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014的文章

積點之外,App 會員卡還有更棒的商業模式

April 16th, 2014

CUPS

CUPS 是一家以色列的新創公司,近期把他們在特拉維夫驗證成功的商業模式帶到了美國的紐約。CUPS 的這個商業模式很簡單,消費者下載 CUPS App,然後加入付費會員,接著就用這張「App 會員卡」去合作的獨立咖啡店喝咖啡。

一杯預先煮好的美式咖啡透過 CUPS 買是美金 1.4 元,現煮的拿鐵、卡布奇諾等義式咖啡則是美金 2.8 元,這相對於美國一般美式是 2 元,拿鐵是 4 元左右定價,等於是給予 7 折的會員優惠。但 CUPS 還有另一個有趣的設計,如果預付 45 元,也就是 32 杯的價格,就可以一個月無限暢飲美式咖啡。如果預付 85 元,也就是 30 杯的價格,就可以單月無限暢飲義式咖啡,無論款式、大小。

CUPS Pricing

當消費者去到店家時,CUPS App 會自動產生一組五位數密碼,店員只要把密碼輸入店方的 CUPS App,就能確認你的會員資格,完成結帳手續,事後 CUPS 每月會另外跟店家按照他們「賣出」的咖啡數量結帳。

CUPS Password

這些年來我看到很多想做「App 會員卡」的創業者與店家,但都停留在「單店 (單品牌) 會員積點」這個傳統會員卡的框架裡面,因此今天分享 CUPS 這個 App 原生商業模式,希望給大家一些啟發。我特別喜歡 CUPS 隱含的幾個思考點:

打破實體的限制

當會員卡不再是實體,則它不需要被單品牌、單樣式、單功能所限制住。最終極的狀態,應該是每位消費者都能因為他的品牌偏好與忠誠度,得到個人化的會員卡,以及相對應的特別服務。但在到達完全個人化之前,通常會先發展「分群化 (Clustering / Segregation)」。CUPS 的會員卡就是分群最好的例子,它串連「獨立咖啡店」成為一個虛擬的聯盟,再利用定價策略為這些咖啡店找到優質的咖啡愛好者,我認為是相當棒的共享會員基礎概念。

團購基於成效的 App 會員行銷

當星巴克、Dunkin’ Donuts 這些擁有規模經濟的連鎖品牌可以自力推出 App 會員卡,並且透過它來服務舊客戶、取得新會員的同時,這讓獨立的小咖啡店變成了弱勢。但 CUPS 的出現,讓這些咖啡店有機會可以「團購 App 會員行銷」,並且是「有成效才付費」(用每杯咖啡的折價支付給 CUPS),在這個 Mobile 掀起通路大變局的時代,等於解決了獨立咖啡店的問題。

定價策略

當年 Groupon 掀起的半價團購,同樣也是小店集體網路行銷的概念。但半價的折扣太深,吸引到的會員往往不是優質、長期的回頭客,因此最終以大起大落收場。CUPS 這次以 7 折左右的折扣切入,再加上咖啡的毛利空間夠高,我認為定價策略恰到好處,且店家還有機會多賣糕點提高客單價,我認為是相當棒的三贏設計。

精準 TA

除了定價,當年 Groupon 上面什麼都賣,唯一的共同點只有半價,因此更進一步讓長期留下的會員越來越剩下貪小便宜的那群,而缺乏其他的共通性。相對的,CUPS 只專注在獨立咖啡店,又沒有過度折扣,因此長期而言要幫這批小店找到一群共通、優質的會員基礎,我認為機率相當高。

低技術門檻

最後,這些獨立咖啡店勢必沒有太高的 IT 能力,因此要與他們合作,實際兌換數位咖啡券的流程也必須要經過精心的設計,才能非常輕鬆方便的完成驗證、確保低壞帳率,又不需要過多的店員訓練。目前 CUPS 利用動態產生的五位數密碼作為 Token,讓店員方便的輸入店方的 App 上,我認為是相當容易理解,對 IT 系統要求也很低的設計。但我認為甚至還可以思考省去店方 App,直接讓他們使用簡訊,甚至是 WhatsApp 這類的免費通訊軟體做驗證,那麼又更向下相容,也會更容易推廣。

無論如何,我認為今天的 CUPS 只是個開始,未來我們還會看到更多的原生 App 會員商業模式,不斷去顛覆實體限制所衍生出來的 CRM 與會員行銷觀念。而當舊世界的人轉不過來,當然就是數位原住民們的機會了。

___

加入我們在 Facebook 的創業討論吧!

