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Bootstrapping’

流言終結者 #29 ─「創業資金當然是跟投資人拿…」

September 17th, 2013

obama o's & cap'n mccain's cereals

王品集團創辦人戴勝益先生有次在演講中勉勵年輕人,想創業的話先去跟朋友借錢,如果連 500 萬都借不到,那就不要創業了。

戴先生這句話背後的道理我非常認同,如果你在社會上累積的信用連幾百萬都換不到,如果你沒有為了自己的事業背負重大責任的勇氣,如果你連開口談錢都覺得庸俗,如果連你最親近的朋友都不敢投資你,那你真的要好好考慮自己是否真的有達到可以「出師」的功力。

有些人會說那只有在台灣而已,人家創投發達的矽谷,白花花的鈔票都是投資人捧來供創業者運用的。當然,外國的月亮好像都比較圓,會這麼說的人大多不是真的有在矽谷募過資金的。實際的情況是,除了極少數創業前就在 Google、Facebook 等名門立下汗馬功勞的人之外,絕大多數的矽谷新創公司,在第一次得到創投資金前,都經歷過相當長的掙扎歲月。

Airbnb 的開始

讓人們把家裡空閒的房間放到網路上「日租」,2012 營業額超過 1 億美金,最新一輪增資估值近 25 億美金,如今看起來不可一世的 Airbnb 就是這中間很好的例子。

Airbnb 的兩位創辦人 Brian Chesky 與 Joe Gebbia 是羅德島設計學院的同學,畢業後一起搬到加州想要一圓創業夢。在舊金山,他們觀察到每回舉辦大型論壇時,從全美各處飛來的與會者常常無法找到便宜又乾淨的旅館可以暫住,因此在 2007 年,他們索性買了幾個「空氣床」放在客廳,開始把它們在網路上日租出去 (也因此取了「Air Bed and Breakfast」這個名字)。

漸漸的,他們發現真的有旅行者願意付錢來睡他們的客廳,於是他們開始邀請更多的「房東」來加入。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們在全美幾個主要的城市都累積了一些願意把房間暫租出去的「賣方」使用者,而這已經是 2008 年的事情了。

這時的 Airbnb 網站,一個禮拜大概可以為 Brian 與 Joe 帶進 200 美金,也就是約合新台幣 6,000 元的營業額,換句話說,一個月不到 3 萬塊的收入。即使在台北,這樣的進帳也不足以供兩個大人生活,更何況物價比台北貴 2-3 倍以上的舊金山。

因此一年多來兩個人一直靠著信用卡來 Bootstrap 生活所需與公司的支出,但到此為止,他們的額度也紛紛刷爆了。眼看著公司就要因為資金短缺而宣布倒閉,兩個人還得各自背負好幾萬美金的債務,他們開始絞盡腦汁,尋找脫離苦海的機會──不,這時的 Airbnb 網站雖然有真實的使用者與交易,由於太過市場利基,交易量也缺乏顯著的成長,即使在創投發達的矽谷,也沒有投資人願意支持。

賣早餐玉米片創業

那時適逢 2008 的美國總統大選,很多選民會旅行到全美主要城市去參加兩黨候選人的造勢大會。兩個人因此開始思考,除了提供給這些選民日租套房之外,有沒有其他的產品可以賣給他們。靈機一動下,他們設計了以 Obama 與 MaCain 為封面的限量盒裝早餐麥片,並且以一盒 40 元美金的價格賣給這些狂熱的選民當做紀念品──40 元可是比一般市售早餐麥片還要貴 10 倍的價格。

結果 Obama 麥片大賣好幾百盒,讓 Brian 與 Joe 幾乎還清了所有卡債。但壞消息是 McCain 麥片非常滯銷,兩個人只好在後來的好幾個月靠吃這些麥片度日。

