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journalism’

複雜商業模式的崩盤 — 傳統媒體業的真正危機

April 6th, 2010

昨天有感於傳統媒體業對於 iPad 過高的期望,以及因而衍生出的一些明顯與消費者需求背道而馳的策略,寫了一篇 iPad:傳統媒體和出版業的救星?的文章。不久之後,我看到部落格界的前輩,也是出版業的中堅老貓在 Twitter 上發出的警語 (感謝 @MrFriday 轉噗):

讓我不禁也自省了一番。或許,傳統媒體和出版業現在最不需要的,就是來自我們這些所謂“網路人”的耳提面命。或許,我們心急的建議,他們聽起來,並不怎麼悅耳。

其實,我知道他們有他們的難處。而這個難處,跟組織的形成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我一直不知道要怎樣解釋這樣的現象,和他那近乎無法扭轉的情況。

直到今天,在我拜讀了克雷‧雪奇 (Clay Shirky) 教授的文章“複雜商業模式的崩盤 (The Collapse of Complex Business Models)”之後,我才找到了答案。

註:雪奇任職於我的母校 NYU 的互動傳播所 (Interactive Telecommunications Program),該所是紐約網路產業相關研究的先驅。而雪奇教授本身也是網路創業家出身,並從 96 年就開始發表對新媒體 (New Media) 的闡述。

和往常一樣,如果你的英文閱讀能力還不錯,我建議你直接連到該文章去閱讀。如果你懶惰,下面是我的略譯版本,並加上了一些個人意見。

問題是,我的網站何時才會開始賺錢?

有次雪奇被邀請去一個電視公司老闆的會議上演講,在後面的問答時間,老闆們的問題全集中在“到底什麼時候我的 (影片) 網站才會開始賺錢”上面。雪奇不知道要怎麼跟他們解釋,因為賺錢這件事情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是把營收拉到成本以上,或是把成本降到營收以下。

問題是,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第二種方法是幾乎不可行的。至於為什麼,你要看下面的故事:

先進文明的崩盤

1988 年,約瑟夫‧恬特 (Joseph Tainter) 寫了“複雜社會的崩解 (The Collapse of Complex Societies)”一書,裡面研究了歷史上多個先進文明,包括羅馬帝國、馬雅人等等,分析為何他們在達到了非常細膩且複雜的社會組織、文化傳統、和先進技術後,都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分崩離析。

在種種研究之後,恬特驚人的結論是,複雜的社會結構,正是他們滅亡的最重要原因。原來,一開始,增加組織的複雜度可以提升生產力,讓他們更有效的利用周邊豐富的天然資源。然而,隨著邊際效應遞減,一定的程度之後,任何新增的結構只會徒增組織的負擔。

於是,當有一天天災人禍來臨,資源不再豐富時,這些極端複雜的組織無法反應,最後因此走向崩解。

你一定要問,為什麼這些組織在發現資源不再豐盛時,不能即時縮編,來因應變化呢?因為他們沒辦法。長期下來的複雜統制結構,會形成一個互相鎖死的權力系統,使得沒有人有辦法主導變化的發生。況且任何的簡化過程,都會讓統治階層的權威受到挑戰,而遭受到他們的阻撓。

內容曲線的逆轉

另一廂,自從 15 年前網路開始普及,內容的價格也跟著開始逆轉,從此不斷的下降。雖然傳統媒體不斷的發言,說總有一天要叫大家開始買單,但是內容趨向免費的事實卻從來沒有逆轉。(請參考先前寫的“網路資訊能繼續免費下去嗎?新聞業的未來,又在哪裡?”一文)

更重要的是,觀眾的喜好也跟著時代在變化。請看過去五年來,全世界最熱門的一個影片,他被觀賞了1.75 億次,比任何一個星光比賽都來得熱門:

對,他是一個業餘作品,沒有專業演員,沒有剪接,沒有後製,一鏡到底。就這麼簡單,但他成為了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影片。

鐵達尼號變成小鷹號的那一天

也就是說,你必須要體認到,由於內容的供給過剩,觀眾永遠都不會再掏錢大錢出來了。當初媒體的資源很豐富,所以你也建造了一個偉大的組織來開採,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問題是,現在環境已經開始改變了,未來的媒體世界,資源不會繼續豐盛,也供不起龐大的組織結構。所以,你必須把你的鐵達尼號,想辦法改成行動迅速、成本低廉的小鷹號,才能繼續玩這個遊戲。

或許,權力的結構將阻止你這麼做,或許部門間的角力會成為你的絆腳石。但是,如果再不減少組織複雜度、降低生產成本、簡化商業模式,那你偉大的組織,終將成為你衰敗的主要原因,就像歷史上的先進文明一樣。

後記

寫完之後,發現還是有點“不然你們就死定了”的口吻,不過,這次是雪奇教授說的哦!

