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個案分析」文章

Buzz 與 Google 嗡嗡作響的大頭症

February 23rd, 2010

這幾天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遲遲沒有寫 Google Buzz?(Buzz 是 Google 的新微網誌服務,請參考 InsideMMDays 的報導。)

因為我總覺得他離一個“完整的服務”還相當遙遠,不但支援的“匯入 (import/sync)”功能非常有限,使用經驗也相當的粗糙,就連微網誌最重要的目的 — 用來分享連結,都要用 hack 的 (WordPress 上已經有人開發出 Buzz Button plugin,但是背後還是得透過 Google Reader 來分享,又不是每個人都有用Reader)。所以以完成度來看,我認為他應該歸類在 Gmail Labs,等到成熟一點再放出來。

不過到了昨天,Google 跑出來說已經有上千萬人加入 Buzz,短短的幾天內,也已經發出了 900 萬則的內容,輕輕鬆鬆的就變成全球第二大微網誌,我想,有一些觀察還是要跟大家分享。

Google 變成微軟

Buzz 為什麼會起飛這麼快,當然不是因為產品好。說穿了,唯一的原因就是跟 1.8 億用戶的 Gmail 綑綁在一起的結果。這跟當初微軟靠著“預載 IE”打敗 Netscape,是一樣的道理。這點是讓我擔心的,因為 Google 的服務,向來是走整合但不綑綁的策略,例如 Youtube 可以把頻道更新訊息寄到你的 Gmail,但是不會強迫你使用 Gmail。或者當你加入 Gmail 時,他也不會叫你順便開一個 Youtube 帳號。

但是這樣的政策到了 Buzz 轉變了,我認為主要是因為社群媒體興起,給 Google 帶來的強大壓力。當網站主紛紛開始領悟到 Facebook 和 Twitter 來的流量,比從 Google 來的更大、品質也更好的時候,Google 緊張了 。所以一口氣把 300 噸的重量,全部都壓到 Buzz 上面,想當然耳整個網路圈也因而震撼。

然而這樣走捷徑的舉動,短期好像有成效,但長期卻是組織的毒瘤 (為求成效從此產品發表都用綑綁的、反正什麼爛產品用綑綁的都可以撈到幾百萬用戶),這點看微軟過去 10 年或是 Yahoo 過去 5 年的表現就可以得知。而我擔心的,就是 Google 這個不斷在產品和服務上創新,不斷提供給使用者價值的好公司,會不會到這個地方,走到了一個頂點,從此步上先人的後塵。

網路媒體的盲從

另一個讓 Buzz 持續上揚的因素,是包括 TechCrunch 和 Mashable 在內的各大網誌,前仆後繼的掛起了 Buzz 的旗幟,深怕錯過了這個潮流,讓競爭對手搶走了流量 (其中以上圖 Mashable 最誇張,光一個首頁就有三個 Buzz 的按鈕)。從正面的角度去看,在這個網誌成為了主流媒體的時代,身為創業人,如果你的服務可以導流量給他們,那不怕沒有人報導,沒有人整合。有人報導就會有新的會員加入,然後再帶更多流量給他們,變成一個正向循環,生生不息,源源不絕。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當這些媒體吹捧的目的,在於他們本身的收穫,而不在於產品能提供給使用者的好處,而創業團隊如果也隨著媒體起舞,變成了大頭病,那對於產品長期的發展,絕對不是正面的。你看 (上圖) Buzz 都已經有達到 Twitter 十分之一的分享力了,Google 到現在還沒解決分享必須要透過 Reader 的這個基本大問題。

重點還是價值

當然,Google 之所以為 Google,在於他們往往能夠不斷檢討,不斷改進,不斷創新。雖然 Buzz 目前的使用經驗不是很好,不代表 Google 不會讓他進步。但是我想要指出的,是他們這樣的一個策略執行,所帶來的流量和會員數,是非常的空虛的。當產品不能提供好的經驗和價值,再多的流量,也只會船過水無痕。當綑綁只是為了搶市,不能帶來 1 + 1 > 2 的優勢,那就無法吸引使用者的長期目光。這些有安裝 Buzz 的朋友應該會有感覺,每次登入 Gmail,看到的未讀訊息數量是越來越少,而不是越來越多。而光從這一點,就可以證明 Buzz 這個服務,還不到位。

