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創業須知」文章

找到你的「創業金三角」

July 9th, 2013

Passion-Ability-Market

AppWorks,我常拿這個圖跟創業者們解釋「找 Idea」的心法。

左下角的是「能力」,也是最簡單的一環。我們對自己有什麼能力,沒有什麼能力,通常有相當程度的認識。能力同時也是最容易取得的,這世界上大部分的技能,只要我們願意花一萬個小時去學習,雖然不一定能夠變成世界冠軍,但成為 Top 1%,甚至是 Top 0.1%,都是相當有可能的。

在上面的則是「熱忱」,也就是我們能持續有興趣,不辭辛勞,也想要做的事情、完成的任務。熱忱是比較深層的心理需要,它有時候不是那麼明顯,必須要接觸了某個事情一段時間,才會發現我們對它很有熱忱 — 求學過程中的我,非常討厭作文。但過去四年,我卻發現每天寫網誌跟大家分享創業與網路,是我真誠感到有意義的工作。

最後是「市場」,也就是人們願意付錢請你做的事情。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市場是我們理解最少的。這個世上有成千上萬種行業,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的消費者、客戶組成,還有各種大大小小幾千年累積下來的明規則、潛規則。消費者的品味與習慣不斷在變動,行業規則也不斷在變動,每家公司在行業內所佔有的份量也不斷在變動,因此市場是一個非常非常難確切掌握的東西。

Passion Ability Market crossovers

接著我們必須了解這三個圈圈的交界處。

首先,熱忱常常會驅動我們去學習某些能力,但如果這件事情與市場沒有交集,那頂多就只是一個「嗜好」。有些時候我們會對某些所謂商機有很大的熱忱,但如果那不是我們能力所及的範圍,則頂多是一個「幻想」。最後,當有一件事情我們能夠做得很好,而且市場願意付錢給我們,雖然我們對它並不是超級感興趣,這還是有可能成為一個小生意,甚至做成一個「事業」。

大家常說創業初期所謂「無知的樂觀」,其實就是落在「幻想」與「嗜好」這兩個區塊。一種人是一頭熱的看到市場裡的機會,卻沒有認知到追逐這個機會所需要的能力。另一種人則是很熱心的用很厲害的技術在做自己想出來的產品,卻沒有認知到它並不被市場所需要。

The Golden Triangle

最後,最神奇的事情,就是當你找到熱忱、能力與市場的交集,我所謂的「創業金三角」的時候。在這裡,你的熱忱會驅使你去理解市場還欠缺什麼,接著推動你去學習滿足這些需要所必備的能力。最後當你成功的滿足這些客人,看到他們開心的表情,那又會讓你的熱忱得到養分,推動你繼續努力下去。這形成一個生生不息的正向循環,也是創業者能夠長期成功最重要的引擎。

當然,在到達金三角之前,你必須先往內認識自己,了解我的熱忱到底是什麼,這往往需要經歷很多的嘗試與體會,才能夠逐漸明白。你更需要往外認識市場,了解人們各種各樣的想要與需要又是什麼,在市場裡面又有哪些比我能力更強的公司,以及哪些將會阻礙我發揮我的能力的規則與結構。

這兩個探索肯定是沒有效率的,所以出來創業你應該準備好,光是找到一個「對的 Idea」,可能就需要三年、甚至是五年的時間。

___

關於創業的種種思考,我常分享在 Facebook,歡迎追蹤

Traction 是什麼?

July 3rd, 2013

Uphill Battle

就跟 Leverage 一樣,Traction 大概也是名列最難翻譯的英文字前十名。但這個字對創業者又非常重要,因為現在「找到 Traction」已經是公認是早期 Startup 最關鍵的任務。

Traction 這個字的名詞可以翻成「牽引力」,但從那邊比較難了解它的意涵。要了解 Traction,從「Gain Traction」這個片語開始是最快的。Gain Traction 的意思是「受歡迎程度增加」,例如:Cars Made in the USA Gain Traction Abroad 意思是「美國製造的汽車在海外受歡迎程度增加」。Precious Metals Struggle to Gain Traction, Gold Miners Downgraded 意思是「貴金屬受歡迎程度增加困難,採礦公司評等遭降」。

因此,Traction 最容易理解的翻譯方式就是「受歡迎程度」,尤其是受「市場」歡迎的程度。如果一個產品符合市場的需要,當然就會受到市場的歡迎,就是找到 Traction,也因此 Gain Traction 與找到 Product Market Fit,其實是同義的。

但 Gain Traction 不只是指「受市場歡迎」而已,它指的更是「越來越受」市場歡迎,也就是受市場歡迎的程度增加的意思。所以說,當一個 Startup 找到 Traction,它需要呈現出來的證據不是「數字」而已,而必須是「數字的成長」。

最直接的 Traction 當然是「營業額的成長」,消費者口袋的預算是有限的,每天都在抉擇要如何把這些錢花在「最有價值的東西」上面。一個企業能不能真的為市場創造價值,創造比競爭對手更多的價值,它的營業額成長事實上是相當不錯的指標。一個早期的電子商務網站,從零營業額到百萬月營業額,如果能在半年內完成,算是相當厲害的 Traction。從百萬月營業額成長至千萬月營業額,如果能夠在一年內完成,那也是很棒的 Traction。(當然這兩個成長速度只是參考值,實際會因為每個 Business 不同的屬性而有相當大的差異。)

