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個案分析」文章

價值 1 億美金的 Pivot — Chegg 的創業故事

July 12th, 2012

觀察北美成功的網路公司,往往會有兩個共同點:第一,公司成功時的商業模式,往往與創業初期有很大的差異。第二,這些公司從創業到成功的過程中,往往有好幾次「瀕死」的經驗。

首先我們得定義「成功」。有些創業者把掛牌上市或是完成一輪增資視為「成功」,但在我看來,那些都只是企業成長過程中的里程碑,並不能算是真正的經營目標。一個企業要算是成功,那必須是在市場上取得好的成績,也就是真正能夠開始獲利,並且一步步建立競爭門檻,再透過這個門檻來維持獲利的穩定成長。

會提出這樣的觀點倒不是商人的圖利,而是想點出一個現代網路公司的本質,其實是一個「知識型」的組織。網路 CEO 們最喜歡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每天到了晚上,當員工們都回家休息之後,公司的資產也幾乎歸零。當然這個說法有些誇大,但它也凸顯了員工們對一個網路公司的重要性。畢竟「人」才是新知識的創造者,而一個網路公司無論從產品開發、更新、行銷或是商業模式,都需要靠著員工們的集體智慧,才能不斷改良精進。

也就是說,「人」才是一個網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他們的價值遠遠超過其他資產的總和。因此,作為一個這樣的「知識密集」企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吸引好人才、並且留住這些好人才。而人才要如何吸引、留住呢?除了靠高瞻的企業願景與使命,當然還要搭配薪資、分紅以及員工配股,來獎勵他們的辛苦付出,讓員工們都能有優渥的生活條件,才能把心思都放在協助企業創造長期、健康的商業模式上。

這些薪資、分紅以及股票,在一個早期公司中,通常是靠著創投或是上市所得的資金來支持,但這樣入不敷出的財務結構明顯是無法長久的。所以長期而言,企業必須在市場上找到健康的獲利成長,而且這個成長必須要比吸引、留住員工所需要的總費用成長來得快上許多,如此才能形成一個正向循環,讓企業的獲利能力隨著員工的增加而提升。注意這樣的成長在經濟學上稱為「邊際效益」遞增的狀態,而在財務上則稱該企業擁有「Operating Leverage (經營槓桿)」,指的都是同樣的一件事情。

也就是說,一個網路公司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吸引並留住好人才,而財務上的健全,是達到該目標最重要的方法。一旦企業能夠吸引、留住好人才,它的獲利能力將會更提升,因此又能夠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於是人才與財務形成了所謂正向循環,如此生生不息,直到成為所屬市場的最大企業,無法再成長為止。

所以在我的定義中,能夠找到這樣「有槓桿」的商業模式,並且成功拓展規模的企業,才能算上真正的創業成功。而如果找不到這樣的商業模式,那就必須要不斷的尋找,一直到找到為止。

我很喜歡舉的例子是北美「大學教科書出租」網站的巨人 Chegg。 Chegg 從 2007 年開始提供教科書出租的服務,第一年營業額是美金 40 萬元,第二年成長至 900 萬,第三年 5,000 萬,到了第四年已經突破每年 1 億美金的關卡。

但事實上,在從事出租教科書服務之前,Chegg 其實早已存在了 6 年,並且從 2001 年創業以後,就一直在經營「線上校園分類廣告」的業務。原先這是一門尚可的生意,可惜從 2004 年開始刮起的 Facebook 旋風,徹底的改變了大學生的網路使用習慣。到了 2007 年,當 Facebook 正式宣布跨入校園分類廣告市場時,Chegg 知道他們是輸定了。盤算一下,銀行裡的現金只剩四個月,Chegg 的兩位創辦人決定賭上一把,試試看「出租教科書」,這樣的商業模式是否可行。

一開始,他們先把網站做出來,但是由於現金所剩無幾,他們決定先不把書進貨來囤放。相反的,一旦有使用者決定在他們的網站下訂借書,這時 Chegg 的創辦人再趕緊拿著自己的信用卡,到 Amazon 去訂書,並且讓 Amazon 直接把書寄到這位使用者家中。

使用者當然感到很困惑,畢竟他們當初是跟 Chegg 訂書的,而不是 Amazon。但 Chegg 的創辦人很機伶,他們告訴會員們這是他們把物流服務外包給 Amazon 處理,出了一些問題。就這樣,他們用最少的資源,找到了一個比原先「校園分類」利潤更高、經營槓桿也更高的服務,在四個月的現金用完前,證實了市場需要「出租教科書」服務,也因此 Chegg 得以向創投募得更多資金,逐漸把公司建造成一個該「教科書出租」領域的霸主。

___

除了網誌,我每天也會在 Google+ 跟大家聊天,歡迎加入我們

(本篇文章編輯後,刊登在《大學生雜誌》)

