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關於創投’

三年來,appWorks 教了我什麼

May 15th, 2013

Team appWorks

昨天是 appWorks 之初創投這家公司成立的三週年紀念日,不過並沒有任何慶祝活動被舉辦。在我們眼中,appWorks 還是一個 Startup,雖然已有初步的商業模式,但距離一個「偉大的企業」還非常遙遠,因此我們只能埋頭繼續努力。

但回頭看看創辦 appWorks 的這三年,還是有一些學習,我想可以趁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

「利他」→ 商業模式

三年多前我們會想創辦 appWorks,主要的想法就是推動網路產業,尤其希望台灣能夠擁有一個世界一流的網路生態圈。所以在設計 appWorks 的種種服務時,我們常以「推動網路產業」為第一優先,接著去滿足網路創業者的需求,最後才把創投基金股東,與我們自己的獲利可能考慮進來。(結構上,appWorks 是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目前代股東們管理 3.2 億的「本善創投基金」)

所以每一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在招收團隊時,我們幾乎不考慮「這個團隊是不是投資機會」,相反的,我們考慮的是「這個團隊是不是真有決心要創業」,他們的「執行力」如何,以及進到育成計畫後,我們能不能「幫上他們的忙」。

進到育成計畫後,六個月的時間裡面,我們輔導、上課、辦演講、Workshop、找近千個投資人、業界先進來看 Demo Day,竭盡所能的提供創業團隊價值,這一切的服務,我們免費給所有參與的團隊享用。(當然,由於出錢的是「本善」,所以育成合約中免不了要帶到這「可能」會創造未來的投資機會。)

三年下來,我們總共這樣免費育成了約 150 個團隊,330 位創業者。截至目前為止,這 150 個團隊裡面有 17 家新創公司,在我們的促成下與「本善」之間發生了投資關係。而從帳面上來看,本善至今的投資組合報酬率有 3 倍以上,在創投業界也還算是水準以上的表現。

也就是說,我們從利他精神出發,免費提供給許多創業者輔導與幫助,這個利他活動最終為我們的投資人贏得的投資機會與潛在價值,事實上一點也不遜色於一般的創投模式。但相對於傳統創投的「挑柿子」,沒被挑中的團隊就沒辦法得到價值的模式,appWorks 的育成創投模式三年來除了創造 17 個成功增資的新創企業,還讓其他 130 個 Startups,也都免費在過程中得到價值。

我想這是「利他」可以是更棒的商業模式,一個相當實際的證明。

Traction

appWorks 之初創投在 2010 年 5 月 14 日正式成立,雖然名為創投,但一開始事實上只有我們幾個湊合的數百萬台幣可以投資。這麼小的資金杯水車薪,當然無法推動網路產業前進,因此我們必須向資本市場募集一支足夠規模的基金。雖然我與 IC 都有些創投的工作經驗,但光憑這些履歷是不足以贏得投資人的信心,讓他們願意把上億台幣託付給我們。

所以我們決定暫時不去找投資人,先用我們自己的這些資金,想辦法證明我們能夠創造投資價值。運氣不錯的是我們輔導的團隊中,開始有些人找到商業模式,需要資金做初步的規模化,而我們就把銀行中的小錢分別投入這些公司中,然後持續幫助他們規模化。

一年多過去了,我們投資的 EZTABLERichiGoodLifeTagtoo 等團隊都陸續募集了後續的資金,公司估值也都提升不少,也因此以「資產價值」的角度來看,我們的小小投資組合的確「升值」了,換句話說也就是我們在資本市場中創造了 Traction,證明了 appWorks 的商業模式是可以為基金股東換來好的投資機會的。

這時我們才逐漸開始與投資人接洽,也得到他們正面的肯定。最終在 2012 年 5 月 14 日,appWorks 成立的兩週年當日,我們總算順利與國泰金控、群聯電子、聯合報與華威創投這些一流的法人股東,一起成立了 3.2 億的本善基金。

社群、社群、社群

從 appWorks 創辦的初期,我們的目標就是推動網路這個「生態圈」,而我們知道這個工作必須基於一個強壯的社群。因此在育成過程,我們非常努力的去經營社群成員間的了解、信任、乃至於革命情感。我們精心的設計每個活動,從星期一的 Weekly Demo,星期二的 Training Tuesday 到星期五的 Workshops、學長姐回娘家、Happy Hour,每個活動都內建「Social」,想辦法透過六個月中數十個機會,推動我們育成的創業者們成為互相了解,互相幫助的社群。

