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好書」文章

如果你想了解 Y-Combinator 的幕後運作…

August 1st, 2013

Inside Y-Combinator

2004 到 2008 年,我在美國親眼目睹了 Amazon Web Services、Myspace、Flash、Facebook、iPhone、Android、Unity 等這些新平台的相繼興起,讓「軟體」──尤其是透過網路傳遞的軟體──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而硬體的價值則越來越薄弱。2009 年,當我離開了在紐約與朋友一起創辦的 Muse Games,我決定要搬回台灣,回來推動網路產業在台灣的發展。

我生長在 80、90 年代,台灣最蓬勃發展的時代。長大的過程中,我受到這片土地非常非常多的照顧。後來才知道,我能夠如此幸運,生在這麼富饒的經濟環境,30 年前李國鼎、孫運璿先生們把晶片、資通訊等產業帶進台灣的努力居功厥偉。因此,當我看到硬體產業邁入高齡飽和,軟體逐漸取代成為主角,我想做些什麼來幫助台灣抓住這個巨大轉變,讓我的下一代還是能生長在一個寶島。

設定了這個目標之後,我開始遍尋方法。畢竟我人單力薄,需要找一個用很少資源就能創造很大影響的模式。最終 Paul Graham 與他的 Y-Combinator 給了我靈感,也因此我在 2010 年中正式回來台灣,與夥伴們創辦了 appWorks。時至今日,appWorks 已經「孵出」了 120 個網路創業團隊,其中不乏 EZTABLEPubGameGoodlife5945 呼叫師傅FandoraTagtooGameApeChocoLabsJumplife 等等頗有成績的小企業。

當然,台灣離矽谷還有不小的距離,appWorks 與 Y-Combinator 相比更是傑克與巨人的差異。所以當得知大寫決定要將 The Launch Pad 這本由作者 Randall Stross「嵌入」YC 長達半年所寫成的內幕報導翻成中文出版,讓大家更了解矽谷的文化,以及 YC 這類新品種創業學校的運作時,我非常的興奮,也立刻答應要協助他們寫序推廣。

所以有了以下的這篇文章,與各位分享:

Y-Combinator — 創業界的哈佛名校

經歷了 98、99 年的網路掏金熱,緊接著又發生了 2000 年的「達康泡沫」,從 2001 開始的幾年,Internet Startups 在矽谷人們眼中,一下子從泡沫前的寵兒地位墜落成了泡沫後的票房毒藥。尤其是剛被嚴重灼傷的投資人們,光講到「dotcom」這個字都還有些餘悸。

本書的主角 Y-Combinator,是在這樣的氛圍下誕生的。

創辦 YC 之前,Paul Graham 並不是一個創業投資人,相反的,他是一個網路創業者。1995 年,他與夥伴們一起創辦了 Viaweb — 全球最早的「網路商城」。3 年之後,積累了上千家虛擬店鋪的 Viaweb,以 4,900 萬美金的高價賣給了如日中天的 Yahoo。

又過了數年,併購時附帶的續任條款到期,Paul 也就離開了 Yahoo。一開始,看著銀行帳戶裡一輩子都花不完的現金,Paul 只想輕鬆的遊山玩水,享受人生。直到 2005 年 3 月,一次在母校 Harvard 的演講改變了他。

那是一場為哈佛 Computer Society 學生們所辦的講座,身為在業界歷練多年的前輩,Paul 本來該講講最新的程式開發方法或是令人興奮的平台技術什麼的,但那天,Paul 決定做些不一樣的事情,他與這些學生們分享了他的創業經驗。過程中關於「找投資人」這個對多數人而言非常神祕的題目,Paul 分享的內容尤其抓住了學生們的注意力。

「通常,你從有錢的個人那裡募得種子資金,這些人叫做『天使投資人』,常常自己也是靠著科技得到第一桶金的。」Paul 是這麼說的。演講完後,學生們纏著他,其中幾個人說:「我們有創業的好主意,你是曾經靠著科技賺得第一桶金的人,請你投資我們。」

在那之前,Paul 壓根沒想到要成為天使投資人,但那天晚上之後,他決定這個艱難的任務值得挑戰。但除了創辦 Viaweb 過程中的幾次募資經驗外,他對於天使投資幾乎一無所知,Paul 想了一想,最快的學習方式,就是開始投資,而且是大數量的投資。

