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的文章

複雜商業模式的崩盤 — 傳統媒體業的真正危機

April 6th, 2010

昨天有感於傳統媒體業對於 iPad 過高的期望,以及因而衍生出的一些明顯與消費者需求背道而馳的策略,寫了一篇 iPad:傳統媒體和出版業的救星?的文章。不久之後,我看到部落格界的前輩,也是出版業的中堅老貓在 Twitter 上發出的警語 (感謝 @MrFriday 轉噗):

讓我不禁也自省了一番。或許,傳統媒體和出版業現在最不需要的,就是來自我們這些所謂“網路人”的耳提面命。或許,我們心急的建議,他們聽起來,並不怎麼悅耳。

其實,我知道他們有他們的難處。而這個難處,跟組織的形成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我一直不知道要怎樣解釋這樣的現象,和他那近乎無法扭轉的情況。

直到今天,在我拜讀了克雷‧雪奇 (Clay Shirky) 教授的文章“複雜商業模式的崩盤 (The Collapse of Complex Business Models)”之後,我才找到了答案。

註:雪奇任職於我的母校 NYU 的互動傳播所 (Interactive Telecommunications Program),該所是紐約網路產業相關研究的先驅。而雪奇教授本身也是網路創業家出身,並從 96 年就開始發表對新媒體 (New Media) 的闡述。

和往常一樣,如果你的英文閱讀能力還不錯,我建議你直接連到該文章去閱讀。如果你懶惰,下面是我的略譯版本,並加上了一些個人意見。

問題是,我的網站何時才會開始賺錢?

有次雪奇被邀請去一個電視公司老闆的會議上演講,在後面的問答時間,老闆們的問題全集中在“到底什麼時候我的 (影片) 網站才會開始賺錢”上面。雪奇不知道要怎麼跟他們解釋,因為賺錢這件事情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是把營收拉到成本以上,或是把成本降到營收以下。

問題是,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第二種方法是幾乎不可行的。至於為什麼,你要看下面的故事:

先進文明的崩盤

1988 年,約瑟夫‧恬特 (Joseph Tainter) 寫了“複雜社會的崩解 (The Collapse of Complex Societies)”一書,裡面研究了歷史上多個先進文明,包括羅馬帝國、馬雅人等等,分析為何他們在達到了非常細膩且複雜的社會組織、文化傳統、和先進技術後,都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分崩離析。

在種種研究之後,恬特驚人的結論是,複雜的社會結構,正是他們滅亡的最重要原因。原來,一開始,增加組織的複雜度可以提升生產力,讓他們更有效的利用周邊豐富的天然資源。然而,隨著邊際效應遞減,一定的程度之後,任何新增的結構只會徒增組織的負擔。

於是,當有一天天災人禍來臨,資源不再豐富時,這些極端複雜的組織無法反應,最後因此走向崩解。

你一定要問,為什麼這些組織在發現資源不再豐盛時,不能即時縮編,來因應變化呢?因為他們沒辦法。長期下來的複雜統制結構,會形成一個互相鎖死的權力系統,使得沒有人有辦法主導變化的發生。況且任何的簡化過程,都會讓統治階層的權威受到挑戰,而遭受到他們的阻撓。

內容曲線的逆轉

另一廂,自從 15 年前網路開始普及,內容的價格也跟著開始逆轉,從此不斷的下降。雖然傳統媒體不斷的發言,說總有一天要叫大家開始買單,但是內容趨向免費的事實卻從來沒有逆轉。(請參考先前寫的“網路資訊能繼續免費下去嗎?新聞業的未來,又在哪裡?”一文)

更重要的是,觀眾的喜好也跟著時代在變化。請看過去五年來,全世界最熱門的一個影片,他被觀賞了1.75 億次,比任何一個星光比賽都來得熱門:

對,他是一個業餘作品,沒有專業演員,沒有剪接,沒有後製,一鏡到底。就這麼簡單,但他成為了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影片。

鐵達尼號變成小鷹號的那一天

也就是說,你必須要體認到,由於內容的供給過剩,觀眾永遠都不會再掏錢大錢出來了。當初媒體的資源很豐富,所以你也建造了一個偉大的組織來開採,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問題是,現在環境已經開始改變了,未來的媒體世界,資源不會繼續豐盛,也供不起龐大的組織結構。所以,你必須把你的鐵達尼號,想辦法改成行動迅速、成本低廉的小鷹號,才能繼續玩這個遊戲。

或許,權力的結構將阻止你這麼做,或許部門間的角力會成為你的絆腳石。但是,如果再不減少組織複雜度、降低生產成本、簡化商業模式,那你偉大的組織,終將成為你衰敗的主要原因,就像歷史上的先進文明一樣。

後記

寫完之後,發現還是有點“不然你們就死定了”的口吻,不過,這次是雪奇教授說的哦!

(Pic via fotopakismo@flickr under CC license)

iPad:傳統媒體和出版業的救星?

