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010的文章

準備好要跟一流團隊一起創業了嗎?– 第二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正式開放申請

September 15th, 2010

實在很難想像這一天這麼快就來到,半年前我在這個網誌登高一呼,請有志創業的青年加入我們的行列,一起成為 appWorks 的星光一班。想不到真的有 30 幾個團隊報名,我們也從中選出了 11 個精英中的精英,然後開始裝潢辦公室,張羅各項創業需要的資源和人脈。緊接著六月一日,第一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正式開跑,然後就看著這些團隊在 appWorks 育成中心飛速的成長。直到兩個禮拜前,appWorks 為他們辦了第一次 Demo Day,讓 11 個團隊發表 3 個月來的努力成果,結果獲得來賓和評審的一致好評。而接下來的 3 個月,他們要專注在把產品帶向市場,從使用者身上學習,讓產品更符合市場的需要。到了 11 月底,星光一班會畢業,優秀的團隊會獲得 appWorks 的創投資金,以及我們的策略夥伴所提供的豐富創業資源。

而在他們畢業之後,育成計畫當然還要繼續辦下去,而且我們希望要越辦越好。所以,我在這邊鄭重宣布:

第二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今天開始正式接受申請

而還不清楚 appWorks 育成計畫是什麼東西的人,以下是一些簡單的介紹:

什麼是 appWorks 育成計畫?

簡單的說,appWorks 育成計畫,就是把創投和育成中心整合在一起,擷取兩邊的好處,以提供創業團隊一個絕佳的工作平台,讓創業的過程更有效率,風險更低,成功機率更高的一個計畫。

這個新模式由美國矽谷的 Y-Combinator 創投於 2005 年發明,優點是同時解決了傳統“早期創投”和“由學校經營的育成中心”所存在的問題。早期的創業團隊,往往需要投資人較多的輔導。但傳統的早期創投,由於旗下投資的公司地點和創立時間往往相當分散,無法統一的給予支持,因此常常無法發揮顯著的輔導效果。相對的,傳統的育成中心,多為學校經營,作為學生和校友的福利,在資源上多半較受限制,營運績效也往往不是以創業團隊成功與否來評定。再加上進駐團隊的創業主題常常分散,在這些中心內,也很難發揮切磋合作的綜效。

Y-Combinator 模式正好解決了以上所有問題,當育成中心改由創投經營,而創投需要這些團隊成功,來產生投資報酬,這樣的育成中心,當然會盡一切可能來幫助這些團隊。而採學期制招收進來的創業團隊,剛好可以集中培訓,這也解決了傳統早期創投輔導成效不彰的缺點。YC 模式在美國經營得相當成功,才開始五年,就已經有許多成功的案例,包括 RedditOmnisio 以及 Zenter 等等。

而因為 YC 這個模式有許多明顯的好處,又證明確實能夠提升創業成功的機率,我們因此決定把他移植到中文市場來執行,所以便有了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誕生。

所以 appWorks 到底提供哪些資源?

進駐 appWorks 育成中心的創業團隊,可以享受 appWorks 提供眾多的資源,而且全部免費。在“硬體”方面,有辦公室空間、會議區域、光纖網路、茶水點心等等。在“軟體”方面,則有各種創業課程、一對一諮詢、各種活動以及我們的人際網路等等。更重要的是,有潛力的創業團隊,在育成期滿時,還可以獲得 appWorks 的投資,讓你們繼續去完成你們的夢想。(關於 appWorks 育成中心提供的資源完整列表,可以參考計畫網頁。)

對創業團隊的好處?

appWorks 育成計畫可以提供創業團隊許多好處,主要的優點我簡單說明如下:

  • 降低風險 由 appWorks 提供多數資源,因此創業成本幾乎為零。
  • 加速開發 育成培訓和輔導將大大提升開發效率。
  • 提高產品品質 我們給予的專業建議和其他團隊的回饋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 加速管理上手 財務、會計、營運等相關訓練讓你們不用費時研究這些課題。
  • 減少庶務負擔 育成中心提供立即可用的資源和各種行政服務。

