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013的文章

Kickstarter、AngelList 與募資革命

January 31st, 2013

Kickstarter 2012 Stats

Kickstarter 日前公布了他們的「The Best of 2012」年度總結,其中這張圖大概會讓很多人震驚。創立短短三年,Kickstarter 已經成長為一個 3.2 億美金的募資管道,一年有 220 萬人參與贊助,讓將近 2 萬個計畫得以成功進行。

相較之下,北美的創投產業一年投資約 400 個種子期案件,總金額落在 9-18 億美金的範圍。而專門幫種子期公司找天使的 AngelList,目前一年約幫助 1,000 個種子期的公司募資,總金額是 1.4 億美元左右

對比到台灣,我們的創投產業一年投資種子時期公司約新台幣 3.2 億,類似 AngelList 的服務尚未出現,而類似 Kickstarter 的有成立不到一年的 FlyingV ,目前協助的募資金額大約在數千萬台幣之譜。

單純從「募資」的角度來看,Kickstarter 與 AngelList 這類型的服務其實是一種「去化中間人」的概念。傳統的創投模式,管理的基金來源多為企業、金融業與各式的退休基金、校務基金,是一個非常多層次的資金通道 — 個人先把錢拿去投資企業的股權、買保險、存放退休基金或贊助校務發展,再由企業、保險、基金經理人代替個人決定要把錢放在哪一種投資工具,其中一部分放在創投基金的,再由創投經理人決定要投資哪些新創企業,新創企業得到了資金,再生產商品去販售給個人。

傳統上這樣多層次的專業管理有許多好處:

  • 決策成本:個人有自己的工作與興趣,往往不想花過多的時間在投資決策上,所以合理的解決方案是外包給專業經理人處理。
  • 資訊的取得與分析:好的投資決策需要充足的資訊與知識作為基石,但個人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可以花在資訊採集與研究上,在這方面專業的資金經理人有規模經濟的優勢。
  • 分散風險:投資一定有風險,如果要降低「非系統風險」,也就是避免踩到地雷,必須把資金分配在一個投資組合之上。在這方面,機構往往也比個人有規模經濟。
  • 進入門檻:尤其在創投,僅有不到 10% 的案件會產生 90% 的投資報酬。因此,好的投資機會往往是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當募資方有選擇的權力,則往往專業、有長期聲譽的投資機構比較容易進入。
  • 交易成本:創業投資案件往往有簽約、文件往返處理、申請註冊、會計、律師等固定成本,所以能夠一次投資較大金額的機構投資人,也有規模經濟的優勢。
  • 後續追蹤管理:投資之後,個人往往也沒有太多時間追蹤管理這些資產。相對之下,專業投資機構除了可以積極管理下檔風險,往往也可以正面協助被投資公司的種種業務,增加投資的期望值。

但它也有一些壞處,例如:

  • 規模不經濟問題:機構投資由於較有規模,為了滿足管理與交易成本,一定會有投資金額的門檻,相對也讓小型資金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 管理成本:每一層次的專業經理,勢必要收取管理費用,這是資金的損耗,也降低個人最終的投資報酬期望值。
  • 代理人問題:上述所有「好處」發生的必要條件是專業經理人的一切行為,必須以最大化股東利益為依歸,當然在現實的世界,一定無法 100% 達成。

也因此,在每筆募資金額小,風險因此容易分散,並且決策成本低,資訊取得與分析相對容易,無明顯進入門檻,且交易成本低時,這樣的案件其實適合跳過傳統的多層次創投路線,直接讓小企業去面對個人去募資,因而解決規模不經濟問題,並且省下層層的管理成本,避免掉代理人問題。

這也就是為什麼你看到 Kickstarter 的平均每案的募資金額只有 1.8 萬美金,而每個個人的貢獻值更只有 143 美金,因為這些案件大多是以「預購」的方式成立,個人只是「貸款」給企業去生產產品,生產完成後個人則得到商品作為投資報酬,這個決策非常簡單,風險在個人能承受的範圍內,也不太需要後續的追蹤與管理。

相對之下,在 AngelList 上,決策、交易成本稍高,並且需要一定程度的投資後追蹤管理的種子案件,它的平均每案金額就拉高到了 14 萬美元左右。而決策、交易成本更高,需要非常專業的投資後管理的創投種子案件,每案金額則更進一步拉高到 200-500 萬美金。

從這個角度看去,Kickstarter 與 AngelList 帶來的其實是募資的「下放」,填補了傳統創投模式因為規模不經濟所沒辦法觸及的低金額募資市場,讓 1 萬到 100 萬美金等級的募資計畫,能夠有更高的成行機率。

___

歡迎在 Twitter 上收聽我的碎碎念

不爭氣的中文電子書

January 30th, 2013

ebook readers

一直期待的轉變終於讓我們看到了。經歷了五年,我們的電子書產品線已是美金數十億元的生意,而且還在飛速的成長 — 較去年上漲 70%。相對的,我們的實體書業務經歷了 17 年來最慘澹的十二月,只成長了 5%。我們很興奮也很感恩,感謝我們的客戶對 Kindle 以及 Kindle 上不斷成長的生態圈與書單正面的反應。–Jeff Bezos, CEO, Amazon.com

