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的文章

Startup 致命的 7 宗罪 + 2

April 11th, 2012

幾天前 XDite 寫了一篇引自 Inc. 的「Startup 致命的七宗罪」,我很喜歡,但很想要再補充兩點,所以今天就讓我們用這 7 + 2 宗罪,來提醒大家創業不要犯的錯誤。

1. Pick the wrong market

再棒的團隊,碰上爛市場,也是白搭。所謂「爛市場」,是規模小、不成長甚至是在萎縮的市場。所謂「好市場」,就是規模大或是飛速成長的市場。尤其是飛速成長的市場,它會帶著所有人昇天,所以千萬不要小看市場,更不要存在「創造市場」的幻想,直接選個快速成長的市場比較實際。以台灣來說,目前電子商務、導購與行動是三個符合定義的「好市場」。

2. Choose the wrong co-founder

Co-founders 是你創業過程中最最重要的資產,因為只有你們幾個人會把公司的未來放在自己的前面。能力、經驗不夠可以學,但是個性不合、價值觀不對、操守有問題,那是一輩子都改不過來的,所以後者遠遠比前者來得重要。

3. Wait too long to launch

既然你無法創造市場,那只有迎合市場。既然要迎合市場,那就得快點把產品推出去,才能開始真的互動,向市場學習。在 appWorks,我們說真正的創業,是從把產品推出去的那天才開始。「Ship」→「Measure」→「Learn」,不 Ship,就沒辦法 Measure,沒辦法 Learn。如果你剛開始創業,那第一個產品最好在 1 個月之內推出,絕對絕對不要超過 3 個月。記住:前面幾個產品的目的不是成功,而是學習。

4. Spent too much too soon

大多數的創業,是在「找」那個「未知」的商業模式,而不是「執行」一個「已知」的商業模式。既然是找,就不可能知道要多久。因此在這裡你要比的是氣長,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和空間去學習、挖掘,才有比較大的機會找到。

5. Hire the wrong people

跟找共同創辦人一樣,新創團隊需要的是價值觀、個性、操守好,肯學習的成員。跟找共同創辦人不一樣的,是你在雇用前往往沒有太多時間與他們面試,所以不一定能夠看得出來。記得善用「實習生計畫」,在確定要變成長期夥伴前,有越多的時間相處,那成功的機率越高。

6. Don’t fire the wrong people

劣幣絕對會驅逐良幣,如果一個人不好的行為得到公司的寬容,那其他人也會染上類似的惡習。這是一場長期的馬拉松,因此有跟公司價值觀不合的人,寧可早一點處理。千萬不要等到整組爛掉了,才來傷腦筋。

7. Ignore your gut

很多時候「直覺」其實不是直覺,你的潛意識有非常強大的收集、處理資訊能力,且往往是在主意識無法「解釋」的情況。所以如果你的直覺強烈的告訴你什麼,那我勸你相信它,因為它一定聞到了一些你暫時無法看清的事情。(不,無論哪一種決策方式都有錯誤的機率,我們只是在討論成功機率較高的。)

8. Take money from the wrong investors

我再說一次,投資是關係,不是買賣。當你拿了一個投資人的錢,就像跟他結了婚一樣,在「離婚」之前,無論是法律上還是道德上,你對他都有義務與責任。好的投資人可以幫你很多,壞的投資人會讓你比在地獄還不如。在讓一個投資人成為你股東之前,真的,千萬,多跟他投資過的團隊聊聊。

9. Did not find a business model

很多人都想要做「社群」相關的服務,這很好,可是最終你必須要找到一個商業模式。或許你會問,像是 Instagram、YouTube 這些公司都沒找到啊,最後還不是以高價賣出。是,但那很危險,萬一沒有買家願意收購你,你終究還是必須找到一個商業模式。所以與其等待那無法預測的白馬王子,還不如先自立自強比較快。再說,有更多找到商業模式的公司,是以更高的價值被收購,甚至可以走到 IPO。

以上,就是創業的 7+2 個宗罪,再次感謝 XDite 給的靈感,也希望我們的這些文章真的能夠幫你們減少一些時間浪費,多花一點力氣在創造價值。

第五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申請即將截止

(Photo via st3f4n, CC License)

Instagram:Facebook 的 YouTube 時刻

April 10th, 2012

全美媒體昨天晚上完全陷入瘋狂,因為 Facebook 突然宣布以 10 億美金的天價買下了 Instagram,一個非常受歡迎的行動照片分享 App (中文參考 Inside)。這個消息令人震驚的有好多面相,首先,去年六月 Facebook 才被挖出正在做自己的 Photo App,而且所有的畫面都被貼了出來,但這個 App 後來並沒有正式出爐,現在看來也將永遠胎死腹中。

