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Google’

Facebook 大舉入侵「App 廣告聯播」市場

September 21st, 2012

自從 Facebook 在 2010 年推出 Like Button (讚),並且逐漸為眾多網站所採用以來,大家就一直在說 FB 的野心是藉由 Like Button 所收集到的使用者資料,未來成為一個巨大、比 Google AdSense 更精準的廣告平台。那個未來現在來到了,Facebook 在日前正式宣佈跨入廣告聯播網的業務,更重要的是,他們選的不是已經很擁擠 Web 廣告市場,他們選擇的是正在飛速成長、戰國時代的 App 廣告市場

這對於網路廣告市場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長久以來,廣告投放只能根據內容相關性 (Google AdSense) 或是使用者的瀏覽行為 (Google AdChoices) 進行優化,即使投放在特定媒體網站,也只能大略的知道該網站使用者的樣貌,無法精準的只對你想要的目標客戶 (Target Audience) 進行投放。

但 Facebook 的廣告平台將能夠做到這樣的精準度。你不僅可以針對內容、針對瀏覽行為去投放,你甚至還可以非常明確的指定目標客戶的年齡、學歷、工作、居住地,甚至是興趣、按過哪些讚。這讓個人等級的「精準行銷」成為可能,也將大幅的改革網路廣告市場 — 你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 Google 急著推廣 +1 按鈕了。

而 Facebook 選擇正在興起的 App 廣告市場作為切入點也是非常聰明的策略。Web 廣告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極度專業分工、列強割據的擁擠產業,這時 Facebook 要以新平台之姿進入,不是不可能,而是一場很難打的仗。況且當美國使用者已經平均每天花近 1/4 的時間在 Facebook 上面,光自家的廣告就已經做不完,FB 並不急著把手伸到其他的網站去。

相反的,在 App 的世界,廣告聯播網還處於非常早期的戰國時代,第一名的 Google AdMob 在北美也只有 25% 的市佔率。另外,在使用者黏度上,Facebook App 雖然有眾多的活躍用戶,但在佔據使用者的時間比上卻是遠低於他們網站所產生的黏度。

所以 Facebook 從 App 廣告聯播開始切入市場,是非常合理的選擇。事實上,在 App 的世界,由於眾多賺錢的遊戲廠商非常敢花錢導下載,廣告的營收轉換表現其實比 Web 上來的好很多。目前在北美市場,「買」一個遊戲下載可以高達 10-20 塊美金,在亞洲市場,CPI (Cost per Install) 也有 2-5 塊美金不等的價碼。所以這個市場不僅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連產生營收的能力都比 Web 來得強,也難怪成為 Facebook 切入廣告連播網的首選。

總之,網路真是瞬息萬變的世界,永遠都在洗牌,也永遠都有新的機會。Facebook 這個策略最終會是成功的 Pivot,還是失敗的嘗試,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___

在變動迅速的網路世界裡創業,你需要一群夥伴隨時協助你與世界同步,appWorks 的 120 個團隊校友網路,正是最好的互助平台,第六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已經開始接受申請,歡迎加入我們

(Image via TechCrunch)

如果員工們只是怕你…

August 3rd, 2012

如果員工只是怕你,那他們只會努力著不被你開除。唯有當他們尊敬你,才會拿出世界級的作品。– 謝霆鋒, CEO, Post Production Office

在 Google 的網站上,你可以找到他們的經營理念,標題為「十件我們知道是對的事情」:

專注把使用者服務好,其他的好事就會跟著來

Google 從一開始就專注在提供使用者最棒的體驗,他們的搜尋結果絕對無法用金錢收買,周邊的廣告也清楚的標示,並且努力的讓它們與你在找的事物有關連,而不是在打擾你的使用。(對比是電視廣告,它們總是從中間切斷你的觀賞。)

