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關於創投」文章

微電影、微創業、微創投…

October 8th, 2012

如果你有注意到,最近開始流行起「微」這個字,除了「微網誌」、「微博」、「微信」,還出現了「微電影」、「微創業」,甚至是「微創投」等等字眼 (可惜,「微軟」始終沒有再次流行)。

產品名稱不論,如果你仔細思考這裡面許多字的含意,你會發現是很偏差的形容。例如:微電影,它其實不是電影,反而往往是一個 5-10 分鐘講商品或品牌故事的短片,所謂「內容行銷」,所以你不但不需要買門票,也不會約女孩子說:「來我家看微電影吧!」這樣的東西不應該用「電影」形容,因為它的使用體驗跟電影一點相似度也沒有,比較好的名稱應該是「巨廣告」,因為對消費者而言,它其實比較像是新世代的廣告。

「微創業」也是一個非常偏頗的詞彙,它的意思是說由於雲端、自由軟體、社群行銷、App Stores 等「基礎建設」日趨成熟,現代網路創業者所需要的創始資金非常小,相較於「四大慘業」,他們嘗試創業的成本簡直就像零頭,所以用「微」字來形容這樣的創業活動。這樣的說法的確沒有錯,但可惜的是它往往讓人誤以為現代網路創業的創業成果也很「微小」,那就大錯特錯。無論從神來也、東京著衣、Lativ 到育駿,這些公司證明的都是網路可以讓創業者用很少的資本,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創造出數百萬客戶,年營收,甚至年毛利值數十億規模的企業。這樣的成果不但一點也不微小,反而是有巨大資本效率的創業活動,換成「高效創業」,我覺得是更好的形容。

而神來也、東京著衣、Lativ、育駿這些公司能夠用很小的資本,創造巨大的創業成果,正是因為「資本密集」的工業革命時代正在落日,取而代之的是「知識密集」的軟體革命時代。既然新創公司不需要太大的資本,那提供新創公司資本的「創投」也得縮水。所以近來,美國出現了越來越多 US$ 10-50M 規模的小基金,在台灣,appWorks 管理的 3.2 億「本善基金」也比傳統創投動輒 30-50 億的基金規模來得少了許多。當然,你可以稱呼我們為「微創投」,但光那樣說,就太小看了新一代的創業投資者。

既然新時代的網路創業者,需要的不是大量「資本」,而是大量「知識」,那新時代的創業投資者,最主要提供的資源,當然也要從 $$ 變成 Know-how。所以你看到從 Paul Graham, Dave McClure 到 Mike Maples,這些新 VC 的背景都不是金融行業,反而都是在網路創過業,然後回過頭來教年輕人如何提昇成功的機率 — 沒錯,我所謂的「球員轉教練」。而這樣的新創投,根本不該叫做「微創投」,他們真正的名稱應該是「超級天使」。

所以說穿了,微電影、微創業、微創投,根本都是站在舊產業的觀點,用舊的思維,去解讀新世界發展,因此所產生的詞彙。當然名字不重要,重點是身為創業者,你必須要抓住到底是什麼正在改變,而在這個改變中你又能夠抓住什麼機會。

共勉之。

___

給你資金,又給你 Know-how 的第六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正在接受申請,歡迎加入我們

(Photo via da100fotos, CC License)

別忘了,你面對的是兩個市場

October 3rd, 2012

自從 appWorks 管理的「本善基金」宣布成立以來,幾乎每週都有創業團隊來找我們聊增資的事情。有些團隊明顯是做足了功課才來,無論是自己的產業、市場、商業模式,還是我們的投資偏好,他都研究的非常清楚,會議可以直接的進到第二階段,開始討論為什麼他需要錢,拿到錢之後對他的公司有什麼幫助,而如果是 appWorks 投資他,我們又能給他帶來什麼價值。

有些團隊則比較嫩,第一次來的時候可能連產業的結構與趨勢都還沒什麼研究,只有一個很多人下載的 App,覺得需要資金來雇用人手完成事情,或許讀了很多我或 appWorks 經營團隊寫的文章,但其實還無法準確的抓住我們想要的是什麼。碰到這種團隊就比較辛苦,我們通常要花兩、三個月的時間來陪他做功課,幫忙他把市場、產業、商業模式通通定義清楚,確認自己為什麼需要錢,拿了錢之後又要「投資」在公司的什麼業務上面。這個過程有時候很重複、很繁瑣,但我們必須一直提醒自己,這不能怪創業者,台灣的創投過去十年幾乎沒有投資網路業,所以大多數創業者沒有經歷過增資這件事,總是有人要出來負責教會他們的第一次。

最後有一種團隊簡直讓人氣結,他們不但沒有把功課做好,重點是連銀行的存款都已經剩下個位數。他來找你的時候已經發不出薪水,哪有兩、三個月的時間調整增資計畫?這種時候我們真的是兩面不是人,如果在資訊不充足的情況下投資,那很難對我們的股東交代。但如果不投資,好像 appWorks 什麼照顧創業者都是放屁,見死都不會救。碰到這種團隊我們只好很快的進行我們的投資前調研,但成功的機率往往很低,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多半已陷入惡性循環,很難挖出什麼值得投資的亮點。

