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iPod’

全世界都不是笨蛋

November 1st, 2012

初創業者容易犯的一個毛病,就是覺得別人都太笨了,才會用那麼笨的方法做事情,明明我想出來的這套新東西就好很多,全世界應該立馬換用我的這個產品。

但往往,等到他好不容易把那個新東西做出來,才會發現全世界的人都不想買單。

為什麼?原因其實很容易解釋,因為全世界的人都不是笨蛋。商業是達爾文「物競天擇」的世界,公司是物種,市場是天,公司負責演化,而市場決定誰生存下來。所以現行普及的方案,必定是激烈競爭後,由「天」決定讓它留下來的。真正「笨」的產品與公司,老早就被市場淘汰,哪有可能成為一個繁盛的物種。

也就是說,當你覺得某個東西很笨的時候,它對於「天」,也就是市場來說,其實是聰明的恰到好處,也因此生存了下來。至於所有過度聰明,或是過度愚笨的相似物種,往往不是沒有被嘗試過,而是在競爭的過程中,被市場淘汰掉了。

也就是說,當你覺得「這樣做不是比較好嗎?」的時候,你的解決方案往往有某種不符合市場實際需求的地方,很有可能是營運成本太高導致終端售價遠高於市場的願付價格、很有可能是太難上手、也很有可能是大多數人根本沒有這樣的需求。

唯有一個例外的時候,就是當出現 Paradigm Shift 時。這個東西中文多翻成「典範轉移」,但我覺得翻成「環境劇變」還更容易解釋一點。如果市場是達爾文生態圈,那當物競天擇好不容易達到平衡時,什麼時候會產生新物種?沒錯,就是當環境出現劇變的時候。

突變者的唯一機會,就是當 Paradigm Shift 正在發生,但目前主宰的物種沒發現,或是來不及適應的時候。iPod 搭著音樂數位化的 Paradigm Shift 打敗了 Sony 的隨身聽,iPhone 則搭著多點觸碰與行動上網的 Paradigm Shifts 打敗了 Nokia 與 Blackberry。Facebook 搭著實名制、真實人際和社群遊戲的 Paradigm Shifts 打敗了 Myspace,而 WhatsApp, WeChat 與 Line 則搭著行動上網普及的 Paradigm Shift 取代了 MSN Messenger 的主宰地位

所以,要成功顛覆一個產業,你不但要深入了解這個產業原來運作的模式,還必須要知道有沒有正在發生的環境劇變,將會影響這個產業的運作邏輯,讓你這個突變者有機會乘虛而入,與原本的主宰競爭。相反的,當沒有 Paradigm Shift 發生時,如果你只是在某個功能上比原本的產品稍稍改進,那往往是無法打敗現今的主宰的。

當然,人為的除外,在大自然界,環境劇變發生的情況是很少有的,因此物種演化的速度也相當的緩慢。但在商業的世界,環境變遷的速度不但比自然界快許多,而且還有越來越加速的情況。Facebook Open Graph 平台、社群媒體、病毒行銷、行動上網、後 PC 裝置、3C 產品的上網化 (智慧電視、智慧相機) 等等,都是正在發生的巨大環境變遷,也是破壞創新者可以利用來突破在位者霸權的 Paradigm Shifts。

全世界都不是笨蛋,多一根尾巴的恐龍不是比較好的恐龍。找出正在撞地球的彗星有哪些,然後演化出更能適應劇變後環境的新物種,才是在創業世界生存真正的方法。

___

11/7 (三) 1:00PM 歡迎到「appWorks Demo Day #5」來看看所有參與第五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團隊們,觀察到了哪些環境的變遷,又演化出了哪些更新、更強悍的物種。

(Photo via jdhancock, CC License)

Steve Jobs 的貢獻

November 7th, 2011

由於彭教授的幾篇文章,近來網誌圈開始辯論起 Steve Jobs 對人類的貢獻,和他與 Bill Gates 的差別。我覺得這些辯論很好,無論是參與討論的人還是讀者,應該都會從過程中有些收穫。但也想提醒大家辯論要針對事情,我知道很多人是 Steve Jobs 的粉絲,所以無法接受偶像被批評。但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的人,更沒有神,所以我們應該要能夠討論每個人對這個社會的貢獻,也從他沒做好的事情中學習。

這個網誌的長期讀者都知道我不是 Steve Jobs 的粉絲,我很尊敬他做的一些事情,但也不能認同他的另外一些觀念。但今天我想要針對近來的辯論,提出一些大家遺漏的觀點。這不是要支持任何一方,只是要讓這個討論更加豐富,讓大家都能從中學習、進步。

Steve Jobs 打破了電信商的寡佔

不,Mobile Apps 並不是 Apple 的發明,但在還沒有 iPhone 以前,幫手機開發遊戲/軟體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務 — 不相信的人可以找 Tempo/Cjin 聊聊。你必須要幫某某電信測試 200 台手機,好不容易 QA 完成,軟體上架,還得讓他們抽 15-50% 不等的營收 (謝謝 Cjin 留言分享台灣的數字,美國據我所知大約是 50%)。

但 Steve Jobs 和他的 iPhone 穿透了這個寡佔市場 (還順便把 Android 也拉了過去)。現在,數以百萬計的軟體工程師可以靠開發 Mobile Apps 生活,創造價值。在台灣寫的 Apps,也可以賣到全世界。這是一場巨大的通路革命,對全體人類而言,是非常大的價值。