三年下來,這個努力是有些成果的。在 appWorks,我們每天都看到跨團隊的討論、合作、解決問題 — 不久前,Fandora5945合作推出空間夢想家服務VideOhya 也與 JumpLife 在日前合作推出了 iOS 版的「電視連續劇 App」。

當然就像文章開頭說的一樣,appWorks 還是一個 Startup,未來還有很多我們必須要學習的。但回首這三年,利他、Traction 與社群,應該是我們能走到今天,最重要的三個關鍵。我想這三個關鍵,應該不只可以用在 appWorks,所以在這裡與大家分享,希望對你們思考自己的創業,能夠有些幫助。

___

歡迎申請第七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加入這個互相幫助的創業大家庭

十元面額:扼殺早期創投的真正兇手

April 16th, 2013

建台水泥股票

第 14 條 股票每股金額均為新臺幣壹拾元。–公開發行股票公司股務處理準則

90 年代,台灣曾經是世界前三的創投大國。2000 年時台灣的創投產業受到達康泡沫重傷,接著又碰到政府包括取消「早期投資租稅減免」以及「金控法限制銀行轉投資創投」等等連續多個政策利空打擊,於是開始出現萎縮,從此盛況不再。

但即使一路下滑,截至目前,台灣仍有高達 110 家創投基金管理公司 (也就是俗稱的 GP/General Partners),分別管理總資產近 1,500 億新台幣的共 200 支基金 (也就是俗稱的 LP/Limited Partners) — 以我們創立的 AppWorks 之初創投為例,AppWorks 本身就是 GP,也就是基金管理公司,而我們管理的 3.2 億「本善基金」則是 LP。

台灣早期創投為何熱不起來?

這 110 家創投,大約有 30 家左右還活躍在投資,但幾乎都專注在所謂「Pre-IPO」,也就是晚期、接近上市的公司。創投公會秘書長蘇拾忠昨天接受 TechOrange 的專訪,聊到台灣創投絕大多數對早期創業團隊袖手旁觀,一語道破了其中最大的問題:

不是台灣的早期團隊比較差,而是股票面額 10 元的規定,讓他們必須「不正常地」優秀。

規定股票面額 10 元,等於規定所有投資人,不管是早期投入或晚期投入,每股持股成本至少 10 元,在台灣上市平均可回收股價約 30 元,也就是說,上市後創投可以有 3 倍回收。但是別忘了,這是早期投資,還要計算公司成功上市的機率。全球新創企業的平均成功率約 30%,投資早期的平均期望報酬率應該是 3 倍再乘以 0.3,等於 1,也就是不賺不賠。再加上機會成本,這個買賣等於大賠。

創投冒著「高度不確定性」、「超低流通性」以及「超高存續期 (Duration)」等種種風險投資一家未上市公司,求的是有一天能夠成功 IPO 或者被大企業併購,取得數倍 (通常早期目標為 10 倍,晚期約 2-3 倍) 以上的投資報酬,所以這些公司的體質必須要盡量符合未來將要公開發行、上市的規定。

既然金管會的「公發公司股務準則」規定公發公司「股票每股金額均為新臺幣壹拾元」,則即使公司法已經放寬票面金額的限制,要被創投投資的公司還是需要符合面額十元的規定。也就是說,當創投投資你時,最低最低的每股取得成本必須是十元。

不正常的優秀

每股十元是怎麼樣一個概念?假設以非常寬鬆的 40 倍本益比去算,這表示你公司才剛開張,什麼都還沒有,就已經有隱含每股 0.25 元 EPS (Earnings Per Share) 的實力。這當然是非常不合理的要求,即使大如金控、電子業,很多上市公司都不一定能年年繳出 0.25 元的 EPS,更何況要求一個 Startup 有這樣的實力。

即使有少數 Startups 真的有這樣的實力,創投也很難去評估每年上萬家新創企業中,有哪些真的符合這樣的規格。

這就好像現在開始要求公司錄取大學畢業生時,一律至少要給予 10 萬元月薪一樣。如果你是老闆,最容易的決定是什麼?當然是不要錄取大學畢業生,轉而去找有經驗人才 (這不是完美的比喻,只要讓大家體會一下那個情況)。

