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Microsoft’

Ask Jamie #3: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November 28th, 2013

Jamie Lin 林之晨

Ask Jamie: 你提出問題,我整理成文章,與所有讀者分享

歡迎來到本週的 Ask Jamie。上禮拜因為 Demo Day 少寫了一次,問題馬上就堆成小山丘了,讓我們趕緊來看看大家有什麼疑難雜症我可以幫忙思考的。

Tom Asked: 用微軟的技術創業不好嗎?

從 Jamie 的著作和言談中,似乎有些反微軟情節。例如「微軟伺服器軟體爛,千萬不要用(創業七堂課文章內容)」、「微軟技術很貴」。雖然我不認同上述結論,但想根據上述前提下請教:

1. 對於一直走微軟派技術出身的工程師而言,如果想 startup,請問 Jamie 會給予什麼樣的建議?花額外的時間把自己的技能打掉重練後再創業?

2. 微軟技術雖然不是免費,但是提供的開發工具所帶來的生產力與維護效率是遠高於其他非微軟派的開發工具,能大量節省產品雛形誕生的時間,搶快於市場,那 Jamie 會認為微軟的開發工具是否有採用價值?

希望 Jamie 能針對微軟技術出身卻想進入 Startup 的人給予較詳細的建議與指引。謝謝。

Tom

Dear Tom,

說「反微軟」可能略嫌誇張,不過我這個年代長大的工程師,對 MS 大概都是又愛又恨。一方面我們是一路用 MS-DOS、Windows 3.x 與 9x 長大的,大概都學過 Visual Basic 與 C++,另一方面我們也都曾經因為 Windows 與 Office 一天到晚當機,損失過不少珍貴的資料。

無論如何,客觀上來說,與 Linux Server 相比,Windows Server 的確有較高的擁有成本,無論你是每台買一個 Windows License 或是在直接在 AWS 上租用 Windows Instance。但擁有成本較高並不代表總體效益就一定會比較低,如果你因此可以得到較快的開發速度、較低的維護成本,或是較高的每用戶效能,那微軟平台對你而言很有可能還是較優越的解決方案。

另外,在過去,Windows Server 的安全性較 Linux 弱上許多,著名的巴哈與基地遊戲類論壇王者之爭,事實上就是因為其中一邊使用 Windows Server 而遭受致命的木馬攻擊,因而分出了勝負。當然時至今日,據我所知微軟在安全性上已經改善許多,但這仍是另一個需要考量的風險。

但也就像你說的,創業初期「快」比技術平台的選擇重要許多,趕快把產品推向市場,取得用戶回饋,再從那邊去決定該如何調整。將來有一天產品大受歡迎而平台無法負荷時,再回來思考平台的選擇,反而是更好的時機。

Good luck!

Jamie

Mao Asked: 拿自己的錢,還是說服人家投資?

你是否覺得創業前需要準備一桶金來燒? 如果不是,那是否代表團隊裡的每一個成員都需要有具備”集資”及”說服”的能力?

Mao

Hey Mao,

首先,我不太喜歡「燒」這個字。錢或許不是人生最珍貴的東西,但就這樣把它燒掉也太浪費。我通常建議大家用「投資」去想這件事情,當我們投資的時候當然是在找最能創造高回報的標的,因此無論是自己的錢還是別人的錢,用投資去思考,比較能幫助你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最有價值的事情上面。

創業初期什麼都沒有,尤其是第一次創業的人,往往很難說服人家拿錢出來支持你。因此如果自己有一些錢,能夠先做出成績,那麼後續的資金會容易募集很多。另一方面,創業初期的成本其實很低,尤其是網路公司,往往就是幾個創辦人的生活開銷而已。為了這麼一點點錢去稀釋一大部分公司的股權,通常也不是很划算。

最後,在你什麼都沒有就願意支持你的人,往往是很信任你的家人、朋友,換句話說這筆錢等於是用你之前所有累積的信用換來的。客觀而言早期創業的失敗機率遠高過成功機率,因此有很大的可能他們將會血本無歸。萬一真的失敗,否則你就要想辦法賺錢還他們,否則就會永遠傷害與家人朋友間的關係。如果是前者,那還不如事先把錢賺起來投資自己,省去轉一手帶來的風險。如果是後者,為了這些小錢而損失了生命中重要的人,那也太可惜。