因此,Paul 創辦了 Y-Combinator,每半年一次,YC 大規模的召募並且投資新創科技公司。記得嗎?這是 2005 年的美國,即使 Google 剛在 2004 上市,創投們對於網路新創公司,還是相當冷感的。

然而 Paul 知道網路股雖然在納斯達克泡沫化了,但網路這個產業卻沒有在那裡停下來。他在 Viaweb 親眼目睹了上千家中小企業透過網路成功販售他們的商品,網路書店起家的 Amazon 也在 2002 年後逐漸開始營利,Google 更是靠著 AdWords 關鍵字廣告每年產生數十億美金的收入。Paul 知道網路是值得美國創投持續投入的產業,而藉由 YC,他適時的扮演起了橋樑的角色。

在每期三個月的孵化過程中,YC 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輔導新創團隊們做出受市場歡迎的產品,然後再透過 Demo Day 活動把因而產生出來的投資機會「賣給」矽谷創投們。事實證明這樣的模式非常成功,因為創業者們,尤其是那些工程師為主,第一次出來創業的年輕人,往往不太清楚如何跟資本市場互動,有 YC 在中間扮演潤滑劑,大大提昇了成功媒合的機率,也因此目前為止超過 500 家的 YC 新創企業,絕大多數都在「畢業」後接著向創投募得需要的資金。

而這本《給你10分鐘,證明世界都買單!》,就是在揭開 Y-Combinator 這家超級成功的創業學校,背後運作的種種祕辛。我從中獲得了非常多的收穫,希望你們也是。

___

歡迎在 Twitter 上追蹤我的碎碎唸

(Photo via Kevin Hale, CC License)

柯林斯:十倍勝,絕不單靠運氣

June 4th, 2013

十倍勝,絕不單靠運氣

年初時連載了 Jim Collins 最新大作「Great by Choice」的幾篇讀後心得,想不到不久後就在信箱裡收到遠流的來信 — 他們的確即將推出這本書的中文版,並且為求慎重,給了再度挑起大任的齊若蘭女士非常充裕的時間琢磨譯文。插曲是我預言失敗,這次不沿用「 A+」命名,而是從本書研究對象「十倍者 (10Xer)」出發,起了一個更為磅礡的《十倍勝,絕不單靠運氣》。

在這裡要謝謝遠流的邀請,我有榮幸為這本巨作寫下導讀。我的文字能為大師 Collins 開場,小部落客的寫作生涯如今了無遺憾,與各位分享。

偉大企業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appWorks 之初創投合夥人 林之晨

睽違 4 年,柯林斯回來了。

從 1994 年出版的《基業長青》開始,到 2001 年的《從 A 到 A+》,2009 年的《為什麼 A+ 巨人也會倒下》,以及這次的《十倍勝》,十九年來柯林斯堅持做同一件事情,就是不斷用他的「對照分析法」,以最接近西方科學的研究態度,去拆解「管理」這門錯綜複雜的社會學,試圖從中抽取少數近乎「因果」的正向關係。

既然是用最接近科學實驗的態度,除了柯林斯對照分析裡面必定出現的「實驗」與「對照」兩組企業體之外,還必須給每個實驗適當的限制。《基業長青》研究的對象是存活 40 年以上,更換過數位執行長的偉大企業;《A 到 A+》瞄準了經歷 15 年平凡歲月,接著又出現 15 年超凡表現的蛻變企業;《巨人倒下》反過來研究從優秀突然衰敗的企業;而這次的《十倍勝》,柯林斯對準的則是在「劇烈變遷」環境下還能有十倍於市場表現的企業。

為什麼要研究「劇變的環境」?如果你仔細想想,二次大戰後近乎平滑擴張的「量產革命」與「中產階級崛起」時代,事實上正在進入尾聲。取而代之的,是 90 年代末期開始出現,高頻率且振幅巨大的市場循環。震央通常是全球金融市場,因為開放、因為日益複雜的衍生性商品、因為對沖基金的全球套利等種種因素,直接或間接導致了 97 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0 年的達康股災,2008 年的金融海嘯,與近期的歐債等頻繁的危機,其震盪週期遠遠快過先前的 50 年。