也就是說,我認為 Google Buzz 目前是一個失敗的產品,雖然他靠著 Gmail 和網誌圈的支持,硬是拉出了一根小紅,但如果 Google 不能趕快讓產品跟上,那這個服務到最後還會失敗收場。當然結果會怎樣,我們可以慢慢觀察。而寫這篇網誌,更重要的目的是點出這中間,其實已經有很多值得創業團隊參考的課題了。

PS. 第一屆 appWorks Ventures 育成計畫 已開放申請

香豔刺激的聊天輪盤 (Chatroulette)

February 17th, 2010


上周開始,美國這邊科技圈茶餘飯後的話題,除了 Google BuzzAdobe 與 Apple 間的角力之外,出現了一個叫做 Chatroulette 的新玩意兒。這是什麼東西呢?我把他翻譯叫“聊天輪盤” (Roulette 就是賭場的俄羅斯輪盤)。

Chatroulette 的玩法很簡單,基本上,你只要連上該網站,允許他 (透過 Flash Player) 存取你的網路攝影機 (Web Cam),然後按下左上角的 Start,一個活生生的“阿多仔”就會出現在你面前。所以有 Web Cam 的人,不如你們現在直接連過去玩玩,然後再回來繼續讀這篇文章。

(怎樣?是不是很刺激?)

好,我知道你們現在已經有很多想法,有些人可能已經開始恨我,但是討論這些之前,讓我先把這個故事講完。

據說這個東西已經一夜間成為全美高中生的新寵,大家沒事都在上面碰運氣。我好奇之下就跑去 Google Trends 查趨勢,結果 Chatroulette 居然還真的已經比 Kindle 還紅了 。(所以“書中自有顏如玉”還是比不上網路正妹啊!)

Google Trends -- 紅線: kindle; 藍線: chatroulette

更有趣的是,他的流量還有很大的部分來自中國大陸 (不過我試了大概有 20 次都沒碰上中國人,你們有嗎?):

但是大家都查不出這個網站的背後,到底是哪個天才。直到上個周末,終於被紐約時報 (NY Times) 給搞到了獨家,email 專訪了這個幕後主使 — 居然是一個只有 17 歲的俄羅斯少年。想當然耳,小子只是覺得有趣,還沒有想到商業模式,這東西完全是自己散布出去的。

故事講完了,現在進入正題。

聊天輪盤的涵義

我想你們剛剛或許經歷了蠻刺激的過程,不知道有沒有運氣很好,碰上上面這個可愛的法國少女,還是跟我的其他 20 幾次實驗一樣,碰到許多奇怪的人在做奇怪的事情。

對,就跟很多的新網路服務一樣,這上面或許有一些不入流的使用者。但是,千萬不要因此就一竿子打翻這個創新。我認為,和 Chatroulette 類似的服務,或是其中的元素,很有可能是網路社群再創新的動力。他的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幾個:

1. 真人社交 網路社群經歷了 15 年的演進,終於從一開始的匿名制,慢慢演進到目前 Facebook/LinkedIn 等網站為主的實名制。所以下一步的目標,會是要把大家從螢幕的後面,拉到螢幕的前面。因此和 Chatroulette 類似的服務,將會是讓大家“面對面”,非常好的一種解決方案。

2. 簡單的要死 以往,想到要認識一個新朋友,是多麼複雜的一件事情。但是 Chatroulette 讓你只要滑鼠輕輕點三下,就可以踏出第一步。當然結果還是控制在你們手中,或許如果可以先稍微定義一下要找的人會更好。但無論如何用這樣的角度創造出來的服務,我覺得會是促進人際的很好平台。

3. 無牽無絆 Chatroulette 服務的另一個特色,是聊天雙方隨時都可以轉台,沒有任何限制。這也是非常有趣的設計,不但讓參與的人都覺得有主控權,或許也讓聊天的過程多了一些刺激。而這樣的設計,或許也是其他服務可以思考如何“借用”的。

聊天輪盤可能的應用

而就像所有新型態的服務一樣,Chatroulette 大概不會是最後最成功的那個 (見後進者優勢)。但是從他衍生而來的變種,我認為會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應用,光現在我就可以想到下面這些:

1. 語言學習 如果在配對前先問清楚雙方的語言能力,這個就變成了很有趣的真人一對一互助語言學習平台。

2. 客戶服務 當線上聊天很難解決問題的時候,乾脆用攝影機來跟客服人員解釋你的問題?