April 4th, 2010

無論是看好還是看壞,喜歡還是討厭,眾所矚目的 iPad 終於在今天開賣了。

最歡欣鼓舞的大概是傳統媒體和出版業,期待已久的救世主終於降臨,免費內容的時代終於結束,數位化終於不再代表滅亡淘汰,網路終於可以賺錢了。

是嗎?

Tai 在他的 ZDNet 專欄文章“如果再辦一次明日報”說得好:

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許多傳統媒體,仔細想想他們目前所提出來的商業模式,會發現那其實是木柵動物園的商業模式。付錢,買票,進去,看。這種商業模式最大的要素,就是動物要驚奇,而且跑不出去。但現在動物都跑出去了,還不只這樣,這些熊貓、老虎、黑猩猩、大象、無尾熊,還會自我複製。

於是我們再也不用去動物園了,因為我們自己就處於一個超大的動物園裡。某種程度上,我們想像的基礎,從進去動物園看動物,變成我們自己就生活在動物園之中。重點不在觀看動物了,重點在創造、豢養、分享驚奇動物。

是啊,重點是環境已經改變了,一板一眼、你買我賣的銅牆鐵壁,早已開始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生氣勃勃,充滿創意的資訊叢林。而這樣的改變,就是 10 多年來網路、個人出版和社交媒體等工具的普及,所帶來的結果。

換句話說,網路已經讓資訊從少數人寡佔的稀有財 (動物園),變成唾手可得、供給過剩的公共財 (非洲大草原) 了。

「可是,iPad 的出現可以改變這個狀況,我們又可以把動物園圍起來,收門票,大家又可以過著開心的日子。」你說…

或許,在短期之內,在他們還沒發現動物已經充斥著這個世界之前。

Friday 在 MMDays 貼了一個讓人心動的 iPad 開箱影片,更重要的是,他點出了:

現在的數位照片都上傳到網路,但不擅操作電腦的家中長輩,總是抱怨照片不洗出來看不到。現在有了操作簡易的iPad──大螢幕、可縮放,比數位相框還好用。

你看出端倪了嗎?對,長輩。或許你可以賺到一些對於科技變化比較不靈敏的“長輩”的錢,但是這件事情絕對不是長久之道。很快的,有人就會開發一出個更便宜、更好用的 iPad 程式,讓他們不用再當冤大頭,每個月付 $17.99 去看在網路上公開免費的資訊。很快的,他們就會發現他們可以直接打開 Safari 瀏覽器,直接去網路上看一樣的新聞。

請看仔細一點,iPad 根本是一把兩面刃,他讓你以為他是一個封閉的應用程式平台,但背後卻藏著一個開放的網路平台。也就是說,他或許暫時可以幫你收門票,但他也會帶來網路資訊的普及化,加速你的衰敗

媒體業該怎麼辦?網路化!網路化!網路化!

所以,請認清 iPad 不是你們的救星,他也許延緩了你的慢性病,但是最後你難免要面對現實。與其到了那時,才發現你已經被純數位媒體取代,不如痛定思痛,現在開始擁抱網路。

我說擁抱網路不是說架一個網站,然後把雜誌的內容通通放一份過去,那叫做拷貝。網路的特色是即時、互動、連結、整合,現在還加上了社交,你必須要全部都利用,全部都擁抱。誰想要等到四月底才讀到你的 iPad 評論 (就因為你要等雜誌先出版)?就連我這篇文章花了兩天寫我都覺得有點太久了。當你文章提到 iPad 卻沒有連到 Apple 的網站,或是放上幾個影片,你怎麼跟我們這些資源豐富的部落客競爭?當我們的文章都被分享到 Facebook 幾百次了,你還在靠奇摩新聞導流量,你怎麼跟我們比影響力?而這些種種問題的解答,都在認認真真的思考你的網路策略中。

眾所矚目的 iPad 終於在今天開賣了,但是媒體和出版業的朋友們,你們真的看清楚未來了嗎?

[appWorks 求才版] 本周新增 1 個工作機會

April 3rd, 2010

appWorks 求才版本周新增 1 個工作機會

請直接點選工作名稱查看詳細內容

【關於 appWorks 求才版】

appWorks 創業求才版是一個免費服務,由 appWorks 創投所提供。

給求才方

需要找人,找 partner 的團隊,請填寫這個表格,把你的需求加到 appWorks 的資料庫。

每個星期,appWorks 會把資訊彙整之後,傳遞給 appWorks 社群 (透過 appWorks 網誌Jamie 的網誌Jamie 的 FB 頁等管道),讓所有有興趣創業/加入新創公司的科技人可以看到。由於這個社群都是對創業相當關注的人,我們的經驗是只要工作與這個領域相關,都可以獲得不少的迴響。

給求職者

正在找工作,或是想加入創業團隊的,可以直接到這個網址去查看所有的職缺。你也可以訂閱 appWorks 網誌的 RSS 來獲得每週更新的工作訊息。

如果你沒有很急著找工作,但是不排斥加入創業團隊的人,請填寫這個表格。這些資料 appWorks 會幫你保密,未來如果有創業團隊在尋找相關人才,我們通知你,讓你自己決定是否跟他們聯絡。

(Pic via dpstyles@flickr)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