創業 CEO:你該容忍 Assholes 嗎?

April 14th, 2014

You're an asshole

歡迎來到每週一刊出的「創業 CEO」系列,在這裡,我們討論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A 公司的 CEO 跟我說,他的 Top Sales 在外面業務能力很強,但在公司內脾氣非常差,對同事也完全沒有耐性。交代助理的事情一旦沒有按照他的意思完成,絕對會在辦公室拍桌子。他對新進的業務同仁也沒有任何同理心,不但教育新人時敷衍了事,還常在業務檢討會議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已經把好幾個人弄到離職了。CEO 很怕這樣下去全公司就只有一個 Top Sales 厲害,沒辦法建立起一個平衡健康的業務團隊。似乎應該要把這塊石頭移除,但又很怕短期會衝擊業績,影響下一輪募資。

B 公司的 CEO 跟我說,他的有位工程師程式能力超強,但溝通意願非常低。一旦東西按照文件做出來,如果接下來要修改細節,同事必須要苦苦哀求他才會願意。每次為了一些小變動,搞得他自己還要陪他們開會,而且因為這個工程師帶頭示範,技術部門跟行銷部門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摩擦,他很擔心這樣下去,公司會失去當初隨著市場快速變形的敏捷度。似乎應該要請這位工程師另謀高就,但現在技術人才實在有夠難找的。

C 公司的 CEO 跟我說,他有位公關主管媒體能力很強,幫公司安排採訪、辦活動,都能非常精準的創造成效。但缺點是這位公關主管喜歡在私底下閒言閒語,尤其碰到不喜歡的同事,她會不斷用負面的方式解讀對方的所有工作與行為,刻意在內部醜化對方,迫使大家選邊站。這搞得 CEO 很頭大,但所有媒體都認這位公關主管,如果要找人取代她,恐怕是非常大的一場工程。

混蛋,或只是常態分布?

在工作中,我們一定有機會碰到這些人。他們自身能力很強,但似乎總辦隨著脾氣大、驕傲、自私、算計。

一般的管理學觀點認為我們要儘快去除這些組織毒瘤,但最近我有些另類的觀點。

首先,會想要去除他們,是因為我們認為這裡面有些無法改善的因果關係 ── 聰明能力好因此對人不好,或是有些難以改變的行為模式與價值觀。

但如果你用常態分布的觀點去看人的各種能力與價值觀,那麼自身專業能力好跟團隊合作態度佳,應該都是少數。因此以機率來說,自身能力超好的人往往不是太好的團隊工作者,是很正常的結果,就如同團隊合作佳的人往往也不是自身工作能力超好的人一樣。

幫助他得到智慧

也就是說,這些所謂的混蛋不一定是擁有錯誤的人際價值觀,很有可能他們只是卡在平庸的人際能力裡面而已。所以身為 CEO,除了在排除狀況與排除這些 Assholes 之間做選擇之外,這難題還有另一個可能的解方,就是花很多時間陪這些人建立人生的智慧,協助他了解種種團隊工作中更長期、更有效的方法,讓他逐漸成為更優秀的 Team Player。

這麼一來,你不但不會失去他的能力,省下了撕掉撒隆巴斯的痛苦,最後還有機會贏得一位對組織大大加分的強將。我把這個方法跟三位 CEO 說,他們也都相當認同,是不是真的有效,將來有結果時我再跟大家報告。