第一屆的經驗

而除了以上的好處之外,appWorks 本身也從經營第一屆育成計畫的經驗中,學習到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我們將會把這些經驗拿來用在第二屆的育成計畫上,讓參與的團隊們能夠更快速的成長,開發出更符合市場需要的產品。

學長姐的人脈

網路創業最怕的就是單打獨鬥,所以就像星光大道一樣,appWorks 另外會做的一件事情,就把第一屆的學長姐,和第二屆的學弟妹連結起來。也就是說參與第二屆育成計畫的團隊們,不是和 10 個一流團隊一起創業,而是和 20 個一流團隊一起互相幫助,共同成長。

而這麼好的事情,可不是打著燈籠就找得到的。所以,有興趣加入第二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的創業團隊,歡迎你們儘早填寫這份表格申請。(將在 10/10 截止)

我寫了著麼多,你還看不夠過癮的人,appWorks 育成計畫的網頁有更多資料。

非常期待讀到你們最有創意的申請書,加油!

PS. 申請過程有問題的人,除了可以寫 email 和我們連絡之外,也可以在九月號的 appWorks Startup Mixer 找到我們哦!

幹嘛把 iPad 用果汁機打碎?

September 14th, 2010

今天本來應該要寫寫去參觀 DEMO China 決賽的心得,不過有收看我的 live tweeting 的人就知道,真是乏善可陳。團隊們顯然是「無備而來」,很多人似乎不知道只有六分鐘,準備了 300 張投影片,講到一半被喊停,居然相當錯愕。還有些人連投影片都沒帶,站上去就說:「我來演講的。」 (當然這也有可能是非常棒的創意,可惜他們演講的功力…)。更詭譎的是整場下來幾乎沒有 Live Demo,參賽者的筆電還常常在換場的時候不聽使喚,再加上觀眾的手機全都沒有關靜音,你可以自己想想整個「Show」的臨場感。所以,關於 DEMO China 總決賽,我決定請大家參考我的 live tweets 和《數位時代》上 Vista 的報導,我就不在這裡浪費大家的時間。

而今天要講的,是我一直想提的另一件事情,就是所謂的「病毒影片」(viral videos)。在聊之前,先請大家看看史上最受歡迎的病毒影片系列「Will It Blend」中的最新一支「iPad 篇」。

沒錯,基本上就是一個果汁機公司,很 kuso (搞笑) 的把一台 iPad 放到他們的機器裡面去打,然後「似乎」證明了果汁機很強力。結果這樣的影片果然在網路上大受歡迎,網友瘋狂轉寄,從 4 月上架以來,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已經累積了 862 萬人次觀看。而且這也不是 Blendtec 第一次做出這種事情來,在這之前,他們已經打碎了 iPhone 4iPhone 3G、連最早的 iPhone 2G 也沒放過,還有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東西

「這有什麼了不起?不過就是很多人看影片而已。」你說。

非常了不起,而且是從很多層面上來說。

免費行銷

由於網友的熱情轉寄,以 Blendtec 為例,101 支影片總共得到 136,389,500 人次的收看 (對! 你沒看錯,一億多次)。以北美 $30 CPM 的影片廣告費率來算,Blendtec 等於省下了美金 400 多萬的廣告費用,相當於一家營業額 1 億美金企業的年度預算,但是 Blendtec 不花一毛錢就達到了效果。

建立社群

而除了吸引來目光,這些影片更幫 Blendtec 找到了一群忠實的粉絲。在 Youtube 上,他們的頻道有高達 32.5 萬訂戶,名列 Youtube 百大頻道。而在 Facebook 上,也有 5 萬多的粉絲。一旦 Blendtec 製作新的影片,這些人不但會準時收看,更會成為病毒行銷的最好種子,把影片散播到網路的每個角落,讓 Blendtec 的行銷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升品牌

這麼多網民的收看和加入社群,也幫助了 Blendtec 在短短的五年內,從默默無名,躍升成為北美的果汁機前五大品牌。從 Google Trends 的搜尋熱度來看,雖然還沒有老字號的 Oster 和 Cuisinart 那麼受歡迎,不過也隨著病毒影片的散播,出現了好幾個爆衝的波段。

