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Internet’

網路公司是人類的救星

February 28th, 2013

Superheros

我不知道你覺得如何,但我每天總好像被各種大大小小的網路服務「救」了無數次。

早上起來,我想要看到全世界最即時的新聞與最棒的評論,謝天謝地,我不用訂 100 份報紙,因為這些資訊通通都在網路上。每天上萬篇的文章怎麼篩選,沒問題,感謝有 Google Reader,我不用請一位助理,也有「人」自動幫我計算出當天早上我最該關心的文章,讓我可以花很少的時間在「選文章」,花更多的時間在「看文章」、「吸收知識」上面。

接著開始一邊讀資料一邊寫網誌,可惜我的記性很差,對於很多事情常常只有模糊的印象,但感謝有 Google Search 與 Wikipedia,我不用打電話問朋友,不用出門去圖書館,就能找到我亟需的資料,並且常常是非常即時、非常豐富且用心整理過的資料。

網誌寫完了,我要想辦法把它送到我的讀者面前,感謝有 Google+FacebookFeedburnerTwitterPlurk 等社群媒體,我不需要把文章拿去印刷、寫地址、貼郵票,簡單的幾個點擊,就可以讓為數超過 10 萬的「訂戶」立刻收到今天最新的作品。

接著準備出門工作,穿著必須要搭配今天的行程,問題大腦硬碟完全壞軌的我根本不記得今天有哪些行程,沒問題,感謝有 Google Calendar,我不用請秘書,只需要拿起家裡角落任何一個行動裝置,就可以查到今天安排的會議。外面看起來有點黑,到底會不會下雨?感謝有台灣氣象 App,不管任立渝退休還是復出,我都可以精準預測每個小時的氣溫和下雨的時間。

出門去開會,約在一個從沒去過的地址,沒問題,我有 Google Maps,不需要找人問路,我就可以把自己帶到那個定點,況且它還會告訴我哪些路段會塞車,讓我有機會避開惱人路況,謝天謝地。糟糕,記性不好又有點忘記今天開會對象的背景,再次感謝有 Google 與 Facebook,讓我不需要秘書,只要花 10 分鐘就可以刷新我的記憶體。

開完會開始工作,感謝有 Chrome、Gmail、Dropbox、Google Docs,我不需要隨身帶著大大小小的文件,也不用抱著一顆硬碟,任何一台電腦打開,只要登入這些網路服務,我就可以開始工作。

中午、晚上要去聚餐,不知道要吃什麼,沒問題,我有 Google Maps 和愛評網,不需要去買美食雜誌,也有最豐富的餐廳知識。決定好了餐廳要訂位,當然要感謝有 EZTABLE,不需要等餐廳接電話,也不需要有美國運通訂餐秘書,24 小時我都可以立刻訂到位子。

週末要帶老婆去看電影,最怕踩到雷被老婆慘電,這時感謝有 Yahoo! 奇摩電影、電影櫃,讓我不需要到處問朋友,也可以選到打動人心的好片。家裡熱水器突然爆掉,感謝有 5945,讓我不需要到處找電話,也能在最短時間內有值得信任的師父來幫我把它修好。

晚上才想到明天突然要用到一些東西,感謝有 PCHome 24 小時購物,讓我不用出門,第二天早上連店鋪都還沒開張,我就已經拿到我需要的產品。

放假想出去玩,感謝有高鐵、長榮航空、各大旅行社網站、Kayak 搜尋引擎YelpOpenTable,讓我不需要旅行社,自己就可以輕鬆安排豐富的行程。

需要投資、理財、匯款,感謝有 Google Finance、Yahoo 奇摩股市、各大券商、銀行網站,我不需要聽投顧老師廢話,不需要打電話被營業員「魯洨」,不需要跑 3 點半,只要人在家中坐,就可以一手掌控我的金融迷你帝國。