團隊股權創造的艱難

即使創投真的做了研究,認為團隊有十元的實力,接下來還要面對創業團隊股權的問題。因為十元的限制,意味著創業團隊也必須同樣拿出每股十元來認購屬於他們的股權。如果他們沒有錢,那就必須要用技術作價 (但最高只能有 15%),並且要實價課稅 — 拿到多少技術股,就當做多少收入要繳稅給政府。

如果要給團隊更多的比率,那就必須要用「老股換新股」的方式,也就是創投的部份資金用遠高於十元的價格向團隊認購老股,團隊再用取得的股款以十元跟創投一起增資。這個做法會提高創投的每股取得成本,降低他們的投資意願,也會讓團隊必須要馬上支付「證所稅」。

扼殺早期創投的真正兇手

當然在台灣早期投資不活躍有很多很多因素,但從美國搬回來加入推動早期投資的改善三年多來,我發現十元面額這個「人為」的門檻,其實是最核心的問題。當然當年這個制度的設立,有它「防弊」的歷史背景。但當歐、美、日等國家,早在數十年前就已經為了「興早期投資」的利,以及「防面額制濫用」的弊,改變了這樣的設計,台灣卻還卡在歷史中間,無法從 10 元面額的迷思中走出來。

暫時繞道的解法

當然這些問題不是沒有解法,AppWorks 透過育成計畫與團隊互相了解,建立起信任的關係,也因此三年來較積極的投資了 17 個新創網路公司。這些公司多數直接移到開曼、薩摩亞等公司法較現代化的境外國家設立控股公司,再由控股公司回台設立 100% 全資子公司。

但這個境外控股的做法不是很好的長期解決方案,主要原因有三:

  1. 交易成本:設立境外公司與每次增資的交易成本約新台幣 30 至 300 萬不等,主要為國際會計與律師費用。這個交易費用仍舊造成早期投資門檻,讓金額較小的案件不易成形。
  2. 管理成本:境外公司任何登記事項變更,都必須要透過代理人向外國政府申請,不僅管理成本提高許多,時間常常也較為緩慢
  3. 回台上市風險:金管會對於台商境外公司回台上市的政策常常搖擺不定,這也讓創投投資境外設立早期公司的意願降低

徹底的解決之道

所以真正徹底解決問題,振興早期投資的方法,是從金管會開始,直接取消公開發行公司一律十元面額的限制,改由公司自行決定每次發行的面額,或是完全取消面額制度。畢竟金管會早已放寬外國公司來台上市,可以不需要有十元面額的限制,也就是所謂 F* 股。實在沒有理由在股本形成上,獨厚外國公司,卻讓台灣新創團隊繼續跛腳。

我在這裡呼應創投公會蘇秘書長,期望政府正視十元面額衍生的問題,以及它對台灣長期的競爭力所造成的扼殺。期待台灣能早日跟上國際的步伐,取消一律十元面額的限制,讓早期創投在台灣再度活起來,讓創投產業可以積極投入為台灣孕育出下一個聯發科、下一個台積電。

___

需要投資、需要幫忙的創業者,第八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正在接受申請

(Image via findlifevalue)

成功創業家跟你想的不一樣

March 21st, 2013

Co-founder of Fraiche, yogurt for geeks

86% 的成功創業者認為國家與地方政府的協助一點都不重要

2009 年,在 Kauffman Foundation 的支持下,長期研究「創業」且常發表文章至 TechCrunch 的 Duke 教授 Vivek Wadhwa 等人,針對 549 個「成功」的「高成長」新創公司創辦人做了一次普查 (註),並且得到一些非常有趣的發現

以下挑出一些我覺得值得討論的數字,並且附上我的想法:

  • 90% 的成功創業者來自「中產」或「高低產 (Upper-Lower)」家庭

這與刻板印象中那個來自貧窮家庭的成功創業者有很大的不同,我想主要原因是媒體比較常渲染刻苦出身創業者的背景,相對的中產出身者的家庭就比較沒有新聞性。

  • 95% 大學畢業,47% 有碩士以上學歷

這再次與那個「輟學」創業的成功者印象相違背,即使在學制開放的美國,95% 的創業者還是有把大學完成。

  • 75% 說他們的高中在校成績是 Top 30%,52% 則是 Top 10%
  • 67% 說他們的大學在校成績是 Top 30%,37% 則是 Top 10%

