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Taiwan’

誠徵:2010 年最具潛力的創新團隊 我們 1/18-30 台灣見

January 15th, 2010

Scobleizer 25 Startups to Watch 2010

我的朋友 Robert Scoble,也是著名的矽谷網路科技觀察家,過年的時候陸續在他的網誌上公布了”2010 最值得追蹤的 25 家新創公司“名單,其中包括我們之前提過的 FoursquareTapulousRedBeaconSpotify 等等。

我覺得這是一份非常值得參考的名單,且 Scobleizer 把他整理得很好,每個 startup 除了簡單介紹他在做什麼,為什麼入選,還有附上網址、推特 (Twitter) 以及訪問的影片等等。

更重要的是,我相信中文市場,我們也可以有這麼多有趣的創新團隊。

1/18-30 我會在台灣,除了會找一個晚上,約大家一起聚聚,分享一下 appWorks 創投設立的進度,還有未來的計畫之外,也歡迎大家私下找我喝咖啡,聊聊你的創業計畫。

有興趣的朋友,請 email 到 mr.jamie.blog [at] gmail.com 跟我聯絡。

我們台灣見。

寫給詹宏志先生 關於 PCHome 與台灣的網路產業

December 22nd, 2009

電子時報於上周五 (12/18) 刊出一篇名為「10年只有2家公司IPO 詹宏志:網路產業光靠培育無法成形」的報導,節錄了詹先生在一場由 台灣網際網路協會 和 資策會創新應用研究所 合辦的座談會演講的內容,其中有一些關於”台灣網路產業如何成形”的論述,我轉貼如下 (沒有電子時報會員的人,jimmyting 的網誌有轉載):

…台灣網際網路發展雖看似蓬勃,但超過10年的網路發展,至今卻僅培養出PChome、104人力銀行兩家純網路公司,以及勉強可算是半家的B2B電子商務業者久大,他認為在產業未與資本市場扣連下,網路新創業者將難以從資本市場獲得足夠創業資金,讓產業發展速度受限。…

…要真正讓產業成形,則必須要有3個「i」:育成(incubation)、投資(invest)與公開發行(IPO),透過建立更多成功的網路創業故事,讓更多人對投資網路創業建立信心,則資本市場一旦與產業創新結合,自然會有很好的發展。…

詹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網路人,可惜我人在紐約,無法親自去聆聽他的演說。或許是電子時報節錄過程中的取捨,但是關於”如何刺激台灣網路產業的發展,” 我覺得詹先生上面的論述只算是說中了一半。我的補充和建議,在下面這封給詹先生的公開信中。

**********************

親愛的詹先生,

在電子時報上讀到了您近期於網路協會舉辦的座談會中演講的內容,非常可惜我人正好在紐約無法親自到現場恭聽。關於您對於近十年台灣網路產業發展的論述,我也有類似的觀察。台灣的 IPO 市場,在這段期間,的確對於網路公司不是十分友善。可惜證券的公開發行,是一個完全基於需求與供給的自由市場。雖然掛牌量的健康與否,與一個國家的創新風氣,有著密切的關係,但可惜這是唯一一個無論創業團隊,創投或是金融業,都無法控制的因素。

然而,觀察美國近年蓬勃的網路產業,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華爾街的 IPO 氛圍,從 2001 年至今亦持續低落。今年一整年,純本土網路公司掛牌的,更只有小型股一支:  OpenTable。但是,無論是加州的矽谷,還是紐約的矽街 (Silicon Alley),美國的網路創業風氣卻是持續的高漲,一點也沒有受到打壓。這其中的幾個重要因素,我歸納如下。分析的同時,我更希望大膽獻計,請詹先生所領導的 PCHome 集團,在執台灣網路產業牛耳的同時,還可以有更多作為。透過這些策略網家將能得到進一步成長的動力並對活絡本土網路產業產生極大助益是雙贏的局面因此希望您能略作參考

健康的併購市場

雖然 2009 一整年,美國只有一家網路公司掛牌上市,但其活躍的併購市場,另外也提供了幾十家網路公司,非常良好的退場機制。其中 Google 買下 AdMob 的價值,甚至高達 US$ 750mm,比 OpenTable 的掛牌市值 (US$ 600mm) 還高上許多。也就是說,在美國,上市其實並不是新創公司的唯一或最佳退場途徑。這樣的結構,促使了創投資金的持續投入,也確保了新創公司能夠有子彈可打。反觀台灣,如此的併購市場,在本土公司間,幾乎是不存在的,當然也就影響了創投的胃口。

我想詹先生也知道,其實大多的矽谷公司,一旦上市取得籌碼,便會積極四處 shopping,買技術,買產品,買客戶,買營收,買 EPS,因為用收購的,往往比”自己種,” 來得有效率許多。在台灣,PCHome 其實也具備有執行類似策略的能力,透過收購優質網站來提升競爭力。而一旦網家開始行動,絕對會為台灣低迷的網路圈,打上一劑強心針,讓創業團隊和資金,都更有信心投入。

