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管理學」文章

Facebook 開始衰退了嗎?

April 26th, 2012

無庸置疑,即將上市的 Facebook 是這個十年的網路巨獸,就像 Google 是上個十年的巨獸一樣,也就像 Yahoo 是再上個十年的巨獸一樣。

在這個十年,上上代的拳王 Yahoo 已經從巨獸變成了恐龍,先迷失了方向,接著開始 CEO 亂入,最後落得裁員、重組。在這個十年,上代拳王 Google 則出現了老化的象徵,Yelp、Groupon 先後拒絕了 Google 的併購,Google+Google Drive 等「Me Too」產品的推出,也一次次告訴世人 Google 已經從創新者變成了追隨者,從攻擊方變成了防守方。

問題是,目前看似所向披靡的 Facebook,可能有衰敗的一天嗎?從前面兩朝的「霸業」來看,這似乎是人類組織必然的走向。更重要的問題是如果它將會發生,那會是什麼時候?取而代之的下代拳王,又會在哪裡?

有趣的是,Larry 與 Surgey 開始建造 Google 的一天,正好是 Yahoo 上市的 1996 那年。而 Mark Zuckerberg 開始寫 Facebook 的時候,也剛好是 Google 上市的 2004 那年。所以如果歷史是任何教訓,那或許即將會成為下代拳王的網路公司,根本不是目前桌面上的任何玩家,有很大的可能,他根本還沒出生。

但即使下代天子可能尚未出現,從 Facebook 最新公佈營運數字,我們卻看到拳王卻已經開始出現了疲態。2012 年的第一季,他們繳出了 10.6 億美金的營業額,雖然比去年同期成長了 44.7%,卻比上一個季度衰退了 6.5%。這其實不打緊,因為第四季本來就是美國人的感恩節、耶誕節旺季,廣告主往往會把 30%-40% 的預算集中在這一季執行,所以本季 Facebook 的營業額只小輸上季一點,那其實算是還在成長。

令人擔心的是 Facebook 的其他數字。首先是「營收成本」的快速上升,也就是毛利的快速下滑 — 11Q1-11Q4-12Q1 分別是 77.2%、78.2% 與 73.8%。在短短的一季之內,Facebook 的毛利就下跌了 4.3%。這還不打緊,從去年第四季到今年第一季,雖然營業額微幅下跌,但 Facebook 投資在行銷上的費用卻大幅上升了 12.2%。也就是說,Facebook 花了多投資了 5,700 萬在取得營收上面,但換來的卻是 7,300 的營收減少。還記得嗎?這代表著「Operating Leverage」的消失,進入邊際效益遞減的世界。

當然這只是一個季度的資料,拳王或許只是喘口氣,不一定真的是開始老化。在下一個季度,Facebook 即將正式成為上市公司,而從那裡開始,我們將可以持續追蹤他的健康指數。網路的世界真的變化的很快,入行以來,我已經看到的三代霸主的興起。而既然取 Facebook 而代之的公司很有可能尚未出現,那代表著每個人都還有機會。想到這裡,我開始為現在的創業者感到無比興奮。

第五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申請只剩四天

(Photo via barackobamadotcom, CC License)

領導,不要管理

February 21st, 2012

通常會出來創業的人,自己都是很厲害的咖,雖然不一定是某種大神,但絕對是適應力、執行力、領悟力都很強的角色,什麼事情需要被完成,就算先前沒學過、沒做過,他也會想辦法把它弄懂搞定。但到了某個程度,兩、三個人手總是會不夠用,到了某種程度,你必須要找更多夥伴,開始建立一個「團隊」。

這就是事情開始變得刺激的時候,因為你以為你要開始減少 coding,然後花時間學「管理」。於是你開始揣摩 Steve Jobs,或者是把以前大公司的那一套,拿出來對付你的新員工,但結果總是不如預期。為什麼?其實很簡單,因為大公司在做的,是「執行」已知的商業模式。所以身為一個大公司的主管,你的重點是「數字」、「績效」、「紀律」、「規範」。但這些「數字管理」的工具,當然不適用於一個剛剛找到初步的商業模式,還在微調、還在快速成長的團隊。

所以,在創業到管理之間,其實還有一個階段,叫做「領導」。關於這件事情,Fred Wilson 的網誌上最近貼出了一篇很棒的客座文章:The Crucible of Leadership,我鼓勵大家去看看。而除了那篇文章的重點之外,講到領導,我也有幾個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

1. 專注在人,而不是事

既然團隊還在成長,商業模式也還在演進,那領導的重點就不應該是「把事情做完」,或是「把事情做好」,因為今天做完、做好的事情,明天可能就證明沒有價值了。所以領導的重點,應該在「人」身上,也就是這個人,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學到了什麼,因此讓他明天變成更厲害的人。

