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vc’

流言終結者 #10:「第一件事,就是去跟創投募一大筆錢…」

February 10th, 2012

工作的關係,常常有第一次創業的人跑來找我「提案」。嘴巴上說是提案,事實上這些人心中想的是「提款」。他們把講得天花亂墜的神奇創意,當作是「創投銀行 ATM」的密碼,似乎只要輸入正確,白花花的鈔票就應該要開始從我們身後嘩啦嘩啦的冒出來。

如果創業是一場說故事比賽,那這樣的邏輯或許合理。但創投要投資的,除了口才,還要是有能力、可以託付、有執行力的創業團隊,這可不是兩個小時的完美演出,就可以看得出來的事情。況且投資也不像提款那樣銀貨兩訖、老死不需要往來的買賣。把錢放入你公司的那天,根本才是雙方關係的開始,從此之後投資人除了要當你的股東、董事,還要是你的業務、經紀人、救火員,雙方如果沒有好的互動,沒有互信基礎,那跟相親結婚有什麼兩樣,還不如把創投基金直接拿去賭俄羅斯輪盤比較快。

更重要的是,身為一個創業者,你需要了解的是創業成不成功,尤其在初期,其實跟你有沒有募到創投資金,沒有什麼關係。近五年來最成功的創業公司,經營「神來也系列」博弈類遊戲的慧邦科技,就是最好的例子。

神來也團隊 2005 年創業,集合了當年宏碁戲谷、  PTT (BBS 站) 和創作線上 (文學社群) 等三路精英,決心把韓國當時最受歡迎、非常賺錢的 Cyworld 虛擬世界休閒遊戲模式帶入繁體中文市場。這麼強的團隊加上已經被證實的商業模式,組合完成後,先去跑了一輪創投,但是很抱歉,沒有人要投資。

創辦人江永祥心想沒關係,畢竟團隊尚未磨合,虛擬世界休閒遊戲的商業模式雖然在韓國很紅,但在台灣也還沒有被證實可行,所以此時沒有創投願意冒險,相當合理。一群人私下湊了一筆錢,確定可以生存到把產品做出來,證明市場的存在,接著就開幹了。

對了,這樣先靠自己的創業手法在國外叫做「Bootstrap」,一開始是小說中主角「用自己的鞋帶把自己從爛泥中救出來」的典故,後來就延伸為「不靠別人幫忙、自力救濟」的意思。尤其常用在創業上,指的是一開始先用自己能夠掌握的錢來源,包括存款、信用卡等等,先證明一個機會的存在,日後再去跟創投募資。

結果神來也團隊這一 Boostrap 就是三年。不靠別人,全憑著自己的雙手,到了 2008,他們把自己製作的迷你窩產品,經營到超過 100 萬會員,在台灣的中、小學生族群,大受歡迎的好成績。在他們努力賣寶物、拉廣告之下,公司也達到了幾乎損益兩平的狀態。事實證明,虛擬世界休閒遊戲是有市場的,這次總可以找到投資人來支持了吧?想不到,當他們把這樣的成績帶去見了幾十個創投,運氣不好,適逢 2008 年金融海嘯,這次,還是沒有人敢跟他們一起冒險。

公司雖然接近打平,但迷你窩每個月還是會產生或多或少的現金流出。找不到後援補給,大家的存款眼看著也即將耗盡,沒有後路可退之下,江永祥和他的夥伴們決定賭最後一把,重操舊業回去做他當年在戲谷最拿手的博弈類遊戲。利用迷你窩累積下來的開發經驗,他們使用 Flash 撥放器平台做出了「免下載、免安裝、直接開打」的麻將,比競爭對手的產品更加吸引網友。

而就因為沒有錢,當競爭對手還在用電視、車廂花大錢打廣告,神來也反倒在意免費的宣傳管道,尤其是有病毒效應的社群媒體。他們很早就開始經營 Facebook、Twitter 等通路,而好死不死,就在 2009 年的夏天,他們趕上了 Facebook 短短 2 個月內在台灣從 5 萬會員爆增至 500 萬、史上最大網路的浪潮。