低創業成本

美國網路創業風行的另外一個因素,我想是其低廉的成本。一個工程師,幾十個小時的開發時間,上傳到 Amazon 每個月只要 $80 的雲端伺服器上,然後就可以等著生意上門。在台灣,這樣的成本結構,大家都在苦苦等待中華電信的跟進。但其實亞馬遜本身並不是電信業者,卻能夠把虛擬代管做得有聲有色。這告訴了我們網站的經營者,或許更能夠了解自身的需求。我想,價錢合理的虛擬代管,是非常值得 PCHome 加以考慮的新服務。藉此,不但閒置的伺服器產能,可以轉為營收,也絕對可以對台灣的網路創業,產生很大的正面作用。

營收環境的成熟

美國網路產業的最後一個特色,就是營收方式的豐富和成熟。除了傳統的 CPM,CPC,還有各種 B2C 網站提供的 Affiliate Marketing / CPA 模式,讓網站們可以自由的選擇最適合自身使用者的商業模式。比起美國,台灣的線上 B2C 電子商務,佔整體 GDP 的比例還要更高。然而是透過 CPA 模式來產生營收的,卻非常有限。PCHome 在這方面雖然有分紅網的提供,但是這個服務的設置,還是相當手動,無法讓一個小網站,透過 API 的方式來呼叫,進而讓伺服器自動的去管理營收的產生,以及最佳化。如果網家能在這方面更補強,不只能提升自身營收,也會讓網站經營者更有利可圖,促進產業更蓬勃發展。

以上拙見,還希望詹先生能夠予以參考採納。

謝謝。

Jamie Lin

appWorks Ventures 育成創投 創辦人

**********************

(Image via PCHome.com.tw)

Mr. Jamie 台灣行 感想

December 8th, 2009

Social Apps Event 1

Social Apps Event 2

經過了十幾個小時的飛行,途中在小鬼的堅持下重複看了無數次海綿寶寶 (應該要禁止兒童觀賞的卡通) 和天外奇蹟後,我終於回到了下著雪的紐約。

這次在台灣停留的三個多禮拜,除了很高興在 meeya 辦的 Social Apps 座談會見到了許多創業圈的朋友 (上圖,感謝 meeya 的 Jimmy 提供。更多照片),我也馬不停蹄的拜見了許多創投同業和創業團隊,試著深入去了解網路創業在台灣的氣壓和環境,然後聆聽大家對這樣一個產業,存在的疑慮和想法。

大體上來說,網路創業的意願在台灣,是相當高的,而且是在加溫的 — 尤其當大家開始意識到 Facebook 和智慧手機崛起後,所能帶來的新契機。至於疑慮,大多是針對市場規模,營收來源,和來自大陸的競爭對手。

我在這邊把我的 FAQ 跟大家分享:

市場規模

“台灣市場太小!”

這大概是我這趟聽到最多次的一句話,然後就是”要走出去!”  其實台灣市場一點也不小,就像我在 Social Apps 座談會上的簡報寫得一樣,台灣線上電子商務,有高達 2,000 億台幣的年產值,且年增率達 22%。大陸的人口雖然是台灣的 70 倍,但就 B2C 產值來說,也只有台灣的 3.3 倍。 以 B2C 佔 GDP 比率來說,台灣甚至勝過網路產業先驅的美國 (1.06% vs. 0.83%)。所以只要選對商業模式,台灣的網路公司絕對有創造上億營收的能力。

當然這麼說不是叫所有的網路公司都只要做本土市場就好了,而是建議大家其實可以先站穩腳步,再邁向國際。且在 Web 3.0 的大環境下,”國境”的角色會越來越薄弱。網路的藩籬,將只剩下語言。所以只要專心把服務/產品做好,有營收的支持,進入全球華文市場只是佈署的問題,而英文等外文市場,也只是當地化的過程,真的不怕走不出台灣。

營收來源

就像上面說得一樣,台灣網路的大餅在於線上交易。以往大家都在看線上廣告的 50-60 億產值,這樣的規模當然養不起幾家網路公司。所以網路業要生存,就要把自己擠身到線上交易的供應鏈中。無論是賣產品,或是介紹買家給賣家,收取佣金,都是比廣告更有潛力的營收模式。如果拿 60 億來估算,那詹宏志先生的 100 家上市網路公司,當然聽起來像是春秋大夢。但是換作 3,000 億去計算,那這個 100 家的數目是指日可待的。

競爭對手

另外一個現象,就是創業家們普遍對於大陸的山寨能力感到畏懼。其實早在大陸崛起之前,抄襲就已經在科技業行之有年。微軟視窗是抄自蘋果,蘋果的 iPod 也是抄自創巨,Google 更不是第一個發明搜尋引擎的公司。所以我在這個網誌最常提的就是後進者優勢,如果怕人家抄,那就要更用力的去研究對手的動態,更努力的利用別人的創意,來讓自己的產品/服務更精進。網路時代,比得是速度,服務和使用者經驗,如果只想守株待兔,不知精進,當然只有被對手趕過的份。所以這個憂慮,其實是不存在的。

無論如何,這次的旅程,讓我對於推動 Web 3.0 在台灣的發展,又更加的有信心。未來的幾個月,我會努力的執行 appWorks 育成創投啟動的相關事宜。這次因為停留時間短,錯過了很多團隊,在這邊也跟你們致歉,希望能很快有機會再次回去拜訪你們。

Update (12/9): 2009 台灣 B2C 產值為 2,076 億,較 2008 成長 22% (原誤植為 3,000 億)。2009 台灣網路廣告產值為 69 億,較 2008 成長 15%。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