因此根據以上種種理由,我通常建議創業者在初期使用自有資金。

Jamie

Matt Asked: 當加入的團隊偏離了原來的理想

Hello Jamie,

今年稍早我發現一個有著美麗願景的新創團隊,他們的理念聽起來和我非常契合,且幸運的,迄今我已和他們合作一段時間。

然而,該團隊無論產品、服務、行銷(消費者體驗、社群體驗),所有一切任何我可以想到的面向,都與我當初看見的理念和願景嚴重相悖。更嚴重的是,半年來團隊的產品幾乎沒有任何改進。

我感覺團隊裡面沒有一個人記得組織的核心價值,他們只是有些絕望的追著訂單跑,然後把資源浪擲在追求短期效果上。我始終無任何權力去影響決策,只能在非常侷限的框架內執行指令,完全無法發揮自身具備的能力。

坦白而言,我不覺得自己只是受僱於此團隊,我真正的上司是“理念”和“願景”,因此我打算找機會向該團隊闡述我們當初共享的理念,甚至不排除使用毫不掩飾的言辭。

我唯一擔心的是,這會像是一個不得志的行銷人員惱羞成怒的侮辱原僱主,因此無法達到期望的溝通效果,或是嚴重傷害到團隊的士氣(他們總是長時間工作,很少休息),我該怎麼做?

Matt

Dear Matt,

首先,我們得先來討論理想跟現實的差距。理想是長期、遠大的目標,而現實是短期、立即要面對的生死存亡。如果無法生存下去,那麼縱使有再崇高的理想也是枉然。當然,如果只是生存,卻無法緩緩的朝著理想推進,那也很可惜。

所以如果我是你,我會先私下找公司的創辦人 (or 負責人) 喝杯咖啡,請教他為什麼我們目前行進的方向與當初的理想似乎沒有交集。或許在他的計畫中,現在正在努力的是某個階段性目標,等到達成後,會再漸漸的轉向原來的理想。或許因為得到了更多市場中實際的資訊,他發現原來的理想已經不值得追求,因而更換了理想。

得到了這些答案後,你可以重新決定是否要繼續追隨他去一步步執行階段性目標,未來能夠漸漸逼近原來的理想,或者一起去追求這個新的、更實際的理想。你甚至可以建議他,根據你在你的作戰位置上的觀察,這些階段性目標可以如何微調,讓它們更符合團隊的實際能力。或是這個新理想事實上可以如何設定,讓它可以保有一些些原來的理想。

這些討論可以讓你看得更清晰,如果是一個好的領導者,他也應該會非常感謝你給他的這些回饋。

加油!

Jamie

___

創業者,歡迎申請 AppWorks Accelerator Class #8

Apple 的空中進擊

October 24th, 2013

Apple Special Event October 2013

昨天在舊金山市區參加 GMIC Silicon Valley,剛好路過了 Apple 舉行的發表會活動,隨手拍下了這張記者們排隊入場的畫面。

會場裡面,幾位蘋果高層陸續上場,接連發表了 OS X Mavericks、MacBook Pro、Mac Pro、iLife、iWorks、iPad Air 與 iPad Mini with Retina 等產品與軟體更新。

會後大家的討論主要放在 iPad Air 與 iPad Mini with Retina 上,這畢竟是一個年銷售 7,000 萬台的產品家族,雖然近幾季銷售持續下滑,它仍是平板世界的領先者角色。看完這次的兩台新 iPad,我最大的感想是蘋果最終還是向市場屈服了。iPad Air 大幅縮小了邊框與重量,顯示出 Mini 推出後立刻佔據 iPad 近 60% 銷量的市場反映,對 Apple 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Jobs 在世的時候不只一次說過 10 吋才是平板的最適尺寸,足夠的邊框也是防止誤觸重要的設計。不過 Mini 的成功顯然教育了 Apple,市場偏好更小、更輕的平板,幸好蘋果自家的超省電 A7 CPU 適時出現,讓他們終於可以削去許多電池容量,讓 10 吋 iPad 大幅的輕量化。

但即使是這樣,iPad Air 從 CPU、續航力、相機到螢幕解析度,所有的功能性規格基本上與 Retina Mini 完全一樣,但價格卻高上 100 美金,且體積大上許多,重量又多出 42%。在這樣的比較之下,我不認為 Air 能夠扳回賣不贏 Mini 的頹勢。另一方面,解析度大增的 Retina Mini,不僅厚度、重量上升不少,價格也因為用料的關係增加了 70 美金,成為 399 一台,這與 Nexus 7、Kindle Fire 等同等級 Android 平板的 229 相比,又失去了更多的市場競爭力。