一瞬間,慧邦從一家虧損的公司,轉變成超級賺錢的企業。而剩下的,就像他們說的一樣,都是歷史了。對了,現在,換成是創投每天捧著錢,苦苦哀求神來也讓他們投資。不過如果你仔細想想,也正是因為當年他們沒有拿到錢,才能夠在斤斤計較的過程中,搭上了 Facebook 這樣超級的巨浪。而像慧邦團隊這樣的故事,也絕不是特例,無論從 Flickr 到地圖日記,在創業的世界,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發生。

深究其原因,當你有錢時,你會養成習慣用錢解決問題──買廣告、買產品、買團隊,而最後的結果,你會堆積出一個只要多花一些錢,就能夠輕易複製的商業模式,這當然一點競爭力也沒有。而真正了不起的商業模式,往往唯有在一個團隊資源匱乏、窮則變、變則通時,才有可能被建立出來。

所以,西方哲學家說:「Limitation breeds creativity.」,不是沒有原因的。

(本文編輯後刊登在 2012 年 2 月號《30 雜誌》,Photo via kwc, CC License)

美債終於降評 — 不要懷疑,暴風雨來了!

August 8th, 2011

選在周末 (好讓大家有足夠的時間消化資訊),信用評等機構 S&P 終於把美國的國債從 AAA 降級至 AA+。這件事情非常嚴重,學過財務的人就知道美國聯邦債券的利率,實用上過去也被稱作「Risk-free Rate」(無風險利率),是計算任何投資報酬、機會成本的最核心指標。

既然叫做「Risk-free」,就是指這個利率中不隱含任何「破產/償還風險」因子。換成白話就是說債券一旦到期,山姆大叔一定會還你錢,你一點都不用擔心的意思。問題是,這下你不能不擔心了,因為 S&P 的降評,表示美國政府「有可能」真的還不出錢來了。雖然 AA+ 的意思是破產機率極小 — AA 代表介於 0% 和 6% 之間,但重點是美國政府已經不再是 AAA,也不再是 0% 了 — 美國政府公債之前甚至被稱為 Super AAA,也就是比 AAA 還要安全的意思。

這不但是 200 多年來山姆大叔第一次被投下不信任票,更重要的是牽動了全球總面額 14.4 兆美金的已流通美國國債,接下來將會有一連串的處分、跌價、換手、修正的連鎖反應。

不要懷疑,資本市場將會經歷一場暴風雨。

身為創業者,你該怎麼反應?

高興,你應該高興!

如果你去研究一下網路業的歷史,許多成功的霸業,正是在資本市場最惡劣的情況下誕生的 — 從 Google、PayPal、LinkedIn,到中國的 Alibaba、台灣的巴哈姆特,都是最好的案例。

為什麼?答案非常簡單,因為在一個熱絡的資本市場,很多人並不是真的有決心想創造一番事業 — 「反正創投給錢我花,就姑且試試吧!」「沒錯,我們創業的目標就是去上市!」是你最常聽到的兩句話。

一旦熱錢跑了,IPO 市場冷掉,這些人來亂的人也就散了。而對於留下來、真正想要創業的人來說,當然是好消息。不僅市場、人才、業務的競爭都減少了,你還多了喘息的機會,像 Google 一樣利用這個時期,好好的建立起長期的競爭優勢。

不要懷疑,過去這 16 年來,資本市場雖然經歷數度的大震盪,但民眾把消費習慣從線下移至線上的版塊移動,從來沒有停過。事實上,當面對經濟不景氣,消費者更需要把錢花在刀口上時,他們把預算移到網路的速度似乎更快 — 2008 ~ 2009 年,當我們處於金融海嘯的高峰時,台灣電子商務每年都成長超過 30%,直到 2010 海嘯過去,EC 成長才下降至 25%。

當然,資本市場一旦陷入不景氣,募資難度將會提高。但這不代表你將會找不到錢 — 創投基金一般為 10 年壽命,因此基金公司可以調度的現金並不會因為公開市場的問題而蒸發,事實上,愛情公寓等團隊在金融海嘯時都還是從 VC 那募到資金。

但資本市場風暴絕對會代表你需要更穩固的商業模式,才能夠找得到錢。而這,不就是 Lean Startup 的基本精神,先找商業模式,再找錢、建團隊、規模化、國際化?

所以,各位創業者,暴風雨來了,當大浪退去,眾多裸體的觀光客也將瞬間潰散。現在問題來了,你,穿好泳裝、帶好蛙鏡,準備好用力的存活下來了嗎?

