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Facebook’

關於「賺錢」

September 18th, 2012

今天在 New York Times 讀到了科技作者 Nick Bilton 寫的一篇 Disruptions: Let Silicon Valley Eat … Ramen Noodles? 這是一篇關於「創業與賺錢」的文章,內容在討論為什麼矽谷的創業者每個人都說不愛錢,可是一旦公司被買掉、上市,賺到了錢之後,卻又變得非常的揮霍。

他舉例 Yammer 的創辦人 David Sachs 把公司用 12 億美元的高價賣給微軟後,轉頭馬上就花了美金 140 萬幫自己開了場生日派對,還請到知名的饒舌歌手 Snoop Dogg 來炒熱場子。Facebook 上市以後,持有最多公司股票的員工馬上組成了「新貴 250」俱樂部 (TNR 250 = The Nouveau Riche 250),常常秘密聚會討論該買哪條船、哪架飛機、哪座島來讓犒賞自己。

最後,Nick 為這整件事情下了一個這樣的結論。

這裡的人們假裝他們不愛錢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裡面最成功的一些人真的不愛錢。

蘋果的共同創辦人 Steve Jobs 從來不是受了錢的驅使而做任何事情從,Facebook 的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也非常公開、誠懇的表現出他專注的點是建造一個偉大的公司,而不是一個停了六台車子和一堆玩具的車庫。

Elevation Partners 的創辦人 Roger McNamee 說:「Steve Jobs 講得很清楚:『改變世界,然後世界就會好好的回報你。』然後像 Mark Zuckerberg 等人也的確追隨著 Jobs 的路線,但我想每 10 到 100 個創業者,才會有一個真的是那樣。每有一個 Mark Zuckerberg,背後就有 10 個創業者只是在假裝他們是 Zuckerberg。」

矽谷其實不需要假裝它不愛錢,負責任的花費是好事,專注在讓好的新創公司成長當然更好。我們已經有夠多的人假裝他們是「太陽王」了。

閱讀 Nick 的文章,你會發現他的邏輯有些奇怪,他指控矽谷的創業者其實偷偷在愛錢,只是表面上不說出來,但舉出來的例子卻又無法呼應他自己的說法 — 如果愛錢的話應該把錢死守在銀行裡,可是例子中的矽谷創業者卻拼命的在想辦法把錢花掉。解釋起來其實很簡單,因為 Nick 把「錢」和「財富」搞混了。

再說一次,財富不是錢,財富是我們「想要」的東西,裡面許多是錢買得到的,也有不少是錢買不到的。而每個人的財富,當然也與其他人的不同 — 每個人想要的東西,本來就與其他人想要的東西不同。

Steve Jobs 與 Mark Zuckerberg 的財富,他們想要的東西,是在地球上留下他們長長的足跡。因此錢不重要,因為錢或許能買到一個腳印,但絕對買不到那條足跡。但他們身邊的人的財富,他們身邊的人想要的東西,可能與 Jobs 和 Zuckerberg 有些差別。他們身邊的人想要的是豪宅、是私人飛機、是遊艇、是擁有一個島嶼,所以如果公司能夠賺大錢,幫他們得到他們要的財富,那他們會繼續協助 Zuckerberg 得到他的足跡。如果公司不能賺大錢,不能幫助這些人得到他們的財富,那他們可能就會跳槽去別的地方,別的讓他們可以得到他們的財富的地方。

而這些財富,這些人們想要的東西,其實都沒有「對」與「錯」的差別。只要不是傷害別人,只要不是靠搶奪偷竊,賺到錢的人本來就有資格決定他想要買的東西,他們想要過的生活,那是他的人生,他的自由。

當你想通了這些事情,那麼所謂每 100  個創業者才有 1 個 Zuckerberg 的說法就變得平淡無奇,這世界上本來就很少人有相同的興趣組合。而當你是一個硬派的創業者,你或許是以「改變世界」為畢生的志業,但千萬別忘了,你還是要照顧到海賊船上每個人的需求。

所以最終,公司還是要幫員工與股東賺到一定的錢,他們才會繼續支持你得到你的財富,否則他們隨時可以跳去支持別的可以幫他們得到財富的另一個船長。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關於創業、賺錢與財富,一切就都清楚了。

___

看來我 9/22 (六) 應該會在矽谷辦個小聚會,有興趣一起來聊創業的朋友,歡迎寫信到 mr.jamie.blog [at] gmail.com

(Photo via jdhancock, CC License)

Facebook World Hack Taipei 的幾個感想

September 12th, 2012

昨天在 Facebook 的邀請下去了他們主辦的 World Hack Taipei 當評審。一早大約有 200 位「Hackers」報到進場,經過一整天的努力,最後有 34 組團隊上台,分別用了兩分鐘的時間 Demo 了他們的成果 — 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當表現的時間只有這麼短,團隊一天下來的思考與整理,和過去 Hacker 生涯累積的功力,要在一瞬間全部爆發出來,觀賞起來其實是蠻有啟發的。

比賽的最後是 XditePaperclip.io 得了大獎,可以飛到矽谷去跟全世界的 Hackers 再比一場。這是評審們一致的選擇,私底下我也蠻高興的,由她代表台灣出國比賽,其實非常好的人選。

不過今天的重點不是誰得了獎,而是昨天一天的觀察下來,我學到了什麼。以下就是我整理的一些重點:

Facebook 動態的加值

有好幾個團隊試著拉出使用者自己或是朋友的 Facebook 動態歷史,然後再從那邊加值。這是非常有道理的一件事情,我們每天分享那麼多東西到 Facebook,雖然不是每一則故事都很有意義,但中間總些是可以拿出來回味再三的。Facebook 自己每天處理上億則新動態都來不及了,實在沒有時間開發太多幫助使用者回收舊動態的功能,而這裡,就是第三方開發者可以切入的地方。

像是昨天獲得最佳遊戲獎的 Memory Millionaire,他們把你朋友過去某段時間的動態拿出來當「百萬大猜謎」的題目,讓你猜猜某一段話是誰說的,還可以跟另一個朋友比賽,就是非常棒的題目。另外,獲得評審特別獎的 Feed Manager,用一個「我的最愛管理員」使用介面,讓你可以把喜歡的書籤分類整理起來,也是很不錯的方向。還有 Wall++ 與 Monkey Memory,都做出了讓你可以按時間或是關鍵字檢索朋友動態的搜尋引擎,也是很有價值的功能。

Facebook Login 與行動

在行動的世界,最討厭的就是好不容易下載了一個新的 App,一打開卻還要叫你「註冊」這件事情。在手機上輸入是很不方便的,而且使用者往往只有 5 分鐘的時間,如果你沒辦法馬上給他一些價值,其實是很難把人留下來的。所以當 Facebook 已經有超過 5 億的活躍行動用戶,你應該好好利用它來降低使用者的進入門檻。提供 Facebook Login 是最基本的,至少讓使用者可以更快體驗到你的主要功能。

FB Login 之外,如果能夠用他的朋友與朋友上傳的內容來加值,那就更棒了。這次的 World Hack 由於是 Facebook 主辦的,所以幾乎每個 Mobile App 都有好好利用這些邏輯,但我認為這其實可以被更廣泛的使用。尤其是新的 App 來說,降低使用者的進入門檻其實比什麼都還重要,但也往往是最被開發者忽略的。

以 Facebook 為行銷通路

除了 Login 和挖掘有價值的資料以外,其實 FB 還是很重要行銷通路,尤其是當使用者自願的分享他們的故事回 Facebook 時,那往往對他們的朋友有不小的吸引力,能夠成為一個贏來的媒體。Facebook 的 Open Graph 提供了很多貼回的功能,這次 World Hack 的團隊也多有運用,也是我認為更多網路創業者應該學會利用的通路。

所以以上,就是我昨天下來的幾個心得,與大家分享,希望對你們正在建造的產品與商業模式有所幫助。

___

一天一錠,效果一定,歡迎訂閱 MR JAMIE 電子報

 

行銷的圈圈

July 26th, 2012

我發現「行銷」是一個很難學的東西,因為它裡面埋藏有太多互相拉扯的因果關係,因此需要長期的實際經營才能夠有所體會,但糟糕的是大多數的人對它卻有很深的誤解,所以往往連學習曲線的第一道關卡都無法跨過。昨天 Seth Godin 在他的網誌貼出的「The Circles of Marketing」,剛好圖解了我的這個感覺。

對大多數第一次搞行銷的人來說,行銷 = 廣告,也就是上圖從外圍算來的第二個圈圈。因為在搞行銷之前,我們都只當過「潛在客戶」,所以長期留下的印象,行銷就是企業透過廣告把產品推廣給你的過程。另外,對於很多在大企業,尤其是科技業,服務的行銷人來說,行銷也往往就只能有廣告,因為產品是從天上 (老闆、RD 部門、國外) 掉下來的寶物,而你的工作就是用力的嘶吼,想盡辦法把這個鬼東西賣出去 — 他們沒有 USB,只有我有 USB!

但行銷當然不只是那樣。再往裡面一個圈圈,那是你產品與品牌的「忠實粉絲」,對他們的行銷,你必須要講動人的故事,你必須要「激活」他們,讓他們去影響他們的朋友 — 所謂「社群媒體」、「平行行銷」、「病毒傳播」、「贏來的媒體」。

再往內一層,是最常被忽略的,那就是讓你的產品更加好用,像是新手上路,像是線上支援,像是熱線號碼等等。在這裡,你雖然沒有改變產品本身,但是你改變了產品與使用者接觸的經驗,讓使用者留下了更好的印象。沒錯,客服其實是非常重要的行銷,這也是台灣大哥大當初在電信大戰中擊敗列強,最後能威脅偷跑了好幾年、家大業大的中華電信最重要的武器。

而最後一層,其實就是你的產品本身。一個好產品,尤其是「內建病毒」的產品,根本就不用花什麼力氣推廣,因為它們會行銷自己 — Dropbox 與 Facebook 都是最好的例子。這也是大多的行銷人最無力的地方,因為他們無力改變天上掉下來的產品,卻被要求要有好的市場表現,所以每天都在重複做事倍功半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這五個行銷圈圈的經營,越裡面越花功夫,也要越久的時間才會有效果。但是相對的,一旦你在核心中找到了成功,那這個成功也往往是更持久的。或者說,當你在外圍的圈圈用盡了力氣,卻發現無法有任何效果時,那就表示核心出了問題,你必須要從裡面開始改善。

這樣你就知道,為什麼我們說創業的第一步,必須是從「做出人們想要的產品」開始的。

___

PS. 如果你有注意到的話,Circles of Marketing 其實就是 TAP FURRR 的鳥瞰圖 (從上往下看)。

一天一錠,效果一定,歡迎訂閱 MR JAMIE 電子報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