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創業須知」文章

競爭與進步

May 25th, 2011

上次提到我在史騰商學院 (NYU Stern) 時,有幸拜在當代「競合關係」(Co-opetition) 大師 Adam Brandenburger (亞當‧布蘭登柏格) 先生名下學習 Game Theory (賽局理論) 和商業競爭。從此之後讓我對競爭「對手」的態度大為轉變,尤其是如何面對亦敵亦友的關係,和如何把競爭當作一種進步的動力。

關於這個主題,前陣子我的紐約創投朋友 Fred Wilson 寫了一篇不錯的文章,他說:

當你與一個很強的對手競爭時,你的業務團隊恨死了這個情況,因為他們常常會輸掉客戶。但是你的行銷人員則愛死了這個狀況,因為對手會花很多錢行銷,回過頭來你們也會受益。

這一句話真的是道盡了競合的本質 — 要把餅做大時,大家其實是在合作。但是要分餅吃時,又要殺個你死我活。

而對於創業 CEO 來說「競爭管理」則更為重要,因為剛開始你或許只是在做自己的東西,一旦你找到 PMF (Product/Market Fit), 相信我,競爭對手馬上就來了。好不容易和他們拉開一些差距,你會發現團隊開始慢慢失去危機意識,甚至連效率都受到影響。這時候一個不注意,人家可能一下就從背後被超越過去。

而關於在以上這些「治世 」和「亂世」,一個 CEO 領導方式的差異,大家可以參考矽谷創投 Ben Horowitz 寫的這篇文章,我把重點摘錄如下:

  • 治世 CEO 知道要打勝仗也要遵守一定的規範;亂世 CEO 打破規矩來獲勝
  • 治世 CEO 只看大方向,把決定權下放;亂世 CEO 連再小的細節都不放過,如果它違背了公司的走向
  • 治世 CEO 花時間建立文化;亂世 CEO 讓戰爭來定義文化
  • 治世 CEO 有很多備案;亂世 CEO 知道很多事情你沒辦法控制
  • 治世 CEO 利用領先優勢;亂世 CEO 就算領先也是恐懼萬分
  • 治世 CEO 努力當個正人君子;亂世 CEO 有時候故意當個小人
  • 治世 CEO 盡量減少衝突;亂世 CEO 有時故意製造對立
  • 治世 CEO 力求團隊的支持;亂世 CEO 不刻意尋求共識,也不容忍反對意見
  • 治世 CEO 設立光榮的願景;亂世 CEO 忙著打戰,根本沒時間讀那些沒創過業的管理顧問寫的書
  • 治世 CEO 培訓員工讓他們滿意於工作、發展生涯;亂世 CEO 培訓員工好讓他們在戰場上不會被痛宰
  • 治世 CEO 說我們要做第一或是第二,否則就出場;亂世 CEO 根本沒有任何東西是第一、第二,所以也沒空理這種規矩

如果你想想近年來最有名的治世 CEO — Google 的 Eric Schmidt — 和亂世 CEO — Apple 的 Steve Jobs,以上的這些描述跟事實其實是很接近的。而大多數的時候創業團隊大概都是處於亂世,所以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大家都叫你學賈伯的最重要原因。

(Image via tonythemisfit, CC license)

關於創業的 10 個不同點 — Paul Graham、Joel Spolsky 和 Jamie Lin

May 18th, 2011

36 氪的 @truant 昨天寫了一篇很棒的文章 — Paul Graham 與 Joel Spolsky 的 10 個不同點,詳細比較了關於「創業」,Paul Graham (保羅‧葛蘭) 和 Joel Spolsky (喬‧史波斯基) 這兩個目前北美最受推崇的「名家學派」,各自不同的看法。讀完了之後我也有很多想法,所以決定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知道把自己跟他們兩位神人比較完全是臉上貼金行為,不過重點是關於創業的經驗和心法,請大家就別拘泥於形式。更重要的是這裡面的每一個建議,其實都只是從我們自身微小的經驗和極少的採樣、觀察中萃取出來的,所以沒有一定的對錯,尤其是時空背景可能已經改變,所以你們要自己學會判斷,然後選擇合適的策略。