最好把一件事做得非常非常好

Google 就是搜尋,他們把搜尋做到極致,然後再把這個東西帶去改革其他產品,像是 Email  和地圖。

快比慢好

Google 致力於提昇產品的速度,無論是搜尋的結果,或是 Chrome 瀏覽器開啟的速度。

在網路上,民主的效果很棒

Google 搜尋的結果能夠這麼準確,原因是它根據人們連結網頁的行為來判斷排名,所謂的 PageRank

即使當你離開桌子,還是有可能需要答案

越來越多人在行動上網,也越來越多人需要在移動找尋答案。

不需要為惡也可以賺錢

Google 是一門生意,但他們謹守搜尋結果不可被收買、廣告內容不用浮誇、明確標註廣告等等原則。

這世界上永遠有更多的資訊

Google 的任務是整理全世界的資訊,而這個世界永遠有整理不完的數據。

資訊的需求是無國界的

Google 總部設置在加州,但是他們致力於服務全世界的使用者。

嚴肅不需要西裝

Google 在解決的資訊問題是非常嚴肅的,但這不代表他們的員工不能輕鬆、快樂的工作

偉大還是不夠好

建造一個偉大的公司只是起點,不是終點。他們設立暫時無法達到的目標,所以大家才會努力的進步。Google 永遠不滿足,而那正是他們進步的動力。

如果你注意到,這十個價值觀中,從來沒有提到服從、紀律、準時上下班、打卡、股東價值、同業最佳等字眼。Google 能夠有這麼讓人尊敬的企業文化,能夠這麼長期的在市場擁有它的影響力,我想光從這一個理念頁面,你就可以看出他們的思想深度和高度。這裡面的許多觀念,我認為是值得所有網路公司學習的。

___

歡迎到 Google+ 上與我們聊更多的 Google

(Photo via gcoldironjr2003, CC License)

「更便宜」之前,你必須要先「更有效率」

May 28th, 2012

這個東西居然要賣 1 萬塊,我來做一個一樣的,然後只賣 8 千,一定可以贏過他。

這幾乎是我們最常聽到的一種創業點子 — 找一個市場上價格 (毛利) 不錯的產品,做一個山寨版,然後用更便宜的價格賣。反正我只要願意少賺一點,薄利多銷,一定可以賣贏原來的廠商。

這樣的「削價競爭」策略聽起來很合理,直到你去想想這個賽局的下一回合。假設你真的做出來了,初期也賣得不錯,請問「衛冕者」可以如何反擊?首先,他可以跟你進行價格割喉戰,比比看誰的財力雄厚。再來,他可以採法律途徑整你,你猜誰請得起張牙舞爪的律師?他還可以向通路施壓,不准他們進你的貨品。最後,他甚至可以在供應鏈上搞你,把你的代工廠挖走,或是讓你拿不到關鍵的零組件。

所以對於一個沒有規模經濟的創業者而言,單純的「更便宜」事實上不是一個選項。如果你想要在市場上真的打敗衛冕者,最終你還是必須要比他「更好」。注意這裡所謂的「更好」,不一定是在產品上的「功能更多」或是「更棒」。事實上,新創打敗衛冕的方法,往往反而是「更少」加上「更有效率」。

DuckDuckGo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比起 Google Search,它少了 80% 的功能,但好死不死那些也剛好是大多數人用不到的東西。所以一旦人們開始發現 DDG 的「好」,這個產品也就這樣在市場上起飛了 — 下圖是 DDG 的使用量成長情況。更重要的是,當 Google 有 3 萬名員工,其中可能有上千人負責搜尋的營運,DDG 卻只有兩個人。所以這個創新者不只在產品的「市場效率」上勝過衛冕者,連公司的營運效率也高過許多,這才是會讓 Google 嚴重頭痛的地方。

今年即將突破 40 億台幣營業額的 Lativ 又是另一個好例子。Lativ 的創業靈感來自 Uniqlo,但它並不只是產品跟 Uniqlo 一樣好,價錢又比 Uniqlo 便宜一半而已。跟 Uniqlo 的實體生意比起來,Lativ 的電子商務少了房租、銷售員等固定費用,更重要的是能在產品週期與行銷策略上更快速的反映市場情況,這種效率才是 Lativ 真正讓 Uniqlo 傷腦筋的地方。

所以說穿了,更便宜其實是一個很容易的策略,把商品標簽拿起來,用支筆寫上更低的價錢,誰都會。但是真正能夠長期支持更便宜的,其實是背後的「更有效率」。新創者當然是資源匱乏的那一邊,所以無論如何,你終究必須學會用效率打敗對手。因此,先別管削價,想好怎麼真正的做出效率,那才是創業的王道。

(Inspired by Seth Godin; Photo: anaxila,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