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wealth’

關於「賺錢」

September 18th, 2012

今天在 New York Times 讀到了科技作者 Nick Bilton 寫的一篇 Disruptions: Let Silicon Valley Eat … Ramen Noodles? 這是一篇關於「創業與賺錢」的文章,內容在討論為什麼矽谷的創業者每個人都說不愛錢,可是一旦公司被買掉、上市,賺到了錢之後,卻又變得非常的揮霍。

他舉例 Yammer 的創辦人 David Sachs 把公司用 12 億美元的高價賣給微軟後,轉頭馬上就花了美金 140 萬幫自己開了場生日派對,還請到知名的饒舌歌手 Snoop Dogg 來炒熱場子。Facebook 上市以後,持有最多公司股票的員工馬上組成了「新貴 250」俱樂部 (TNR 250 = The Nouveau Riche 250),常常秘密聚會討論該買哪條船、哪架飛機、哪座島來讓犒賞自己。

最後,Nick 為這整件事情下了一個這樣的結論。

這裡的人們假裝他們不愛錢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裡面最成功的一些人真的不愛錢。

蘋果的共同創辦人 Steve Jobs 從來不是受了錢的驅使而做任何事情從,Facebook 的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也非常公開、誠懇的表現出他專注的點是建造一個偉大的公司,而不是一個停了六台車子和一堆玩具的車庫。

Elevation Partners 的創辦人 Roger McNamee 說:「Steve Jobs 講得很清楚:『改變世界,然後世界就會好好的回報你。』然後像 Mark Zuckerberg 等人也的確追隨著 Jobs 的路線,但我想每 10 到 100 個創業者,才會有一個真的是那樣。每有一個 Mark Zuckerberg,背後就有 10 個創業者只是在假裝他們是 Zuckerberg。」

矽谷其實不需要假裝它不愛錢,負責任的花費是好事,專注在讓好的新創公司成長當然更好。我們已經有夠多的人假裝他們是「太陽王」了。

閱讀 Nick 的文章,你會發現他的邏輯有些奇怪,他指控矽谷的創業者其實偷偷在愛錢,只是表面上不說出來,但舉出來的例子卻又無法呼應他自己的說法 — 如果愛錢的話應該把錢死守在銀行裡,可是例子中的矽谷創業者卻拼命的在想辦法把錢花掉。解釋起來其實很簡單,因為 Nick 把「錢」和「財富」搞混了。

再說一次,財富不是錢,財富是我們「想要」的東西,裡面許多是錢買得到的,也有不少是錢買不到的。而每個人的財富,當然也與其他人的不同 — 每個人想要的東西,本來就與其他人想要的東西不同。

Steve Jobs 與 Mark Zuckerberg 的財富,他們想要的東西,是在地球上留下他們長長的足跡。因此錢不重要,因為錢或許能買到一個腳印,但絕對買不到那條足跡。但他們身邊的人的財富,他們身邊的人想要的東西,可能與 Jobs 和 Zuckerberg 有些差別。他們身邊的人想要的是豪宅、是私人飛機、是遊艇、是擁有一個島嶼,所以如果公司能夠賺大錢,幫他們得到他們要的財富,那他們會繼續協助 Zuckerberg 得到他的足跡。如果公司不能賺大錢,不能幫助這些人得到他們的財富,那他們可能就會跳槽去別的地方,別的讓他們可以得到他們的財富的地方。

而這些財富,這些人們想要的東西,其實都沒有「對」與「錯」的差別。只要不是傷害別人,只要不是靠搶奪偷竊,賺到錢的人本來就有資格決定他想要買的東西,他們想要過的生活,那是他的人生,他的自由。

當你想通了這些事情,那麼所謂每 100  個創業者才有 1 個 Zuckerberg 的說法就變得平淡無奇,這世界上本來就很少人有相同的興趣組合。而當你是一個硬派的創業者,你或許是以「改變世界」為畢生的志業,但千萬別忘了,你還是要照顧到海賊船上每個人的需求。

所以最終,公司還是要幫員工與股東賺到一定的錢,他們才會繼續支持你得到你的財富,否則他們隨時可以跳去支持別的可以幫他們得到財富的另一個船長。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關於創業、賺錢與財富,一切就都清楚了。

