不過好幾位朋友好奇詢問我講話的全文,我想就利用今天的文章,跟大家分享。

各位 TiEA 會員、網路業的先進、蔡總統當選人、詹先生、立峰、小琳秘書長,所有 TiEA 第一屆、第二屆的理監事同仁,大家好。

感謝各位會員與理監事把這個重責大任,交給了我,抱著誠惶誠恐的心情,我願意在未來三年在這個位置上,與所有的理監事、會員們一起合作,用盡我們一切的力量,推動網路與電商在台灣的發展,讓網路成為台灣下一波經濟成長的新引擎,讓台灣轉身為 21 世紀的數位經濟強國。

17 年前,也就是 1999 年,我與幾位台大男籃的朋友一起創辦了電腦零售網站哈酷網,一腳踏進 Internet 這個迷人的行業,親身參與了台灣 Internet 與美國並駕齊驅的光榮時代。但不久以後,發生了 2000 年的納斯達克崩盤,間接拖垮台灣的 Internet 行業,眾多投資人在那場浩劫中損失慘重,到今天想起來還心有餘悸。

雖然網路公司的投資泡沫化了,但網路的影響力與經濟量體,卻一點也沒有停下腳步,每年每年仍然飛速的成長。

2004 年,我搬到紐約,在 NYU Stern 取得 MBA,畢業後又與朋友創辦網路旅遊社群服務 Sosauce,親身參與了社群媒體與 Mobile Internet 的早期發展,看到 Internet 幾乎是方方面面的顛覆美國的經濟、政治,乃至於社會。印象最深的,就是 2008 年總統大選,歐巴馬幾乎是完全靠著社群媒體,以黑馬之姿打敗了希拉蕊與 McCain。

2009 年,一則蘋果的 iPhone 廣告,把我驚呆了,這廣告不提規格、不提待機,只說 There is an app for everything。換言之,蘋果預言了在 Mobile Internet 的世界,硬體只是 Commodity,而軟體與網路的商業模式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我想,台灣糟糕了,因為我們缺乏區域級、國際級的網路公司。

於是,2010 年,我放棄綠卡,帶著一家大小從紐約搬回來,就為了一件事,推動 Internet 在台灣的發展,讓台灣成為網路強國。

我與夥伴們創辦了專門幫助網路創業者的 AppWorks,透過加速器與創投兩個主要服務,在過去 6 年幫助了 250 多個 Internet 創業團隊,時至今日,他們加總的年產值已經達到 106 億,雇用的員工人數也已超過 3,000 人。

所以,雖然我覺得自己在業界的歷練,還不夠格擔任理事長的工作,但我搬回來台灣的目的,的確跟 TiEA 理事長的 Job Description 很像,因此,硬著頭皮我今天接下了這個任務。

展望未來三年,有三件最關鍵的事情我想我們必須一起推動。

第一,我們要讓蔡總統當選人,以及他的團隊,認知到台灣必須成為網路強國,否則沒有未來,我們要說服他們把網路列為台灣的國家最高戰略性行業,並且在立法與執政上,方方面面的偏袒網路業的發展。

第二,我們要推動 Internet 人才教育的深耕,讓國立大學的資工、資管系學生人數,在三年內增加至少五倍,讓高中、國中、國小,都把程式語言列為跟英文、數學一樣重要的核心科目。

第三,我們要加大力度幫助台灣的網路公司往東南亞發展,讓我們有機會抓住這個未來將有 10 億人口的巨大市場,打造許多區域級、世界級的網路公司。

這三件都是會幫助到台灣多數網路行業、乃至於所有行業公司的事情,但也都是很難的任務,它勢必需要一個很大的 Team Effort,所以我要邀請大家一起來幫忙,也要邀請詹先生、立峰與雄獅的王董事長,這三位很有社會影響力的先進,繼續在協會裡擔任榮譽理事長,與榮譽副理事長的工作。

只要我們一起努力,我相信一定能夠讓台灣的 Internet 再次找回當年的光榮,重新與國際並駕齊驅,成為翻轉台灣新引擎。再次感謝大家雇用我來擔任這個工作,我愛 Internet、我愛台灣,我願為這塊土地的未來,奉獻我所有心力。

祝福大家,謝謝大家。

以上,希望這個演講全文,有幫助你更了解我們對台灣 Internet 發展的想法。也希望你能更關心、甚至參與這場運動。只要能有夠多人一起推動,我們相信,台灣的經濟終究可以換上新引擎,徹底翻轉邊緣化命運。

一起加油!

缺乏資金,是台灣創業圈最芝麻蒜皮的問題

December 11th, 2014

Taipei

絕大多數的台灣新創團隊都缺乏資金,但那不是一個台灣獨有問題。在所謂創業天堂的美國,99% 的新創企業還是無法募得資金。事實上,缺乏資金是一個普世問題,如果你去問企業、個人,極少會跟你說他沒有資金的問題。[1]

但即使在絕大多數新創缺乏資金的美國,每年還是有 1%,也就是約 3,000-4,000 個新創公司可以募得資金。而在所謂土壤更貧瘠的台灣,每年還是有 500-600 家新創公司可以得到創投支持 (其中約有 20-40 家會是網路公司,且這個數字過去五年逐步在成長)。