這些劇烈的震盪雖然從金融市場發出,但往往有全球性、全產業的影響。假設這樣劇烈的商業環境短期內不會離我們而去,則現代的企業領導人必須要學會如何在嚴峻的環境中生存,並且創造出遠超過對手的表現。而這,就是十倍勝研究企圖揭開的秘密。

柯林斯最終選出了 7 家有 15 年以上出色表現的十倍企業,對照分析後,得到了一組非常有趣的結論。除了與「A+ 企業」一樣必須有第五級的企圖心之外,這些企業的領導人還有三個共同特質 –「狂熱的紀律」、「以實證為依據的創造力」以及「建設性的偏執」。

所謂的狂熱紀律,並不是狂熱於規矩,嚴格要求公司上下遵守教條的那種紀律。相反的,它指的是絕不大開大闔,每天帶領公司全體朝著目標穩定推進的紀律。柯林斯稱這種行為叫「二十哩行軍」,也就是無論天氣好壞,都以每天二十哩的速度往目標推進的策略 — 從 Intel 的摩爾定律到 Apple 的一年一支 iPhone,都是「二十哩行軍」的好例子。

實證為依據的創造力指的是不為創新而創新,務實處理新產品、新事業創造的態度。柯林斯稱這種行為叫「先射子彈、後射砲彈」,也就是先求小打小贏,等到有足夠把握,再投入大量資源的策略。Bill Gates 用前面十年小規模試驗 Windows 作業系統,等到確認掌握市場需求了,再一口氣以 Windows 95 決勝負就是一個模範。

建設性的偏執指的則是領導人經常為可能的戰爭與威脅感到神經兮兮,卻又能引導這些情緒成為動力,驅使自己不斷為這些戰爭與威脅無所不用其極的準備,讓公司永遠處在糧草充足、士氣高昂的狀態下。這種行為,柯林斯稱它叫「超越死亡線」。

有了第五級企圖心,有了上述三種領導人的意志,十倍企業還必須貫徹這些精神。根據柯林斯的歸納,他們往往靠所謂的「SMaC 致勝配方」,也就是一套像「憲法」一般的最高指導原則,來明白闡述本公司的種種「做與不做」,好讓企業文化有長期且確實的存在。

到這裡,本書其實可以說是完整了,但柯林斯居然沒有停下來,相反的,他「附贈」了我們一個章節 — 「運氣」,一個西方管理學研究幾乎沒人挑戰過的題目。柯林斯歸納發現,十倍公司與對照組間「運氣事件」發生的機率幾乎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雙方的「好運」與「厄運」相似。然而真正讓他們表現迥異的,是碰到運氣事件時,領導人能夠抓住機會順勢而上的能力,也就是所謂「運氣報酬率」。

讀完本書,當我綜合去想這些柯林斯提出的十倍者特質,心中的投射印象似乎與傳統「專業經理人」頗有差異,反倒更為接近一個身經百戰的「創業家」。想想也頗合理,在不斷變遷的環境中,每個領導人,每家企業,的確必須長期處在「創業」的狀態中。

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次,柯林斯則用他的西方科學方法,幫我們印證了這個兩千年的道理。

___

創業其實不需要孤獨,歡迎加入第七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

「瘋」潮行銷 — 社群媒體經理必讀的好書

May 22nd, 2013

瘋潮行銷

網路剛興起的 Web 1.0 時代,每個企業都得做一個「官方網站」,這東西往往花費不低,做完之後更新不易,重點是不管有沒有更新,都很少人來看。進入了社群時代,不少企業乾脆跳過官網,直接經營「粉絲頁」,也就等於把一個迷你官網架在 Facebook、Google+ 等社群平台上。粉絲頁不但不需要架設成本,更新內容便利,也比較容易吸引到目標客群 (TA / Target Audience) 來追蹤。