Amazon 在台北時間昨天深夜公布了 2012 年第四季的財報,雖然 EPS 只有 0.21 元,大大落後於華爾街分析師們預期的 0.27-0.29 元,但股價卻以跳漲近 10% 進行慶祝,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探討。

首先,雖然經濟處於不景氣,但 Amazon 的總體營業額仍較去年同期成長了 22%,來到 213 億美金。更重要的是,北美業務有 23% 的成長率,大幅優於美國總體電子商務在 2012 年聖誕假期預估的 17% 成長,如果我們再把 Amazon 佔北美電子商務約 20% 的權重考慮進去,換算後 Amazon 的成長等於領先同業平均 7%。當你已經是產業中最大的巨獸,卻還能比較小、較靈活的對手更快速的成長,這當然是非常厲害的事情。

不僅如此,在去年第四季,Amazon 繳出了 24.1% 毛利的好成績,比 2011 年同期的 20.7% 大幅成長了 3.4%。這在 Amazon 這種大型零售商身上,是很難得的事情。通常,在第一到第三季,Amazon 的毛利可以維持在 24-25%,但一到了年終購物期間,因為折扣的關係,Amazon 的毛利往往會掉到 20% 左右。

但今年的耶誕節顯然很不一樣,因為 Amazon 的營業額不但大幅成長,連毛利值也維持在高檔。所以你會問,發生了什麼事情?我想 Jeff Bezos 在 Q4 財報前言中特別提到的電子書,佔了重要的地位。根據產業分析師在 2011 年的預估,Amazon 的電子書店,到 2012 年會成長為一個年營業額達美金 37 億的生意。當然這份報告年代稍微久遠,但當時分析師預估 2012 vs. 2011 的 eBook 營業額成長只有 47%,遠遠低過 Jeff Bezos 透漏的 70%,所以我想可以合理的推測 30-40 億美金這個數字,雖不中亦不遠已。

也就是說,Amazon 第四季的 213 億美金營業額裡面,已經有將近 5% 的貢獻值來自毛利高達 30% 的電子書。更重要的是,一般書籍成本固定,所以當 Amazon 打折求售,必須要犧牲掉自己的利潤。但 eBooks 沒有紙張、印刷、運送成本,所以當售價壓低,不但買的人數會增加,Amazon 的毛利還是固定在 30%。也就是說,Amazon 與出版商可以調整售價,找到營業額最大化的甜蜜價格區間,而雙方的利潤卻只會增加,不會減少。所以某個程度來說,資本市場看到了 Amazon 實體轉為虛擬的營收替換成績,認可他們未來的發展潛力,所以雖然 EPS 不如預期,但股價仍然大漲作為慶祝。

我認為 eBooks 是一個很棒的多贏結構,作者、出版商、通路,大家都賺到合理,甚至更多的利潤,而讀者們可以用更低的終端售價,即時取得他們需要的知識與娛樂,不受時間、距離、國界、書店櫃位等種種物理的限制,並且又減少了紙張的使用與運輸的油耗,對地球非常友善。

從美國搬回台灣的這兩年,我得感謝有 Kindle 電子書商店,讓我可以方便又經濟的取得需要的英文書籍。

這帶我們回到今天的主題,Amazon 憑著他們固執的 Vision 與靈活的細節,花了五年的努力,不間斷的推動飛輪,把 Kindle 生態圈帶到了今天的盛況。而中文電子書呢?五年來只是雷聲從大慢慢變小,但雨到現在還是很小。這不僅是中文出版商、中文作者的損失,也是全世界華人的損失。

或許這是有點在抱怨,但我真心的希望博客來也好,城邦也好,能夠趕快有一個用心的平台業者, 好好把一個優質的中文電子書店經營起來。那不但能造福全世界的華文讀者,我相信,也能為出版商與作者帶來很好的收益

電子書一定會發生,雖然不是馬上。Amazon 為我們證明了這件事情至少需要 5 年,現在就看誰有決心跟毅力去挑戰它了。

PS. 我知道城邦有做隨身 e 冊,但使用體驗與內容選擇上,我想還有不少路要走。

___

歡迎在 Google+ 上收聽我一天中的種種分享

(Photo via jblyberg, CC License)

你有拒絕 22K 的權力

January 29th, 2013

Spiderman goes to work

不知道幸還是不幸,我兩週前的「22K 根本是個偽議題」,成了一篇超級受歡迎,但也引來不少筆戰的文章。

當然那不是一篇完美的文章,如果你要挑骨頭,我的雞蛋裡面常常都有。是我網誌的長期讀者就知道,我深信「獨立思考」,認定每個人都有自主判斷的能力。所以我的文章務求精簡,僅提供一個思考方向,其他留給讀者自己去挖掘,自己去定案。