___

歡迎訂閱我的每日創業精選 Flipboard 雜誌

(Image via ssoosay, CC License)

品味:慶祝 OneNote Mac 版推出,微軟團隊齊唱《悲慘世界》

April 11th, 2014

OneNote More

歡迎來到每週五的「品味」專欄,在這裡,我分享我看到的種種美好。

還記得我 04-06 在 Stern 唸 MBA 時,為了要記筆記又同時兼顧環保,還要用數位的方式長久保存資料,我買了一台 Toshiba 的 Windows Tablet,然後用觸控筆與微軟的 OneNote 軟體寫了兩年筆記。不過自從 Stern 畢業後,我已經 8 年沒有打開我的 OneNote,後來改用 Android、iPad、MacBook 之後,那些資料也就只能封存在備份的硬碟裡面,缺乏方便的軟體可以打開。

也就在這期間內,微軟把智慧手機的領先地位先拱手讓給了 Android,接著再把平板市場也送給了 Apple,近期甚至連筆記軟體的市場也即將被 Evernote 蠶食鯨吞。在這過程中當年的小毛頭 Google 與手下敗將 Apple 無論是市值、營業額、獲利都已經成長到足以與微軟抗衡,眼看手機與平板事業難以回春,但筆記軟體至少可以欺負一下小蝦米 Evernote。因此一個月前,微軟宣布 OneNote 現在開始完全免費,並且推出 Mac、iOS 等多平台版本,一出手就要斬斷小象的後路。

為了展現決心,微軟的 OneNote 團隊甚至全體動員,錄製了 YouTube 病毒影片,把《悲慘世界》名曲「One Day More!」改唱為「OneNote Mac」,想要用幽默贏得網路族群的芳心,且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這支影片。

OneNote Mac

根據影片內的描述,所有配唱都是真的由 OneNote 工程團隊完成的。我得說雖然情緒放得有點過頭,但歌聲還算可以。不過從影片上架前兩天的反應來研判,雖然有高達 98.9% 的喜歡率 (534 likes vs. 6 dislikes),但卻只有 23,491 的觀賞數,大概很難真的達到病毒擴散的效果。

要進一步分析這支影片沒辦法有效擴散的原因,我們可以引用《瘋潮行銷》一書的 STEPPS 架構:

  • 社交身價 ── 這支影片裡的兩個主角 (OneNote 與 OneNote 工程團隊) 對大多數人而言都不是仰慕的品牌或對象,因此分享這支影片很難為分享者帶來社交身價的提升。
  • 觸發物  ── 這支影片把 OneNote Mac 與悲慘世界的 One Day More! 歌曲連結,看過的人未來聽到 One Day More! 可能會聯想到 OneNote。但除了悲慘世界迷以外,在生活中聽到 One Day More! 的頻率很低,且聽到的時候也不一定就是想寫筆記的時候,不是很好的觸發物連結。
  • 情緒  ── 除了 OneNote 工程團隊的朋友之外,恐怕無法體會他們是非常的賣命演出,也因為他們的表演技巧稍嫌生疏,看影片的時候並沒有讓人覺得非常舒服的感覺,也會減少分享的意願。
  • 曝光 ── OneNote Mac 主要搭載在 YouTube 上曝光,沒有被動分享的效果。
  • 實用價值  ── 對 10% 的 Mac 用戶來說,OneNote Mac 可能有些實用價值,但畢竟是人群中的少數。
  • 故事性  ── 除了搞笑的莊嚴氣氛營造之外,這則影片沒有任何動人的故事,因此也會減少分享的意願。

不過回過頭說,這支影片雖然很難大量擴散,但至少讓絕大多數看過的人都覺得喜歡,也讓 OneNote 工程團隊親上火線體會了行銷的困難,我會認為還是正面多於負面,至少跟幾年前微軟的另一支成功擴散卻贏來大量負評的 Songsmith 病毒影片比起來,應該算是好多了。

最後附上 One Day More! 原曲

___

一天中的美景,我都收錄在 Instagram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