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創業須知」文章

簡單 — 你最好的定價策略

March 23rd, 2011

我常說 Apple 是一家很懂行銷的公司,這不光是在說他們的廣告很有效,而是在說蘋果公司文化的每一個環節,都非常有紀律的在遵守行銷學最重要的原則 — 讓消費者容易了解。無論從廣告訊息、產品的設計、介面、資訊、網站本身,甚至到標價,蘋果的就是簡單、簡單、再簡單。

這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因為團隊內部的成員,往往對於產品的訴求、細節,有太多的了解,想要一口氣說完產品的不同點,所以很容易陷入複雜的陷阱。最常見的就是這樣永遠看不完,誰也不知道差異在哪裡的比較表:

更天才的是這種直接把產品按照型號全部都列出來,然後自以為消費者有辦法自己找到東西的,請問,這個表對任何人來說有任何意義嗎?

這些公司常常讓人覺得又氣又好笑,一天到晚只會唉聲嘆氣說蘋果的 iPhone 好厲害、iPad 好創新,嘔,被打到沒有辦法招架。卻不懂得要好好去研究人家的文化,人家成功的每一個環節。不要說產品,光去一次你的網站,就已經不知道失去多少消費者了。

沒關係,當這些老狗學不會新把戲,就是我們創業者的機會。關於簡單的定價,昨天 Daring Fireball 上 John Gruber 寫了一篇很棒的文章,他說:

如果你讓人們很容易了解他們要付多少錢,買到的是什麼,那他們掏出錢包的機率就會大很多。或者應該說是相反,如果你讓你們搞不清楚到底是多少錢,那他們不買的機率就很高。「購買決策」和「結帳」這兩個的動作絕對是產品/品牌體驗的一部分,因此你必須要用心的去設計這些過程。

因為「不買」永遠是最簡單的另一個選項。

聽懂了嗎?賣方往往以為自己是在跟另一個產品競爭,其實錯了,你根本就是在跟「不買」這個決定競爭。就算真的是產品間的比較,消費者關注的往往也是你絕對沒有想到的「特色」。舉個例子來說,最近好幾個女性、非科技圈朋友都不約而同、自己作主的買了 HTC Desire HD 手機,當你問他們為什麼,答案非常一致,全部都說因為螢幕很大、看起來很爽。

Apple 是非常懂這些消費者心理的,所以他們大多的產品,都嚴遵守著非常簡單的雙階「入門、進階」(Entry/Advanced) 或是三階「好、更好、最好」(Good/Better/Best) 定價策略。更重要的是「哪裡比較好」,往往是消費者很容易理解的東西,例如說容量 — 以 iPad 2 而言,就是 16GB/32GB/64GB。沒錯,螢幕尺寸、容量大小,這些是消費者馬上就可以感覺到的價值。至於 CPU 速度,拜託,連我組電腦已經 20 年都不敢說底會有什麼差了,我看你還是別再拿出來讓消費者選了吧。

所以,這又帶我們回到了「內容的價值」和「紐約時報」這兩個定價案例,除了我先前抱怨的太貴,現在用這角度去檢視,就是太複雜。Gruber 舉了 Netflix 推出電影串流服務的例子,同樣是數位內容,同樣有實體生意的包袱,Netflix 卻能夠端出這麼簡單的定價:美金 8 元一個月,吃到飽,隨便你看,任何裝置、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次數,全都不管你。

這麼容易了解的定價和產品價值,也難怪推出短短三個月,Netflix 電影串流已經吸引了超過 100 萬付費用戶加入

所以我常說網路是一個講求轉換率 (Conversion) 的行業,而簡單的定價策略就是大幅提升它最好的方法。別人可以不懂,但是在網路創業的你們,一定要懂。

網路創業不只是做出一個受歡迎的產品而已,無論是市場策略、行銷、通路,你都需要一個專業的團隊陪你一起計畫。第三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已經開放申請,詳情請見 appWorks 網站,或是線上申請書。期待看到你們的加入!

(Images from apple.com, nokia.com, asus.com, netflix.com)

Bill Gross: 你必須要比對手強 10 倍

March 22nd, 2011

要說到網路創業育成Bill Gross (比爾‧葛洛斯) 和他的 Idealab 大概是我們這個領域的始祖。Bill 自己本身也是一個傳奇人物,在 Web 1.0 時代,他創辦了 GoTo.com,也就是後來被 Yahoo! 用 16.3 億美元天價買走的 Overture。Bill 和 Overture 有什麼重要的?現在的創業人大多已經不知道,當年就是他們,發明了現在每年幫 Google 產生 96% 營收的 CPC 商業模式 (AdWords & AdSense)。而這個價值上兆,可以說是網路發展 16 年來最最值錢的超級 idea,其實是 Bill 從實體黃頁的商業模式衍生而來的。