製造意外

接著神奇的事情發生了,Obama 麥片的其中一盒輾轉落入了矽谷知名的天使投資人 Paul Graham 的手上,讓他對 Airbnb 這兩位「蟑螂般」打不死的創辦人起了興趣,最後決定投資他們 2 萬美金,並且邀請他們加入 Y-Combinator。在 Paul 的輔導下,Airbnb 大幅改善了他們的商業模式,最後也在 YC 的牽線下,得到了矽谷一流創投 Sequoia 的支持,而那已經是 2010 年的事情,距離 Brian 與 Joe 開始創業,已經過了整整三年時間。

Lesson Learned

如果 Airbnb 的故事裡有什麼教訓,那就是即使在創投發達的矽谷,當一個 Startup 還沒做出任何令人驚艷的事情之前,還是很難吸引到投資人的目光,與亞洲沒有什麼不同。所以戴勝益先生說得很對,如果沒有把手邊的資源都利用到極致,堅毅不拔直到破繭而出為止的決心,那或許該好好考慮,你是不是真心的想創業。

___

歡迎在 Facebook 上追蹤我的分享

(本文編輯後刊登在 2013 年 9 月號《30 雜誌》; Photo via TechCrunch)

創業 MBA:為什麼要先成績,後募資?

May 24th, 2012

If it isn’t obvious by now, the new standard is traction before funding. — @venturehacks

知名的天使募資平台 AngelList 創辦人 Nivi & Naval,兩天前透過他們的官方 Twitter 發布了上面這則訊息。AngelList 幾乎是現在北美新創團隊必用的募資管道,光在 2011 年,上面新增的團隊數就有 500 家,新增的投資人數更高達 2,500 位,這中間更產生了 12,500 次的媒合。而稍早在 2011 年中,他們也公布了由 AngelList 所促成的投資案,在 1.5 年內就超過了 400 件。所以由他們的角度來詮釋新的「募資標準」,大概再適切也不過。

但是為什麼要先做出成績,再去募資?其實它是一個對創業者和投資人雙方都有好處的情況。

講到募資,大多數的初創業者最怕的就是「稀釋」。稀釋代表的不但是控制權的外流,更是未來利益分配的減損 (當然我其實認為多半是多慮,不過為了專注在今天的討論上,咱們就先假設這兩個問題確實是嚴重的)。因此同樣要募未來 18 個月需要的 1,000 萬元資金,創業者當然希望能用越小的稀釋比例募得,越好。

而越小的稀釋的另一面,就是越高的估值。意思是說投資人必須要給你的公司越好的 Pre-money 評價,才能夠用越低的稀釋去投資你這 1,000 萬元。當然創投案件的評價通常都是雙方 (或多方) 討論出來的,但這個評價也往往不能太不「合理」。以網路業來說,什麼產品都沒有的公司,大概要落在新台幣 100 萬到 1,000 萬 (除非有非常驚人的創辦人)。有初步產品的公司,300 萬到 2,000 萬。有產品有使用者的公司,500 萬到 3,000 萬。有產品有營收或是大量使用者的公司,1,000 萬到 1 億。有大量營收或是獲利的公司,3,000 萬到 10 億。

當然,上面只是非常粗略的範圍,每個創投案件還會因為需求供給、市場、創辦團隊,以及商業模式中的各個環節,再去調整。不過你看到了嗎?你越能夠在市場上的做出成績,你的估值就會越高,因此稀釋的比例也就越低。

當然是這雞蛋問題,沒有雞,哪有蛋。如果能不靠任何創投資金,就做到有大量營收、大量獲利,那誰還需要募資,創投也可以回家睡覺了。所以當然不是叫所有人都去挑戰這種人類極限,但是從什麼產品都沒有,到把產品做出來而且有人使用,在現在的「雲端」加「行動」時代,其實不會太難。

但光光是這樣的一個 Bootstrapping,你的估值可能就會上升 3-10 倍,稀釋當然也就降到 1/3 – 1/10。這其實是對新創業者而言,一種「報酬率」非常高的投資,不但可以證明你團隊的價值,也可以在募資後,讓投資人更有信心讓你放手去衝刺。

所以在這個創業成本極低的時代,先成績後募資,我覺得是理所當然的演進,也是所有新創者應該考慮的創業途徑。

【活動訊息】本周六 (5/26) 1:00-5:00PM 在台大闈場 (普通大樓地下室),appWorks 將與台大創創學程聯合舉辦「2012 夏季 新創公司 正職/實習媒合會」,當天將會有超過 30 家一流的網路公司在現場,釋出近 100 個工作機會,有興趣加入新創團隊的高手,歡迎來給自己一個機會。

(Photo via luciano_meirelles, CC License)

Bootstrapping ── 不求人的創業模式

January 16th, 2012

Bootstrapping: a self-sustaining process that proceeds without external help.