Steve Jobs 改革了音樂產業

在還沒有 iTunes & iPods 以前,人們沒有方便的管道可以購買數位音樂,所以許多人選擇非法下載。但在 Steve Jobs 成功的讓大多數唱片公司加入 iTunes 之後,情況開始大幅的改善 — 北美非法下載的比率,已經降到了 25%。而 iPhone/Android 的普及,更讓 Pandora、Spotify 等音樂服務,得以產生更多的營收,回饋給音樂產業。人們還是很愛聽音樂,還是很願意付費購買、訂閱好聽的音樂,他們只是需要一個方便的管道,而是 Steve Jobs 領導改變了這件事情。

Steve Jobs 讓更多人可以用電腦

我們聽到太多的故事,爺爺、奶奶本來無法使用電腦,但他們居然可以學會 iPad,因此可以方便的看到孫子的照片,和他們透過 Skype、Facetime 聊天。而也有越來越多的小孩子透過 iPad 學習、閱讀。也就是說,當 Steve Jobs 把 iPad 做成一台更容易的電腦,同時也讓更多人可以使用,大大縮小了這個社會的數位落差。

周邊效應

沒錯,我也不贊同蘋果的高毛利策略、壓榨勞工、對開發商過度嚴苛,和他們沒有「直接」對環境、其他人類創造的貢獻等等情事。但與此同時,我認為你也必須知道,Steve Jobs 和他的團隊,在過去的 15 年中,對於我們這些「小傢伙」,所造成的「間接」貢獻,事實上比你想得還要多非常多。

這世界總是一體兩面、非常複雜,黑白灰三色更是永遠重疊著。身為創業者,你必須要能夠看得更廣、更遠,更要養成獨立判斷的能力。Steve Jobs 不是神,可能也不是偉人,但他對這個世界的所有貢獻,值得大家深入研究,好好珍惜。

加油加油!

(Image via joi, CC License)

流言終結者 #6:「快點,你需要先進者優勢…」

October 11th, 2011

一直以來我對經濟學和管理學都非常有興趣,因為它們常常可以幫我們解釋一些社會現象發生的原因,例如:通貨膨脹、房地產泡沫等等,所以雖然我大學的主修是工程,但還多拿了一個經濟輔系,後來到紐約大學念的也是企管碩士 (MBA)。

不過當你同時也是一個受工程師訓練出身的科學家,那就常常會發現經濟學裡面,其實也存在著許多過度簡化的模型,和背後不合理的應用。創業者常常掛在嘴上的「先進者優勢」,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

經濟學上所謂先進者優勢,指得是一個產業的先驅公司,相較於後進的競爭對手,「應該」存在著許多優勢,例如:可在對手未出現前先搶下大塊地盤,對市場定價的擁有主動權,以及在產業標準制定過程上的影響力等等。所以個別公司應該要試著洞燭機先,比對手們領先一步投資新領域,而創業者更是動作要快,而且重點在於想出創新產品,打開所謂的「新藍海」。

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我在 Stern 的市場學老師 Peter N. Golder 的實務調研結果,證明了在真實世界,先進者優勢是不存在的。他和南加大的 Gerard J. Tellis 教授合作,長期追蹤了 66 個新創產品領域的發展,結果發現,十年後先進者還維持領先的,竟然只有 6 個。也就是說,在絕大多數 (91%) 的情況之下,後進者是能夠超越先進者的。

舉例來說,第一個推出網路搜尋的是 Excite,而 Google 則是比 Excite 晚了足足 4 年出現,結果呢?短短的 4 年內,Google 就成功取代了 Excite,成為網路搜尋的龍頭。另外,Audio Highway 早在 1996 年就搶先推出 MP3 隨身聽,而蘋果的 iPod 則是遲了 5 年才姍姍來到,但結果卻在短短兩年就成功奪下領先者寶座。

為什麼理論和現實有這麼大差距,其實就是過度簡化的關係。首先,「先進者優勢」假設所有人對於市場和消費者都是充分理解的,光這點就是非常非常大的假設。事實上,在新產品種類被創造的過程中,充分理解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狀況。在真實的創業過程中,你對市場的掌握往往是未知遠大過已知,只能靠不斷的嘗試、收集回饋,慢慢的撥開層層的迷霧。所以雖然先進者可以比後進者多嘗試幾次,但後進者也可以從先進者錯誤的嘗試中學習,節省許多寶貴的時間和資源。

另外,經濟學基本上假設所有人是「完全理性」的,但很可惜這點在創業者上卻常常不適用。創業者之所以會成為創業者,尤其是那些早期開發新品項的人,往往是對於創造這個東西充滿著熱情,非得做出心目中那個理想的產品不可。所以他們雖然是先進者,但卻常常因為過於執著於自己想做的東西,因而忽略了市場的反應,反而失去了應該有的優勢。這時,身為一個後進者,你只要仔細觀察,把他們失敗的東西做對,就能夠成功後來居上,奪取這個市場。

所以記住,創業別急,好好觀察前人犯了什麼錯,當一個聰明的後進者,才是真正的通往成功的道路。

而除了觀察跟自己類似的先進者,觀察其他網路創業團隊做對了什麼、做錯了什麼,也很有幫助。第四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歡迎你加入我們。

(這篇文章編輯後的版本,刊登在 2011 年 9 月號的《30 雜誌》上;image via kwc,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