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Facebook’

後「股東權益最大化」時代

May 9th, 2012

我永遠記得我在 Stern 上的第一堂企業財務課,有多麼的震驚。我當時選的是 Ashworth Damodaran 教授的課,Damodaran 是北美非常知名的財管權威,他寫的財務課本更是被 CFA (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考試列為指定參考書。

開宗明義第一堂課,他站上台就說:

企業存在的目的,在於最大化「股東得到的價值」。

因為股東才是企業的真正擁有者,所以企業存在的目的,必須最大化它的持有者能夠獲得的利益。另外,Damodaran 也堅持企業不應該分心於環保、公益、社會責任,應該把利益分配給股東後,讓股東自己決定要捐獻到哪裡。

我當時其實是被他說服的,因為他說的話邏輯上非常合理。事實上,大多數 MBA (企管碩士) 學生都被灌輸這樣的觀念,當然畢業後到了職場,不一定每個人都會真的去實行 (他們可能忙於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但如果你問他們企業存在的目的,90% 都會回答你「Maximize Shareholder Value」。

但是這些年來,我開始有了不同的領悟。你看,所謂的股東才是企業的真正擁有者,那是非常「資本密集」的概念。在製造業的時代,蓋一條生產線要 10 億、100 億,整個公司的價值幾乎都是由「資本」去形成的,所以要說股東是企業的擁有者,那是正確的論述。

但我們已經要從「資本」密集的社會,漸漸走向「知識」密集的社會。在一個網路公司,當每天晚上下班,同仁通通回家的時候,公司的價值也等於都跑光了。因為「人」才是知識的載體,而他們只需要非常小的資本,就可以維持運作 (你知道 LCD 產業一年賠掉的錢,夠養多少網路公司嗎?)。在這樣的世界,我認為出「資本」的「股東」才是公司至高擁有者這樣的概念,應該要被推翻。

事實上,在一個知識密集的公司裡面,每個員工的貢獻可能都比當初出資的股東還高。在 LCD 產業,每個 100 億買到的生產線都差不了多少 (否則大家也不會這麼賠錢),但是在網路的世界,Google 花幾十億「買」來的 Google+ 和 Facebook 股東也花幾十億「買」來的 Facebook.com,那可是有天壤之別。而這中間的差距,就是員工的貢獻。

所以員工是知識密集企業更重要的價值產生者,因此現代化的公司應該要彰顯他們的權益。最簡單的方式當然就是讓每個人都成為股東,透過技術股、選擇權,讓他們用產生的「價值」去換取公司的「擁有權」。這件事情很多公司本來就有在做,但在普及度與比例上我認為還要更反映現實 — 也就是每個人都應該要擁有股票,不是只有管理階層。而團隊合起來持有的比率,應該也要遠遠高過「出資」股東的比率,就像 Google、Facebook 這些成功的網路公司一樣。

過去 200 年的工業革命過程,我們累積了很多在「資本密集」世界非常合理、非常有用的觀念。但在進到「知識密集」時代的今日,這些觀念裡面有很多都必須被推翻。尤其身為創業者,我們更不能因循常規,我們應該要去思考,每個方法背後的邏輯,和在新的時空背景下是否有別的可能。

以企業存在的目的來說,我認為我們已經走入「Post Maximize-Stockholder-Value」時代,必須更重視員工、客戶等所有「Stakeholders」得到的價值。

*篇幅的關係我們先不聊企業責任的那個部分

(Photo via bikoy, CC License)

請問,創業要怎麼開始?

April 27th, 2012

appWorks Demo Day #4 前為了專心在準備工作,所以近一個月暫停了我的演講行程,換來的結果就是這陣子瘋狂的還債。光是過去的這兩禮拜,我就跑了聯合晚報、台大新聞所、世新傳管、創投公會、成大三創學程、成大學生論壇,還有開南大學等七場,要說是全省跑透透再加上馬不停蹄,也一點都不為過。

其中我特別喜歡面對學生,尤其是跟他們 Q&A 對話,因為從他們的問題裡面,你可以聽到年輕人們對於未來有什麼渴望,對於「創業」這件事情又有什麼困惑,更知道該如何幫助他們。

而要說到這兩個禮拜來最常出現的問題,那大概非「創業要怎麼開始?」莫屬。

說穿了我其實不太會回答這個題目,因為對我來說,創業的開始就是動起來,就是看到一個問題,著手開始解決它。當然也有另一種情況是看到一個機會,然後開始動手追求它,不過反正就是開始了。這有點像是我想跑步,下一秒我就開始跑步了,實在很難解釋要「怎麼開始跑步」這件事情。