綜合以上因素,我認為蘋果要在平板這條產品線要重振前幾年的雄風,還是有相當難度。

但昨天的發表會 Apple 有另一個布局,我認為非常值得深思,就是他們同時把 OS X Maverick、iLife 與 iWork 等三大軟體產品線,同步降價至零元。

OS X Mavericks Free

當然表面的理由是希望更多消費者享受這些軟體,但在商言商,如果對業績或競爭力沒有幫助,沒有公司會白白放棄營業額,把這些辛苦做出來的軟體拿出來送人。

這個策略背後的理由,我認為有兩個:

第一,面對 Google 陣營,Android OS 本來就是免費,Google 的生產力軟體 Docs 也不用錢,小綠人甚至連 QuickOffice 也買下來送給用戶。如果有越來越多消費者在意這些必備的辦公軟體,則要多花 60 美金的 iWork 會給 iPhone、iPad 帶來更多的阻力。

第二,面對 Microsoft,他們在桌面仍舊稱霸,但在行動上則大幅落後。不過據說微軟已經祕密開發 iOS 與 Android 版本的 Office 許久,即將要正式推向市場。蘋果在這關鍵點把 iWork 打至免費,除了在價錢上與 Google 打成平手,也等於順便給了微軟一個大耳光。

當然以 Apple 每季淨賺數十億的財務狀況,他們絕對負擔得起奉送這些軟體所造成的營收損失,甚至有可能因為軟體免費所帶來的額外硬體銷售,反而創造更高的營收與利潤。但對於想要積極在行動有所作為的 Microsoft,這絕對是致命的一擊,也讓微軟股票今天應聲下跌了 2.4%。

昔日手下敗將蘋果出招,能不能擋住邪惡帝國的大反攻,我等不及要知道結果了。

___

創業者,歡迎加入第八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

(Image via Apple)

創業 CEO:微軟的賽局,為什麼併購 Nokia 是必須

September 9th, 2013

在每週一次的「創業 CEO」系列,我們討論一個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一位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創業公司,往往都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上週一,微軟斥資 72 億美金買下 Nokia 的手機部門以及相關專利,引起了市場非常多的討論。有人說微軟賺到了,有人說三年前從 Microsoft 跳槽至 Nokia 任 CEO 的 Stephen Elop 是最大的贏家,更有人說 Steve Ballmer 木馬屠城的伎倆終於成功

但雙方畢竟都是華爾街掛牌公司,在美國政府,尤其是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的眼中,上市公司經營團隊「瀆職」是非常非常嚴重的事情,所以這場交易的本質如果不是相當接近公平,那未來面對的股東聯合訴訟可是會沒完沒了的。

所以身為年輕 CEO 我們必須試著去想想 Ballmer 與 Elop 為什麼會決定做這個交易,它背後的合理性在哪裡。在交易後,微軟自己公布了一份名為 Strategic Rationale 的投影片, 周欽華也在有物報告上解析了這份文件

但除了這些跟法人交代的理由,事實上,我認為我們還可以用賽局的觀點去看 Microsoft 與 Nokia 這三年來種種舉動間背後的思考邏輯。

價碼

首先,這個 72 億美金的價碼事實上沒有很便宜。在今年的第一季,Nokia 聲稱賣出了 610 萬支智慧手機,但其中有 50 萬支是已經不被市場計算為 Smartpohone 的 Symbian 手機,所以實際上 Nokia 的智慧手機出貨量是僅 560 萬支的 Windows Phones。同一個季度,HTC 的出貨量是 480 萬支,幾乎 100% 是 Android 與 Windows Phones,Blackberry 出貨量 680 萬台,也全是 Blackberry OS 的智慧手機。

出貨狀況差不多,Nokia 卻多了尾大不掉,虧損且高速衰退中的 Feature Phone 業務,以及較 HTC 與 Blackberry 差上許多的財務狀況 ── HTC 與 BB 都是零負債,Nokia 則有相當的負債比例。另一方面,微軟與 Nokia 三年來有較佳的合作關係,此外 Nokia 也有較高的全球品牌知名度,較好的供應鏈、通路關係。不過正面與負面的因子相抵,收購 Nokia 手機部門的價碼與收購 HTC 與 Blackberry 相比,應該無法相差太多。