資本也是市場

所以今天要提醒創業者的,是你們面對的其實不是一個市場,你們面對的其實是兩個市場。你除了要把產品在「終端市場」成功的賣給客戶之外,也必須要把公司的股票在「資本市場」成功的賣給投資人,這樣你才能募得足夠的資金,幫助你做出更大、更新、更好的產品,把公司帶到下一個階段。資本是一個市場,因為市場裡面有很多不同種類的「客戶」,每個客戶都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願付價格,和自己希望得到的「價值」(投資報酬)。

所以創業要成功,你不僅要把終端市場研究透徹,也必須要把資本市場摸得一清二楚。你或許會問,Jamie 你不是說最好的創業公司是投資人捧著錢來找你的嗎?對,但那種公司出現的機率大概是 0.01%,更重要的是要達到那種「」的狀態,很多時候不是努力就夠了,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所以務實的創業者,當然一方面要想辦法在終端市場做出成績,試著達到無敵的狀態。但另一方面也要未雨稠繆,提早開始與資本市場互動。

所以現在請你拿出你的銀行存摺,把存款餘額除以你每個月要花掉的錢,如果這個數字在 6 個月以下,沒錯,我就是在說你,趕快拿起電話簿,開始跟創投約時間喝咖啡吧!

___

在 appWorks,我們不只投資你,還花整整六個月的時間陪你調整商業模式,帶著你學會與資本市場互動的種種。第六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歡迎你來跟我們一起學習

(Photo via ahmadnawawi, CC License)

先質,後量

September 20th, 2012

最近有三個 appWorks 團隊不約而同的在進行第二輪的增資,他們募資的原因也都一樣,就是 Product-Market Fit 已經找到,LTV > CPA 已經確認,接下來需要一筆錢招兵買馬,擴大行銷,把他們的商業模式放大、規模化。

那是讓創投非常容易決定的情境,因為這些團隊其實不缺錢,即使沒有新的資金進來,公司還是能夠以原本的速度繼續成長下去。但如果募了新的資金,就能夠用來擴增團隊,投資在行銷上面,讓公司的成長大幅加速。這是創投的資金對創業者最有幫助的時候,也是創業者最容易說服創投投資的時候 — 當然上市前的增資也很容易,不過我不認為投 Pre-IPO 可以稱作「創業」投資。

也就是說,在創業初期,其實你要求得是「質」而不是「量」,因為有了質,你可以輕易的跟創投募資,然後用取得的資金來放量。這或許跟一般認為的網路創業公式有很大的不同,那是因為在 99 年的那一波「達康泡沫」時,網路公司的價值是用會員數、流量來估計的,因為以前認為網路是新媒體,最後要靠賣廣告賺錢,所以每多一雙眼球,公司的價值就上升了一點。

但很快的,大家發現網路不只是新媒體,根本是新通路。事實上,在 2011 年,美國的網路零售總營業額高達 1,615 億美金,而線上廣告相對的卻只有 310 億,不到 EC 的 1/5。台灣更誇張,2011 年線上零售營業額高達 2,500 億台幣,然而線上廣告卻是可憐的 102 億,相差高達 24 倍。

所以現代的網路公司,看的不是眼球,而是轉換率、LTV (Life-Time Value 終身貢獻值)、ARPU (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平均每用戶營收)、CPA (Cost per Acquisition 每用戶取得成本)、留下率、回購率、客單價、病毒乘數等等這些跟產生營業額、毛利息息相關的指標。也就是說,會員數一開始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證明你的產品、你的網站、你的 App,確實有轉換出利潤的能力。

一旦品質確定了,那要放量反而是簡單的事情。所以一個網站的一開始,重點不是衝流量,而是衝轉換率、衝 LTV。一個 App 一開始,重點也不是衝下載量,而是衝 Pay Rate、衝 ARPU。等到把每個使用者的貢獻值優化到了極限,確定它比平均用戶取得成本還高時,這時候,你就可以大膽的放量,因為你知道花錢「買」來的這些使用者,幾個月之後就會幫你把購買成本賺回來,之後所有的貢獻都是你多出來的利潤。

所以在 appWorks,我們的方法論是在達到 PMF 之前 (也就是達到 LTV > CPA 之前),全力的透過育成計畫去幫助創業者優化他們的產品,提昇這些產品創造價值的能力。一旦達到了 PMF,我們再透過 appWorks 管理的 3.2 億本善基金去投資創業者,支持他們大膽把商業模式的規模化。我們認為這是最務實的創業步驟,也是成功機率較高的創業方法。

所以 appWorks 六個月育成的重點就是協助初創業者建立品質,找到 PMF,而不要盲目的衝流量。如果那是你認同的創業步驟,第六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正在接受申請,我們誠摯的歡迎你的加入。

(Photo via gigi62,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