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Competition’

競爭者,不是敵人

December 29th, 2011

昨天 appWorks 請到電腦玩家、遊戲基地、亞達攻略網、GameApe限時免費遊戲的創辦人 Luke (徐人強) 來分享他 20 年來的創業經驗。一個人能夠堅持創業 20 年,經歷了這麼多次大好,也經歷過這麼多次瀕死,還能夠說出:「選擇創業,是我這輩子做過最浪漫的事情。」光這個熱情,就已經讓人佩服。

聊到基地與巴哈當年歷史性的一役,他說那時雖然他輸得捶心肝,但多年以後,他與 Sega (巴哈創辦人) 已經成為朋友,兩個人碰到面的時還能一起聊一些產業的動態。Luke 說:

競爭者,不是敵人。

這個態度,我認為是每一個創業者都應該學會的。

不知道是反共教育、藍綠對立,還是讀太多黑白分明的漫畫情節,我們從小養成一種把對手當敵人的心態,一定要殺個你死我活、勢不兩立,才能罷休。但在商場上,這樣的思考、做事方式有太多太多的缺點。首先,這世界上根本沒有永遠的敵人,現在的競爭對手,下一秒可能是合作夥伴。事實上是往往大家一邊在競爭,一邊還要組公會去向政府爭取更友善的產業政策。

把對手當敵人,還會讓你陷入非理性的判斷模式,讓爽快、復仇變成了你決策的目的。記得賽局嗎?這樣的方式思考,只會讓你玩這場遊戲的能力降了一級,做出的決策往往對整個組織不利,造成資源的無效使用。再來,把對手當敵人,還會逼迫你的夥伴們都必須要選邊站,久而久之不只傷害你自己公司的利益,還會讓你盟軍也受到損失。

借用 Luke 的話,你應該把這件事情想成一場 (沒有終點的) 馬拉松,同場競爭的有好多好多跑者,雖然互有領先,但不會有誰真的「贏了」的一天。所以大家除了要想辦法跑得比對方快,也要讓這場馬拉松 (比其他的比賽) 得到更多的關注,無論是媒體的鎂光,或是消費者的青睞。

所以根本沒有人是敵人,大家都是競爭者,或者我該說「競爭夥伴」。學會對話、學會合作、包容,才能讓你的事業更上一層樓。沒錯,創業很難,不只是做一個受歡迎的產品而已。

PS. 今天 (12/29) 晚上 6:30,歡迎到 Juliana 來跟所有網路業的競爭夥伴們一起 Year-End Party: TechOrange + appWorks Startup Mixer,到時候見!

成功創業者有什麼不同?這些話他們從來不說

August 16th, 2011

appWorks 的其中一個好處,就是每周三的 Speaker Series 演講活動。我們通常邀請網路、創業的先進,來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並一一回答育成中的這些「創業初級班」學員,他們所提出的各種疑難雜症。

由於這個活動每個禮拜都辦,一年多下來我們也跟著聽了超過 50 則創業故事。你會發現這些所謂「成功」創業者,他們的態度和精神,其實有非常多共通的地方。今天早上剛好讀了一篇「10 things I’ve never heard a successful startup founder say」,裡面有不少我深感認同的,在這邊也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版本:

這些話,我從來沒聽成功的創業者說過…

  1. 我從一開始就知道這東西一定會成功
  2. 我們申請到的那幾個專利成功的擊退了競爭對手
  3. 我的 MBA 訓練在創業過程中給了我莫大的幫助
  4. 程式功力是我們獲勝的最重要原因
  5. 我們從來不解雇員工
  6. 我們從來不吵架
  7. 我們團隊辦行銷活動的能力,是致勝最重要的關鍵
  8. 因為電視新聞的報導,幫我們找來了大量顧客
  9. 只要把產品做好,顧客就會自己上門
  10. 其實這個過程也沒有當初想像的那麼難