HTC 目前的市值是 37 億美金,Blackberry 的市值則是 57 億美金,如果要整個公司收購,大約要再加上 15-30% 的溢價,所以 HTC 的收購價約會落在 43-48 億美金,而 Blackberry 則是 66-74 億的範圍。如果以這個角度去看,微軟收購 Nokia 的價碼事實上是相當合理,並沒有太便宜。

三年前 Nokia 的賽局

為什麼會有今天這場交易,我們得先從三年前 Nokia 的抉擇看起,也為什麼 Stephen Elop 會選擇不與 Android 結盟,全力發展 Windows Phone。前陣子他接受英國 The Guardian 訪問時,透漏了背後的思考:

What we were worried about was the very high risk that one hardware manufacturer could come to dominate Android. We had a suspicion of who it might be, because of the resources available, the vertical integration… The first step in the conversation is the recognition that we’re not Apple, we’re not Samsung/Android – we’re a third alternative. And when an operator wants to keep pressure on [handset makers] and have a lot of options, he wants a third alternative. So, strategically, we have an opening because we’ve taken that path as the third ecosystem.

也就是說 Nokia 當年沒有選擇 Android 並不是因為 Android 不好,而是因為在 Android 的世界他們認為自己打不贏領先者 Samsung。另一方面,他們雖然認知到 Windows Phone 在 Apps 的質與量上大輸 iOS/Android,因此對消費者的吸引力較弱,但 Nokia 當時的考量是電信商的偏好,他們認為電信公司會想要支持一個老三來給老大與老二壓力。

賽局的結果

但事實證明,3 年後三星雖然在 Android 體系佔據重要位置,但比例只有不到 40%,並不是 Nokia 當年擔心的「霸主」地位。另一方面,Nokia 的 Lumia 系列的確普遍得到了全球電信商的支持,但缺乏 App Ecosystem 對銷售所帶來的影響卻是遠遠超出 Nokia 的預期 ── 身為第一名的 Windows Phone 製造商,出貨量比第五名的 Android 製造商都還不如。目前 Windows Phone 的出貨量,更是不到當年 Symbian 全盛時期的四分之一。

更糟糕的是,Lumia 智慧手機的銷售量,只在中、亞與非等這些落後市場有較顯著的增加,在歐洲、北美、拉美等地都缺乏成長 ── 當然第四季是歐美國家傳統的購物高峰期,但以 Nokia 的基數與積極推出新機的態勢,這麼顯著的季衰退還是非常差的狀況。

新的賽局

長期的銷售欠佳不斷惡化 Nokia 的財務狀況,到了今年第二季,Nokia 傳出了現金流的麻煩,如果業績持續如此低迷,Nokia 將會在 2013 年底出現現金缺口。這個改變把賽局帶到了新的情境,如果屆時財務壓力讓 Nokia 決定退出 Smartphone 製造,或是轉戰顯然較能充分表現 Nokia 資產價值的 Android 平台,這對微軟來說將是天大的打擊。那時 Windows Phone 將會頓時失去佔據 81.6% 的出貨量的製造商,等同於把微軟整盤 Smartphone 策略打回原形。再加上 Windows 8 平板的銷售欠佳,這會讓 Microsoft 卡在「桌面」,而缺乏好的 Post-PC 舞台。

也因此,這次的賽局,與其說 Nokia 必須賣給微軟,還不如說是微軟必須買下 Nokia。Nokia 事實上還有其他選項,但少了 Nokia 的 Microsoft,位置只會比現在還更差。

當然,這是雙方在面對當今的賽局下,權衡後所做出來的抉擇。這個抉擇是不是最好的選項,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另一方面,當 Steve Ballmer 一年後讓出微軟執行長大位,新任 CEO 必須要扛下 Nokia 的這筆交易與 Ballmer 的垂直整合策略,那也會減少微軟日後的策略選項。

未來如何發展很難說,但希望這個案例分析,有幫助到現在的你練習賽局思考,做個更棒的 CEO。

___

一天一錠,效果一定,歡迎訂閱 MR JAMIE 電子報

(Inspired by Ben Evans; Photo via wiredphotostream,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