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總體市場」文章

台灣需要下一個 Facebook… 嗎?

September 20th, 2011

回台灣之後,我經常受邀參加各種官方、半官方的座談會、研討會,除了最新流行的「我們如何成為亞太 Apps 研發中心?」之外,常常討論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如何培養出下一個 Facebook?」。

他們的邏輯通常很簡單:其實我們有很多創業者在做下一個 Facebook,只可惜欠缺好的「行銷」– 這些人通常搞不懂行銷跟推銷的差異,所以我們只要辦很多活動,然後帶他們去美國參加 DEMO Show,這樣就有機會可以養出下一個 Facebook。

美國 DEMO Show 的問題

殊不知,Facebook 從來沒參加過 DEMO Show。事實上,99% 矽谷成功的創業公司,都沒有參加過 DEMO Show。沒參加過活動,那他們是如何成功的?靠做出使用者想要的好產品,再加上網路上效率最高的病毒CPA 兩種行銷管道。

「巷子內」的網路創業就是這麼一回事,台灣的 Lativ 在 5 年內突破 10 億營收、神來也在 2 年內突破數億營業額,靠的都是同一套。但可惜這些想要「引導」網路業的人,往往卻是不懂網路業的外行人,所以才會以為到處參加比賽、上電視新聞、買奇摩首頁廣告、導流量或是辦大型活動是有用的。那些,從網路創業者的角度看,都是「轉換率」極低,投資報酬率往往為負的行銷通路。

下一個 Facebook

不過更重要的問題是,「台灣到底有沒有資格養出下一個 Facebook?」答案當然是沒有,小島天生就沒資格做「平台」,因為你的人口基數小,沒能力影響其他國家的文化。再說大多台灣人的視野也不夠國際,沒能力了解其他社會的喜好。

那,這表示我們的網路產業沒有希望了嗎?當然不是,其實要擁有一個好的網路產業,你根本不需要做出下一個平台。事實上,這個道理在大多的產業都行得通。台灣以前並沒有擁有全世界的 3C 通路,但卻能做出賣到全世界的電腦、周邊。蘋果也沒有擁有全世界的電信公司,但它的 iPhone 還是賣到全世界。所以發展殺手應用 (Killer Apps) 對台灣而言是對的策略,因為它符合我們需要的以小博大的特性。

殺手應用型產業

但發展殺手應用型產業比起發展平台,不是對經濟的貢獻度低很多?答案恰恰相反。最新的數據顯示,Facebook 應用經濟圈,2011 年總共將為美國創造約 235,000 個工作,以及 157 億美金的產值。相對的,Facebook 平台本身創造的工作量約為 4,000 個,2011 年的營收約為 35 億美金。也就是說,無論是創造工作或是創造產值的能力,應用經濟圈都將比平台來得大上許多 — 這點很合理,因為這些 Web 3.0 平台往往抽 30% 的稅,所以應用產生的產值當然比平台高很多。

而 Facebook 應用經濟圈,並沒有任何國家限定。所以如果根據使用者比率和消費水準保守估計,台灣光是發展 Facebook 應用經濟圈的年產值潛力,就高達 8.32 億美金,相當於 241 億台幣。因此將創造的工作數量,也超過 10,000 個。而這些數字,其實很多已經實現。更重要的是,這還是不計算出口潛力的情況。

所以發展「平台」,夢雖然很美,但其實殺手應用才是真正的產值、就業機會所在,也才是小國應該要專注的產業型態。因此,我雖然不贊同許多官方推動「App 經濟」的外行手法,但相較於「發展下一個 Facebook」的春秋大夢,衝刺「殺手應用生態圈」的確是比較務實,也比較令人期待的新方向。

而如果你是想要做出全世界人使用 Killer Apps 的創業人?第四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歡迎你的加入。

(image via prospere, cc license)

你準備好大幹一票了嗎?

August 11th, 2011

不要懷疑,冬天已經來了。不但如此,這還不是「普通」的不景氣,因為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沒有人知道 — 200 多年來美債從來沒有被降評過,資本市場裡面充斥著的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會因此發生什麼連鎖反應,需要 3-6 個月完全發酵之後,我們才能夠看到結果 (可悲的經濟學),也才會影響到亞洲。

但是有一件事情,我們是知道的,那就是創業的夏天已經結束。好不容易回暖的網路股 IPO,早就開始喊停。才稍微熱絡些的創業風氣,將會快速降溫。終於聽起來有點酷的「我要創業」,又要被人家當瘋子。

沒錯,快樂的時光是短暫的,這場派對要結束了。

Back to Basics

我不知道你覺得如何,但我可是準備好大幹一票了。為什麼?因為當資源過剩、熱情爆點的時候,誰在乎什麼 Lean Startup 啊?我居然還要浪費時間解釋「為什麼一開始不可以 Scale」這種鬼問題,就是最好的例子。

好啦,現在派對結束啦,我們可以回到創業的基本,認真工作了吧?

