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的文章

Facebook 的真正挑戰者,其實不是 Google+

July 4th, 2012

Facebook 的真正對手,其實是 WhatsApp、Viber 與 Line — 昨天 Line 在東京舉行的記者會,也證明了他們有這樣的野心。或許你會認為這有點扯,這些「傳訊息」用的 Apps 離要挑戰 Facebook,其實還很遠。但這也正是「破壞式創新」發生的最重要關鍵 — 一開始,這些競爭對手看起來一點都不像對手。

這些「挑戰者」往往從非常拙劣、簡化的產品出發,一開始只是在解決一些早期採用者的小問題。然而漸漸的,隨著他們把產品越做越好,低階、中階、高階,甚至是超高階的市場,一個個的被他們打破、重新發明。Facebook 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一開始,他們只是一個非常簡化的大學生個人檔案頁面,解決的只是哈佛校園沒有製作學生名冊這個問題。

Facebook in 2004

但從那邊,他們漸漸的擴張到常春藤的 13 所學校,然後是全美大學校園。他們首先取代了「BBS」、「照片分享」、「傳訊息」等用途,接著做出了「News Feed」取代了「社交新聞」、「社交書籤」的需要,然後又添加了「即時聊天」而取代了「MSN Messenger」。接著他們開放給所有人加入,並且化身為平台讓 App 開發商進駐,這兩個躍進組合起來,創造了橫掃全球的「Social Gaming」運動,並且把紅極一時、產值數十億美金的「Online Game」產業打得落花流水。而現在,他們又開始主打「Promoted Stories」式廣告,準備要破壞全球的廣告市場。

這前後花了 Facebook 共 8 年的時間,所以大家有點忘了,當 Facebook 還是一個新進市場的挑戰者時,他們的產品看起來是如何的拙劣。但我相信 Facebook 自己不會忘記,他們這些年來是如何一步步破壞各個市場的,所以當 Mobile Social 興起,他們的第一步是先試著適應,一旦發現不行,接著便開始收購。幾個月前,他們剛花重金買下了 Instagram,但我相信 Facebook 在 Mobile Social 的布局,絕對不會只到這裡。畢竟 WhatsApp 的日訊息量,已經到達了 10 億則的天文數字,而 Viber 的 5,000 萬下載、Line 的 4,500 萬活躍用戶數量,也都跨過了關鍵的門檻。

最後打敗 Sony 隨身聽的不是 Panasonic 隨身聽,而是 Apple 的 iPod,結果打敗 PC 的也不是 Mac,而是 Apple 的 iPad,而現在看起來不可一世的 Facebook,打敗它的,很有可能就是 Mobile Social 上的破壞創新份子。

___

歡迎在 Facebook 收聽我的創業分享

(Images via Wikipedia, TheGeeksClub)

Steve Jobs 這個獨裁者

July 3rd, 2012

你沒看錯,那是年輕時的 Steve Jobs.

每次去演講,我都會拿我每個月要看 2,800 篇文章的例子,鼓勵年輕人要大量閱讀,好在這個從「工業革命」、「資本密集」快速轉型至「軟體革命」、「知識密集」的大時代,擁有最多的珍貴資產 — 知識。很多人就會因此問我,他也想大量閱讀,但要從哪裡開始。答案當然是從你有興趣的開始,閱讀、學習應該是一件愉悅且讓人滿足的事情,如果你強迫自己去看沒興趣的東西,一下子把胃口養壞了,那是不會長久的。因此剛出發一定要從自己有興趣的東西,等到覺得不足了,再慢慢往外擴張。

不過如果你跟我一樣對科技與創業有興趣,那我的建議是可以從 Techmeme 和 Hacker News 開始,這兩份可以說是北美當天最重要科技文章清單。從那裡,你會漸漸發現一些你特別喜歡的網誌與部落客,可以逐步的增加你的長期訂閱名單。以我自己來說,這些年下來,英語系的訂閱大約累積了 150 個。不過近來,北美的科技新聞與觀點看久了,也開始變得乏味老套,因此我又在尋找新的領域和刺激。

就在這時,讓我發現了「黛博拉看日本」,一個清華電機所畢業、任職過飛利浦半導體與 HTC、現旅居日本的退役軟體工程師所經營的網誌,一試成主顧,變成了我每天必看的刊物。黛博拉有工程師的 Intellectual Curiosity,非常喜歡追尋、分析事物背後的本質與原因,因此她的文章讀起來都非常具有啟發性。

就像前幾天在她寫了「最難被模仿的東西」,文中引用親身參與 Steve Jobs 領導 Apple 從谷底翻身的日籍副總福田尚久的話,來解釋大家常認為賈伯是獨裁者的這件事情:

雖然有不少人說史提夫是獨裁者,至少在我面前並不是這樣。在我表達自己突發奇想的新點子時,只要他開始感興趣,就會跟我一來一往地一直議論到底。接著一起share我的想法,並在做出這個想法是有效手段的判斷後,馬上用自己的語言傳令給底下的人去follow。一貫的強硬口吻與富領袖氣質的吸引力,更加突顯出他強烈的企圖心。他並不是獨裁者,而是藉由扮演獨裁者,來激發出員工的能力。