如果答案是 Yes,你是認真的想成為一個真正的 Lean Startup,第四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已經正式開放申請,期待看到你們的加入。

(Image via severalseconds, CC license)

創投為什麼要教 Lean Startup?

August 1st, 2011

Xdite 的網誌最近真是好文連連,繼上周的「需不需要一開始就 Scale」之後 (我也因此寫了什麼時候 Scale),昨天又寫了一篇很棒的「Startup 需不需要一開始注意資金的問題?」。在文章裡,他說:

我發現,這些玩垮的網路公司,幾乎所有的問題點出都在於「燒錢不會痛」… 沒有活命壓力就沒有 “deadline” ,然後有天就很難看的直接 dead 了… 需不需要一開始注意資金的問題?當然需要。只不過我的想法偏向「注意資金」的定義是「嚴格注意資金的運用」,而不是「去募到一堆錢然後亂花」。錢太多,十之八九會讓公司在一開始就滋養出一堆奇怪的病症…

寫得真是太貼切了。就像我說的,尋找新商業模式,和開發軟體一樣,都是一種「創造新知識」的過程,9 個女人也沒辦法在 1 個月生出小孩,所以這樣的過程你多砸更多「資源」下去,速度不但往往不會變快,甚至常常只會有反效果。

倒是 Xdite 的文章最後,提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Lean Startup 由創投來教又是更詭異的一件事。創投的存在基本上就是投注給你「很多資金」。而仔細回想,其實只要你很缺錢,自然就會很 Lean,所謂 Lean Startup 只是當你很缺錢時會自動產生的一連串決策成果。你會變得很 Agile,很注重投資效益,很注重 Pivot,很注重 deadline,因為不重視就會直接死。拿了很多錢又怎樣 Lean 呢?我也想不通。

聽起來的確蠻衝突的,創投不是希望你拿錢的人,這回怎麼又叫你要 Lean Startup 呢?Jamie 也說自己是創投,那他一天到晚寫那些精實創業的 MVPPivotPMF,到底什麼意思?

其實事情也沒有那麼複雜,我稱它叫做「演化」。演化是「天擇」的結果,而創投這個「物種」,近年來碰到的巨大環境變遷,就是「創業成本」的不斷降低 — 主要來自於開源/自由軟體、AWS 等雲端服務、行動裝置 (App Stores) 和社群媒體的普及。

在我看來,現在的網路創業,跟 99 年我們創辦碩網資訊時相比,成本至少差了 10 倍,甚至將近 100 倍。想當年我們要先花好幾百萬台幣自己打造一個 B2C 電子商務平台、再花好幾十萬買主機、最後一個月的 co-location 還要好幾萬。時光快轉 12 年,在 2011,你隨便 Google 都可以找到幾十種 Open Source EC 平台可以用,再懶惰一點的去商店街,一年才 1 萬塊租金,三兩下店就開張了。

所以當創業變得「便宜」,新創團隊的勝負關鍵就不再是誰的「本比較粗」,而變成一場「效率」和「生產力」的戰爭。相對的,當錢不再是最重要的資源,而管錢的 VC 卻想要成為 Startups 的股東時,那我們就必須要能提供錢以外的「資源」和「價值」,來協助創業團隊找到更多效率和生產力。「超級天使」因應而生,有人說,這是「創投產業的革命」,對我來說,這就只是物競天擇的結果。

所以,創投為什麼要教 Lean Startup?因為我們希望服務到我們的客戶,也就是每一位辛苦的創業者。當我們能提供錢以外的價值,創業者才會更願意和我們成為一起奮鬥的夥伴。或者說,無論在矽谷還是在台北,創投都在經歷一場重大的變種過程,大家努力的演化,就只是想成為最後生存下來新物種,如此而已。

無論如何,我覺得這對於創業團隊都是好事,因為天平已經倒轉,讓創業者從弱勢的一方,變成了強勢的一方。讓創投必須要更用功,提供更多的價值。這,只能說是更美好的世界,是吧?

而你千萬別懷疑,appWorks 絕對不只是教 Lean Startup 而已。在這裡,除了創業需要的所有理論、工具、案例,你還可以隨時跟 50 個第一流團隊切磋、互相幫助,這,就是我們提供的價值。第四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即將在幾天後正式開始接受申請,我們期待你的加入。

歡迎在 Google+ 上加入我們的討論

(Image via kk, CC license)

©2024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