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個案分析」文章

Nespresso 的創業故事

March 26th, 2013

Nespresso Store

最近週末有去信義區走走的人,應該會注意到新光三越 A11 一樓華麗的 Nespresso 旗艦店,和它的 Espresso Bar 後的帥哥 Baristas,服務著擠得滿滿,等著品嚐免費咖啡的客人。

Nespresso Store

(這張不是信義店的實際景象,不過大概是類似的狀況)

不過除了光鮮、熱鬧的外表,Nespresso 其實也是一個很有趣的創業故事,和一個非常厲害的商業模式,今天就讓我們來瞧瞧。

1976 年,Nestle (雀巢) 的工程師 Éric Favre 發明了 Nespresso 咖啡機以及膠囊系統,成功得到了專利,並且開始在瑞士推廣這個產品,由 Éric 擔任 Nespresso 執行長,與咖啡機生產商合資成立公司,再透過生產商的銷售通路去販賣這個機器。但 10 年過去了,銷售始終沒有起色 — 確切的原因我找不到資料,但推測應該是當時的傳統義式咖啡機零售商,不會或是不願意賣這樣新式的產品。

到了 1988 年,失去耐心的 Nestle 母公司終於把 Éric 調回研發部門,換上比較有商業頭腦的 Jean-Paul Gaillard 來主導。Jean-Paul 認知到 Nespresso 的客群與傳統咖啡機不同,所以首先建立了 Le Club 社群,瞄準追求品味、方便、容易清潔的新世代義式咖啡玩家,然後才漸漸從那裡建立起一群忠實的客戶。

Nespresso 漸漸發現客戶第一次的體驗非常重要,大大影響了他們會不會決定購買一台 Nespresso 咖啡機,而一旦買了機器,則日後當然會陸續購買許多膠囊 — 典型的印表機 + 墨水匣策略。因此從 2000 年開始,他們展開自有通路策略,讓潛在客戶可以在 Nespresso 精心設計的旗艦店內,免費感受這樣的咖啡體驗 — 時至今日,Nespresso 已在全球展開了 300 家店,並且為了支持這些自營店,新增了約 8,000 名左右的員工。

Nespresso Bar

而在他們展店,大量新增所謂「Nespresso 俱樂部會員」的同時,Nestle 也非常用心經營這些新世代咖啡玩家所需要的服務質感,他們在全球廣設服務中心,並且雇用 1,300 位 Coffee Specialists 來滿足會員所有的咖啡諮詢需要。

成功的通路策略加上成功的留下策略,結果造成了 Nespresso 營業額的瘋狂起飛,從 2006 年的約 10 億美元,快速成長至 2011 年的 30 億,也就是驚人的 24.6% 年複合成長率。更重要的是,Nespresso 的膠囊一顆要價新台幣約 20 元,巧妙的定位在 80-120 元的星巴克咖啡與 4-5 元的市售即溶咖啡包中間。最終 Nespresso 創造出來的整體營業額,雖然僅是 Starbucks 全集團的 133 億美金的四分之一,但由於 Nespresso 「印表機 + 墨水匣」的商業模式,需要的店面數量遠小於星巴克,因此得以創造超高的 30% 淨利潤率,遠遠高過星巴克的 10.5%,甚至也高過即溶咖啡廠的 25%。換算成年淨利,Nespresso 最終也只以 9 億美金小輸星巴克的 13.8 億美金。

也就是說,同樣一個產品,用不同的通路,針對不同的 TA (Target Audience) 去販售,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Nespresso 當年是一個失敗的生意,但當他們 Pivot 到了一個對的 TA,並且巧妙的運用自有通路,它就變成了一個全球咖啡產業裡面第一流的商業模式。

這就是 Nespresso 創業的故事,與大家分享,希望你們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___

關於創業的種種觀察,我常分享在 Facebook,歡迎收聽

(Photo via elidoturco & notunlike, CC License)

Facebook 的大隱憂:它的利益跟廣告主非常衝突

March 14th, 2013

War and Conflict

當兩個組織合作,其中 A 組織想要得到的利益與 B 組織想得到的利益相衝突時,這種情況我們叫做「Conflict of Interest」– 當然上述的組織也可以換為個人。

最典型的 Conflict of Interest 是你與任何賺「手續費」的代理人之間的關係。舉例來說,你買賣股票是想要獲得投資報酬,所以只需要在「必要情況」時交易,越少越好。但你的股票營業員幫你買賣股票,他是在賺每筆交易固定比率的手續費,所以他希望你多多交易,越常越好。這是非常衝突的兩個利益,所以你會發現每次打電話給營業員時,尤其是一些不肖的營業員,他都不斷的提供你各種大小道消息,表面上當然是在幫你找投資機會,但隱含的意思是他是希望你多多交易,這樣他才能贏得更多的手續費。(當然也有很多優質營業員知道生意要做長線,不會這麼殺雞取卵,這裡的例子只是要指出雙方利益的衝突。)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共同基金。你買共同基金是為了有人幫你代管投資,累積退休基金,所以想要獲得的是長期投資報酬,越高越好。但基金經理人幫你代操基金,為的是每年 1% 的管理費,因此他需要的是基金規模,越大越好。表面上看起來,這兩者沒有衝突,如果他投資越成功,基金規模就越大,則管理費也越高。