再來,Instagram 上周四才在 Sequoia 主投下,以美金 5 億的估值做了一輪 5,000 萬的增資 — 沒錯,這些幸運的傢伙在四天內就賺了 2 倍,而且換來的是一堆即將 IPO 的 Facebook 股票。這表示在增資前 Instagram 就正在跑「雙軌策略」(Dual Track),只是剛好兩條列車幾乎在同一個時間到達終點。

最後,Mark Zuckerberg 也親自在他的個人塗鴉牆宣布這個消息,並且強調未來他會讓 Instagram 獨立運行,同時灌注以 Facebook 的力量讓這個 App 更成功。聽起來很耳熟,沒錯,就像 Google 當初買了 YouTube 一樣。仔細想想,這兩個案件有非常多的共同點:

  • 都是第一次買 10 億美金以上的公司
  • 都是第一次還買已經有一堆使用者的服務 (Instagram 估計有超過 3 千萬)
  • 被買的都很燒錢,且短時間內不可能賺錢
  • Google Video 與 Facebook App 都 (還) 沒有輸很多
  • 都讓買的人可以在新領域成為穩固的領先者
  • 未來都將維持獨立運作
  • 買來的服務與母體有強大的加乘效應

以 Google 的紀錄來說,2006 年的 YouTube 的一役宣告了「Google 企業」的到來,那之後 Google 就很少靠自己的力量生出強大的產品,除了 Chrome 以外,近年來 Google 的「全壘打」多半是靠買來的:Android、DoubleClick、AdMob、Google Voice (Gizmo5)… etc.

雖然 Mark Zuckerberg 在他的宣言上說 Facebook 將來應該不太會做出類似的購買,甚至有可能完全不會,但我倒認為有些門檻跨過去了就回不來。當整個組織發現有些東西用買的比自己做快,而且外面較 Lean 的團隊創新能力也較強時,你只能把它買下來或等著被取代,這是一個沒辦法抗拒的驅動力。

接著你就想到在 Mobile Social 方面,據說用戶破億且不斷成長的 Whatsapp,又是另一個威脅著 Facebook 地位的創新者,或許他們就是下一個目標。當然,由 CjinTempo 出品的台灣之光,剛剛突破 20 萬下載Cubie Messenger,也在這場追逐當中。

第五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申請即將截止

創業的 Delta

April 9th, 2012

第四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團隊們的畢業典禮,appWorks Demo Day #4 終於在上周五圓滿落幕。在現場爆滿的創投、貴賓的注目下,這次有 24 個團隊輪番上陣展現了他們過去半年的創業成果。以當天的掌聲與笑聲來判斷,這場演出還算成功,不少創投朋友也跟我說他們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 (錯過的人可以在 TechOrange 上找到錄影重播)。

接下來當然我們會開始看到一些心得、評論 (e.g. 賽維拉柯南fOx、、CherylTom’s IT、 Go! Sport),或許會說某些服務很有創意,或許會說某些東西還太簡陋,我覺得這些都是很好的討論,對於創業者來說,鼓勵與批評都是他們進步的動力。

不過我今天想提出的,是大家在看創業團隊的時候,看到的應該是他們的「Delta」,而不是現在的樣子。所謂的「Delta」,就是他們進步的速度和幅度。根據定義,新創團隊比起成熟的公司,當然是比較遜的。所以當你拿成熟公司的標準去衡量他們,當然有挑不完的毛病。問題是成熟公司未來的成長往往有限,但多數新創團隊卻是以驚人的速度在進步。

那個情況大概是長這個樣子。在左邊起點的時候,當你看到一個 Startup,由上往下看,會覺得他們看起來很遜,完全不值得一顧。但如果你持續的觀察他們,你會發現他們進步的非常快,比你自己還快很多。這時候如果成熟公司不能趕快做些什麼,重新找回成長的動力,那在未來的某一天,就會被新創公司超越,而且一去不回頭。從早期 Google 取代 Alta Vista、後來的 Facebook 超越 Myspace,一直到近期的 iPhone 打敗 Nokia,都是一樣的例子。

所以在你看新創公司的時候,要避免和成熟公司犯一樣的過錯,那就是用他們的現況去評判他們。相反的,你應該要看的是這些人的 Delta,他們進步的速度。而如果你是新創團隊,也不必在意你現在與大公司比相形失色。你應該要專注追求你的 Delta,只要你不斷的進步,就有機會某一天能超越領先者。

以上,與大家共勉之。

第五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正在接受申請

(Photo via sbh,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