當然關於「創業的錯誤」一定不只這些,你們或許也有你們最喜歡的謬論,歡迎留言跟大家分享。

意猶未盡的,本周五 (8/19) 6:30PM,歡迎來 appWorks Startup Mixer,聽聽現場 100 多位創業者的故事,有興趣上台徵招夥伴的,還有幾個名額,趕快去報名

(Image via scobleizer, CC license)

流言終結者 #2:「趕快申請專利保護起來…」

June 11th, 2011

大多數學校老師的問題,是他們一輩子都在做研究。由於沒有其他的實務經驗,他們很容易把學術領域的那一套,方便的套用在現實世界中。所以當你有一個不錯的創業想法,假如去找你的教授討論,他們很快就會跟你說:「這個東西不錯,趕快去申請專利保護起來。」

這個邏輯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認識到「專利」和「商業競爭」之間的真正關係。近年來最好的例子,莫過於長期位居全球線上金流市占率第一的 PayPal。處理網路付費,聽起來很簡單,問任何一個懂一點電腦程式的人,都可以跟你說就是把 A 的帳戶扣掉 300 元,然後把 B 的帳戶加上 300 元,兩筆資料庫存取,趴趴就搞定了。也難怪當初 PayPal 開始做線上金流平台時,全世界大概有 200 家公司在做類似的服務。

但是如果你跟消費金融行業的人聊聊,你就會發現處理任何金流往來,一點都不簡單。現金的流動本身或許很單純,但是當你把壞帳、詐騙、盜刷等這些隨之而來、必然發生的副產品列入考量,這件事情就變得非常複雜,往往根本就到了棘手的程度。而這就是當工程師 Max Levchin (麥克斯‧勒夫秦) 創辦 PayPal 長達一年後,才猛然發現的驚人事實。

當時 PayPal 的成長非常迅速,上線短短 18 個月後,每個月經手的金流已經高達美金上億元。也因此,該公司上下無不沉浸在突如其來的成功氛圍中,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第一行」(營收) 的猛爆推進,卻沒有人意識到重大的危機正悄悄醞釀。直到有天 Max 閒來沒事,把資料庫的數據拿出來分析,這才驚覺事情有多大條。原來,PayPal 的營收成長雖快,壞帳增加的速度還要更快。由於壞帳的發生有一個時間差,如果他們再不做點什麼把它壓制住,PayPal 的壞帳比率很快就會高過金流手續費,這時 PayPal 將變成一個超級賠本生意,每處理一筆金流,不但不能賺錢,還要倒貼成本進去。

幸好 Max 在大學專注的剛好是資訊安全、加密等技術,於是他開始把解決 PayPal 的壞帳問題當做首要任務。不久之後,在與客服部門通力合作之下,Max 在 PayPal 內部推出了數個營運分析管理系統,最後有效的壓制住了壞帳。Max 以前的學校教授、同學知道了這個了不起的成就,紛紛建議 Max 趕快把這些技術拿去申請專利 –「保護起來!」他們說。

但 Max 知道他絕對不能這麼做,因為一旦他把這些方法拿去申請專利,其他 199 家還在賠錢的競爭對手,馬上就知道 PayPal 是怎麼做的了。即使他們不直接盜用,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繞過 Max 的專利。而且更重要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像台灣的詐騙集團一樣,當初北美的網路蟑螂手法也是日新月異。Max 決定與其把心思資源花在專利申請上,還不如專心和他們對抗,才能繼續確定 PayPal 可以長期把壞帳比率壓在手續費之下。

所以,在網路的領域,專利其實沒有多少「保護」的作用,尤其在創業初期或是一個產業剛開始發展階段。因此,與其浪費時間在它上面,還不如專注在做出消費者需要、想要的產品上,並且透過不斷的更新,來維持競爭優勢。至於專利戰爭,等到公司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再來布局吧!

這篇文章編輯後的版本,刊登在 2011 年 6 月號的《30 雜誌》上。

(Image via kwc,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