___

看來我 9/22 (六) 應該會在矽谷辦個小聚會,有興趣一起來聊創業的朋友,歡迎寫信到 mr.jamie.blog [at] gmail.com

(Photo via jdhancock, CC License)

流言終結者 #17 –「創業就是要賺大錢…」

September 10th, 2012

離開台灣整整八年,這次搬回來,最不習慣的就是整個社會對「錢」這個字的迷戀程度,比起八年前感覺病態了好幾倍。打開電視,翻開報章,永遠不會缺少誰多有錢,怎樣有錢、賺錢術、摳門術等等話題。

一個資本主義社會,加上灑狗血的大眾媒體渲染,整體文化會有這樣的發展,倒是很難責怪任何人。不過令人擔心的,是人們開始用「錢」做為決策的主要考量。尤其對於創業者來說,這是很危險的,特別是那些看到 Mark Zuckerberg 靠著創辦 Facebook,年紀輕輕就登上富比世排行榜,因此認為這是賺大錢途徑的人。

事實上,如果要用金錢的期望值來衡量,創業比起去優質的大公司上班,其實是一個比較差的選項。以網路產業來說,每年都有上百家新公司出來創業,但最後能轉虧為盈的往往不到一成,而真正能走到上市的更是只有個位數。因此對創業整體來說,每個人平均有機會賺到的「錢」,其實是遠遠低於去一家好公司上班的。

所以你不應該創業,如果你只是想賺錢的話。

但人生也不只是錢而已。事實上,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像是健康、家庭、友誼、世人的尊敬、真心的快樂,大多是錢無法買到的。這些我們想要、需要的東西,真正的名字是「財富」,而只有財富中少數可以用錢買到的物質,我們才叫做「財產」。

一開始其實是沒有「錢」的,種田的農夫,收成了之後就拿著稻米,去和牧場主人交換羊奶。農夫不需要那麼多米,但早餐可以來杯羊奶。牧場主人不需要那麼多羊奶,但晚餐可以吃米飯當主食。這樣的交易讓農夫與牧場主人用不再需要的東西,換來了更想要的東西,也就是讓雙方都更加富有,是非常棒的結果,所以我們逐漸演化成了專業分工,然後再來交換產品的社會。

但以物易物終究有它的極限,做小提琴的工匠跟鑄劍的鐵匠,畢竟很難互相交換太多次產品,所以我們又發明了「錢」這個中間質,來幫助我們換得想要的東西。

所以錢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累積,錢存在的目的是讓我們可以更有效率的把作品換成中間質,然後再拿中間質去換得我們更想要、更需要的東西。如果我們已經擁有了所有想要的東西,那錢便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所以我們看到尹衍樑、巴菲特、比爾蓋茲等真正「富有」的人,把他們畢生的積蓄都捐獻出去。但他們並不會因此變得「不富有」,因為當他們的人生已了無缺憾,再多錢在銀行也無法讓他們的「財富」有任何增加。相反的,當他們看到這些閒置的錢被用來幫助弱勢者,讓弱勢者可以得到他們需要的東西,捐獻者的人生也變得更充足,更富有。因此「累積錢」不等於「累積財富」,累積錢只是為了日後能夠換得自己想要的財富。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當創業是相對較差的「賺錢」方式,還是有很多人會決定出來一試。原因是在創業過程中,你可以不必透過錢,就累積到很多你想要的「財富」。當你做出一個自己很滿意的產品,當你學習到行銷、業務、領導、管理等等重要的知識,當你得到客戶滿意的讚美,當你解決了一個很難的問題,當你每天都發現自己比昨天還要進步,當你給了夥伴們一個很棒的工作環境,當你把一個個陌生人慢慢變成忠實的顧客,當你說服一個個好投資人加入你的股東行列,這些,都是在大公司,拿到再多薪水、分紅也不能幫你買到人生經歷與成就感。