如果營業額成長得很快,但廣告預算成長得更快,則這個 Traction 純粹是「人工製造」出來的,是很不好的 Traction。因此,在營業額成長的同時,如果你的回購率、病毒參數也在成長,那你的長期 Marketing ROI (行銷投資報酬率) 應該也會有顯著的成長,則這個與營業額的 Traction 合起來,就是你在市場上取得成功最好的證明。

如果還不能有營業額,則至少你必須要呈現出將來能夠轉換成營業額的關鍵資源,是在加速累積的。也就是說假設營業額是函數 f(x, y, z),則你必須 Show 出 x, y and/or z 是在成長中的。舉例來說,EZTABLE 的營業額可以簡單的以

「透過 EZTABLE 訂餐廳的人數」X「訂餐廳後購買餐券的轉換率」X「餐券客單價」

來表示。因此,當還沒辦法說服餐廳跟他們合作賣餐券之前,EZTABLE 的團隊專注在創造「透過 EZTABLE 訂餐廳的人數」這個 Traction,因為當這個數字成長加速,則未來能夠轉換成營業額的機率就會增加。

同樣的道理,假設你在做的是一個 Mobile App,未來想要靠的是「廣告」賺錢,則你未來的營業額可以大略用

「日活躍用戶 DAU」X「廣告點擊率 DAU CTR」X「每點擊營收 CPC」

來表示。所以在 CTR 與 CPC 這兩個數字幾乎不是你能控制的前提下,你的 Traction 因此是 DAU 的成長速度。因此下載數與下載數的成長沒有那麼重要,因為如果有越來越多人下載,但是 DAU 並沒有在增加,則你並沒有找到你需要的 Traction。

所以 Traction 是什麼,Traction 就是你設計出來的產品「越來越受到市場的歡迎」,對市場來說「越來越有價值」的最直接的證明。創業畢竟是要以為市場創造價值為依歸,所以身為一個早期創業團隊,以 Gain Traction 來做為努力的目標,當然是非常好的一個設定。

___

本週五,歡迎到 appWorks Demo Day #6 來看看第六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團隊們,創造出來什麼樣的 Traction

(Photo via rainbirder, CC License)

先手動,再自動

June 27th, 2013

street vending

會寫程式的工程師創業者有一個優點,就是他們能夠蓋出很厲害的產品。但這個優點有時候會變成缺點,當他們過度迷信程式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甚至是還沒有確定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就已經開始動手寫程式。

要知道一個工程師創業者有沒有這樣的毛病,其實很簡單,只要把他做的網站 (或是 App) 打開,一個一個頁面點進去看看,如果有很多是程式自動產生的空白頁面,那很有可能就是犯了「過早自動化」的毛病。

過早自動化有什麼壞處?首先,它是一種腦力與生產力的浪費 — 一個頁面既然沒有內容需要被顯示,費心設計程式去自動產生它,當然是一種浪費。同樣的時間,大可以被花在研究、思考、實際去驗證使用者到底有什麼問題需要被解決上面。創業初期最珍貴的資源是時間,如果不能在一、兩年內找到 Product-Market Fit,好不容易組起來的團隊就會開始分崩離析。把這麼珍貴的時間花在自動化不需要的頁面上,當然是很可惜的浪費。

再來,過早自動化會讓你錯失處理真實的內容、顧客、供應商,在過程中建立起「手感」的機會。即使自動化出來的頁面真的有內容,真的有人看,真的有訂單,那也不代表它就是一個完美的投資,相反的,你可能會因此損失了「向失敗學習」的機會。舉例來說,一個賣東西的電子商務網站,訂單轉換率往往不到 5%。這代表著這個目標是「達成交易」的自動化軟體,對 95% 以上的使用者而言是失敗的。問題是,大部分的情況下,你不知道它失敗在哪裡。這些人來了就走,你根本沒機會問問他們,到底為什麼沒有買東西,我的設計哪裡沒有符合到你們的需要。

相反的例子就是像 MamibuyMydress 等這類從 Facebook 社群、手動團購慢慢長出來的電子商務網站,你可以明顯的感受到他們對於自己的目標族群,喜歡買什麼,不喜歡買什麼,有著更深入的理解。

最後,過早自動化會讓你陷入轉向困難的窘境。每一行程式畢竟都是工程師的心血,好不容易 debug 好的東西要殺掉更是令人淌血。我看到很多工程師創業者都是卡在這裡,太早把頭洗下去,洗了之後才發現這是一個不太被需要的自動化軟體,接著進退兩難,只好悶著頭繼續把功能一直加進去,暗暗祈禱如果有很多很多功能的話,其中某個功能或許會打中某個使用者。當然,回頭去看所有大受歡迎的網站、App,很少是在這樣的開發軌跡下的成功。

所以,在任何的自動化之前,我建議大家先用手動的方式一筆一筆的處理你的商業流程。等到確定了這個流程真的被使用者需要,慢慢在過程中摸清了眉角,並且量大到手動快要沒辦法處理了,這時再寫程式去自動化它。相信我,在那個過程中,你會學到很多東西,也會開發出更符合所有人需求的軟體。

___

一天中關於創業的種種觀察,我常分享在 Facebook,歡迎追蹤

(Photo via tobi,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