最近我發現常常需要提到「Bootstrap」這個創業技巧,才想到還沒有好好寫過文章解釋它。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它跟創業到底有什麼關係,創業者又為什麼必須要學會這件事情。

字面上,Bootstrap 是「靴子的鞋帶」的意思,而一條鞋帶之所以會延伸到創業,主要是作家 Rudolf Erich Raspe 在 1781 年的小說「The Surprising Adventures of Baron Munchausen」而來 (參見: Wikipedia) 。故事中,主角用一條 Bootstrap 把自己從沼澤的爛泥中拉了出來,過程中完全沒有依賴其它人的幫助。這個典故經過後人的傳用,Bootstrapping 於是漸漸變成了「自助、不求人」的意思。

在創業的世界,Bootstrapping 尤其是指財務上的不求人,也就是不跟投資人募資,完全靠著自己的能力來支應開銷的意思,常用的方法有包括:存款、信用卡、拖延應付帳款、積極催收應收帳款、零庫存、提早開始賺錢等等。尤其是存款和信用卡,幾乎是每個早期團隊一定會用到的工具。

當然 Bootstrapping 不一定代表永遠都不向外募資,更常見的作法是在早期的時候 Bootstrap,到了中、後期再向外尋求援助。而除了不必看人家的臉色,Bootstrapping 式創業,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的好處,像是:

  • 少浪費時間 ── 由於沒有投資人,你不需要浪費時間在董事會、股東會、財務報表和解釋各種突發狀況上面,這讓你能夠更快的 iterate 和 pivot,而靈活在創業早期絕對是一個大 plus。
  • 真的募資時更容易 ── Bootstrapping 其實就是先創造價值,再募資的過程。所以當你去找投資人時,公司往往已經有營收,甚至已經獲利,這時他們的投資意願當然會大幅提升。
  • 稀釋更少 ── 由於 Bootstrapping 的過程已經創造了價值,所以同樣要募一筆錢,你稀釋的比率會少很多,創辦團隊在增資後,也往往能夠維持主控權。
  • 不浪費的文化 ── 當一開始創業花的是自己的錢,而不是投資人的錢,對大部分人來說是會痛的。這個過程中能夠教育團隊資源的可貴,也才能夠養成有效使用的文化。
  • 更強大的商業模式 ── 當你不用錢在創業,那無論在產品、行銷、業務、營運上,你都沒辦法抄捷徑。沒辦法大量買廣告,你只好更努力的研究 SEOSMO 等這些免費的推銷管道。沒辦法請 10 個工程師,你只好研究如何讓產品更精實。在這樣的過程中,你將會淬煉出一個商業模式,是人家無法輕易複製的。相反的,如果你的商業模式是用錢堆積出來,那對手只要多花你一些錢,就能把你整碗拿走。

因為以上這些,還有許多其他無法一一列舉的原因,我強烈建議每個創業團隊都該 Bootstrap,即使不是為了錢、控制權,也該為了淬鍊更好的商業模式,更有效率的團隊,經歷這樣的過程。事實上,當我們 2009 年開始創 appWorks 這一個創投的時,我們用的也是相同的觀念。如果連創投都可以 Bootstrap,我相信應該沒有任何一個團隊有藉口不能了,是吧?

PS. 再次感謝大家參與「一人一信拯救 Android」行動,我們果然吸引來了蘋果日報Ettoday 的熱情報導,我希望這次的行動能夠讓更多政府相關單位正視這個問題,也希望現在選舉塵埃落定,這件事情能夠更快獲得解決。

(Photo via frauleinschiller, CC License)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