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AppWorks」文章

圖片與 40 倍轉換率

February 2nd, 2012

大概很少人會反對人是「視覺」的動物,我承認我自己也是──在網路上打開了一篇文章,除了標題,第一個一定是先把圖都掃瞄過一次。除了因為這些照片往往很美,也因為只有「圖」,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你最多線索,幫助你判斷要不要投資 5、15,甚至是 30 分鐘的人生在這篇文章上面。

所以我寫文章的時候很重視圖,文章的一開始,我往往會放一些具有視覺震撼性,又隱含本篇文章寓意的畫面。相信我,這些圖不好找,每天早上,我大概要花 10 到 20 分鐘,就為了找到那張完美的圖

也因此,我認為網路上還有一個巨大沒有被開採的金礦,那就是圖。圖是這麼的吸引讀者的目光,這麼能夠夾帶有價值的資訊,甚至能夠影響觀看者的心情、感受,但到目前為止,我們卻還沒有想出一個辦法,從「圖」去產生出好的商業模式。

當然大家已經發現,把 AdSense 等廣告的文字換成圖,會大大的提升點擊率。但能提升多少?我自己的經驗是從 0.08% 到 0.15%。沒錯,是兩倍,但那還是遠遠小於百分之一。到你的網站來的人,一千個人裡面只有一、兩個人,願意和右邊的廣告互動,這是很可悲的事情。不過不難理解,因為他們是來看內容的,誰有時間看你的廣告。

所以我一直堅持在網路上,「內容終將取代廣告」這件事情。也就是最棒的商業模式應該是圍繞在內容上,而不是旁邊閃閃爍爍的廣告。畢竟只有 0.15% 的人是來看廣告的,但有 99.9 % 的人都是來看內容的,所以你應該要靠內容來產生影響力,靠內容來產生購買意圖,也靠內容來賺取合理的利潤。所以從去年中左右,當我開始聽到越來越多人討論「內容導購」這個概念時,其實是很開心的,因為大家終於把注意力放到對的地方了。

但還記得嗎?我們剛說了,網路上有這麼多有視覺影響力的圖片,所以除了「內容導購」,千萬別忘了你還能「圖片導購」。而聊到這個領域,我們就不得不看看 Tagtoo 和他們的圖片標籤/導購工具 (Tagtoo 是第一屆 appWorks 育成團隊)。經過了近兩年的摸索、開發、經營、累積,最近他們終於在這個方面找到了不錯的商業模式。

以上面那張讓人流口水的 Friday’s 美食照片為例,使用 Tagtoo 的工具,你可以非常輕鬆的幫它標記上這些食物的名稱,並附上菜單的連結:

而你可以想像當圖片的內容換成商品時,這些連結也可以變成銷售的頁面:

這就是最基本的圖片導購概念。當然光做這樣的工具,不需要兩年的時間。所以在過去的這 24 個月,Tagtoo 努力的重點包括了如何提升標籤的有效性、消費者的互動提驗、半自動甚至是自動標籤的功能,以及和 Nownews、FashionGuide 等夥伴進行深度整合的合作

這些努力的成果是非常驚人的。Tagtoo 先前跟我分享了一些目前為止的數據:

  • Tagtoo 每天處理的圖片標籤量已經逼近千萬次
  • 每個讀者進到頁面後平均會跟 3 個標籤互動
  • 連結的點擊率高達誇張的 7%是一般圖片廣告的 40 倍以上
  • 連結到商品的平均「圖片導購」轉換率為 4.7%是一般廣告的 10 倍以上

而這些數字,在在證明了一個邏輯,就是使用者是來看內容的,不是來看廣告的。只要你能夠透過內容來產生價值給他,他們並不會排斥商業的行為,只要這是一個雙贏的模式。當然關於圖片的創新不會只停在這裡,接下來我們還會有很多新的應用被建造出來。而有興趣利用Tagtoo 的圖片導購工具來優化你的商業模式的人,歡迎跟他們聯絡

PS. 今天我會在新加坡 Startup Asia 的現場,按照慣例,也會在 Twitter 上進行現場實況轉播,有興趣的人歡迎 Follow @MrJamieLin

台灣的網路,很久沒有這麼熱鬧了…

December 13th, 2011

我是 1999 年創業的,所謂「Web 1.0」世代。現在的創業者,大概很難想像那時的瘋狂景象。

簡單的說,什麼東西都要用「搶」的。

那時的台灣,創投管理的資金高達上千億,而最熱門的投資標的,當然就是網路公司。每天走進 7-11,雜誌架上的封面盡是三、五個小夥子、手插在胸前,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打開新聞,天天都有網路公司募資好幾億,準備要大幹一票,建立下一個亞馬遜 (Amazon)、電子海灣 (eBay)。

錢一多,什麼都漲價,而且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所以袖子捲起來,大家開始搶吧!工程師?基本上面試一次,還可以的就先拉進來公司再說 — 你今天不請,明天就被競爭對手找去了。辦公室?看過一兩次,沒什麼時間考慮,先租下來再說 — 你今天不租,明天就被對手租走了。連要辦個產品上市發表會,場地、記者都要用搶的,因為同一時間,可能還有三組人馬在進行。