如果說美國高中的成就大多可以靠「智力」,而大學的成往往必須非常用功,則看到有一半的成功創業者可以在高中擠進 Top 10%,但只剩 1/3 可以在大學做到,我想印證了創業者多是非常聰明,但是也不那麼愛念書的人。但他們的功課也不是真的很差,還是有 2/3 在大學成績可以擠進 30%。

  • 他們第一次創業的平均年齡是 40 歲,70% 創業時已經結婚,60% 已經有小孩

這又與刻板印象中那個 20 出頭的年輕小伙子有很大的不同,但與我們這 3 年輔導創業者的經驗其實非常一致。絕大多數創業畢竟是在 Hack 一個產業,所以產業內幕與成功還是有很高的正相關。另外,從我自己的經驗來說,結婚可以讓創業者比較專注在事業之上,而小孩更會讓你關心他長大後的社會,想要留給他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動力來源。

  • 73% 的成功創業者認為商務上的人脈網對他們很重要

這大概是常識,但由於它需要長期的投資,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創業者輕忽的,因此在 appWorks, 我們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幫新創企業建立最棒的商務網路。

  • 68% 認為資本的供給很重要,但只有 20% 收到創投、私募或是天使的投資
  • 在有募得創投資金的成功者裡面,96% 認為創投資金對他們很重要

即使是在創投發達的美國,創業資本的供給與需求仍有很大的缺口。但幸好成功者裡面有 80% 的沒有靠投資人的支持,代表多數人還是可以靠有機成長獲取成功。而在新興市場比快的創業者,他們往往需要創投資金的加速,因此有 96% 認為 VC 重要當然是很合理的。

  • 86% 的成功創業者認為國家與地方政府的協助一點都不重要

開創長期成功的新事業是一種極度困難的挑戰,連最厲害的高手也不敢說有超過一半的打擊率,所以要說任何單位可以協助他成功,那都是過分誇大的廣告 — 即使是像電信一樣高度管制的特許行業,拿到執照跟成功還是有很遙遠的距離。政府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路障移除,讓環境越開放越好,剩下的必須要交由創業者自己去努力。

  • 最關鍵的成功門檻:「不敢承擔風險」有 98%,「努力與時間」有 93%, 「募資困難」是 91%,「管理能力」有 89%,「創業知識」是 84%,「產業與市場知識」有 83%,而「來自家庭叫你去正常公司上班的壓力」則有 73%

努力與時間管理能力創業/產業/市場知識都是這個網誌的老話題了。不敢承擔風險是第一名倒是很有趣,但想想也符合我的觀察 — 很多創業者雖然看似出來創業,但其實只是在接案維生,這種商業模式沒有多大風險,當然也很難變成偉大的企業。

而與上面資本供需不平衡相吻合,有 91% 的創業者認為募資是困難的,這也與台灣這邊以為「美國創投淹腳目」的刻板印象非常不同。事實上無論走到哪裡,向創投募資都不會是容易的,創業者必須要非常清楚資本市場的需求,才能有機會架構出雙贏的合作機會。

最後,不要懷疑,即使在創業發達的美國,還是有 73% 創業者的家人會要求他們回去「正常」公司上班。雖然那不是一種真正的「成功」門檻,但絕對是一種「失敗」門檻 — 一旦屈服,創業就失敗了。

所以結論就是,以大環境來說,美國創業者或許比其他地區的人幸福,但那個差距事實上也僅是 X%,而不是 X 倍的等級。所以我們當然要繼續努力去改善環境,但最終,創業是自己的事情,認清所處環境的優缺點,聰明的選擇風險與策略,善用手頭上的資源,發揮出最高的執行能力,這個方法是走到全世界,都不會改變的創業真諦。

___

網誌之外,我每天會在 Google+ 上分享許多新發現,歡迎收聽

註:報告裡面對「成功」並沒有明確的定義,但 549 個「成功創業」的研究對象確實是經過某種篩選。所謂高成長領域則定義為:太空、國防、電腦軟硬體、電器以及醫療。

(Photo via Scobleizer, CC License)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