雖然說早期的商業模式選擇,讓 Google 成為最後的大贏家,而不是 Overture,但是 Bill Gross 也沒有就此停住。在 GoTo.com 之後,他又創造了 CitySearch,沒錯,也就是 Yelp 還沒出現之前,最受歡迎的餐廳評論網站,並且成功的賣給了 IAC。然後 Bill 發現自己有一種超人的嗅覺,常常可以聞到很有潛力的商業模式,於是他決定創造 Idealab。

從 1996 年開始至今,Idealab 已經育成了 75 家公司,其中有 8 個成功掛牌上市,35 家被買走,成功退場率奇高無比,其中還有 5 家是超過 10 億美元的全壘打。上禮拜,Bill 去上了 Mark Suster (馬克‧薩斯特) 主持的 This Week in VC 節目接受訪問,兩個人暢談了一個多小時,內容的知識含量超高,英文程度不錯的人,我鼓勵你們把整個影片看完 (貼在文章的最後面)。以下是一些重點整理:

  • 失敗非常的重要,每個人都可以從過程中學到太多教訓。但是如果冒險失敗的結果,代表你會受到懲罰,那人們就不會嘗試。所以應該要創造一個文化,一個環境,讓冒險是被尊敬、被鼓勵的。
  • 大多的好主意都來自於創辦人嘗試解決自己本身碰到的問題 — Brin 和 Page 當初因為市面上的搜尋引擎不準確而創造 Google、Mark Zuckerberg 因為哈佛沒有學生通訊錄而創造 Facebook、Jack Dorsey 因為要更容易發群組簡訊而創造 Twitter。
  • 「你必須要嘗試創造一個比競爭對手強 10 倍的產品,並不是因為你真的必須要比他們強 10 倍,不要忘了他們也在進步,所以到最後你可能會比他們強 3 倍,那你才有機會獲勝。」真的,如果你有試過說服客戶你比競爭對手強 50%,你就知道強 3 倍有多麼的重要了。
  • 早在人們還沒喊出 Lean Startup 之前,Bill 就已經在做 MVP 了。在 90 年代,Bill 就開始給創辦人 25 萬美金去做一個快速的嘗試,然後讓市場決定這個產品要不要留下來。
  • 太多創業者把精神放在「公司所有權」、「控制」、「過半」這些事情上面,要知道,創業是一個「0 與 1」的世界 — 你不然就是什麼都沒有,不然就是大成功。所以把自己圍繞在會幫助你成功的人旁邊,比斤斤計較那幾個 % 還來得重要多了。有某些投資人真的能夠給你非常實質的幫助,當然不是每一個,或許只有 20%,但是找到這些人對你來說非常重要。(當然,真的會幫助你成功的投資人,也不會跟你斤斤計較那幾個 %)
  • 如果你計畫要收費,那就早一點嘗試,否則你會被「使用量」的成長所蒙蔽,進而以為你的產品有很多「隱含」的價值。

以上,希望對正在創業的你們,能夠帶來一些啟發。

每一個勇於冒險的創業人,都是我們的英雄。為了讓你們沒有後顧之憂的去嘗試,我們創造了 appWorks,至今已育成了 24 個創業團隊。第三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已經開放申請,詳情請見 appWorks 網站,或是線上申請書。期待看到你們的加入!

(Image via rsepulveda@flickr under CC license)

精實創業,從小賈斯汀的崛起看

March 16th, 2011

「賈斯汀?這人不是已經紅很久了?這個小鬼該不會是他弟弟吧?那又跟精實創業有什麼狗屁關係?」我猜你心裡現在想必充滿著類似的問號。沒關係,這個話題,我想我們得從頭說起,畢竟很難要求一群創業人,還能追到師奶殺手偶像明星的事情。

是這樣的,如果要講到美國樂壇這兩年來的奇蹟,那非女神卡卡 (Lady Gaga) 和小賈斯汀 (Justin Bieber) 莫屬 — 卡卡算是我 NYU 的學妹,這裡有她還不是女神前,在學校參加歌唱比賽的影片,有沒有很清新?而這兩個人有一個非常大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在社群媒體都非常非常活躍。事實上,Lady Gaga 在 Twitter 上的追隨者人數已經高達 880 萬,位居全球第一。後起之秀小賈斯汀也不惶多讓,比女神晚一年加入,但已經快速累積了 815 萬粉絲,緊追在第二位。

更重要的是,把時光拉回到 2008 年,Justin Bieber 是誰?他根本就還是一個默默無名的加拿大小鬼頭 — 不,他跟大賈斯汀 (Justin Timberlake) 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問題是為什麼他能夠在短短兩年內火速竄紅,成為全美最受歡迎的表演藝人之一?這過程或許需要一些運氣,加上很多很多的努力。而且,小賈必須要努力對方法。矽谷創投家 Mark Suster (馬克‧薩斯特) 前陣子把這個案例拿出來分析,結果發現,這根本就是一部精實創業的最好教材。

按照慣例,英文不錯的人,我建議你們去看看原文。以下,就是我的重點整理和補充說明:

你必須有一些天份

小賈斯汀是一個頗有天份的藝人,這是他得天獨厚的一點。舉例來說,這是他三歲的時候打鼓的樣子:

有沒有點誇張?我可以跟你保證,我兒子也三歲,但是他絕對沒辦法這樣打鼓。在創業的世界也是一樣,你必須要有一些天份,否則你沒辦法弄出一個有競爭力的產品,無論是微軟的 Bill Gates、Google 的 Larry Page & Surgey Brin,或是 Facebook 的 Mark Zuckerberg,都是相當有底子的工程師。

你還需要一些天使

Justin 最初被發掘,也是透過社群媒體。四年多前,當他還是一個 13 歲小孩時,就開始把自己唱歌的影片上傳到 Youtube:

結果呢?他被經紀人 Scooter Braun (史古特‧布朗) 發掘。就像是很多天使投資人一樣,Scooter 花了很大的功夫才說服 Justin 出來當明星。他幫小賈出機票錢,讓他可以從加拿大飛到亞特蘭大 (美國東岸的黑人音樂重鎮)。在那裡,Scooter 幫 Justin 安排了與著名的 R&B 歌手亞瑟小子 (Usher) 見面,就像很多天使會幫你安排和創投碰面一樣。

亞瑟小子立刻愛上了小賈的天份,全力把他簽了下來,從此之後成為了 Justin 最好的心靈導師。畢竟小賈在生涯起步過程所經歷的事情,Usher 全部經歷過,所以可以給小賈最好的指引。而和跟 Justin 一樣,你也必須要慎選你的早期投資人,簽約金 (投資額) 或許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有沒有經歷過這一切,畢竟早期創業的過程需要太多錢不能解決的東西,有一個人可以在黑暗中幫你點一盞明燈,太重要了。

客戶開發、客戶開發、客戶開發

好啦,一下子天使也找到了、創投也找到了,這小賈的故事一點也不精實啊?你說。不,重點現在才開始。你以為簽了亞瑟小子就搞定了嗎?錯,當 Usher 帶著 Justin 去找唱片公司 (傳統通路),根本沒有一家有興趣 — 因為他太不同了,一個白人黃金男孩唱黑人 R&B?從沒有過這種例子。每一個唱片公司都跟他說,像你這樣的男孩,就應該要去參加米老鼠俱樂部 (有點像日本的傑尼斯),從那裡慢慢發跡。

但是 Justin 不依,決定直接攻市場,他坐上巴士,直接出發去全美各大電台一個個拜訪重要 DJ — 美國的主要音樂排行榜都是根據 DJ 點播率排名的。他的產品 (音樂) 太好了,所有的客戶都立刻愛上,一用之後就黏住了,不停的播他的音樂。

從某個小團體開始

Justin 從一開始就鎖定一個的客群 — 8-15 歲的小女孩們,然後他做的所有事情,都圍繞著這些人的喜好 — 他的音樂、他的打扮、他的 music videos、他去拜訪哪些 DJ、如何經營社群媒體,通通在訴諸這個利基。這點我們說過好多次了,你必須從某個小團體開始,就像 Facebook 從長春藤學校、Myspace 從好萊塢音樂圈開始一樣,沒有人一出門就統一天下的。

受市場歡迎的產品

選對了市場、開發了客戶,你必須要做出他們喜歡的產品。而小賈斯汀做到了,他把自己造型成他的崇拜的對象,他寫出一首首動聽的歌曲,奠定了他邁向成功的路徑。

社群媒體

每當小賈去拜訪電台前,他會先在 Twitter 上宣布自己的行程。然後呢?小女生開始出現來要簽名,先是 5 個、然後 10 個、 20 個、40個、80 個,接著開始出現電台必須要請警察來支援的情況,這時候 DJ 們就感受到市場的喜好,當然更願意播放他的歌曲。

和客戶互動

太多人把 FB 頁、Twitter 當作一個傳統的單向宣傳管道,這大錯特錯。小賈是這方面的天才,他花很多的時間回答粉絲的問題,和他們建立起朋友一般的關係。因為當你在社群媒體和他們互動時,不僅僅是留言的人會收到,而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看到,這是全世界最好的 FAQ,也能讓客戶們透過這個過程更了解你的產品。

比所有的人都還要努力

沒錯,小賈或許有天份,他或許碰到了好的投資人,但更重要的是,他比所有的人都還要努力。在還沒紅之前,他每天都睡在公車上,全美國到處跑。同樣是有 800 萬粉絲,Justin 在 Twitter 上發表的消息比 Gaga 還要多四倍。甚至連吹牛老爹 (P Diddy),都公開在全國電視上讚揚這個小鬼的驚人毅力:

對,創業要成功,不只是天賦、不只是資金、不只是產品,你還需要很多很多東西。以上,我希望小賈斯汀的故事,能夠給你一些啟發。

除了天份、除了努力,創業需要的其他東西,你都可以在 appWorks 找到,我們是由創業人、為創業人設立的新一代創投。第三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已經開放申請,詳情請見 appWorks 網站,或是線上申請書。期待看到你們的加入!

(Image via snowcandy9x@flickr under CC license)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