或許它還可以成長為 700-1,000,甚至是更接近美國的 1,000-2,000,但即使這樣,對於改善台灣的新創環境,其實不會有太大額外的幫助。台灣現在亟需的是能夠承接台塑、華碩、台積電、廣達、聯發科等一脈相傳,從台灣出發,成為長期、國際性成功的企業,才能扮演經濟成長引擎,並且提供大量就業機會。要長出這樣的偉大企業,需要的是好的成長環境,而不是更多的新創公司。[2]

如果你要問我回來台灣深耕創業環境五年,觀察到家鄉出現什麼問題,讓成功的新創公司,難以成長為偉大的企業,我會說最根本的問題如下:

1. 優質人才供給不足

在矽谷,當一家新創公司找到早期的成功,它可以非常容易的雇用大量、優質的工程師、設計師等員工,以及行銷、業務、營運等重要的中高階主管,來協助公司規模化,以支應商業模式放大的需求。但在台灣,當創業者要快速擴張團隊,你會發現不僅優質的員工難找,有經驗的中高階主管更難找。

這背後必須要被解決的子題有以下幾項:

1-1. 高等教育與產業脫節

台灣高等教育與產業需求脫節過去 15 年來日益嚴重,導致企業無法直接從學校得到即戰力。另一方面,當美國一流學府都在大幅擴張資工、資科、資管系學生人數,以因應產業的需求,台灣的大學完全沒有注意到這樣的大勢所趨。

圖:哈佛主修資科學生在 5 年內成長 3 倍

Harvard student majors

1-2. 外籍白領難以取得工作簽證

要成長為國際型企業,需要國際人才的幫助。在矽谷,快速成長中的科技公司可以輕易的從周邊學校吸收到前來攻讀學、碩、博士的國際一流人才。在台灣,我們每年也有上萬僑生來台攻讀高等學歷,但我們卻讓企業要雇用他們極度困難。另一方面,要直接從國外聘請白領人才,也是層層難關。

1-3. 分紅費用化等會計準則改變

這點大概會有些爭議,但我會說過去十年分紅費用化等會計準則陸續更改,是謀害台灣新創競爭力的幕後重要殺手。當現金豐厚的大公司用高薪、高獎金吸引人才,成長中的新創企業往往得依賴技術股、選擇權、限制型股票等未來才能兌現的工具來競逐千里馬。當政府限制企業必須用嚴苛的會計準則去計算這些股權工具,結果就是削弱新創企業對人才的競爭力。很多人會說,這是與國際會計標準接軌。但事實是所謂國際會計準則,說穿了也只是大國用來箝制、削弱小國的工具。身為小國,我們應該更聰明的選擇何時配合,何時走自己的路線。分紅費用化,就是其中一個應該要勇敢與大國走不同路線,以爭取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所在。

2. 缺乏創業家創投

在矽谷,PayPal 創辦人 Peter Thiel、LinkedIn 創辦人 Reid Hoffman、Netscape 創辦人 Marc Andreessen、Viaweb 創辦人 Paul Graham、Digg 創辦人 Kevin Rose 等,成功後都轉身成為創投,並且成為最受創業者喜愛的投資人。這些創業家創投不但能夠帶來資本,還可以真正協助團隊思考產品、商業模式、營運、資本、商務發展,以致於企業發展 (Corporate Development,通常意指投資與併購) 等關鍵策略。

但回台五年,我發現只有極少數的投資人,真的有創業經驗,更別說有網路創業的經驗。也因此,在我們投資的新創公司董事會上,多數來自其他創投的董事,總是在要求創業者儘快獲利、提昇 EPS,而不是在一起思考如何把資金投資在對的長期策略之上。

3. 高上市櫃門檻,導致成長企業難以取得籌碼優勢

最後,在美國,快速成長中的企業,經常會仰賴 IPO 來取得籌碼優勢,接著再透過資本支出、併購等策略,加速其成長。但在台灣,這個策略滯礙難行,因為我們的上市門檻其高無比,不僅要弭平累虧,還要連續兩年獲利,才能掛牌。打消累虧完全與經濟學公認的沉沒成本觀念背道而馳,連續兩年獲利更是把企業的長期體質與短期帳面收益混為一談 ─ 全球電商巨擘、市值 1,440 億美金,年營業額 800 億美金的 Amazon 至今也還在投資未來,不急著顯現短期獲利。政府會跟你說,可以跟工業局申請「科技事業上市」,就可以規避這些門檻。但事實是,自始自終,從未有網路公司成功申請到「高科技事業證明」,因為政府請來的學者評審,無法了解網路的價值。

這是非常奇妙的事情,一家長期體質健全,但短期帳面尚未呈現獲利的公司,能否到全世界的資本市場 IPO,都是看買方 (共同基金等) 的認購意願。只有在台灣,看的是學者的意願。

所以結論就是,如果不徹底改善上述三個成長環境問題,那麼政府用再多創業天使計畫,民間用再多自有資金,去推動更多人創業,還是無法解決台灣的經濟困境。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期的問題,需要的是根本的解決方案,是時間痛定思痛了,大家。

___

歡迎在 Facebook 上追蹤更多我的分享

[1] 問題的根本是錢真正的意義,也就是對他人時間的支配,全世界他人時間是有限的,但人的總體支配慾望是近乎無窮的,因此造成了絕大多數人「缺錢」,也就是「支配能力無法滿足」的現象。

[2] 當成長環境太差,新創公司成長為偉大公司的成功機率趨近於零下,成立再多新創公司,也無法得到偉大公司。此時唯有先改善新創環境,提昇這個機率,才能改善問題。

(Photo via liuwencheng,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