但事實上,這兩者間隱含了不少衝突。首先,再厲害的公開市場股票型基金經理人,很少有長期年化報酬率超過 12% 的。普通的經理人,能夠有 8% 就很不錯。而且這是一個寡頭長尾的 Power Law 世界,因此要從 8% 變成 12%,他必須比別人拼命 2-3 倍。但你想他拼死拼活,好不容易把 8% 的變成了 12%,但到了年底結算,一支 1 億的共同基金,他也只是多賺 1.12 * 1% – 1.08 * 1% = 4 萬的管理費,那也太辛苦。

有沒有另一個可以更輕鬆的大幅提升管理費的方法?當然有,就是吸引更多客戶把錢放到基金裡面。只要基金報酬還可以,再用力打廣告,與銀行建立代銷關係,如果一年能讓多一倍的人把錢放進來,則基金規模從 1 億變成了 2 億,他的管理費自然也就多了 100 萬。兩者相比,如果他是高度在意自己利益的基金經理人,當然會花更多的時間在「推銷」他的基金上,而不是管理他的投資組合上。更重要的,當基金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將會出現「規模不經濟」因而降低投資報酬率的現象,問題是對經理人來說,多出來的管理費與犧牲掉的一點點報酬,哪個重要?很多人會選擇前者。

再來,台灣有很多所謂的「育成中心」,它們存在的目的就是跟你收取每月一次的水電租金,這與你希望「創業成功」的目的 — 不管是有大量、會重複購買的顧客,或是股票上市 — 當然不是一致的。因此這些育成中心的經理人並不會想盡辦法幫你大成功,因為無論你是大成功還是苟延殘喘,只要能夠按月付出租金,對他們而言都沒有太大差別 — 不過他們的確會很怕你倒閉,因為倒閉就付不出租金了。所以你會發現他們花很多時間在幫助那些失敗邊緣的人避免失敗,而不是幫助成功的團隊更加成功 — 因為一旦太成功,你就搬出去了!

Facebook 的 Conflict of Interest

了解了 Conflict of Interest,我們就可以來解釋 Facebook 的問題。

自從半年多以前,許多社群媒體經理都開始感受到在 Facebook 上經營粉絲團越來越難,雖然粉絲人數還有緩慢增加,但從 Facebook 來的流量卻不斷在減少。探究原因,因為 Facebook 修改了 EdgeRank 公式,讓每則粉絲團故事得到的自然曝光量大幅減少。你想要更多曝光,沒問題,請給錢推廣你的故事。

這是一個有點奇怪的利益結構,廣告主買廣告是想要曝光與點擊,而媒體賣曝光是想要賺廣告費。理論上應該是交換價值、各取所需,但在 Facebook 現行的遊戲規則下,為了賺取更多的廣告費用,那會驅使 Facebook 去減少廣告主的自然曝光數量,來促使你下更多的預算以得到需要的曝光。也就是說當你有更多的預算可以給 Facebook,那並不會驅使他們給你更多的自然曝光量,相反的,那只會驅使他們給你更少的自然曝光量,然後用付費曝光來把你的廣告預算消耗完畢。

而這也會影響到使用者的利益,當我明明對某個品牌有高度的興趣,因此訂閱了它的粉絲團,想要收到更新訊息,但現在因為 Facebook 要調整自然曝光的關係,我可能不會收到我感興趣的訊息,這也是非常詭異的結果。

接著 Facebook 還把這個規則套用到了「朋友與朋友」間的訊息傳遞,也就是說你平常的更新,只有少數朋友看得到,當你要讓所有的朋友都看到,你必須要花錢增加曝光。這又讓 Facebook 的利益與大多數 Facebook 使用者的利益變成衝突 — 你上 Facebook 是希望看到多點朋友的消息,但 Facebook 為了促進大家買廣告,卻要讓你少看到朋友的訊息。

相較之下,Google AdWords 廣告的遊戲規則,廣告主、使用者與平台的利益就顯得比較一致。廣告主希望買到點擊,Google 則希望賣出點擊。所以當廣告主的預算越多,每點擊出價越高,Google 就會給他越好的版位,越多的自然曝光,希望能夠幫你把點擊創造出來。如果這些曝光沒辦法換成點擊,則 Google 也沒辦法跟廣告主收錢,所以它只能繼續嘗試其他的排列組合,好幫廣告主把點擊創造出來。更重要的,由於廣告與搜尋結果是分開的,Google 不會刻意改變網站的搜尋結果排名,或是讓使用者找不到某個網站,因此來促使廣告主下更多的廣告預算。

當然 Facebook 是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必須要產生利潤才能維持股價,維持股價才能讓員工的選擇權有價值,也才能讓員工持續的為公司付出,這是 Facebook 與員工間對齊利益的方法。但相對的,如果它的利益長期是與廣告主、使用者打架的,則這門生意似乎很難變成超級成功。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我們也可以再度體會為什麼 Google 是一家超級厲害的公司,因為即使要賺錢,Google 也能夠用一個三贏的模式來長期實現。