(Pic via fotopakismo@flickr under CC license)

免費時代來臨 內容產業怎麼賺錢

September 25th, 2009

稍早寫了一篇文章探討新聞業的未來,以及免費時代來臨,內容產業可採用的幾種策略。兩個多月過去,又陸續讀到網誌圈的許多論述,其中知名網路評論家保羅‧葛蘭 (Paul Graham) 發表的 後實體時代出版業 (Post-Medium Publishing) 一文讓我受到很多啟發。

他的主要論述: 其實從來就沒有”內容”這個產業我們購買的往往是裝載內容的”媒體”

也就是說,如果”內容”是一個產業的話,那同類型產品間的定價,應該依據其品質的不同,要有很大的差異。但是實際不然,CD 一片都是 $400,報紙一份都是 $10。並不會因為蕭敬騰比較紅,專輯就可以賣 $800。也就是說,當消費者在購買內容的時候,他心中”價值”的來源,根本是出自於”裝載該內容的媒體”。所以其實他們付錢的心態是: 我花錢買 一張 CD,買 一份報紙,而不是十首好歌,還是 100 篇專業報導。或許你會問,那書呢?  書的定價彼此間差異還不小。但如果你仔細研究,會發現書本的價格,通常跟厚度成正比,還是跟 內容的品質 沒什麼關係。

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消費者對於內容的付費意願本來就存在,那並不需要等到網路時代來臨,大家才能開始交易內容這個產品,也就是說,應該早就有人在路上兜售一篇篇寫好的文章,一首首作好的音樂了。可惜除了非常少數的例子以外 (例如: 股市老師賣分析報告),這樣的現象是不曾發生過的。這證明了消費者對於內容,其實是沒有付費意願的,既然沒有付費意願,當然沒有產業的存在。

葛老這樣的論點或許有點極端,不能完全解釋市場每個角落,但是他對消費者付費意願的觀察,是有某種程度的正確性。換句話說,消費者對於內容的付費意願,雖然不至於恆等於為零,但是很有可能常常是趨近為零的。既然如此,網路時代來臨,加上電子書/iPod 普及,兩路圍剿,出版業該如何生存呢?  葛老在文中也指點了一些模糊的方向,我加上個人的觀察,列成以下四項比較實際的策略:

周邊商品 (或 Freemium)

也就是”Free”一書的中心精神,內容免費送給你,但是賣你相關產品,例如: 樂團將音樂免費贈送,但是靠演唱會門票來賺錢。網路遊戲讓你免費玩,但是有些特殊物品要收費。

收取過路費

這是 Apple iTunes (及 Amazon Kindle) 的策略,他與其說在賣歌,不如說在收買路財,把歌的價錢壓到幾乎可以忽略,所以消費者根本是在圖個方便,付一個手續費。(況且如果他真的是在賣內容的話,那每首歌的價錢應該不同。)  所以出版業的另一個出路是佔據虛擬通路,然後抽稅,這也就是為什麼各路人馬都在積極搶佔電子書市場的原因。

廣告贊助

許多網誌靠得是這個模式,文章免費讓你讀,但是周邊附帶了許多廣告。更進一步可以在內容中推薦商品,例如: 寫書評,相機使用心得等,靠著讀者購買產品的抽佣來獲利。

創意媒體

最後,雖然說網路及電子書漸漸取代紙本,但不代表人們將完全放棄實體的書籍,很多時候,紙本也有紙本獨有的好處。例如: 特殊的尺寸–方便攜帶的口袋書,或是大型輸出的精美圖集; 附加功能–立體童書,或是可以並排比對的圖表,身歷其境的香味等等。

當然,內容業賺錢的方式絕對不止於上述四個模式,但是釐清消費者對你製作的內容,付費意願的高低,然後選擇應對的策略,是絕對有必要的。希望本篇文章,能為你帶來一些想法。

(Pic via gastev@flickr under CC license)

網路資訊能繼續免費下去嗎?新聞業的未來,又在哪裡?

