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MVP’

流言終結者 #9:「你需要堅固的技術門檻…」

January 7th, 2012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常常需要參加所謂的「創投媒合會」──若說「投資」是一場創業者和創業投資人間的婚姻,那這些媒合會就是促成彼此認識的「相親大會」。這種相親活動往往從新創團隊會輪番上台介紹創業計畫開始,接著台下的創投會針對計劃中不清楚的地方提出疑問,最後彼此交換連絡資料,下次約個時間再喝杯咖啡進一步交流。

有趣的是,每當一個網路新創團隊介紹完他們的產品,有幾個問題總會一再的出現。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請問,你這個東西的技術門檻在哪裡?不是很容易被抄襲嗎?」

其實,會問這樣的問題,是出自於對「網路業」的不理解。傳統的科技產業,產品的先期研發時間長、成本高──拿開一顆晶片為例,大概要花個 5,000 萬到 1 億,再加上 9 到 18 個月的研發時間,才有可能成形。所以如果你沒有建立起足夠的技術、專利門檻,一旦產品上市後熱賣,對手一定會馬上抄襲,搞得你連研發投資都還沒有回收,產品的售價就已經被市場競爭打爛。

問題是,網路業根本不是傳統科技產業。現在的網路創業講求「精實」,產品的先期研發時間短、成本低──往往運用大量的免費開源工具,再加上 2 至 4 個星期的「揉合」,便能做出雛形,所謂的 MVP。接著,我們會把這個雛型推上火線,再透過市場的反饋,不斷的修正產品,優化使用率、轉換/變現率,從那邊建立起競爭優勢。

因此,網路業的競爭優勢不在技術門檻,而是在速度門檻──以 Google 為例,即使已經是網路搜尋的強勢領導者,它進步的速度也從來沒有減緩下來。事實上,Google 上隨時都有 200 個實驗正在進行,用三天一小改、五天一大改來讓對手追無可追。

除了速度,網路產品更重要的競爭優勢來自「網路效應」,也就是讓使用者和使用者間建立起連結,用使用者來綁架使用者。Facebook 就是最好的例子,當人們打開這個網站,他們其實並不是要去用 Facebook 。當人們打開Facebook,他們根本就是要去找朋友聊天的。這非常容易證明,試想如果有一天你的朋友們都不用 Facebook 了,那即便這個網站進步再快、技術門檻再高,對你還有任何意義嗎?

最後,網路產品的競爭優勢必須還來自於「行銷通路」,也就是搜尋、社群媒體和行動平台。搜尋指的是 SEO (搜尋引擎最佳化),也就是努力提升自己在 Google 搜尋結果的排名。排名高的網站,就容易從 Google 吸引到大量的搜尋使用者。社群媒體指的是消費者主動在 Facebook 等網路社群上推薦你的頻率和強度,也就是所謂「贏來的媒體」。最後,行動平台指得是你在消費者的智慧手機、平板裝置上是否占有一席地位。

所以說穿了,網路的背後雖然是科技,但實際帶來的卻是消費行業的通路革命,因此,技術門檻其實跟成不成功沒有多大關係。這一點,有心透過網路創業的人,都必須要認清。有心投資網路的人,更要認清。

(這篇文章編輯後的版本,刊登在 2012 年 1 月號的《30 雜誌》上; Photo via kwc, CC License)

新年希望:2 x Resolution

January 2nd, 2012

Resolution (res·o·lu·tion) 名詞:1. 決心,e.g. New Year’s Resolutions 新年計劃;2. 解析度,e.g. Screen Resolution 螢幕解析度

新年快樂!2012 終於來了,希望大家都在家人、朋友的陪伴中,渡過了一個難得的跨年週末。新的一年,有什麼計劃呢?我的 2012 目標很簡單,就是 Hack More Things製造更多意外,然後喝更多咖啡

或許你會問,為什麼我沒有一個「真正」的目標,像是把 appWorks 帶到中國,還是培育出更多個 EZTABLE 之類之類的?因為我認為那些目標根本沒有意義。

首先,能不能達到這些終點,有很大的成分是控制在別人的手上 — 外在環境的因素、時間點的因素、其他人的選擇等等。所以把這些固定的點當成目標,2012 年才剛開張,什麼都還沒做,你就已經把自己變成「不幸的人」,還自廢 Pivot 的能力。再來,大多數人訂新年目標的原因,說穿了只是為了要驅使自己更努力。那既然是這樣,為什麼不直接專注在更努力上面就好了。

所以,我說我們應該放棄對準「既定的終點」,把心思放在提升你的 Resolution,也就是你的決心、你的解析度上面。與其領完年終再出來創業,不如今天就開始動手測試你的 MVP。與其把新版本「做出來」,不如每個月都 Double 你的轉換率。累積 100 萬次下載,還不如動手提升 100 倍付費比率。與其導來 1,000 萬次流量,你應該讓 1,000 個人愛上你的產品,並且讓他們去跟朋友說。

成功需要的是日起有功、是累積、是進步、是學習、是不斷的修正。只要你能夠下定決心,今年的 366 個日子裡面,你沒有一刻會鬆懈,絕對比去年更努力 2 倍。我相信到了最後,你會非常滿意一年下來的收穫。

新年快樂,各位,預祝你們有一個非常棒的 2012!

(Photo via jliba, CC License)

團隊,不是 Idea

December 22nd, 2011

常常有人問我:Jamie,你都怎麼評估一個 idea 可不可行?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我不評估一個 idea 可不可行,我只評估這個團隊能不能把他們的 idea 做出來。很多人以為創業的重點是「想」出好的 ideas,其實根本相反,創業的重點是永遠都在「做」出一個更好的 idea — Facebook 已經有 8.5 億使用者,人家還是兩天一小改、三天一大改。所以不能做出,不能持續改進東西的人,那去報名划船隊比較快,別來創業了。

只要團隊對了,你根本不需要評估 idea 可不可行。他們會把 idea 做出來,推向市場,然後由市場來告訴他們這個 idea 很爛 — 事實上,每個初創團隊來提的 idea,我通通聽過不下幾十次了。但是沒關係,當你把它做出來 (最好是一個花很少資源的 MVP),拿到市場裡去,你就會開始得到各種真實的反饋。從那裡,你會開始 Pivot,然後好的團隊,就會慢慢把 idea/product 越改越好,越改越好,直到有一天變成我從來沒聽過的 idea,直到有一天找到 Product-Market Fit,長出 Business Model,一步步邁向成功。

所以重點是團隊,我們只看團隊,也只投資團隊。這也就是為什麼 appWorks 育成計畫是圍繞在培育明日的創業家,而不是做出今天的好產品。科技會不斷變化,市場也會不斷變化,只有能夠跟著不斷進步的創業者,才能一直找到下一個突破,一直找到下一個成功。

所以當我的異父異母雙胞胎哥哥 Mark Suster 前幾天寫到,你應該在簡報的時候先介紹團隊,而且讓團隊每個介紹他們自己時,我再同意也不過。

重點在團隊,也只有團隊是重點。

(Photo via spacelion,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