第一次創業,籃球校隊學長 Louis 想要複製 Dell Computer 的 Direct Marketing 商業模式,他知道我會組裝電腦,所以找了我一起。我們又找了一些資工系的學弟,然後就開始動手建造 Hotcool.com 的電子商務平台。一開始根本沒有辦公室,網站好了之後幾個人就在家裡用後台上架產品,接著就開賣了。偶爾我們去 Louis 家開會,不過大多的時候我們可以隨時在遠端工作。一直到訂單開始進來,我們需要開發票,才設立了公司。又到了單量開始增多,需要一個倉庫,我們才租了一個辦公室。所以從那之後,我一直認為「設立公司」和「租辦公室」,只是創業到了某個程度,才被迫要去做的事情,而不是從一開始就該考慮的東西。

這個問題還有另一個變種,那就是「我有一個好的 idea,但是不知道要怎麼做出來」。那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問題,因為它代表的是「缺乏執行能力」– 就好像你要開餐廳,但卻不會煮飯一樣。那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因為除非你能趕快學會煮飯,或是能夠找到一個會煮飯的夥伴,否則你最多就是成為《社群網戰》裡面的那兩位可悲的划船隊員。

或許你不知道,其實「鼎泰豐」一開始根本不是鼎泰豐,幾十年前,這對創業夫妻本來是賣食用油的。但 60 年代罐裝沙拉油出現,讓他們的生意一落千丈。苦惱之餘,他們看到門口老兵擺攤賣的小籠包,生意蒸蒸日上。所以他們就去學做了小籠包,然後把食用油的生意 Pivot 成點心餐廳,又經過 30 年的努力,才成了今天的跨國企業鼎泰豐。

幾乎 99% 的創業開始就是這樣,往往都不是什麼太棒的 idea,前面的幾個嘗試也通常都會失敗。但那沒有關係,因為也就是在失敗中,你會找到更棒的 ideas。所以如果你想跑步,那就開始跑吧,何必多想呢?

第五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申請 — 最後三天

(Photo via martingarri, CC License)

Facebook 開始衰退了嗎?

April 26th, 2012

無庸置疑,即將上市的 Facebook 是這個十年的網路巨獸,就像 Google 是上個十年的巨獸一樣,也就像 Yahoo 是再上個十年的巨獸一樣。

在這個十年,上上代的拳王 Yahoo 已經從巨獸變成了恐龍,先迷失了方向,接著開始 CEO 亂入,最後落得裁員、重組。在這個十年,上代拳王 Google 則出現了老化的象徵,Yelp、Groupon 先後拒絕了 Google 的併購,Google+Google Drive 等「Me Too」產品的推出,也一次次告訴世人 Google 已經從創新者變成了追隨者,從攻擊方變成了防守方。

問題是,目前看似所向披靡的 Facebook,可能有衰敗的一天嗎?從前面兩朝的「霸業」來看,這似乎是人類組織必然的走向。更重要的問題是如果它將會發生,那會是什麼時候?取而代之的下代拳王,又會在哪裡?

有趣的是,Larry 與 Surgey 開始建造 Google 的一天,正好是 Yahoo 上市的 1996 那年。而 Mark Zuckerberg 開始寫 Facebook 的時候,也剛好是 Google 上市的 2004 那年。所以如果歷史是任何教訓,那或許即將會成為下代拳王的網路公司,根本不是目前桌面上的任何玩家,有很大的可能,他根本還沒出生。

但即使下代天子可能尚未出現,從 Facebook 最新公佈營運數字,我們卻看到拳王卻已經開始出現了疲態。2012 年的第一季,他們繳出了 10.6 億美金的營業額,雖然比去年同期成長了 44.7%,卻比上一個季度衰退了 6.5%。這其實不打緊,因為第四季本來就是美國人的感恩節、耶誕節旺季,廣告主往往會把 30%-40% 的預算集中在這一季執行,所以本季 Facebook 的營業額只小輸上季一點,那其實算是還在成長。

令人擔心的是 Facebook 的其他數字。首先是「營收成本」的快速上升,也就是毛利的快速下滑 — 11Q1-11Q4-12Q1 分別是 77.2%、78.2% 與 73.8%。在短短的一季之內,Facebook 的毛利就下跌了 4.3%。這還不打緊,從去年第四季到今年第一季,雖然營業額微幅下跌,但 Facebook 投資在行銷上的費用卻大幅上升了 12.2%。也就是說,Facebook 花了多投資了 5,700 萬在取得營收上面,但換來的卻是 7,300 的營收減少。還記得嗎?這代表著「Operating Leverage」的消失,進入邊際效益遞減的世界。

當然這只是一個季度的資料,拳王或許只是喘口氣,不一定真的是開始老化。在下一個季度,Facebook 即將正式成為上市公司,而從那裡開始,我們將可以持續追蹤他的健康指數。網路的世界真的變化的很快,入行以來,我已經看到的三代霸主的興起。而既然取 Facebook 而代之的公司很有可能尚未出現,那代表著每個人都還有機會。想到這裡,我開始為現在的創業者感到無比興奮。

第五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申請只剩四天

(Photo via barackobamadotcom,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