晚上睡覺前要讀書,感謝有 Amazon Kindle,讓我不需要去誠品,不需要付昂貴的進口書標價,甚至比在美國買實體書還便宜的價錢,我就可以立刻買到所有最新、最棒的知識。

我不知道你覺得如何,但每天從起床到睡覺,我總好像被各種大大小小的網路服務「救」了無數次。而且絕大多數的時候,我連一毛錢都沒有付給這些公司。我很難想像我的生活沒有這些網路服務,也很難想像如果這些服務如果都不重視台灣市場,都不體貼台灣使用者的需求,那會是怎麼樣的狀況。

所以我們必須要努力給台灣的網路產業一個健全的成長環境,如果這些網路公司是人們的救星,那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就是給他們富饒的土壤,去除妨礙他們生長的雜草與害蟲,不要過度噴灑農藥,不要揠苗助長,然後看著他們去拯救社會、帶動經濟、刺激就業。

這是我三年前決定從紐約搬回來台灣的原因,也是我下半輩子的志業,我邀請你們一起來感恩我們有「網路」這個全世界最棒的發明,一起來關心、推動這個「超級產業」的發展。

___

關注台灣未來與網路產業發展的朋友,歡迎加入 TIEA 粉絲團

(Photo via 1uplego, CC License)

《科技想要什麼》– 你又想要科技做什麼

April 25th, 2012

從小,我就是一個很爛的「歷史」學生。我永遠背不起來漢朝皇帝的順序,要不是因為潘迎紫,我大概也很難記得武則天跟唐朝是有什麼的關係。我一直以為歷史就是一個需要背誦的資料,它像是你的祖譜一樣,背好它是你的責任,但背不好,似乎也跟你的生活沒什麼關係。

直到我去了 NYU Stern,修了一門「經濟史」的課程,那才讓我大開了眼界。原來,「華爾街」之所以是「華爾」街,只是因為美國獨立初期,聯邦政府選擇了透過紐約州發行第一次 8,000 萬美金債券。後來因為財務管理的關係,這批債券持有人需要交易手上的票券,所以就在依附在紐約市港邊的貨品市集開始買賣 — 沒錯,華爾街就在河邊走路 5 分鐘的地方 — 接著再經過幾十年的演變,市集漸漸消失了,但「華爾街」卻成了全世界的金融中心。(參考)

1990 年代末期 Internet 所帶來的「新經濟」泡沫,其實也不是人類史上第一次發生。事實上,1800 年初期,當「電報」第一次被發明時,由於它大大改變了跨區域企業總部與子公司間溝通的效率,也被所有媒體冠上 New Economy 的稱謂,並且帶來了「交換中心」的過度投資,最後當然也引發了大規模的經濟泡沫。

所以歷史其實是很有用的東西– 所謂「以史為鏡」、「鑑往知來」,端看你用什麼角度去了解這些發生過的故事。我在 Stern 修的是「經濟史」,而 Kevin Kelly 的這本《科技想要什麼》,說穿了,就是一部「科技史」。謝謝貓頭鷹的厚愛,我有幸搶先讀到了這本書的初稿,讀完之後也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第一部,KK 從很宏觀的角度,先把百萬年來科技與人類的關係,從頭描述了一次。到了第二部,KK 抽絲剝繭,把這麼長一段時間的科技發展,它背後共同的邏輯清楚的描述出來。第三部,KK 舉了武器發展以及美國「阿米緒人」兩個極端的「科技哲學」為例,討論科技發展過程中值得我們思考的面向。最後,KK 再看向未來,提出他看到的科技發展軌跡,以及這場無止境活動的延續。

這本將會厚達 430 頁的書,可能要花上你一、兩周,甚至長達一個月的時間去讀,它有時候像是輕鬆的科幻小說,有時卻充滿非常非常深的哲理 — 記得嗎?Kevin Kelly 希望你大量閱讀,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我認為這本書的重點不在書裡的內容是對是錯,而在讀的過程中,和讀完之後,你到底從中得到了什麼啟發。