所以 22K 一文,或是這個網誌的任何文章,往往都只從一個觀點去看事情,而不會試圖提供全面的檢討。原因是我認為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每個作用力的背後,都會有它的反作用力,每個優點背後,都會有它的缺點,身為一個關心某議題的知識份子,應該要自主的去深入了解每個選項,最終形成自己主觀的判斷。那不是「對」與「錯」的問題,那是「選擇」的問題。

這帶我們回到 22K 這件事情,還有一點我還想表達的,那就是「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力」。

Price vs. Value

身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都在「選擇」,選擇如何與他人「交換價值」。價值當然有很多很多種,但假設我們先把金錢歸為一種,其他所有的價值歸為一種,則我們可以得到上面的圖表。我們可以付出金錢去得到價值 (左下角),例如:繳學費得到知識,也就是接受教育;我們也可以付出價值去得到金錢 (右上角),例如:使用腦力與體力換取薪水與獎金,所謂的工作。有時候我們可以既得到金錢又得到價值 (右下角),例如:小孩得到父母的照顧。

但我們有沒有可能既付出金錢又付出價值呢?你或許會說是右下角「小孩」的相反,那就是「父母」。但其實不然,因為做爸媽的人,當我們看到小孩子健康的長大,他們臉上快樂的表情,那個滿足感是任何金錢都買不到的。所以父母雖然付出了金錢與照顧,但往往得到了更多的滿足作為回報,公式的兩邊相加,最終是落在「付出金錢」而「得到價值」的左下角。也就是說雖然金錢是「零和」遊戲,一個人付出就會有另一個人接受,但其他的「價值」卻不是,很多時候雙方都得到比原本更多的價值,所謂「雙贏」或是「一加一大於二」。

Price vs. Value -- Cheated

只有很少數的時候,我們會落在座標軸的左上角,那就是當與我們交換價值的人,有意或是無意的欺騙我們的時候。舉例來說,當我們花 100 元去吃一碗牛肉麵,不但不好吃,回家之後還拉肚子。這種狀況下,我們付出了金錢,沒有換得相對的滿足感,最後還賠上了健康與時間。當這種事情發生,絕大多數人的反應是記取教訓,下次不再與這個人交換價值,如果損失太大,則我們採取法律行動,想辦法把失去的價值追討回來。

除了這類型被欺騙的狀況,絕大多數時候,我們會聰明的選擇,如果付出了金錢,就要得到價值,而且越大越好。如果付出了價值,就要得到金錢,而且越多越好。

Good Jobs vs. Bad Jobs

所以選擇工作,當然也是一樣的情況,如果一個工作得到的金錢遠遠超過你所付出的價值,那我們會認定是好工作。如果既能得到金錢,又能得到價值,也就是當興趣與工作合而為一時,我們會認定那是一個超級好工作。相反的,如果一個工作付出的價值遠遠大過得到的金錢,那就是一個爛工作。

了解了這個價值交換的結構,你就能了解為什麼我說「22K」不重要,因為它模糊了焦點。同樣在「22K 薪水」這條垂直虛線上,有超級爛的工作,也有超級好的工作,端看你如何選擇。事實上,同樣在任何薪資水準的垂直線上,都有超級爛的工作,也有超級好的工作。所以選工作的重點不是在「得到金錢」這個 X 座標軸往右靠,而是在「付出價值」與「得到金錢」這個 X-Y 平面上,往右下角靠。

另外,因為每個人性向的差別,對一個人來說是「價值」與「金錢」兩得的超級好工作,對另外一個人而言卻可能是「付出價值」遠大於「得到金錢」的爛工作。然後你還需要看「雇主」的交換矩陣,雇主雖然願意付出金錢,但當然也必須要得到價值。

而就像父母與兒女的關係一樣,雖然雇主與雇員間金錢方面是「零和」的交換,那不代表雙方間的價值也是零和的交換。事實上,當適合的雇主與雇員一起工作,雙方都會在這個合作關係中得到很大的價值。好的人才能夠幫助公司成為更偉大的企業,而好的企業也能讓人才從工作上得到極大的成就感與自我實現。那是一個很棒的雙贏局面,也是我們在人生中每個價值交換,所應該追求的終極目標。

所以我覺得我們不應該討論 22K,而應該討論如何讓每個人才,都找到適合他的伯樂。財富不是錢,人生也不應該只用金錢來衡量。唯有當每個人都聰明的選擇雇主,找到他能樂在其中,並且獲得合理收入的工作時,我們才會擁有一個幸福的社會。

因此我鼓勵每個人聰明的選擇工作,讓好的雇主能夠得到好的人才,讓惡質的雇主找不到員工,迫使他們改善,而我認為,那才是進步最重要的動力。

延伸閱讀:年輕人,請選第一個老闆,不要選第一份工作

___

歡迎在 Facebook 上加入我們

(Photo via eneas,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