這樣的觀點就是很少在矽谷聽到的,並且它非常的合理。Steve Jobs 如果只是一個一意孤行的專制者,那除非他是舉世無雙的「天才」,而且每天有 48 小時讓他吸收足夠的資訊同時做出正確的決策,否則蘋果不可能有這樣奇蹟般的逆轉。但 Steve Jobs 大概不是神人,所以我們應該學習他是如何聰明的選擇什麼時候該聆聽,什麼時候該堅持,就像昨天「五個特質」講的一樣。也就是在做決策之前,領導人應該廣納百川,聽取各種不同的觀點,而一旦決策定了,這時你就應該貫徹執行,毫不妥協。

另外,從福田講的 Steve Jobs 故事當中,我們也看到當時 Apple 雖然命在旦夕,但 Steve Jobs 想的並不是如何在半年、一年內把公司救回來,他想的是如何有一個 30、50 年的長程計畫,讓 Apple 不但能轉身,還能成為一家永續經營的公司,這點,也再次呼應五個特質中的「有策略的化解危機」。

每件事情都有很多個面相,而每個面相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福田的 Jobs 故事,希望有給正在學習當 CEO 的創業者一些啟發。更重要的,希望今天的文章,能讓你也開始學著大量閱讀,因為這是在知識經濟時代,成為一個「富有」的人最重要的工作。

___

除了網誌,我每天還會在 Facebook 分享許多有用資訊,歡迎追蹤

(Photo via sigalakos, CC License)

創業「有成者」的五個共通特質

July 2nd, 2012

性格決定命運,要改變命運,先改變自己的性格。– Jamie Lin

這裡的「有成」,是「有成就」的意思。創業畢竟很難定義「成功」,但「有成就」稍微簡單一些 — 創造出了一個營收與利潤長期成長的公司、給很多員工工作機會與很好的照顧、幫客戶創造了很多價值、幫股東贏得了很好的投資報酬、幫社會帶來了正面影響 — 這些,都是許多創業者想要擁有的成就。

而如果你去分析那些能夠達到上述成就的創業家,他們的個性上其實有一些共通的特質。Forbes 的專欄作家 David DiSalvo 最近寫了一篇「The Five Hallmarks of Highly Respected Achievers」來分享他的觀察,我覺得整理的很好,因此今天,就讓我們借用他的五的特質,來聊聊這些「達成者」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恰好的韌性 Tempered Tenacity

這是創業最難的部份,我認為也是分別一個有成就的創業家與一個無法打開那扇門的嘗試者,最終的關鍵。你必須知道什麼時候該聆聽,什麼時候該不顧一切的堅持 — 不,這並沒有聽起來那麼容易。當 17Life 當初在做「午餐王」時,他們一直不斷的聆聽會員的回饋,增加了許多進階功能,但結果把網站改成了一個四不像,最後發現新來使用者的根本無法上手,造成了成長的停滯。當慧邦科技要放棄「迷你窩」而改做「神來也」時,所有的人都跟他們說這不可能成功,但他們決定孤柱一擲,最後創造了一個超級成功的遊戲公司

一致的言行 Consistent Commitment

當你觀察這些「成就人士」,你會發現他們往往不只是很好的「業務」,同時也是很好的「務業」。他們不會用一個絢爛的羊頭拐你上車,回過頭卻讓你發現他賣的其實是狗肉。他們知道為了短期的利益而去拐騙人家,一點也不值得長期所造成的名譽損失,尤其在這個資訊發達的網路時代。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答應人家的就做到,下次才有二度合作的機會。

有靈魂的務實 Soulful Pragmatism

要能夠在這個殘酷的世界達到某種成就,務實當然是必要的特質。但「務實」與「現實」往往只有一線之隔,而這條線的名字就叫做「有沒有心」。務實的創業者會去想對方的好處,盡量在能力範圍內達到雙贏,甚至是多贏的結果,即使這代表著犧牲部分自己的利益。即使沒辦法做到皆大歡喜,他還是會去照顧失落方的感受。人其實都是感性的動物,而能夠多用一點心,往往就是打動他們最後的關鍵。

有策略的化解危機 Strategic Resolution

創業的過程必定會有很多很多的突發狀況,而厲害的人不只是很快的把這些問題解掉,他們還會兼顧長期的策略布局。他們知道組織三年、五年後希望到達什麼位置,因此不管眼前的問題再燃眉、再辣手,每一個對應的決策也不能背離這些策略目標。

扛起責任 Responsibility Ownership

有成就的人了解「授權」與「負責」的不同,即使把執行過程的決策權交給夥伴,也不代表出狀況時就可以推卸責任。在小公司,創辦人往往就是公司的執行長,而執行長往往也是公司的「負責長」,所有公司發生的一切,都該由執行長負責到底。也唯有這樣的領導人,才能長期贏得股東、夥伴、同仁的尊敬,最後帶領大家到達偉大航道的另一端。

所以,綜合這五點,你可以看到有成就的人想的是很長期的。他們非常有系統、非常用心而且非常有耐心的往目標前進,然後務實的判斷什麼時候該堅持,什麼時候該 Pivot。這些點說起來很簡單,但其實做起來非常難,也是每個創業者永遠都可以想如何做得更好的。而「長期」也正是性格會影響命運的原因,因為你今天做的事情,會對你明天得到的東西帶來莫大的影響。因此,如果你明天想要當一個有成就的人,那從今天開始,請認真學習他們的性格吧!

___

我每天都會在 Google+ 上分享許多科技相關的資訊,歡迎追蹤

(Image via yggg,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