3. 極速約會 (Speed Dating) 這種活動在亞洲或許沒有很流行,不過大家應該都有在電影裡面看過。把 Chatroulette 稍微改一下,就是完美的 24 小時線上 speed dating 平台。

4. 粉絲服務 當你是某個歌手、樂團、作家的粉絲時,你或許很想認識其他的同好。而一個修改過的聊天輪盤服務,或許是很好的管道。

結論

就像社群網路從 Classmates.com 到 Friendster, Myspace 然後一直到 Facebook 才真正起飛一樣,和聊天輪盤類似的服務,也會經歷好一段時間的後浪推前浪,才能步入主流。但我相當看好這樣的東西,把大家從螢幕後面往前拉的潛力。另一方面,Chatroulette 這個網站一夕沖天的中間,也有很多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夠參考,然後拿去應用。而大家對這個服務有什麼感想,我也蠻有興趣聽聽,你們可以留言在下面讓我知道。就這樣,祝大家

新春愉快!

PS. 第一屆 appWorks Ventures 育成計畫 已開放申請

紐約市 BigApps 大賽結果揭曉 台北市什麼時候跟上呢?

February 9th, 2010

為期一週的 New York Social Media Week,可以說是在 NYC BigApps 大賽頒獎典禮的掌聲下,畫下圓滿的句點。幾天下來幫大家”跑攤”的心得,會陸續撰文與你們分享。今天第一個要聊的,就是這個由大蘋果 (Big Apple) 辦的大應用 (BigApps) 比賽。

這個創業/創意競賽表面上看起來相當普通,由市政府經濟局主辦,總獎金也只不過是兩萬美元。但與其他競賽最大的不同是,為了這個比賽,紐約政府特地開放各式各樣的市府資料庫達 170 組,並要求所有的參賽隊伍要針對這些數據,去開發出有意義/好玩的應用程式,所以才有這個 BigApps 的名稱。

也就是說,這個活動不只是一場創意競賽,他更是政府開放化 (Open Government) 政府開原化(Open Source Governance) 的真正實踐。這兩個是北美政府相關科技圈最近最熱門的議題,自從選出了有史以來第一個會用黑莓機和 Twitter 的科技總統歐巴馬 (Barack Obama) 後,山姆大叔正用很快的速度朝著與科技圈密切整合前進,不但雇用了有史以來的第一位聯邦政府 CTO 安聶‧秋波 (Aneesh Chopra),白宮也架起了 Open Government 計畫的專屬網站。他們認為政府與科技圈的結合有非常多的好處,除了可以大大降低政府的 IT 預算,提升政府服務品質和效率外,還可以刺激科技產業升級,透過結合各種政府數據來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回頭看看本屆比賽的優勝者:WayFinder NYC (透過擴張實境技術讓你用 Google Street View 輕鬆找到地鐵入口)、Taxihack (計程車資訊/評論)、Big Apple Ed (公立學校資訊/評論) 以及 NYC Way (含有許多居民與旅客相關資訊的 iPhone 程式),都是政府服務非常好的延伸。

NYC Way Finder 畫面

而紐約市辦這樣的比賽,和之前提到的 Netflix 百萬獎金大賽,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讓主辦機構可以用很少的資源,就達到研發、創新、創意外化等非常有效的結果。所以雖然 NYC BigApps 的獎金只有 Netflix 的 50 分之一,仍舊吸引來了高達 85 組的隊伍參加。即使這中間只有 1/3 的作品成氣候,一下子,紐約市的居民和旅客就多了 28 個基於完整的政府資料庫,所開發出來的網站服務和手機程式。這 $20,000 美金,只能說花得實在太值得了。

當然要辦這樣的活動,有很多事前的準備工作,政府各單位間必須要先協調,統整資源,確認能夠開放的數據,然後再決定用何種方式供人存取。但是我期望能夠在很快的時間,看到台灣的各大城市,開始從事這樣的工作。這不僅僅是世界潮流,更如同前面提到的一樣,是可以福利、方便民眾和刺激科技產業的政府活動。讓我們祈禱 2011 年,我們也可以來辦一場有聲有色的 Taipei TaiApps 大賽吧!

PS. 最近開了專門服務中文讀者的 Twitter (@mrjamielin) 和噗浪 (@MrJamie),有在使用者人歡迎追蹤。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