跟大家推薦 Kevin Kelly 的《科技想要什麼》,我想它會讓你更知道,你想要科技做什麼。

第五屆 appWorks 育成計畫申請即將截止

《Jamie 流行銷》文摘系列 — 洗腦世代

March 5th, 2012

自瀏覽器問世,網路開始普及的十多年來,人們的線上活動也從廠商對消費者單向廣播資訊的「Web 1.0」,漸漸走到使用者也是內容生產者的所謂「Web 2.0」時代。從 2008 年開始,由 Facebook 帶來的「實名制」和「真實人際」運動、智慧手機帶來的「行動上網 (Mobile Internet) 」和「App Internet」,以及社群媒體帶來的行銷革命,更是將網路帶進了我口中所謂的「Web 3.0」時代。

網路的進步是如此迅速,也帶來了諸多投資報酬率奇高、消費影響力強大的行銷管道。然而,正當 Facebook 不費一兵一卒攻下台灣,Dropbox 靠著朋友拉朋友飛速積累至 5,000 萬用戶的同時,許多本土企業的媒體策略卻還是停留在遠古時代──每天仍舊依賴著大眾媒體單方向放送「買我、買我、買我」,卻發現會被這樣訊息融化的消費者,像南極冰山一樣不斷在減少中。

深究原因,是因為這些企業的高層主管,都是根深柢固的「洗腦世代」。

二次大戰結束後,台灣正值光復初期,經濟開始起飛的時候。戰後嬰兒潮的孩子,從很小開始的娛樂,就是在晚餐時捧著飯碗,爭先恐後地奔向里長家,在窗戶邊佔一個好位子,邊看電視邊吃飯。

登陸月球、威廉波特、瓊瑤、群星會是這個團塊世代人們的共同回憶,他們生長在大眾媒體的高峰期,資訊統一的透過電視、廣播、報紙等有限的管道強力播送到消費者手上。特別是電視,不但成為了家家戶戶必備的電器,更大大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習慣。

還沒有電視、廣播、大眾媒體之前,下班後、閒暇時,人們拉著椅子,公園、大樹下泡茶聊天。當時,人與人之間是資訊最重要的散播管道。我們不但交換資訊,還懂得辯論、堅持,擁有自己的意見。

然而,自從這些會講話、會動的小盒子滲透到每個家庭後,人們的生活出現了大幅度的變化。從那之後,大家開始養成下班匆匆回家,急忙打開電視,深怕錯過精彩節目的習慣。久而久之,我們漸漸停止了思考,進入被動接受資訊的模式。

這對於廠商而言是天大的好消息,因為當你透過絢麗的電視廣告,對這些切換至接受模式的消費者進行洗腦,行銷訊息當場就像是吃了威而鋼一樣的有力。所以從 50、60 年代開始,我們看到精通這套「大眾行銷」的消費品牌瘋狂成長。這些廠商今天賺了錢,明天再買更多廣告,後天就能再賺更多錢。久而久之,廣告和行銷,似乎劃上了等號。

搭著大眾行銷風潮,原本來自小鎮的家庭公司開始成長為區域性、然後是國家性、跨國性的企業。由於全球消費者都在看電視,所以同一套模式拿到哪裡都適用。這讓糖水公司、連鎖速食等行業得以成為世界級的無敵巨獸,創造出來的品牌價值更是長期高居排行榜。

而這群 1945-1965 間出生的戰後嬰兒,就是生長在這樣的年代。一個全球大洗腦、世界文化大一統,每個人都在吃漢堡、喝可樂、穿運動鞋、開日本車的世代,一個「洗腦世代」。

不,這在百萬年的人類史上從未發生過,也極有可能是最後一次出現。

《Jamie 流行銷》已經上市,請到博客來金石堂購買

©2025 MR JAMIE.
網站由 Allen Hsu 設計 | Logo 動畫由 Wen Chen 完成