July 2nd, 2009

近兩年來美國網路媒體業最喜歡討論的,就是新聞業 (journalism) 的未來到底在哪裡。隨著報社一家家的倒閉,這些平面媒體的從業人員,無不人心惶惶,頻頻透過網誌及報章社論,振筆疾呼要老闆們尋求突破,不然末日不遠。也因此,部落格界 (blogsphere) 也展開許多討論與爭辯,大家都想對媒體的未來貢獻己見。前兩天,更出現兩位重量級暢銷書作家摩肯‧葛拉威爾 (Malcolm Gladwell) 和克里斯安德生 (Chris Anderson) 的空中激辯,焦點主要圍繞安德生具爭議的新書, Free: The Future of a Radical Price (筆譯: 免費大未來,內容主要描述網路資訊趨向免費的大勢,建議無法獲利的新聞業該如何應對.)  葛拉威爾是著名的紐約時報特聘記者,著作包括長期盤據排行榜的”決斷2秒間 (Blink)”及”引爆趨勢 (The Tipping Point)”。而安德生則是 2008 年銷售冠軍”長尾理論 (The Long Tail)”的作者,現任 Wired Magazine 主編.

葛拉威爾首先在紐約客雜誌網站刊登了一篇針對 Free 一書所寫的書評,內容頗為負面,大略是指出安德生的書從出發點就有錯誤,葛兄主張在網路上也有很多資訊並不是免費的,也有很多人願意付錢消費,所以報業不應賤售自己,並以華爾街日報為例,舉出其網站就有多達一百萬付費會員。對於安德生所提出的一些新聞業未來可以採用的新商業模式,例如: 大舉採用業餘/免費作家以降低營運成本,葛兄也大呼荒謬,寫到:

…我不了解”付錢給作家”跟”付錢給編輯讓他去管理免費作家”間有什麼不同。重點是你有沒有那個錢,不是嗎? (…it is not entirely clear what distinction is being marked between “paying people to get other people to write” and paying people to write. If you can afford to pay someone to get other people to writewhy can’t you pay people to write?)

隔天,嚥不下被羞辱的氣,安德生立刻在他所屬 Wired 雜誌旗下的 Epicenter 部落格,發表了一篇名為”親愛的摩肯: 你在怕什麼的啊?“的文章反擊。不過安的回文,焦點主要集中在關於商業模式的辯論上,他提出他自己先前創辦的 GeekDad 網站,就是他主張的新商業模式可以成功的最好範例。可惜的是安並沒有花任何篇幅,對於”免費資訊”這個最關鍵的問題,再做更進一步的辯論.

我認為,網路資訊之所以是免費的這個問題,其實不難解答,而且答案都在經濟學概論裡面。翻開第一章,開宗明義就說自由市場的物價取決於供給跟需求。應用在網路資訊業, 以後 Web 2.0 時代資訊爆炸的供給趨勢來看,不難得知為何售價往往是免費的。這個現像,也可以從經濟學上的供給競爭角度去解釋。也就是當市場處於完全競爭的狀態,則售價會因廠商間的較勁,而出現降至趨近甚至是低於邊際成本的現象。因為網路資訊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 — 一個稍具規模的網站並不會因為多出一個拜訪者就多出什麼成本,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長期處於免費的狀態。由於兩個因素的存在,我們可以大膽預測免費在未來也是幾乎不可能改變.

看到這裡你會問,難道我的意思是從經濟學上的角度來看,網路媒體業是沒有未來的嗎? 那還有什麼好投資的呢?

恰好相反,雖然經濟學告訴我們以總體市場的角度來說,資訊的最終成交價將恆為零元,但是它也告訴我們,自由市場的每個消費者,隨著荷包大小的不同,都有不同的願付價格 (willingness to pay),而廠商可以透過消費族群劃分 (market segmentation) 的方式,來捕捉消費者剩餘 (consumer surplus) 以提高獲利。這也就解釋了會什麼在免費資訊唾手可得的當今,華爾街日報網站還是能夠找到一百萬付費會員。因此,從經濟學的角度去看,其實兩位作者與其說在辯論,不如說是各自在解釋網路媒體業總體及個體經濟上的不同現象。

至於新聞媒體的未來到底在哪裡,以商業模式來說,我認為將是在網路及數位化上,至於平面,被取代只是時間的問題。這點從消費者花費越來越多的錢購買網路服務,以及廣告商不斷將更多的預算分配在網路平台上可以看出。而最佳的獲利模式,應該是一種”免/付費並行 (freemium = free + premium)”加上廣告支持的綜合體。本網誌所在的痞客幫就是這種模式很好的例子,每個人都可以加入當免費會員,但是如果你想要一些進階功能 (premium),例如: 更多儲存空間,就需要付費。而網站上高流量的網頁,則張貼廣告提升獲利。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