創業過程很重要的是商業模式的設計,希望今天的 Conflict of Interest 討論,有幫助到你思考如何把所有人的利益,通通都對在同一個方向上。

___

歡迎在 Twitter 上追蹤我的碎碎唸

(Inspired by BetaBeat; Photo via imcomkorea, CC License)

不爭氣的中文電子書

January 30th, 2013

ebook readers

一直期待的轉變終於讓我們看到了。經歷了五年,我們的電子書產品線已是美金數十億元的生意,而且還在飛速的成長 — 較去年上漲 70%。相對的,我們的實體書業務經歷了 17 年來最慘澹的十二月,只成長了 5%。我們很興奮也很感恩,感謝我們的客戶對 Kindle 以及 Kindle 上不斷成長的生態圈與書單正面的反應。–Jeff Bezos, CEO, Amazon.com

Amazon 在台北時間昨天深夜公布了 2012 年第四季的財報,雖然 EPS 只有 0.21 元,大大落後於華爾街分析師們預期的 0.27-0.29 元,但股價卻以跳漲近 10% 進行慶祝,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探討。

首先,雖然經濟處於不景氣,但 Amazon 的總體營業額仍較去年同期成長了 22%,來到 213 億美金。更重要的是,北美業務有 23% 的成長率,大幅優於美國總體電子商務在 2012 年聖誕假期預估的 17% 成長,如果我們再把 Amazon 佔北美電子商務約 20% 的權重考慮進去,換算後 Amazon 的成長等於領先同業平均 7%。當你已經是產業中最大的巨獸,卻還能比較小、較靈活的對手更快速的成長,這當然是非常厲害的事情。

不僅如此,在去年第四季,Amazon 繳出了 24.1% 毛利的好成績,比 2011 年同期的 20.7% 大幅成長了 3.4%。這在 Amazon 這種大型零售商身上,是很難得的事情。通常,在第一到第三季,Amazon 的毛利可以維持在 24-25%,但一到了年終購物期間,因為折扣的關係,Amazon 的毛利往往會掉到 20% 左右。

但今年的耶誕節顯然很不一樣,因為 Amazon 的營業額不但大幅成長,連毛利值也維持在高檔。所以你會問,發生了什麼事情?我想 Jeff Bezos 在 Q4 財報前言中特別提到的電子書,佔了重要的地位。根據產業分析師在 2011 年的預估,Amazon 的電子書店,到 2012 年會成長為一個年營業額達美金 37 億的生意。當然這份報告年代稍微久遠,但當時分析師預估 2012 vs. 2011 的 eBook 營業額成長只有 47%,遠遠低過 Jeff Bezos 透漏的 70%,所以我想可以合理的推測 30-40 億美金這個數字,雖不中亦不遠已。

也就是說,Amazon 第四季的 213 億美金營業額裡面,已經有將近 5% 的貢獻值來自毛利高達 30% 的電子書。更重要的是,一般書籍成本固定,所以當 Amazon 打折求售,必須要犧牲掉自己的利潤。但 eBooks 沒有紙張、印刷、運送成本,所以當售價壓低,不但買的人數會增加,Amazon 的毛利還是固定在 30%。也就是說,Amazon 與出版商可以調整售價,找到營業額最大化的甜蜜價格區間,而雙方的利潤卻只會增加,不會減少。所以某個程度來說,資本市場看到了 Amazon 實體轉為虛擬的營收替換成績,認可他們未來的發展潛力,所以雖然 EPS 不如預期,但股價仍然大漲作為慶祝。

我認為 eBooks 是一個很棒的多贏結構,作者、出版商、通路,大家都賺到合理,甚至更多的利潤,而讀者們可以用更低的終端售價,即時取得他們需要的知識與娛樂,不受時間、距離、國界、書店櫃位等種種物理的限制,並且又減少了紙張的使用與運輸的油耗,對地球非常友善。

從美國搬回台灣的這兩年,我得感謝有 Kindle 電子書商店,讓我可以方便又經濟的取得需要的英文書籍。

這帶我們回到今天的主題,Amazon 憑著他們固執的 Vision 與靈活的細節,花了五年的努力,不間斷的推動飛輪,把 Kindle 生態圈帶到了今天的盛況。而中文電子書呢?五年來只是雷聲從大慢慢變小,但雨到現在還是很小。這不僅是中文出版商、中文作者的損失,也是全世界華人的損失。

或許這是有點在抱怨,但我真心的希望博客來也好,城邦也好,能夠趕快有一個用心的平台業者, 好好把一個優質的中文電子書店經營起來。那不但能造福全世界的華文讀者,我相信,也能為出版商與作者帶來很好的收益

電子書一定會發生,雖然不是馬上。Amazon 為我們證明了這件事情至少需要 5 年,現在就看誰有決心跟毅力去挑戰它了。

PS. 我知道城邦有做隨身 e 冊,但使用體驗與內容選擇上,我想還有不少路要走。

___

歡迎在 Google+ 上收聽我一天中的種種分享

(Photo via jblyberg, CC License)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