世界改變

不要懷疑,無論你有沒有出來創業,這個世界都會改變。人們花越來越多的時間在網路、智慧手機、社群媒體上,這是沒辦法逆轉的巨輪。消費者把越來越多的預算移到電子商務、行動電子商務上,這是必然發生的遷徙。所以,會因為資本市場的波動就放棄創業念頭的人,請幫你們自己一個忙,乖乖回去上班吧。

改變世界

至於其他創業者,歡迎光臨,想改變世界,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機會了。市場的瘋狂成長並不會停滯, 你卻少了一堆競爭對手,不僅更容易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光是想到 CPC 不再水漲船高、工程師不再高不可攀、生活費用、房租都會大幅下跌,就可以讓我興奮不已。

我希望你準備好了,因為我已經準備好了,咱們大幹他一狗票吧!

第四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歡迎你的加入

(Image via Google Finance)

美債終於降評 — 不要懷疑,暴風雨來了!

August 8th, 2011

選在周末 (好讓大家有足夠的時間消化資訊),信用評等機構 S&P 終於把美國的國債從 AAA 降級至 AA+。這件事情非常嚴重,學過財務的人就知道美國聯邦債券的利率,實用上過去也被稱作「Risk-free Rate」(無風險利率),是計算任何投資報酬、機會成本的最核心指標。

既然叫做「Risk-free」,就是指這個利率中不隱含任何「破產/償還風險」因子。換成白話就是說債券一旦到期,山姆大叔一定會還你錢,你一點都不用擔心的意思。問題是,這下你不能不擔心了,因為 S&P 的降評,表示美國政府「有可能」真的還不出錢來了。雖然 AA+ 的意思是破產機率極小 — AA 代表介於 0% 和 6% 之間,但重點是美國政府已經不再是 AAA,也不再是 0% 了 — 美國政府公債之前甚至被稱為 Super AAA,也就是比 AAA 還要安全的意思。

這不但是 200 多年來山姆大叔第一次被投下不信任票,更重要的是牽動了全球總面額 14.4 兆美金的已流通美國國債,接下來將會有一連串的處分、跌價、換手、修正的連鎖反應。

不要懷疑,資本市場將會經歷一場暴風雨。

身為創業者,你該怎麼反應?

高興,你應該高興!

如果你去研究一下網路業的歷史,許多成功的霸業,正是在資本市場最惡劣的情況下誕生的 — 從 Google、PayPal、LinkedIn,到中國的 Alibaba、台灣的巴哈姆特,都是最好的案例。

為什麼?答案非常簡單,因為在一個熱絡的資本市場,很多人並不是真的有決心想創造一番事業 — 「反正創投給錢我花,就姑且試試吧!」「沒錯,我們創業的目標就是去上市!」是你最常聽到的兩句話。

一旦熱錢跑了,IPO 市場冷掉,這些人來亂的人也就散了。而對於留下來、真正想要創業的人來說,當然是好消息。不僅市場、人才、業務的競爭都減少了,你還多了喘息的機會,像 Google 一樣利用這個時期,好好的建立起長期的競爭優勢。

不要懷疑,過去這 16 年來,資本市場雖然經歷數度的大震盪,但民眾把消費習慣從線下移至線上的版塊移動,從來沒有停過。事實上,當面對經濟不景氣,消費者更需要把錢花在刀口上時,他們把預算移到網路的速度似乎更快 — 2008 ~ 2009 年,當我們處於金融海嘯的高峰時,台灣電子商務每年都成長超過 30%,直到 2010 海嘯過去,EC 成長才下降至 25%。

當然,資本市場一旦陷入不景氣,募資難度將會提高。但這不代表你將會找不到錢 — 創投基金一般為 10 年壽命,因此基金公司可以調度的現金並不會因為公開市場的問題而蒸發,事實上,愛情公寓等團隊在金融海嘯時都還是從 VC 那募到資金。

但資本市場風暴絕對會代表你需要更穩固的商業模式,才能夠找得到錢。而這,不就是 Lean Startup 的基本精神,先找商業模式,再找錢、建團隊、規模化、國際化?

所以,各位創業者,暴風雨來了,當大浪退去,眾多裸體的觀光客也將瞬間潰散。現在問題來了,你,穿好泳裝、帶好蛙鏡,準備好用力的存活下來了嗎?

如果答案是 Yes,你是認真的想成為一個真正的 Lean Startup,第四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已經正式開放申請,期待看到你們的加入。

(Image via severalseconds, CC license)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