但粉絲頁這種東西是需要經營的,問題是多數的企業在這之前並沒有這樣的能力,因此我們亟需一些好的知識與方法,來增進我們吸引 TA、與他們產生有意義的互動、提昇他們對品牌的好感、進而產生社群媒體最有價值的東西,也就是「正向的病毒傳播效應」的能力。事實上,就像可口可樂行銷長說的,「曝光」正在死去,取而代之的是消費者將自由「表達」他們的各種品牌經驗。在新的時代,企業不只要懂得經營粉絲頁,還得從品牌開始,建構一個完整的「口碑策略」。

為此 Wharton 商學院的 Jonah Berger 教授寫了「Contagious」一書,而我有幸為這本好書的中文版《瘋潮行銷》寫了導讀,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社群媒體 101

在美國大學的傳統裡面,一個學科的入門課程通常稱為 101。雖然 Jonah Berger 教授在華頓商學院的這門行銷課,課名就跟這本書的英文版名字一樣,都叫做「Contagious」,也就是「富感染力」的意思。但如果用較傳統的方式命名,它應該可以被稱為「社群媒體 101」,也就是一堂社群媒體的入門課。

「社群媒體」並不是一個新的發明,早從有人類以來,我們就會透過口耳相傳的方式接力遞送訊息。事實上,社群媒體也不是人類的發明,如果你還記得,小至螞蟻都會透過觸角互相告知食物的方位。

我們習以為常的「大眾媒體」,才真的是人類的發明,並且非常的近代 — 報紙的大量普及才不過 400 年左右,雜誌約 300 年,廣播 100 年,電視則只有 70 年。而隨著近 20 年網路與智慧手機興起,人們對大眾媒體的依賴又開始漸漸的減少,也因此報社、雜誌社陣亡的不在少數,電台與電視台也紛紛陷入苦戰。

另一方面,網路帶來的是社群媒體的復辟。上從 Email、Facebook、WhatsApp,下到網誌、討論區、YouTube,這些都是人與人直接溝通,直接傳遞訊息的管道。

所以我們處在的是一個大眾媒體的影響越來越小,消費者的注意力越來越往社群媒體移動的時代,因此過去百多年來幾乎是順著大眾媒體發展的諸多行銷邏輯,必須要被重新被檢視。

行銷人必須要回頭去了解社群媒體,以及如何透過社群媒體感染消費者,提昇品牌好感度,增加購買意願,創造行銷上的正循環。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口耳相傳是很難控制的媒介 — 如果你還記得司迪麥廣告,在鋼琴上「睡著」的貓,一群人傳到後面貓就變成了「昏倒」。消費者是人,人是感性與理性並存的生物,與品牌互動後,他們會有什麼感受,轉過身去,會不會跟朋友描述這樣的經驗,會如何描述,這些環節,大多都不是行銷人可以 100% 掌握的。

雖然不能掌握,但不代表我們就無法試著影響「口耳相傳」的形成。事實上,近些年來,有越來越多消費者心理學相關的研究,都在嘗試解開這個謎團。

《瘋潮行銷》就是華頓商學院行銷學教授 Jonah Berger 把他對「口碑」的研究成果,整理成冊,分享出來的知識。我稱這本書是「社群媒體 101」,因為它淺顯易懂,讓你很快就能得到社群媒體的全貌,以及中間的種種珍貴「Know-how」。

Jonah Berger 教授先把社群媒體感染力拆解成「社交身價」、「觸發物」、「情緒」、「曝光」、「實用價值」、「故事性」等六大元素,也就是所謂「STEPPS」架構,接著再用案例的方式,緩緩告訴你每一個元素對感染力的影響,以及實作上該如何透過這些元素去提昇你在經營的品牌的口耳傳播力道。

當然不是讀完這本書之後,你馬上就變成了社群媒體大師。口耳傳播畢竟是社會學,往往必須要在實作中不斷的去觀察人群的反應,再從反應中不斷去修正你的作法,然後才能精進你的功力。但如果你對社群媒體有興趣,我認為 Jonah Berger 的這本「Contagious」絕對是很好的開始。而如果你已經是社群媒體經理人,那你會和我一樣,發現 Jonah Berger 的「STEPPS」框架,讓你可以很有效率的檢視每個行銷活動的設計。

現在,就讓我把麥克風交回給 Jonah Berger,讓這位華頓大教授帶著你,好好的體驗一場充滿感染力的旅程。

___

第七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正在接受申請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