  1. 開始
    • PG:  找到可以支持3個月開銷的種子資金,啟動項目。
    • JS: 支持不了2年?先來我的公司吧,我這裡工作環境很酷。
    • JL: 自己先存一點錢,確定半年一年不會餓死,就開始做吧!
  2. 天使投資或風險投資
    • PG: 需要時從天使或創投那裡拿更多的資金。
    • JS: 創投?想都別想,他們都是低能兒。
    • JL: 錢反而是次要,你需要的是找能幫助你的人,然後用投資把他們綁進來。
  3. 神奇公式
    • PG: 開始一家創業公司,努力工作4年,然後賣給某個人,解決錢的問題。
    • JS: 一點一點建立偉大的公司。
    • JL: 重點是這家公司的價值、成長潛力,如果你建了一個好公司,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4. 微軟
    • PG: 微軟邪惡。
    • JS: 微軟很好。
    • JL: 微軟的伺服器軟體很爛,但是 Excel 還是很棒。我之前把 SharePoint + Excel 拿來 Hack 成 Issue Tracking System,其實還蠻好用的。
  5. 基本原則
    • PG: 與聯合創始人工作在租來的公寓裡是最有生產力的階段。
    • JS: 建立公司,公司是偉大的工作地點。
    • JL: 一開始的階段是最有開創力的,找到 PMF/Business Model (商業模式) 後,就必須建立制度,其實是一門更難的工作。
  6. 規範
    • PG: 儘早做出原型,然後不斷的完善,不需要規範。
    • JS: 實施之前製定規範。
    • JL: 找到 PMF 前,可以開始想規範的事情,但是不必急著實施。
  7. 步驟
    • PG: 不要提步驟,只要發布你的產品。
    • JS: 儘早確立步驟– 更好程式管理的12步。
    • JL: 過程中不斷的去優化開發、原始碼管理的流程。
  8. 計劃
    • PG: 當事情發生時,偉大的黑客計劃自己,沒有必要為事情做計劃。
    • JS: 為每件事做計劃– 你未來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時期,早期bug追踪等。
    • JL: 腦海中永遠都要有 B 方向和 C 方向,但是不用有想得很仔細,那就浪費了時間。
  9. 以微軟為核心
    • PG: 創業公司創始人用微軟的東西為核心建立公司注定會失敗(偉大的黑客自覺的不用微軟的東西)。
    • JS: 如果你支付的起錢給微軟的話,用一切跟微軟相關的東西。
    • JL: 微軟有很多東西是免費給創業團隊用的,請多多利用。至於伺服器,千萬別選 Windows Server。
  10. 歡迎大家補充。

以上,就是關於創業的一些想法,我和兩位大師的一些不同意見,希望能給你們一些想法和啟發。

PS. 本周五 (5/20) 1:00pm,appWorks 將在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辦「appWorks Demo Day #2」,參與第二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 12 個團隊,將在那裡向全世界展示他們六個月來辛苦創業的成果,歡迎關心我們的朋友,一起來見證這個台灣網路創業史上的另一個里程碑

(Image via scobleizer, CC license)

創投、天使、超級天使… 創業投資人到底有什麼不同?

May 16th, 2011

先前聊過了創投的商業模式、為什麼有些案子他們沒辦法投,然後向大家介紹了因應而生,appWorks 所歸屬的「超級天使」這個新品種投資人,我們為什麼會存在,對於創業家而言又有什麼意義。但是近來還是一直有人問我這些不同種類的創業投資人間,到底有什麼不同。

剛好昨天讀到同業 K9 Ventures 上 Manu Kumar (馬努‧庫瑪) 上分享的創業投資人比較表,想到我也可以來做一份幫大家比較一下。要提醒大家的是我的表格和 Manu 的不太一樣,首先是金額方面我用的是台灣這邊的狀況,另外 Manu 把「超級天使」和「小型創投」分開,我覺得沒有這樣的必要。

由表格上可以看到,和一般天使投資人比較,超級天使投資的額度比較大、每年投的案件數比較多,另外他們的資金來源則往往包含了來自其他法人委託的資本。相對的,一般傳統創投,案件數又比超級天使少很多,投資金額往往要從 3,000 萬台幣起跳。

所以「育成計畫」和「超級天使」這兩個黃色的區塊,就是目前 appWorks 提供給創業團隊的兩個最主要服務 — 還記得嗎?創投是服務業。而我們給自己的任務,就是不斷的調整產品內容,以能夠協助團隊把創業成功機率提升到最大,為最主要目的。

以上,就是各種創業投資人間的比較,還有 appWorks 本身的定位,希望能夠幫助你們更了解創投,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歡迎留言,我們一一幫你們解釋。

PS. 本周五 (5/20) 1:00pm,appWorks 將在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辦「appWorks Demo Day #2」,參與第二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 12 個團隊,將在那裡向全世界展示他們六個月來辛苦創業的成果,歡迎關心我們的朋友,一起來見證這個台灣網路創業史上的另一個里程碑

(Image via fligtar, CC license)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