而從「財富」的角度,我們也能很簡單就能解釋,為什麼只有少數創業者非常成功,而大多數卻是失敗收場。一家新創公司最終必須要從市場上賺取足夠的利潤,才能生存下來。而讓消費者願意「付錢」的方法,就是為他們創造「財富」,也就是創造出他們「想要的東西」。所以,成功的公司說穿了,就是做出了人們想要的產品,並且是市場價值遠遠超過成本的產品 — 蘋果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們的 iPhone 雖然不便宜,但買的人幾乎很少嫌貴的。而失敗的公司,往往不是做出沒人要的產品,就是成本遠遠大過市場願意購買的價格。

做出人們想要的東西不難,但用低於人們願付價格的成本,做出這些東西,那往往有很高的難度

所以創業的重點不是錢,創業的重點是創造財富,為你的顧客,為你的股東,為你的員工,還有為你自己。唯有當你真正了解每個人想要的是什麼,創業才有可能成功,你也才有可能換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因此從今天開始,別再講錢了,先想想什麼是你人生的財富吧!

___

歡迎在 Facebook 上加入我

(本文編輯後刊登在 2012 年 9 月號《30 雜誌》; Photo via lwpkommunikacio, CC License)

最後一分錢

February 15th, 2012

在 Tim Cook 接下 Steve Jobs 的 CEO 位子後,Apple 不但一點也沒有慢下來的趨勢,營收、利潤和股價全部都還屢創新高。事實上,蘋果目前是全世界最值錢的公司,它的市值高達美金 4,750 億,幾乎等同於台灣一年的 GDP。更重要的是,在台灣的電子產業一年賠掉好幾千億的同時,Apple 銀行的現金卻是多到誇張──總共有 980 億美金放在那裡,足足夠中央政府花 1.5 年還有剩。

當然很多人開始揣測 Tim Cook 要怎麼花這筆錢,是不是要去大採購,買一些公司回來整合,提升蘋果的競爭力;還是如果沒用的話,要不要開始發放股利還給投資人。當然 Apple 向來做事神祕,所以任憑大家怎麼猜,他們總是要到事情發生了之後,才會讓我們知道。

倒是 Cook 昨天出席了 Goldman Sachs 舉辦的 Investor Conference (類似我們的法說會),提到 Apple 很有錢這件事,他說了下面這段話

是的,我們還有非常多現金。我想說的是我們很小心,也很謹慎的在運用。我們用這些現金時,是當作我們的最後一分錢在用。我想我們的股東應該希望我們這麼做,他們不希望我們突然擺出一副很闊綽的樣子。我們從來不覺得我們很有錢,雖然這聽起來很奇怪,但是那是事實。

當然,他很有可能在唬爛,但是從他的行事風格,我願意相信蘋果是真的這樣覺得。事實上,當才要 IPO 的 Facebook 一年花 70 萬美元租用私人飛機給 Mark Zuckerberg 使用的同時,從 Apple 最新一季的財報裡面,Tim Cook 上任 CEO 以來,卻從來沒有享受過這樣的福利。即使當年 Steve Jobs 在生病,卻還要全球飛透透去和電信商談 iPhone 代理時,蘋果一年也才花 100 萬左右在他的私人飛機上面

而公司很賺錢,自己卻很節省的 CEO, Tim Cook 也不是我知道的唯一一個。我的兩位 Mentors,年營收破 300 億的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先生,到現在出差還是坐經濟艙。旗下管理資產超過 150 億,全台灣最賺錢的創投華威集團董事長張景溢先生,出國也還是坐經濟艙。

我想說的是,大多數的創業者、企業家把拿到、賺到的錢,當作是他們辛苦付出所贏得的獎品,然後覺得他們有權利犒賞自己。我想那也不是真的錯,但是我越來越相信如果你要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就必須要做別人做不到的,那就是即使再有錢、再賺錢,你還是要能夠過著沒有錢的生活,把每一分錢,當作是你最後一分錢來花。

因為你一旦放鬆的那一天,也就是你停滯、衰敗的開始。從這個角度去想,你又不得不佩服 Steve Jobs 的 Stay Hungry. 記住,財富不是錢,錢也往往不能讓你覺得富有。唯有不斷的進步,才是你這輩子永遠的朋友,加油了。

(Photo via marwamorgan,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