就是這麼瘋狂,當然不是好事,所以也好景不常。2000 年美國達康股災,台灣雖然小受影響,但音樂其實沒有停下來。但接著發生 9/11 事件,全球經濟陷入恐慌,不久後又出現 SARS,亞洲的商業活動嘎然停止。接連的天災人禍,才讓找不到商業模式的網路公司一家家倒閉,甚至牽連好幾家創投都跟著收店。這,才讓大家真正驚醒。

那之後,台灣的投資人像是被蛇咬到了一樣,好幾年不敢碰網路。即使中間還是有無名小站、興奇科技、PCHome、痞客邦等成功故事,驚魂未定的大家還是不敢輕舉妄動。不過,雖然投資人冷眼旁觀,台灣的網路產業,並沒有停下來。

事實上,這兩年來,台灣的網路產業是飛速發展。以電子商務的成交值為例,從 2009 年的 2,950 億快速成長到 2011 年的 4,300 億。投入網路創業的團隊,也是一年比一年增加。以 appWorks 育成計畫來說,兩年前,我們第一次收件時,來申請的有 33 個團隊。兩年後,我們剛結束的第四屆申請,就有將近 140 家來報名。

在市場上,新產品、新服務、新 Apps 也一個個的被推出來。所以上周在 SaveBar 的上市記者會上,一位媒體朋友脫口說出,台灣的網路圈,很久沒有這麼熱鬧了。真的,自從 2000 年以後,台灣的網路圈,很久沒有這麼熱鬧了。

緊接著 SaveBar,今天 (12/13) 下午 13:30,appWorks 有史以來投資的第一個創業團隊 Richi,也要在西華飯店舉行「Richi 點數交換中心」的上市發表會。但除了熱鬧,更重要的是,台灣的網路圈這次捲土重來,因為沒有過多的資金,大家都要把有限的資源最大化,所以不再搶了。

事實上,當你打開 Richi 的點交換中心一看,率先和 Richi 合作提供交換服務的,就是 KKBox紫微科技EZTABLELuxJoyGomaji神來也等等這些其他的網路服務。沒錯,這次,台灣的網路公司不再把所有人都當對手了。大家學會了要打贏,最簡單方式就是串聯起來打群架。

很高興,一路看著他們長大的 Richi 終於要在今天再跨出另一大步。更高興的是,他們在創業的過程中找到這麼多的好同業、夥伴。各位,看好,台灣的網路圈回來了。這次,我們將會更團結、更強大,請你們好好的看著吧!

育成與投資

November 1st, 2011

有一些創業者問:「為什麼 appWorks 育成計畫不像 Y-Combinator 一樣先投資錢,然後再育成團隊?」

是啊,我也認為 YC 的模式容易經營很多,先買下 4-7% 你公司的股票,從此之後我就是你股東,大家四四六六很清楚。appWorks 是一家創投,我們的錢本來就是用來投資,所以那也不是問題。但這裡有一個很大的關鍵字:

公司

沒錯,在美國,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拿一塊錢美金,上網填填表格,就成立一家公司。但是在台灣,要向政府註冊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你必須要經過會計師簽證。現在問題來了,如果你沒有準備個 20-50 萬,通常他們是不敢幫你簽的 — 如果事實證明這是一家問題公司,會影響到他們的會計師聲譽甚至資格。

所以大多創業者來找 appWorks 時,他們根本還沒有準備好要開一間「公司」。他們或許有創業的 idea 他們想試試,但在沒有找到更進一步的證據前,他們並沒有準備好要把 20-50 萬放下去成立「公司」。是,我們當然也可以逼每個要被 appWorks 育成的人都先去成立公司。但對我而言,那叫方便行事,不叫「幫助」創業者。

股份有限公司

為什麼「股份有限公司」重要?因為它代表的是「被控制的風險」。如果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賠了錢,最多就是把「有限」的資本 (股份) 都賠掉。公司的創辦人、負責人,(假設沒有貸款) 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是不用負任何連帶責任的。我們都知道「單次創業」成功機率很低,或者說創業總體來說失敗的機率比成功的大,所以「被控制的風險」很重要 — 因為你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去嘗試

自然人

所以並不是 appWorks 不想投資,但在沒有「股份有限公司」之前,我們沒有一個好的架構,可以很把錢投資給你,同時卻可以讓你不用負連帶責任。「自然人/個人」只能舉「債」,但債是「無限責任」,意思是你就算是創業失敗,回去上班,這筆錢還是要還。

時間點

說穿了,appWorks 既然會育成一個團隊,當然就表示我們想投資他。事實上,我們「已經」在投資他 — 所有的設備、環境、課程、輔導、資源、關係、活動、1,000 位創投/天使、產業先進到場的 Demo Day,對我們而言,通通都是投資。但我不認為 appWorks 應該把自己的需求凌駕在團隊之上,他們可以專心的創業,等到有一天,他們決定要成立公司,他們決定要募資,隨時可以來找我們談。這可以是在加入育成計畫之前,可以是育成中的某一天,可以是畢業之後的三年。

這,對我而言,才叫做真正在「幫助」創業團隊。

(image via ret0dd,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