增加銷售

不過最重要的是,無論是廣告還是病毒影片,任何的行銷活動到最後都必須要能夠影響消費者的決策,那才算是值得投資,而這也是我覺得「Will It Blend」這個系列病毒影片最成功的地方。

首先,自從開始病毒行銷以來,Blendtec 便長期佔據 Amazon.com 的銷售排行榜。另外,從公布的數據來看,銷售更是因此上升了 5 倍。還有,Blendtec 的機器每台售價高達美金 400 元,大約是同類產品的 5-10 倍。也就是說,這些影片建立了消費者對 Blendtec 果汁機的專業印象,讓他們願意付出 5-10 倍的價錢購買。你說,世界上還有比這些病毒影片更值得投資的行銷活動嗎?

所以,這些影片有什麼了不起,我跟你說,非常了不起。

PS. 預告:九月號的 appWorks Startup Mixer 來囉!這次還是會在 Marquee 舉行,9/23 (四) 6:30 PM,趕快到 Facebook 活動頁報名吧!

網路、收視率與新聞

September 9th, 2010

等一下 8:30 要下樓去參加 DEMO China,所以今天的文章會比較簡單扼要,但是昨天晚上看到幾篇文章,不吐不快。

話說紐約時報 (New York Times) 周末刊出了一篇文章,基本上在說網路的「即時回饋」特性 — 也就是編輯台能夠知道每篇文章帶來的流量,給美國報社帶來很多困擾,大家都要用許多方式,去平衡「帶來流量」和編輯台的「獨立性」,對於「報導什麼新聞」帶來的影響。然後又說有同業開始放棄堅持新聞的中立性,讓流量來引導他們報導的方向,這種趨勢長期會威脅到新聞業的價值。

但是其實紐約時報錯了,網路根本不是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為了迎合收視率,也有即時反饋的電視,早就滿滿都是社會新聞 — 不要以為這是台灣獨有的,美國也是一樣。甚至為了多賣幾份,許多報紙也早就滿滿的社會新聞 — 美國也很有多。為了多賣幾本雜誌,只好多寫一些明星的八卦 — 不要懷疑,美國廣告收入最高的全都是 US Weekly 這類八卦周刊。

更重要的是,會這樣去指控網路,是這些人不懂網路。和傳統媒體被「收視率」、「銷量」這樣的單一指標綁架的情況相比,網路化根本就是比較好的選擇,理由是:

  1. 你會知道一篇文章的平均停留時間、讀者讀到哪裡離開 — 所以標題聳動,但是內容沒料的東西,再也無法濫竽充數
  2. 你可以讓讀者按讚 — 因為看過不代表喜歡
  3. 你可以知道文章被推薦、分享的次數 — 比流量更好的指標
  4. 你可以看到讀者的留言、與他們互動 — 「文章品質」最終極的指標,因為他是「質化」的,而不是量化的
  5. 你可以知道一篇文章帶來讀者之後,他們又讀了些什麼 — 往往一個比較輕鬆的「引言」可以讓他們接著去讀更深入的文章
  6. 你會知道如何偏門的文章,都會有讀者 — 由於網路的數據是母體本身,而不是抽樣,所以幾乎不會發生收視率=0% 的情況,即使是 0.0000000000001%,他都能夠被記錄下來,更不會有什麼白痴的「信心水準」、「標準差」問題。
  7. 你可以知道每個讀者的喜好、長期的閱讀習慣 — 這和船過水無痕的流量恰恰相反,你知道的是真實讀者對真實文章的反應,和學習、成長的過程

以上,就是我在短短的 15 分鐘之內,馬上就可以想到的 7 個,和傳統「媒介」相比,網路能為「新聞編輯」帶來的好處。不要懷疑,我絕對有漏掉,你可以留言幫我補充。我得出發去 DEMO China,你可以在我的 Twitter 看到我的 “live tweeting” 實況轉播,那邊見。

(Pic via shavar@flickr under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