Apple Store 的商業模式

June 27th, 2012

想到 Apple,大家想到的都是他們推出的各種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 — iPhone、iPad 以及 Macs。但是很少人注意到的,是 Apple 其實不甘於只做一個「產品公司」。事實上,若要論到 iPhone 的最大創舉,那應該是它的 App Store,因為 App Store 打破了以往電信商壟斷的手機軟體市場,讓全世界的消費者都可以透過同一個市集購買、下載 Apps,也讓任何軟體開發者都可以做到全世界人的生意。這造就了 Angry Birds 這個來自北歐小國芬蘭的品牌,也讓像 Lightning FighterBurn The CornCytusGun Strike 等台灣製作的遊戲,第一次有機會快速在全世界走紅。

所以 Apple 不只是一家產品公司,他們的策略其實是用受歡迎的產品,去建立起一條條通路。而除了 App Store 之外,大家沒注意到的,是他們在鴨子滑水,默默建立的「Apple Store」系列店通路。從 2001 年的第一家店開始,11 年來,蘋果已經在全球 13 個國家累積了 363 家「重新發明零售」的 Apple Stores。在 2011 年,所有的 Apple Stores 加起來總共貢獻了美金 141 億的營收,佔蘋果的總營業額高達 13%。

數據分析公司 Asymco 昨天貼出了一篇文章,進一步分析了 Apple Stores 的營利模式。除了逐季上升的每店訪客與員工人數外,最讓我驚訝的是這一張圖:

黃色的線是「每訪客營收」,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數字從 2007 年的 40 元左右,逐漸拉升到了近期的 52 元。而更重要的是綠色的線,也就是「每訪客利潤」。沒錯,我們可以看到它從 2007 年初的 1.5 元,已經拉升到了現在的 13 元水準。也就是說,隨著來店人數的增加,雖然每個訪客在店裡面的平均花費沒有增加太多,但蘋果商店可以從訪客身上賺到的錢正在大幅提昇,也就是達到規模經濟,或是我們常說的「Operating Leverage」境界。

事實上,Apple Stores 的營運效率高得驚人,在所有北美重要的零售商裡面,蘋果是「坪效」(每單位大小能夠產生營收的效率) 最高的通路,而且遠遠領先同業:

而 Apple Stores 這個通路,將會是讓蘋果中期,甚至是長期立於不敗之地最重要的資產。因為當 Microsoft, Google, Amazon 等競爭對手每次推出新產品,都必須要去和 BestBuy, Walmart, Target 這些難纏的通路商談判的同時,Apple 未來的新產品即使沒有更好,但只要不是太差,靠著自家的 363 家商店,就至少能夠有上百億,不需要被抽成的營收。這,才是更高段的商業模式。

所以,再次強調,要經營一門生意,除了擁有高人一等的「產品」之外,你還要擁有高人一等的「通路」。把這兩者相加,才是一個完整的商業模式。以上,希望蘋果的故事能夠給你們一些啟發。

--

每天一錠、效果一定,現在就訂閱「MR JAMIE 電子報

為什麼你的 McD 漢堡,看起來跟廣告的差那麼多?

June 22nd, 2012

我想有去過速食店的人,常常都會有同樣的疑問,那就是為什麼我拿到的漢堡,看起來跟廣告上的差那麼多。然後有些人當然會開始質疑廠商廣告誇大不實,但傳統上除非告到消基會,否則大多數的廠商也會選擇不予理會。但在這社群媒體的時代,不理會已經不是最好的方法。近來,有些品牌開始勇敢的嘗試做些不一樣的事,例如加拿大的麥當勞。

在 Hope Bagozzi,他們的 Director of Marketing 的領銜主演下,加拿大的麥當勞最近拍攝了一支影片,詳細解釋了為什麼攝影棚的漢堡與店裡的漢堡看起來差那麼多。他們在三天前把這支影片放到 YouTube 上,短短 72 小時內,就累積了超過 250 萬人次的收看。現在,就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這支很「病毒」的影片。

你可以看到,在影片裡面,他們詳細解釋了在拍攝的過程中,雖然 McD 使用了跟店裡面一樣的原料,但是由於攝影的需要,負責擺放的食物藝術家把酸黃瓜、洋蔥等餡料,通通堆到了漢堡的前方,讓鏡頭可以一次拍到整個漢堡的食材,也因此照片中的漢堡往往比你在店裡 拿到的高。另外,他們也把用注射針筒小心的處理番茄醬、芥末醬,和事後用 Photoshop 整修照片的畫面,通通毫不保留的揭露給觀眾。

我不知道你看了這個影片後感覺如何,但我自己是認為頗有誠意,也因此對 McD 留下了加分的印象。觀察 YouTube 上觀眾的評分,目前為止是 9,178 個「Likes」與 1,736 個「Dislikes」,也就是 84.1% 的人表達正面的鼓勵,所以應該有不少人跟我有類似的心得。當然,所有對速食店最大的質疑,還是他們使用的食材原料,和食材的生產過程。不過至少加拿大的 McD 願意跨出這一步,去正面面對許多消費者的疑問,也為我們示範了在這個社群媒體時代,行銷將回歸基本面,就是當一個有誠信、有誠意的品牌。

希望 McD Canada 的這個故事,有給你們一些啟發。

——

別再錯過我的文章,今天就訂閱「MR JAMIE 電子報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