2. 成長才是重點

也就是說,如果管理重視的是事情被完成的速度、品質,那領導重視的就是每個人的成長,和他們成長的速度、軌跡。因為你在建立的是一個成長的團隊,如果只是「人數」成長,但每個人「素質」沒有增加,你最後只會被管理和溝通成本拖垮,得到一個邊際效益遞減,甚至為負的組織。唯有人數和每個人的能力同時成長,你的公司才有任何機會成為一個真正有效率的大型企業。

3. 啟發,而不是強迫

既然成長是重點,那領導的方式當然就不能是強迫,硬要成員們去做你想要達成的事情。你必須要學會如何「啟發」,如何讓環境、氣氛、文化、感動,驅動成員們去找方向,摸索出一個對公司、客戶、夥伴都最好的解決方案。

4. 失敗也是一種啟發

也因此,我們要重新檢視「失敗」這件事情。只要它不是刻意的,不是私心的,那都不應該被過度的懲罰,因為重點是成員們有沒有從中取得教訓,而不是失敗本身。有時候,即使你明知山有虎,還是必須要放手讓成員們自己去闖,因為從那個過程中學到的教訓,是你一輩子都沒辦法「傳授」給他的。

關於「管理」一個成熟的商業模式,我們已經有太多書、太多理論、太多工具。但關於如何「領導」一個正在優化商業模式中的團隊,和如何在過程中幫助成員們成長,幫助他們成功,你大概很難從書上學習,必須要親身經歷過,並且非常有意識的去扮演好這個角色。相信我,這會是一個很棒的經驗,就像他們說的,你真正能夠留下來的傳奇,就是你帶出來的子弟兵們。

正在創業?第五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已經開始接受申請,歡迎你來跟我們一起研究領導,一起成長。

(Photo via d35ign, CC License)

Google 如何用「Product Snippets」大幅提高員工生產力?

February 1st, 2012

Product Snippets: 一個 Google 固定每週一自動寄給員工的 email,信中要求員工回信,並簡短寫下上週的工作進度和本週的工作計畫。所有的這些 Product Snippets 回信會自動被整理進一個可搜尋的資料庫,因此讓每位 Googler 都可以看到所有人在做什麼。Product Snippets 的資料也會被整理進 Google 的 Project Database (PDB),讓所有的人都更容易的看到這些動態,無論他們所在的的部門、使用的語言和所處的地點。

今天早上讀到了 iDoneThis 上這個關於 Google Product Snippets 系統的介紹,驚為天人,怎麼會有這麼簡單又這麼有效(simple yet elegant) 的系統。不過又怕這篇文章只是作者在唬爛,所以順手又做了一些功課,結果越讀越發現這個 Product Snippets 真的是一個超棒的工具,非常值得跟大家分享。

首先,它非常簡單,如果你不要用自動化的 emails,改用 Google Docs 的線上表格去 hack,幾乎不需要寫一行程式就可以開始使用。再來,它也不需要花員工太多的時間,每個星期用 15-30 分鐘去想清楚上星期做了什麼、這星期要做什麼,是非常合理的。更重要的是,因為這個結果是每個人都可以看到,所以這下你能不打迷糊仗了,有做就是有做,沒做就是沒做,沒有什麼好賴皮的。最後,最最重要的是,這個資料庫是永久保存的,並且永遠都可以搜尋的,所以你承諾要做到的事情,最好就要做到,否則全公司都在看。如果你想作弊,每個星期都計畫一些不痛不癢的進度,一樣的道理,也是全公司都在看,你敢這麼混嗎?

也就是說,這個系統跟所謂傳統「目標管理」,那種架構在獎金、懲罰上來激發生產力的的邏輯,是背道而馳的。Product Snippets 的核心,它用來鼓勵生產力的方式,是每個人都有的榮譽心和羞恥心。獎金和懲罰,背後代表的是有限的上檔和下檔──如果我達到這個目標,頂多就是 1 萬塊獎金,沒達到,頂多也就是被罰 2 千塊。但是榮譽和羞恥,它們是跟著你一輩子的。當你想到在全公司同事的面前有面子、不要丟臉,那背後所產生的驅動力,我相信是需要很多很多金錢,才能夠比得過的。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讚嘆的原因,這麼簡單的系統,居然能夠 hack 到了人性這麼大的優 (缺) 點,實在太厲害了。這也難怪除了 Google 以外,很多矽谷的公司都採用了這個管理方式。

你的 Startup 呢?來試試看吧!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